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课标要求: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学习方法:问题探究法、情境创设法
新课导入(科幻穿越):2008年9月14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加上不久前陷入次贷危机的房利美、房地美,形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布什作为美国总统压力山大,一天突然接到穿越时空部电话:“胡佛总统电邀你火速穿越时空隧道与他共商应对危机良策。”——于是布什穿越到公元1933年……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临危受命
【预习完成】问题1:当布什回到1933年,他眼中看到的美国是一个怎样的状况?
【课堂探究】探究1——罗斯福为什么能够击败胡佛当选为美国总统? 胡佛反危机为何失败?
布什:既然胡佛不能解决问题,看来只能看看新会有什么动向了。哈哈……机会来了,罗斯福为推行“新政”正在招聘智囊团,我要让我的智囊团去应聘,看看“新政”究竟是怎么回事。
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新政”的实施
【预习完成】智囊团一(被分配到负责主管金融的一组)针对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问题2:面对如此严重的金融恐慌,你将如何安定民心?
【课堂探究】探究2:为什么先从金融部门开始整顿? 金融秩序如何恢复的 ?
【预习完成】智囊团二(被分到工业部):
材料一、工业部为恢复工业生产,提出了蓝鹰计划——1933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由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问题3:“蓝鹰”本来是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我们利用“蓝鹰”标志的目的何在?
- 1 -
【课堂探究】探究3:有人认为《全国工业复兴法》完全违背了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你认为新政的工业合理吗?
智囊团三(被分到农业部):遇到这样的情况
材料二、大危机时猪肉三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下令20万头大猪和600万头小猪…
材料三、街头到处在倾倒牛奶……
【预习完成】问题4、农业部宰杀牲口和倾倒牛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课堂探究】探究4、你认为新政的农业是否妥当?
智囊团四(主要负责研究采取哪些措施可以稳定社会秩序): 布什随行成员之一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我曾受穿越时空部和中国社保部邀请去参观,学习了一些经验或许可以有点帮助。”
【预习完成】问题5:假设你是布什随行成员之一,你到过中国,你从中国社保系统可以学到哪些做法?
【课堂探究】探究5:你认为“以工代赈”和直接发放救济金哪种措施更好?
【预习完成】:除了以上四个智囊团给出的措施外,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给出建议? 材料四: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雇主不得敢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并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 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企业 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 问题6:材料四采取什么措施?目的何在?
布什:不愧为智囊团,他们的措施付诸实践,果然取得很好的效果,嘿嘿……这次穿越果然没有白来。
三: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摆脱危机困境
【预习完成】问题7:阅读教材P86内容及所学知识,归纳出罗斯福新政作用和影响。
- 2 -
【课堂探究】探究7:罗斯福新政“新”在那些地方?
【课堂探究】探究8:根据材料谈谈你对罗斯福新政实质的理解。
材料五:当时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险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罗斯福回应:“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问题:(1)“我们”为什么要拒绝彻底的计划?
(2)“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指的是什么?
(3)“依靠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的实质是什么?
【预习完成】本课小结:请同学们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与作用及影响用图示法表现出来
课堂检测:(见课件)
课后巩固练习:
1(2011·江苏高考)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
2.(2011·上海高考)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 ) A.国家开支显著上升 B.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C.银行数量不断增多 D.美元逐渐升值
3.(2012·平遥高一检测)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是“守夜人”;新政以后,企业主是大老板,是“守夜人”兼二老板。由此说明( ) A.新政后美国推行的是计划经济 B.新政后美国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C.新政后美国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
- 3 -
D.新政后美国大力发展国营经济
4.下列关于罗斯福实行新政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B.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矛盾
C.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减轻危机对经济的破坏 D.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5.[2012·广东卷]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鼓励的行为有( ) 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 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 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 6、[2012·江苏卷] 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月收入 儿童津贴 其他津贴 纳税 国民保险 实际收入 50 13.0 50.1 0 -4.5 108.6 80 13.0 30.1 -7.9 -7.2 108.0 200 13.0 0 -43.8 -18.0 151.2 (资料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材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
思维拓展:
1、有很多人认为罗斯福实行新政是受到了凯恩斯有关经济学说的影响,因为两人都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那么,你认为是凯恩斯主义造就了罗斯福新政,还是罗斯福新政造就了凯恩斯主义?或者你还有什么新的观点? 2、对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进行比较,看看两者有何异同点?并谈谈新政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