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习题
1.下列选项中与“两岸青山相对出,轻舟已过万重山”哲学寓意相同的是( )
A.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B.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C.坐地日行八万里,顺天遥看一千河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杂乱无章的 B.客观规律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D.自然界的发展是客观的
3.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得到的启示( )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只要尊重客观规律,做事就能成功 ③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前提 ④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近年来,“中国创造”“中国经验”“中国现象”“中国模式”等成了国际流行词。流行词的变化发展记录了时代前进的脚步,这表明人的意识( ) ①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②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 ③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④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右面的漫画《爱鸟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
C.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D.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6.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切实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此我们必须( ) ①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不断创造新的规律,改变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条件 ③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针对旱灾频发、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有关专家呼吁全社会“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这一呼吁的哲学依据是( )
A.改造主观世界能够提高实践活动能力 B.改造客观世界离不开社会实践 C.要在改造主观世界同时改造客观世界 D.改造主观世界离不开社会实践
8.“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身边。”对这段话的理解中,最恰当的是( )
A.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B.真理是客观的
C.认识没有是非标准 D.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
9.中国人对太空有着独特的情怀。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飞船对太空的探索,太空将渐渐被我们所熟悉。这说明( )
①认识是发展的,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能力和水平的发展而发展 ②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 ③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1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1.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C.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A.一概而论 话是说
①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 ②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4.某地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肥
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况精确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认识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15.达•芬奇曾经说过“热衷于实践而不要理论的人好像一个水手上了一只没有舵和罗盘的船,拿不
稳该往哪里航行。”这表明
A.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B.科学的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C.理论和实践是始终统一的 D.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16.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因此,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
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说明: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17.有人说:“股市无常道,涨跌无常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
A.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B.规章制度具有连续性、稳定性的特点 C.支配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D.“道”、“理”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 18.“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
我们通过“嫦娥一号”传回的图片清晰地感受到了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说明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实践具有性和科学性
1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了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认识有时是于实践之外的 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0.“望梅可以止渴,画饼却不能充饥”这说明
A.意识的反作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B.意识的反作用有时有效果,有时没有效果 C.意识的能动作用巨大,但受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制约 D.意识的能动作用总是有限的 21.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
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B.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2.一些“网瘾少年”,陷于网络游戏中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甚至个别青少年以一些极端的方式去
“实现”在虚拟世界里追求的目标。他们之所以如此做,原因在于 ( ) A.人们难以认识客观存在的世界 B.虚拟世界比现实世界美好 C.把思维的结果看成了客观真实的存在 D.青少年具有创新精神
2
B.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D.三人成虎
12.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B.千虑一得
C.百感交集
13.“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个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这句
23.青少年大多也能理性地意识到,网络游戏上瘾,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但仅仅理性地认识到
这一点并不能顺利地戒掉网瘾,究竟是今天戒掉还是明天再戒?可不是容易作出决断的事。于是他们总把戒掉网瘾的最后期限推到明天。这说明( )
A.人们的理智是靠不住的 C.人们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反复的过程
B.由认识到行动需要决心和毅力 D.客观因素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4、一部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史。这表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C.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5、在过去,家庭大量使用轿车被看作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现在,世界各国纷纷着手改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B.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 C.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6.深圳特区在改革开放之初率先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
些充满深圳城市精神气质的“深圳观念”,指引和造就着深圳特区创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辉煌。这表明 ( )
①观念能够给人和社会以巨大的影响 ②观念总是推动社会和人的进步与发展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目的 ④要倡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
27.阅读右边漫画,从哲学上看,二人争论的焦点是
变放任私家车增长的公共,大力推行公共交通和环保交通工具。这说明( )
A.实践是不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不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和认识何者起决定作用 D.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28.在《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提出海南岛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简析如何把海南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海岛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29.中国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实
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了这个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党对待马思克主义态度的正确性。
3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习题 参
1-5 CCCAC 6-10 BADDD 11-15 BBCDD 16-20 CDADC 21-25 CCBAC 26-27 DC 28.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海南旅游国际岛的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真正将海南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度假胜地。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在海南岛的建设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海南岛建设好。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29.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②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党根据我国国情和与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我们党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习题 参
1-5 CCCAC 6-10 BADDD 11-15 BBCDD 16-20 CDADC 21-25 CCBAC 26-27 DC 28.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海南旅游国际岛的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真正将海南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度假胜地。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在海南岛的建设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海南岛建设好。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29.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②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党根据我国国情和与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我们党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习题 参
1-5 CCCAC 6-10 BADDD 11-15 BBCDD 16-20 CDADC 21-25 CCBAC 26-27 DC 28.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海南旅游国际岛的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真正将海南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度假胜地。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在海南岛的建设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海南岛建设好。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29.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②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党根据我国国情和与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我们党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