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08届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阶段测试
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人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衰老和白化病都会出现白发,白发的原因是
A.都是由于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
B.前者由于细胞萎缩,后者由于细胞代谢
C.前者由于外部环境导致,后者由于内部因素导致
D.前者由于细胞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后者由于体内缺乏酪氨酸酶 2.下图是人体细胞中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概念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E→G主要发生在细胞核,G→B主要发生在是细胞质 B.B的多种功能只与b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 C.E中e的排列顺序决定了B中b的排列顺序
D.E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3.蚕豆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是
①叶绿体 ②线粒体 ③中心体 ④细胞质基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4.下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Ⅰ染色体.ⅡDNA.Ⅲ基因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 5.生物体中,能产生多糖的场所是 ①肝脏 ②骨骼肌 ③高尔基体 ④叶绿体 ⑤线粒体 ⑥核糖体 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
6.干细胞是一种尚未充分分化的未成熟细胞,它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医学家们正尝试利用干细胞治疗一些顽疾,用骨髓移植法有效治疗白血病便是成功的例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干细胞治疗某些顽疾,是因为干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 B.骨髓中造血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
C.用骨髓移植法治疗白血病的优点之一是不发生排斥(异)反应 D.异体骨髓移植成功后,康复者的血型有可能发生改变
7.在右面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M点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弱于呼吸作用强度 ②N点时,植物体只进行呼吸作用;O点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③Q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④P点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 1 -
曲一线高考网 http://www.exian.cn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几项生理活动关系示意图,下列能正确描述其过程的是
A.能量A是光能,能量B、C和D中有一部分形成ATP B.①是光反应,②是暗反应,③和④都是无氧呼吸 C.①是光合作用,②.CD和④都是有氧呼吸
D.①和②过程只能发生在植物细胞内,③和④过程只能发生在动物细胞内
9.呼吸商(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下
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商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商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
RQ B.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
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
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1 10.下列关于豌豆细胞有丝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DNA解旋酶
a b c 氧分压 B.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 C.在间期,细胞两极的细胞质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与子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
11.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鉴定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用新配制的斐林试剂和可溶性还原糖混合,就可以看到砖红色沉淀 B.用苏丹Ⅲ染色花生子叶薄片,显微镜观察就可以看到橘黄色脂肪滴 C.把新配制好的双缩脲试剂混匀加入到蛋清中,振动试管便可观察到溶液呈紫色 D.酸性条件下,二氧化碳可使重铬酸钾溶液变绿再变黄
12.如用模拟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图所示。其中甲、丙表示线粒体,乙、丁表示叶绿体;甲、乙有光照但不供氧气,丙、丁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
A.甲和丁 B.丁和甲 C.丙和乙 D.乙和丙
13.2007年6月18日报道,引起无锡自来水污染的太湖蓝藻再次涌向自来水取水口。下列关于蓝藻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蓝藻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B.蓝藻是好氧藻类,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螺旋藻是常见的蓝藻,发菜也是一种蓝藻
- 2 -
曲一线高考网 http://www.exian.cn
14.对下列有关细胞的各图分析正确的有
A.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都有2个染色体组 B.甲乙两图对应丁图中的CD段 C.甲图可能是卵原细胞的增殖 D.丙图中染色体与DNA的比是2:1 15.下表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生物种类 A.细菌 B.禽流感病毒 C.青霉素 D.玉米 细胞结构 无 原核细胞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碱基种类 代谢类型 5 4 5 5 自养厌氧 异养需氧 自养需氧 自养需氧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 突变.基因重组 16.用14C标记的葡萄糖培养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3小时后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在该植物细胞内14
C最多的结构最可能是 A.核糖体 B.高尔基体
C.内质网 D.细胞核
17.下列属于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的共同表现的是
A.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变化 B.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C.遗传物质和细胞功能上发生改变 D.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18.下列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根据结果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淀粉酶抑制剂 B.此种淀粉酶较适合在
40℃的环境下起作用
C.此种淀粉酶在中性环境中的作用速率比在碱性中的快 D.此种淀粉酶在作用35min后便会失去活性
19.在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与“ATP→ADP+Pi+能量”有直接关系的是
A. 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消化
B. 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过程 C. 叶绿体中水的分解 D. 核糖体上的翻译过程
20.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30℃,如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30℃时光合
作用强度(用CO2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调节到25℃.(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从理论上讲,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
A.a点上移,b点左移,m值增加 B.a点不移,b点左移,m值不变 C.a点上移,b点右移,m值下降 D.a点下移,b点不移,m值上升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 3 -
曲一线高考网 http://www.exian.cn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D.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的不是同一物质
22.一项新研究发现,海带的提取物——海带多糖因抑制免疫细胞凋亡而具有抗辐射作用。对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带多糖可显著降低免疫细胞中酶的活性,从而可以抑制免疫细胞凋亡 B.恶性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中受到的辐射损伤,会导致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缩短 C.对放射治疗的癌症患者给予海带多糖辅助治疗,有利于其免疫功能的恢复 D.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治疗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在诱发细胞基因突变 23.下图表示某二倍休生物正在进行的细胞,关于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后期 B.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 C.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每个子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
24.下表是四种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周期,据表分析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植物 物种1 物种2 物种3 物种4 细胞周期的时间(h) a时期 10.6 18 16.5 10.4 b时期 0.4 0.5 2 2.3 合 计 11 18.5 18.5 12.7 A.四种分生组织都能产生吲哚乙酸,促进其细胞有丝 B.秋水仙素作用于b时期中的细胞,能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C.最好选用物种1观察有丝过程,因其细胞周期最短 D.a时期细胞核中进行转录和翻译,b时期可观察到染色体
25.某同学为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实验如下表。下列评价中合理的是
序号 1 2 3 4 5 6 7 项目 新鲜唾液 可溶性淀粉液 37℃水浴 1M盐酸 1MNaOH 碘液 结果 试管I 1mL 2mL 5min 1mL / 2滴 均不变蓝 试管II 1mL 2mL 5min / 1mL 2滴 A.缺少正常pH(中性)的对照组 B.新鲜唾液没有作稀释 C.检验结果的试剂选择不恰当 D.实验操作步骤的安排不合理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9小题,共计65分。 26.(7分)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大量的核糖体,放入含下列几种物质(其中N元素已被15N标记)的培养液里,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条件。请回答: (1)实验中,核糖体的功能就是把上述物质中的 [ ] 通过_____ 方式合成多肽(蛋白质)。([ ]内填序号)
(2)实验中所用的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内的 。 (3)上述有机物合成的多肽分子中含有 个氨基和 羧基。
(4)实验中,检测到某一多肽含20个15N,则该多肽最多有 个肽键
- 4 -
曲一线高考网 http://www.exian.cn
27.(8分)下图表示某雄性动物体内处于不同状态或时期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B细胞正处于 ____ 期,细胞内含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条。 (2)图中D细胞的名称为 _ , DNA分子有 条。
(3)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_ 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4)将上图中A细胞经过减数形成精细胞的过程按的顺序连接起来(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_________________ 。
28.(9分)下图是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两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酵母菌应加到______________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应加到___________瓶中,此外CO2还可以使________________溶液由蓝变绿再变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在______瓶中取少量培养液,滴加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检测酒精的存在,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甲装置中发生作用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装置通常要反应一段时间后才将D与E连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9.(8分)如图所示为高等动物细胞及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局部),请据图回答:
(1)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 (填数字)。
(2)细胞识别与图中的化学成分 、 (填字母)有关。
(3)若图为人的浆细胞,则它由 增殖分化而来,分泌物是 ,与其他没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相比较,结构发达的细胞器是[ ] 。
(4)若用甲基绿、吡啰红染色剂对图中细胞染色,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 。 (5)一种嗅觉细胞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气味受体,根本原因是 。 30.(7分)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组 别 A1 A A2 B C D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材 料 实 验 条 件 健那绿染液 观察内容 线粒体 0.9%NaCl溶液、8%盐DNA和RNA在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细胞中的分布 清水、苏丹Ⅳ染液、 50%酒精溶液 蒸馏水 解离液、0.3g/mL蔗糖溶液、清水 - 5 -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细胞吸水涨破 质壁分离及复原
曲一线高考网 http://www.exian.cn
E 蒜 冰箱.卡诺氏液等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A1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线粒体呈 色。A2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 ,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B组实验的目的是检测花生种子中含有脂肪,可观察到着色的小颗粒的颜色是 。 (3)在实验C中细胞吸水涨破后,可获得细胞膜。实验中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比之其他动植物细胞的优点是 。
(4)D组实验中,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原因可能是 。
(5)E组实验操作中需要进行漂洗,其目的是 。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的相似之处是 。 31.(7分)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含量.温度等,其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请据下图分析:
⑴如果x代表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影响 阶段,当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时,此时因素最可能是内部因素中的 。
⑵如果x代表温度,温度主要通过影响 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⑶如果x代表CO2的含量,CO2的含量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影响 的产生,当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时,此时因素最可能是内部因素中的 。
⑷如果在阴雨天气,温室内光照强度小于5千勒克斯,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有助于提高光合产量: 。请利用右上图阐明其原因: 。
32.(10分)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二倍体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及细胞图像,请分析回答:
(1) 图1的a、b、c柱中,表示染色单体的是 。 图1中的 所对应的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2) 图1中II的关系对应于图2中的 。 由II变为III,相当于图2中的 变为 过程。丙中染色单体与染色体之比与图2中___________相等。
(3) 图2中甲、乙、丙所处时期的细胞内染色休组数分别是 。 图2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
(4) 请在答题卡中绘出该细胞在减数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分子含量变化曲线。 33.(9分)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 处理温度(℃) 甘薯还原糖
0 10 20 30 - 6 - 40 50 60 70 80 90 22.1 23.3 25.8 37.6 40.5 47.4 54.7 68.9 45.3 28.6 曲一线高考网 http://www.exian.cn
含量(mg/g) (1)由表可见,温度为70℃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二苯胺试剂,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__, 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铃薯不含还原糖,但吃起来略带甜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作用。
- 7 -
曲一线高考网 http://www.exian.cn
参
1-5DBCCB 6-10CCABC 11-15BDDCD 16-20BABDA 21、BCD 22、ABD 23、ABC 24、ACD 25、AD 26.(7分)(1) [①③⑤] 氨基酸 脱水缩合 (2)细胞质基质
(3) 1 、 2 (4)19
27.(8分)(1)有丝 后 8 0 (2)初级精母细胞 8
(3)A、B、D(少1个不给分) (4)A→D→C→E
28.(9分)(1)B、D C、E 溴麝香草酚蓝 黄 (2)D 酸性重铬酸钾
灰绿色 (3)有氧呼吸反应式(略) (4)消除氧,构成无氧环境
29.(8分)(1)③⑤(少1个不给分) (2)A C
(3)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 抗体 [8]高尔基体(少1不给分) (4)细胞核被染成绿色,细胞质被染成红色
(5)只有一种气味受体基因表达(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0.(7分)(1)蓝绿 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2)红色 (3)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细胞器
(4)解离液破坏了细胞的原生质层,细胞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5)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 两者都是通过抑制细胞内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31.(7分)⑴光反应 色素的数量
⑵酶的活性 ⑶三碳化合物(或C3) 五碳化合物的含量
⑷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 因为在该光照强度以下,低温(15℃)时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大于高温(25℃)时的净光合作用强度。
32.(10分)(1)b;Ⅰ、Ⅱ(2)乙 ;乙;丙;乙 (3) 4、2 、1 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4)(2分 , 标明含义1分 , 曲线正确1分)图略 33.(9分) (1)还原糖产生于淀粉酶的作用,此时为酶的最适温度 (2)不含淀粉酶 (3)实验原理:
①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
②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实验步骤:
第二步:等量淀粉溶液 第三步:等量斐林试剂
第四步:热水浴(或沸水浴加热煮沸)1-2min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A管砖红色,B管蓝色 (4)唾液淀粉酶
- 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