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一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高一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保山市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

上学期教学计划

高一年级 信息技术 姚云霞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采用浙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教材分七章,包括前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的来源与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管理、信息的表达与交流、网页的设计与制作、信息技术与社会。其中各章是沿着培养信息素养的主线(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有侧重地展开的。 二、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学生身心渐趋成熟,逻辑思维趋于严密,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使用经验,只是对所学内容尚欠系统的提炼、重组和内化。而由于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分化很快,况且起点水平参差不齐,同时高中信息技术课只是作为学业水平测试的学科,因此很多学生也不重视,只想上网玩,给教学带来许多不便。教师要在教学中掌握好难易度和松紧度,即要照顾到水平较低的学生,使他们学有所得,又要照顾到水平较高的学生,使他们能再上一个台阶。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引导学生归纳和理解信息的基本含义,通过探究活动来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及了解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含义,通过交流与合作探究活动,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及其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学习生活方面的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影响,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活动习惯。

3、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4、引导学生探索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5、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需求,依据自身的经验,对获取的信息进行鉴别和判断。

6、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7、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8、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四、教学重点

1、能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 2、能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3、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4、能根据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用合适的方法获取信息,并有效保存信息。

5、掌握搜索引擎的分类查找、着急词查找方法。

6、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7、利用恰当的图表形式表达结果。 8、利用多媒体信息表达创意 五、教学难点

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 2、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3、能鉴别和评价信息

4、如何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本、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

5、怎样选择图文混排、多媒体信息的组织等形式,恰如其分地表达主题内容。

六、教学措施及教改设想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提前备好课,备课过程要细,多查阅有关材料,课前准备好各种资料,提高课堂效果。

2、上好每一节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讲练结合,启发学生思考多做多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采取目标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是以因人施教为核心,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好为前提,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为目标。

4、适时的训练学生学会设计,培养学生地创新精神。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设置开放的情景,引导学生以新奇、独特的角度

去思考、去发挥、去无限接近思维的创造点。

5、对自己的工作情况及时总结,深入了解学生,也了解自己工作在学生中的接受情况,以完善自己的工作 七、教学进度和课时分配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第五课时 第六课时-第七课时 第八课时 第九课时 第十课时 第十一课时-第十二课时 第十三课时-第十四课时 第十五课时 第十六课时 第十七课时 第十八课时 第十九课时-第二十课时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的编码 信息技术 信息获取的方法 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 网上资源检索 因特息资源评价 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文字处理(Word) 表处理(Excel) 多媒体信息处理 算法及其实现 智能处理 信息资源管理及其沿革 数据库系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