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各民族维护和平的调查报告[工作范文]

各民族维护和平的调查报告[工作范文]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各民族维护和平的调查报告

篇一:民族团结调查报告.doc

关于民族团结典型人物与典型事迹的调查报告 著名的中医学者曲黎敏说过,你要为自己是一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因为只有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只有中国有着奥妙无穷的医学魅力,只有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我们中国为之华夏,在华夏这块古老的土地上,56个民族如同熠熠生辉的宝莲灯,走到哪里就照亮了哪里,有哪一个国家能与我们华夏相媲美?56个民族这样的凝聚力,有哪一个国家敢与我们华夏较量?千百年来,中国古老文化更加的繁荣昌盛,56个民族56座宝库,推动着祖国走向更加璀璨的文明。自古以来就是多种族、多民族聚居生活的地方,曾有“世界人种博物馆”之称。因此,搞好民族团结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团结就是力量,和谐才能发展。暂且不说华夏土地上流传着多少民族团结的故事,暂且不提华夏土地上传颂着多少个民族团结的英雄楷模,就先看看发生在我们的那些民族团结的小事吧。

1949年9月,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反对帝国主义和各民族内部的人民公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

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实现和维护各民族大团结,党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组织了由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各方面人士组成的参观团、国庆观礼团,参加国庆活动,到内地参观,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建设,大大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1951年5月,发出彻底落实消除民族歧视的专门文件,有效地消除了民族歧视的

有形痕迹,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1952年和1956年,党和国家两次结合检查民族的执行情况,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民族教育,不仅及时纠正了执行民族的某些偏差,而且使各族干部群众普遍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对于增强各民族的大团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今天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不断的涌现出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典型人物与事迹。

1. 布尔津县哈萨克族妈妈---丽达常年帮扶各族贫困孩子。8月9号,布尔津县第三小学二年级学生明梅像往常一样,来到哈萨克族阿姨丽达家中做作业,没想到丽达阿姨不仅为她准备了生日蛋糕,还请来左邻右舍的小朋友,为她庆祝生日。明梅的妈妈五年前离家出走,一家五口靠父亲捡破烂维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丽达听说了小明梅的情况,

就经常给她买衣服、买零食、洗头洗澡、检查作业,每个月还要给她20元零用钱。小明梅:“今天我特别高兴,我好久没吃过蛋糕了,我真想叫阿姨一声妈妈。”

丽达下岗后从街头摆小摊开始做起,现在经营一家民族工艺品商店。20XX年,丽达联合其他姐妹一百多人共同创办了布尔津县“爱心妈妈”协会,5年来,爱心妈妈们已先后帮扶了20多名各民族贫困孤残儿童和困难群众,累计捐款捐物达十多万元。丽达:“我是个下岗工人,当时有好多人帮助过我,要不是他们的话,我就不会有今天

的好日子,现在我有能力了,有条件了,所以我帮助别人。我们民族汉族都是一家人,大家只有团结了,我们老百姓的日子才会一天比一天好。” 2. 汉维人民的和谐相处。

22团11连职工马俊芳的小麦地里,9名维吾尔族男性民工拿着坎土曼,挥汗如雨地平着毛渠埂子。随着该团万亩小麦丰收在望,该团的小麦承包抓紧时间做好夏收前的准备工作。

在该团雇维吾尔族民工打工是司空见惯的事,到秋收季节来该团打工的少数民族多达几千人。原因很多,一是该团周围居住着很多包括汉族人在内的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组成的和静县、焉耆县乡、村的各族群众;二是每年从春播、田管到秋收都有很多地方的少数民族来到该团支援团场的

农业建设;三是长期各民族的共同交往,让各民族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汉族朋友能真心对待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也能真心对待汉族人。

维吾尔族小伙阿不拉说:每次我们来汉族朋友打工,都能快快能把工钱给我们,而且对我们很好 3. 大爱无私。

好人刘乾坤长期以来将自己大部分工资捐给社会的无私情怀;医院的于晓萍讲述了庄仕华把党的温暖送到边疆各民族人民心中的故事;天山区的田小玲动情讲述了已故检查官艾合买提.依明生前眷眷民族情、丹心为人民的动人事迹;干沟乡的阿依波丽为我们诠释了吴登云式的好医生李振西;“民族团结模范”为18岁维吾

尔族小伙捐肾的王燕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大爱无言、芬芳无限。

为了有利于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也为了加强我们对有利于民族团结典型人物与典型事迹的了解,我们特地做了一个调查。本次调查以石河子大学的大一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其中包括汉族学生60名,维吾尔族和回族学生共30名,其他民族学生10名,共计100名学生。而且这100名学生有70名是本地学生,30名为其他地方的学生。因为大一学生相对其他年级有更强的好奇心,也有更充裕的时间对做具体了解,而其他年级学生的时间则相对少一

些。本次调查主要采取调查问卷法。问卷由15个选择题构成,主要询问了同学们对的历史发展了解程度以及对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典型人物与事迹的了解程度和对破坏民族团结的看法。本次调查实际发放了100份问卷,实际收回100份,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如此高的回收率对调查来说是比较有利的,反映的情况也较真实。

根据调查问卷,%同学的家住在,36%的是非学生。其中60%的是汉族学生,30%是维吾尔族及回族。这与我们小组开展的调查有关。因为,是个多民族的自治区,调查民族团结及民族团结典型事迹的问题就要多数从汉族同学身边着手。

90%的家庭民族构成是单一的,有两个民族构成的占10%。在他们周围,少数民族族别多的占38%,较多的占47%,一般的占15%。由此可以看出,家庭构成一般都是同族的,异族还是占少数。他们不太愿意与异族组成家庭,毕竟文化差异还是存在的。而我们周围多多 少少都是有民族学生的。

调查中,10%的认为与其他民族交往的时候非常困难,37%的认为较为困难,一般的占53%。18%的能够与其他民族的人和睦相处,74%的相处状况一般,8%的不能与其和睦相处。除本民族的语言外,46%的会其他民族的语言,22%的会一些或者是只会一点点,一点不懂的是32%。这就反映出了,

民族文化差异的存在会使得很多人觉得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有着或多或少的分歧等。而一部分人则会在与其他民族和睦交往的过程中学习他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语言等,通过学习,使得这些人加深了对少数民族的了解,也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更有利的促进了民族团结。

有14%的同学对民族团结的典型事迹了解的多,了解一般的占67%,而一点也不了解的占19%。关于民族团结的典型事迹能够例证的比例占15%,一般的占27%,而不能例证的达到58%。周围有民族团结典型人物的有4%,没有的占5%,不清楚的占91%。这反映了大多数人对民族团结典型事迹是比较了解的,但还只是大致了解,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这样的现实启示我们,要进一步实现民族团结,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8%的人可以在公众场合保持尊重民族习俗,74%的人认为有时不可以,还有18%的人不清楚。这就表明了,大部分人的民族尊重意识不够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他民族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增强民族团结。

对于是否参加过民族团结典型人物与典型事迹的宣传活动,有

篇二:民族关系调查报告

关于商都县大黑沙土镇 民族关系与社会和谐的 调查报告

姓 名:曹继明 系别:公共管理系 班 级:08行政管理 学 号:802122132 指导教师:李晶 成绩: 20XX年1月25日 目录

言 ............................................ 1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3

论 ............................................ 4 四、建议 ............................................ 5

关于商都县大黑沙土镇民族关系与社会和谐的 调查报告 一、 引言

1. 说明: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份

2. 时间:20XX年1月18 日—20XX年1月23日 3. 对象: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大黑沙土镇居民 4. 地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大黑沙土镇 5. 方法:调查问卷

6. 目的:了解我所在地区居民对民族关系与社会和谐

问题、民族和制度的了解程度,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您的职业:A 干部B 农民 C 牧民 D其他 调查结果: 分析:我镇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业,农民所占比重较高,本次调查以农民为主要对象。

2. 您的民族成分:A 汉族B 蒙古族 C其他少数民族 调查结果:

分析:我镇居民以汉族为主,还居住着蒙古族、回族等其他少数民族的同胞。

3. 您的宗教信仰状况:A佛教B道教C 教D教E民间宗

教 F无宗教信仰 调查结果: 民族 人数 汉 17 蒙 2 10% 其他 1 5% 所占比例 85% 分析:我镇

居民大多无宗教信仰;在有宗教信仰的人群中,以信仰佛教为主,大约占40%。其余的体现出了少数民族各自的特色。此结果表明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民族和宗教之间有着紧

密的联系。

4. 您的家庭民族构成:A 单一民族B 两个民族C 多个民族 调查结果:

民族构成 单一民族 两个民族 多个民族

分析:我镇居民家庭大多由单一民族构成,约占70%;其余均由两个民族构成,这其中又以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为主。这体现出我国的民族大融合趋势加强,不同民族间通婚也很普遍,加强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与发展。

5. 您认为您所在地区的民族关系如何?A 非常和谐 B 基本和谐 C

存在很多问题 D不关心

调查结果:有20%的人认为非常和谐,60%的人认为基本和谐。

20%的人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

分析:由于我镇85%的居民是汉族,民族关系并不复杂,所以不

会有太多民族间的问题存在。

6. 您觉得与其他民族的人交往有困难吗?A非常困难B比较困难 C

没区别D不困难 调查结果:

分析:有45%的人认为在与其他民族的人交往中没有困

难,40%认为区别不大,认为交往有困难的占15%。 7. 您认为与其他民族的人交往困难的主要原因是?A 语言障碍B宗

教信仰差异 C民族心理隔阂D风俗习惯差异 调查结果: 篇三:关于民族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民族工作的调研报告

***隶属于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位于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塔额盆地南缘、准噶尔盆地西缘,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全县总面积6106平方公里,边境线长公里。县辖4乡2镇1场,50个村队(行政村39个)、5个社区,驻有兵团第九师161团,总人口6万人(含161团万人)。全县有耕地58万亩、草场707万亩,是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边境县。20XX年,全县预计完成生产总值亿元,较上年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196万元,较低上年增长%;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较上年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较上年增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486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8860元。 一、历史沿革

早在公元前六、七世纪,古老的呼揭部落及塞种人就在巴尔鲁克山一带游牧。汉朝***辖境属乌孙东境。北周属突厥,唐代为葛逻初部游牧地。五代、辽宋时期从服于辽王朝设立的西突厥王府。后归西辽管辖。成吉思汗派兵击灭西辽,

地入蒙古汗国。成吉思汗分封领土时,***辖境为成吉思汗三儿子窝阔台的封地。清为蒙古、哈萨克诸部游牧散帐之所,光绪十四年(1888年)属塔城直隶厅。二年(1913年) 属塔城县。二十九年(1940年)国民在古尔班宗设立设治局,名曰古尔班宗设治局,后改为察汗托海设治局,仍属塔辖。三十一年(1942年),察汗托海设治局改为***设治局。三十三年(1944年),***设治局升格为五等县***,县治察汗托海。1949年9月,和平。1950年3月***正式成立。1959年县由察汗托海迁至目前的哈拉布拉镇。 二、主体民族发展史

***地域辽阔,物资丰富,境内居住着汉、哈萨克、维吾尔、回、东乡、蒙古、锡铂、达翰尔、俄罗斯、土家、壮等19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占55%,哈萨克族占35%,其他少数民族占10%。长期以来,各民族相融共生,团结互助、相互尊重、友爱相处,为***社会稳定、边防巩固、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做出了就有的贡献。其中人数较多的几个主体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这里仅列举汉、哈萨克、维吾尔、回、俄罗斯、蒙古六个民族。 (一)汉族

清朝同治七年(1872),甘肃人冉廷喜兄弟来塔城做皮毛生意,亏本无钱返乡,被塔城直隶厅指派到新地(现团结

村)开荒种地。14年(1925)河北移民赵龙官等7户农民西迁***,被官府指派到哈拉布拉河西岸开荒种地,垦荒千余亩。随后,汉族人投亲靠友,人口不断增加。33 年(1944)***建县时,汉族人口已增至363人。1959年,为建设边境,保卫边境,***从山东省东明县,安徽省望江县接来青壮年500余人来本县安家落户,开荒种田。60年代以后,从天津、河南、河北、安徽、湖北、甘肃分期分批有计划地招收青壮年来***工作。每年还有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复员军人、国家干部和职工分配到***工作。1966年,从乌鲁木齐收容大批自动来疆人员约1000余人,同年4月接受生产建设兵团二管处分配来的60名劳动力,***汉族人口急剧增加。到20XX年底,全县有汉族人口3559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5%。 (二)哈萨克族

18世纪60年代起,哈萨克族陆续迁至巴尔鲁克山游牧,最多时有万余人。光绪四年(1878)正月二十六日,甘肃总督左宗棠根据前布伦托海办事大臣李云麟调查塔尔巴哈台中俄情形后报称,?原塔城所居住哈萨克族有三种,其一,阿吉公所部之哈萨克,分十二克烈,素称良善,现经随地划归三克烈半,其八克列半现属塔城;其一,‘黑宰’哈萨克,内有中国所设头管,年远无考;其一为拜吉格特哈萨克,淖坦汗所属,此两种人数众多,各以数万计?。 逐水草

而牧的哈萨克人,遍布巴尔鲁克地区。后来中俄边境之争和反清运动烽烟四起,致使哈萨克人难以安居,同治元年至光绪元年(1862~1875),原来居住在现***境内的哈萨克族?黑

宰?部落为逃避战乱迁到?干额啉哈尔噶?等地,这段时间,巴尔鲁克、玛依勒等草原人烟很少。1875年?穆赫?、?把拜?率领部分哈萨克人从阿尔泰西迁至巴尔鲁克,到光绪十四年(1888),察汗托海一带有哈萨克的1个?乌克尔代?(蒙古语为千户长意,隶属塔辖)、5个?赞格?曼别特部落和1个?赞格?吐尔图乌勒部落。33年(1944)***建县时,境内有哈萨克族12993人。1962年4月22日?伊塔事件?中,不少人去苏联定居。1963年,哈萨克族已锐减到5688人。后从额敏、托里陆续调进和迁来一部分哈萨克族干部和牧民。到20XX年底,全县哈萨克族人数增至18714人。 (三)回族

清朝末年,境内有回族32人。1944年后,从甘肃、宁夏、乌鲁木齐等地迁来部分回族来***经商或开荒种地。?三区?时,回族人口有所减少。1954年,全县共有回族56人。1959年以后,甘肃、青海和陕西等地陆续来***安家落户,从事农牧业生产。1980年,全县有回族人口1997人。到20XX年底,全县回族人口达到3957人。 (四)维吾尔族

康熙二十九年(1690),从南疆迁来部分维吾尔族来额敏河南岸从事农耕。1944年***建县时,境内有维吾尔族45人,从事农业或商业。到20XX年底,全县维吾尔人口为176人,大部分居住在哈拉布拉镇,以经商为主。 (五)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大多由于经商、战争和饥荒而流入***境内。33年(1944)***建县时,全县有俄罗斯族637人,他们大多从事手工业,运输业和修理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根据中苏双方达成协议,前后有三批俄罗斯人回国定居,致使境内的俄罗斯人口锐减。1963年,俄罗斯人只剩8人。1990年,境内的俄罗斯族有197人。到20XX年底,全县俄罗斯人口为232人。 (六)蒙古族

成吉思汗分封时,***辖境归窝阔台汗国管理。境内蒙古人盛极一时。根据陈澄之所著的《塔城地区和阿山区》一文中记载,清初境内有蒙古人9977人。后来蒙古人又陆续迁离此地,多数迁移到**县定居。33年(1944),境内蒙古族仅有5人。1990年,境内的蒙古族有135人。到20XX年底,全县蒙古族人口为148人。 三、20XX年民族工作开展情况

***是少数民族边境县,19个民族长期混杂居住,形成了独特的爱国、戍边、援疆等文化和?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

县委、认识到抓好民族团结,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根据这一县情,坚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研究部署民族团结工作。

(一)切实加强领导,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组织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