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这是物品登记页面,用户可以将物品的详细特征在此登记,登记后物品会出现在列表中,其它就用户可以购买。
用户注册 分析:
这是物品查找页面,用户可以查找所需的物品,只需输入关键字即可。
四、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上述资料是实现几个功能的部分源代码,可以看出它实现的功能并不多,而且非常简单。但在实际中,电子商务的的构成需要很多功能的共同实现。如物流、在先支付的技术。
举例子的意图在于说明中国电子商务在一些技术上已经基本成熟,但在关键性的技术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总体来说与国外相差还很远,如:配送、安全及管理人才上的欠缺这都是中国电子商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下面我们讨论一下中国电子商务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和国外的电子商务的差距。
9
1、我国电子商务总体发展情况
我国敏锐地意识到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于1996年2月推动成立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1997年,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联合8个部委建立了中国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委员会,电子商务开始在我国启动;2000年6月,经批准,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在京正式成立,架起了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的桥梁。这些机构一经成立,就着力推广电子商务及其应用,作了大量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我国电子商务是以国家公共通信网络为基础的,以国家金关工程为代表的,以外经贸管理服务为重要内容的电子商务工程逐步发展起来的。
截止到2000年,我国电子商务网站数量已达1100余家,其中网上零售商600余家,拍卖类网站100家左右,远程教育网站180家,远程医疗网站20家。网上中文站点1.5万个。ISP300余家,ICP1000余家。
1999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人民币1.8亿元,其中B2C交易额为1.44亿元,均比1998年增长一倍以上(支付手段主要是在线支付和货到付款)。 200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人民币4亿元,增长态势强劲。就整体而言,经权威机构调查,我国信息产业总规模已超过14000亿元人民币,电信业务年均增长率为33%,信息产品制造业年均增长率已大于30%。中国电子商务正由起步迈入繁荣阶段。 (1)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
1.由热浮躁到冷思索,理性加强,发展战略开始转变。
由于纳斯达克的变动,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经历了从疯狂到迷茫,从迷茫再到冷静和理智的过程。整个行业目前正在进行着表面不明显但是实质剧烈的变化。国际投资商对中国互联网企业投资的谨慎,长期亏损的压力,由受\"电子商务不必赢利\"的误导而疯狂追求\"全国第一\"的\"大手笔\"到雅宝发出的\"收益为王\"的呐喊,众多企业正悄然改变原有发展战略,开始寻求新的商业模式并在经营理念上注重从注意力经济向购买力经济转变。
2.大型传统产业纷纷涉足电子商务,实业网站开始崛起。
众多知名企业认识到互联网的商业价值和电子商务的前景,凭借自身多年的物流、配送、资金实力、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很快杀入了电子商务的主战场并显示出了勃勃生机。 3.网站建设发展迅速,大众化程度明显提高。
从1999年开始,网站数量增长迅速,同时上网门坎不断降低,逐渐贴近大众化,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联系日益密切。
2、世界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电子商务是国际贸易中的一项根本性变革,它涉及到许多有待解决的复杂问题。
10
(1)财政问题:
电子网络是一种全球性媒体,没有明显的国家界线。交易在网上进行,看不见,摸不着,海关难以监管。电子商务既包括有形的货物贸易,也包括无形的服务贸易,或两者同时兼有。如计算机硬件属货物(需经海关),软件则可不经海关,在网上直接传送;数控机床的操作规程也可用网传送,付款亦能在网上进行。这样,按传统的方式海关将难以根据交易的全部真实价格进行收税,关税税收会受到一定影响。现在产品的价格构成中,软件的比重日渐提高,因此必须找到一个既解决财政收入,又不妨碍电子商务发展的办法。实行电子商务涉及到海关、税收制度的重大改革。
新技术也已使建立电子支付系统成为可能,信用卡、智能卡正在迅速普及,其它形式的电子货币也不断产生。电子支付系统的应用将会逐渐改变传统的银行支付制度,对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的统计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2)法律问题:
经济的全球化已使国界的观念越来越模糊,电子商务的出现更加快了生产、销售全球化的进程。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实行电子商务,必须制订一套完整的、普遍适用的电子商务准则。这涉及电子商务合同、单证、公证签名的认证以及争端解决规则等一系列制度的改革。各国的法律也必须随之修改。目前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已制订了一套有关电子商务的 法律范本,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电子商务还不可避免地涉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卖方担心电子传输使其知识产权被剽窃,买方则担心无法辨别产品的真伪。因此,版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需要有新制度,而且这种新制度也应当考虑到域名、商标等问题。 (3)安全问题:
此点对电子商务最为重要。目前涉及的电子交易主要通过Internet网进行,而当初设计Internet的目的是为使用者提供一种弹性、快速的通讯方式,并不具备商业交易需要的安全性。所以,随着Internet逐渐发展成为电子交易的最佳载体,必须在本质上对其进行重新设计,使其满足商业交易的安全性,这包括以下方面:信息传送者和接受者的确认,保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未经篡改,保护敏感信息的隐私权,不被拒付(确信买方不能假称已经支付或卖方假称未被支付)等。只有在全球范围建立一套人们能充分信任的安全保障制度,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保密性,人们才能够放心地参与电子商务。
(4)市场准入问题:
电子商务发展的首要条件是健全的、覆盖面广的电信基础设施。但目前许多国家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通过私营企业参予竞争的办法可以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但不是所有都愿意将电信基础设施私
11
有化。国有基础电信设施只有通过大大降低收费、自由租用线路、自由联网,采用先进的通讯设备和通用技术标准,才可能有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5)信息化观念问题:
由于电子商务的运行模式与人们固有的消费、购物习惯差异很大,电子商务要蓬勃发展并成功地融入一个国家乃至全球,人们的观念是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6)技术人才问题:
由于Internet和电子商务的真正发展也就是近几年才有的事情,因而现在许多公司和商家都缺乏足够的技术人才来处理电子商务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在全球Internet上的电子商务具有24×7(每天24小时,每周7天都能工作)的要求,因而迫切需要有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技术人才的短缺问题可能成为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从中国互联网趋势————电子商务前景
我们先看看下面这张图,这是一幅显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示意图,可能图比较简单,但从图上我
们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出,中国互联网像个孩子一样从幼稚走向成熟,我们可能都还记得,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互联网忽然呈现出“牛市”,每天不知有多少家网站诞生,.com已经成为互联网的标志语言,上网人数也飞速增长,各大网站也以进驻嘉里中心为自己实力的体现。紧接着,一些有实力的网站又不约而同的在纳斯达克上市,好象成为上市公司就可以金
身永存似的。中国看似“喜人”的互联网走势也让不少投资人驻足不前。各大网站比着烧钱,网站员工的薪水也水涨船高,据说国内某大网站一网管助理的薪水竟高达4000元,而此人的工作就是每天收发E-mail。各大高校的毕业生也都削尖了脑袋要进网站。这就是当时中国互联网的样子。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任何经济活动都不能背离经济发展规律,互联网也不能。背离经济发展规律必然会受到其反作用。我们都还记得2000年纳斯达克股票下跌,多家上市网站本来还“飘红”的股票转眼就成了“垃圾股”。一些实力不济的互联网公司相继宣布倒闭。 从2000年到现在,国内互联网一派萧条景象,多家网站倒闭关门;大网站兼并小网站;一些网站用裁员的办法降低成本;我们从这张示意
12
图上不难看出,2年前飞速飙升的互联网随着纳斯达克股票的下跌,也一路掉了下来,而且速度奇快。 互联网带动的电子商务的萧条已经表露无疑,但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几年前“喜人”的互联网发展速度快的让人难以想象,可以说是一种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我们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刚刚起步,我们的网络速度依然很慢,我们网民的网络知识还很薄弱,我国对于互联网络所颁布的法规还不健全;这些都是影响互联网发展的因素。因此,可以说我们的互联网发展还没有走上正轨。我想,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个过程,都有个高潮和低谷,随着各个方面的加强与完善,互联网的发展逐步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商业的觉醒,我们的互联网乃会走入正轨,我们的电子商务也会有个美好的明天。
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中国的电子商务与世界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相比较,从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差距,至此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的道路任重而道远。不过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光明的,我相信中国的电子商务在的大力支持下和电子商务网站的CEO们共同努力下,中国的电子商务会蓬勃发展,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五、总结与评价:
通过写这次论文,让我对电子商务的概念又有一个全心的认识和理解,对于电子商务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对于中国电子商务的业者来说。1999年是创业的年代,2000年是扩张的年代,2001年是思考的年代。曾经被所有人说好的事情没那么好,比如电子商务;现在被所有人说坏的事情其实也没那么糟糕,比如电子商务。三年时间,我们已经走过了网络的童年,我们付出的代价其实都有回报,童年的痛苦其实是“变蒸”的过程。
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电子商务也是。一天天长大的电子商务,开始进入2002年。怀着梦想,期待着光荣,开始迎接它的青少年时代。 2002年,电子商务应该会有很多亮点„„
“9·11”事件使电子商务在西方得到了机遇。拥挤的超级市场突然不再成为人们喜欢的场所,网上购物成为时尚。网络这东西比较要命的是:容易上瘾,很多人从此就不再离开网上购物。
2001年就快过去的时候,在圣诞新年之际的漫天风雪中,西方突然刮起了一股B2C的热风。在西方零售业的一片哀号中,网上零售业却一片捷报。华尔街已经吹风说,几乎在过去的一年里要被口水淹没的亚马逊(Amazon),在震天价的嘲笑和讨伐声中即将悄悄迎来它的第一个赢利季节。如果真的如此,那么,曾经是英雄,后来几乎就是吹牛大王代名词的贝索斯预言的这个时间很准确。2001年第四季度,Amazon.com的销售成长12%、Yahoo的整个财年的营销大幅度下滑,B2C却成长了83%,就连一向懒散保守,视街头漫步为生活乐趣的法国人居然也开始回到家里网上购物了。最近eBaY漂亮的财务报告在寒风萧瑟的华尔街大放光芒,也让吃一惊。
13
最近CNNIC的调查结果显示从绝对数量来看,它居然已经达到了欧洲大部分国家全国人口的平均数量,而且继续保持非常高的增长率。从网上消费者的现实情况来看,这个比例和西方网民中B2C用户的比例已经十分接近。再看一下绝对数值就会发现,去年有1065万的中国人在网络上购买了商品,如果今年的增长幅度保守地估计是40%的话,将接近1500万人,几乎是法国网上购物人群的4倍,并迅速逼近Amazon的全世界注册用户数量。我们三年来的实践表明,每个中国网上消费者的年平均消费在300元左右。这样,今年将有45亿的市场容量,这个数值已经相当的可观了。几乎相当于北京前几名大型商业企业年销售量的总和!但在网上仍然活跃B2C网站去屈指可数,综合型的B2C网站似乎只有igo5.com。
前一段时间,流行一种说法,中国用户对B2C的信心已经受到重创。但是下面的调查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仍然认为网上购物是将来最有希望的网上事业,显示中国网络用户对网上购物事业的信心一点也不含糊。
上网:调查令人吃惊地显示,中国网民在家里自费上网的比例首次超过半数,最雄辩地证明了中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进步,说明上网设施和费用已经逐渐不再是中国人上网的负担。这对所有人应该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购物是一种生活方式。当大多数人开始在家庭生活中使用网络的时候,网上购物这种生活方式就开始悄悄形成了。
支付:有人依据采用网上支付方式的用户比例比一年前并没有明显上升,仍然为28%,批评网上支付仍未成主流,实际上是严重的偏颇。中国有2亿左右的银行卡,可是中国有13亿人,中国公民的银行卡普及率不过15%,使用率一定更低得多,网上支付的比率已经大大超过网下,甚至接近美国35%左右的比率,实际上正好说明了电子商务对我国金融、货币电子化超常的加倍拉动作用。
根据CNNIC的调查结果,用户认为,网上购物付款不方便的比例从2000年1月的17.68%下降到2001年1月的12.59%,2002年1月份的最新数字进一步下降到11.80%,说明中国网上金融服务的质量大幅度提升。曾经被喻为“电子商务三座大山”之一的支付问题,看来已经不再是阻碍网上购物的严重问题了。
使用货到付款方式的用户比例与一年前相似,仍然是42.80%。有人说这与消费者对支付安全性的担心、对B2C网站的信任等有关。其实这个说法十分片面。另外那超过57%的用户用了什么方式?先付款。这样的信任度已经十分惊人,比上一年有所上升。至于安全性,我觉得国内可能是世界上在线结算最安全的,它的每一笔在线结算操作最终都切换到金融系统的处理机构完成,任何其他网站本身也无法获知用户的信用卡信息,这是中国的在线结算系统在建设时“先安全,后普及”原则的体现。 配送:从CNNIC的调查结果来看,用户选择送货上门的比例在2001年和2002年1月同期均居于首位,分别为38.24%和44.40%,这反映出邮政新的物流服务(比如最近推广的快递包裹)和其他第三
14
方物流服务取得很大发展,可以满足用户送货上门服务的要求。统计报告的另一项结果,用户反应“送货耗时,渠道不畅”所占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00年、2001 年到2002年1月的调查结果分别为9.26%、9.86%、13.90%。很显然,这一方面是顾客对送货时间和渠道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一方面,这也是由于交通方便的中心城市之外地区的网民大增。我们的物流配送事业发展迅速,应该可以迅速缓解这个问题。毕竟需求是推动发展的最好动力,中国这三年来飞跃的在线结算事业就是例子。现在至少已经有了现实的需求。
根据2001年和2002年1月CNNIC的两次调查结果,用户选择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居前三位的都是:(1)节省时间;(2)操作方便。这表明,一年来顾客对于网上消费心理没有明显变化,表明网上消费行为模式已经基本形成,习惯性购物的人越来越多。
无论如何,互联网好用、实用、便宜,已经是现实。让互联网对中国众多的传统企业来说更好用、更实用、更便宜、更可靠,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分布式的财务管理和分析,分销管理,甚至网络上的其他一些商务应用,包括.net的深入应用,都将成为巨大的需求。 春天经常在最冷的时候不经意地一点一点降临。最近,在中国的电子商务领域,绿意一点一点显现。不仅开始赢利的电子商务企业越来越多,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以及开始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也越来越务实。更重要的是,现在,无论B2C还是B2B,不仅有了前述实际的需求,而且,无论对于急于强起来、冲出去的中国企业,电子商务都是一座怎么看都比较实惠的桥梁。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