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腐蚀与防腐 石油化『l设备技术.2∞2.23(3)·60· Petro Chemical Equipment Fechnoiogy 催化分馏塔顶循环回流泵腐蚀原因分析 冯 平 (千国百化北海石油化X-厂 厂西= 海 536000) 摘要分析了催化分馏塔顶萜嚣回流系叶转腐蚀破坏原囤 主要是占厢油墓量4O ~舳 的常压重 油中的硫昌分解成H S的活性硫化转II:s和R SH.而发生介质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湿H:s正力腐蚀或 腐蚀疲劳以量剧烈汽蚀破坏 关键词:重油催化裂化;分馏塔1培硕循环回流秉;II s腐蚀 中图分类号:rE98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 8805(2002)03 0060吣 原油品质劣化 ,已给炼油装置防腐蚀敲响 r警钟原油的含硫昔和酸值的上升,炼油装置 泵(80YⅡ一1 00)相继因抽空发出异常强烈噪音而 紧急检修 拆开泵盖后发现.两台泵泵体密封环 紧固螺钉已腐蚀.密封环减薄并脱落、布满深 !trim 3film的蚀坑、泵体蜗壳流道腐蚀成淘槽状 或鱼鳞状,深达3mm~4t-irm 最严重的是叶轮及 的设备腐蚀.不仅一次加工装置(常减L匠装置)的 腐蚀愈筻严重.m】且二次加工装置.如催化裂化装 置的没备腐蚀也日趋突出 催化分馏塔顶循环回 流泵(B 203 1.2)曾发生叶轮严重腐蚀损坏,几次 造成计划外停上事故 1塔顶循环回流泵概况 1+1塔顶循环回流泵运行工况 其密封环均完全腐蚀破坏,仅剩轮毂轴套亦有深 2.Omm的蚀坑 对轮毂清洗后观察其断面.可见 大面积光滑、小面积粗糙、断口疏松如海绵状。泵 腔内有黑色浆状沉积物及少量带穿孔的叶轮碎 片。经化验分析.除含少量催化剂及水分外.还含 催化分馏塔采用顶循环回流可避免惰性气体 和 凝气对塔顶冷凝冷却器的影响,而且呵减小 传热面积,降低水、电消耗.并且可以降低分馏塔 顶至气压机入Li的压差、提高富气压缩机入门压 大量的黑色晶体FeS(这表明粗汽油含H s或石 油硫化合物).同时还含有c【。由于现场条件限 制.不得不停下顶循环,将泵体拆下回厂房进行检 修 ]995年2月1 7日.13 203 1汽油窜入冷却 水.拆发现泵盖有】6个腐蚀小孔,其中一块 5cm‘面积内就有6个小孔.且泵盖均匀减薄 降低气压机的功率消耗 塔顶循环[口_流泉运 行参数见表1 表1塔顶循环回流泵的参数 采型号 i 996年6月,停工大检修,分馏塔顶增设了 ℃ n m。·h I I注氨系统 至2000年大检修,几次对B一203/】.2 进行计划检修,均未发现叶轮、泵体、泵盖腐蚀。 2000年6月后,停用注氨系统,检修又发现叶轮 及泵体流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蚀坑。2001年6 月.对B 203. 1.2泵(已更换为]00AY 120C)实 8 Y in 1。 AY £ll(’ in f jn e n Be I6.2 l 1 6c 1.2塔顶循环回流泵叶轮腐蚀情况 催化裂化装置足以常压重油为原料的并列式 装置。于1 991年¨月20日试车成功并投人生 产运行.至1993年5月间由于原油供应、质量、销 售及技术方面等诸多原因,经历了几次长则三个 月,短则一个月的断断续续运行周期.一直无法连 施计划检修.发现叶轮有 3mm~ 4mm、深 0.5mm 1 5mm的蚀坑 收藕日期:29C1 0j c 作者简介:冯平(19 52一 异.广东化州^ 19躺年毕业于 广东石油学校炼广机械专业,20n1年毕业于广西工学院管 理1_程专业 现在中国百化北诲石油化工r机修车间从事 设备管理ll作.工程师 已发表论文2篇 续正常运行。1 993年6月经技改后才运行正常 1 994年6月1 6 I:t,B-203/1,2塔顶循环回流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3卷第3期 冯 平.催化分馏塔顶循环回流泵腐蚀原因分析 2腐蚀介质 2.1加工原油性质 3.1 HC1+H s+H:O的化学腐蚀 常压重油经加热至30O℃~400。C后至提升 管反应器下部喷嘴,经蒸汽雾化分散成与催化剂 粒径l坩近的微粒进入提升管内.在其中 来自再 生器的高温催化剂(约650℃~700X:)接触,随即 该装置设计为加工大庆原油,后改为加工南 海涠10 3油出原油.原油性质见表2。由表2可 见.涠l 0 3油田原油含硫量是大庆原油的3倍 多.酸值(KOH)更超过0.5rng/g.是低含硫石蜡 基原油 涸1 0 3原油常压荤油含硫量(质量分 汽化并进行反应。有机硫化合物经高温分解成酸 性H:S,R—SH等,随反应油气进入分馏塔 电脱 数)为0.23 ,催化粗汽油成分见表3 表2原油性质 fi 大庆 油 澜1 0 油 牙硫最(质 分数J 1【 睦值 K_)H mE—E。 ii 含盐( a【1、n 一1 j 表3催化粗汽油成分 丹 占 量 H S 一曲·.~1 2C, c 一5 ~H0ll -1:、, t’『 『 ~ S)×1 n 硫醇杭 10 『 ‘ 硫 质 分数) 1 0 2.2油品中的硫化台物 馏分越轻 含硫量越低;馏分越重,含硫量越 高。随着馏分沸点升高.馏分中含硫量也随之增 多。原油中90 的硫集中在占原油总量40 ~ 60 的常压重油中。原油中的硫化物包括活性的 H:S、硫醇和单质硫以l技非活性的硫醚、多硫化 物、硫茂、噻吩 汽油中的H:S和R SH多数是 石油加1二过程中其它硫化合物的分解产物.并且 含量最多 高温时.R SH能分解成H!S.在 1 3O ̄C~l60℃ 二硫化物可分解成R SH和H!S。 而温度超过250℃时.硫化物分解速度加快,与原 油硫含量无直接关系 。这些硫化合物中.参与 腐蚀反应的主要是H S、元素硫、R sH和易分解 为H。S的硫化物等活性硫 3腐蚀成因 发生腐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腐蚀介质的存 在。常压装置发生腐蚀主要是常压塔顶冷凝冷却 器管束腐蚀穿孔、管束冲刷减薄,这是典型的HCI }H:S十H O腐蚀 未见发生明显的高温部位 腐蚀,催化裂化装置亦未发生高温部位腐蚀 B 203/1.2叶轮完全腐蚀破坏有3个主要因素 盐未能完牟芝脱除的无机盐类熔化、水解和有机氯 高温分解l牛成HCI。H,S和HCI在水蒸汽结雾 时溶人其中产生强烈的化学腐蚀 并且H:S的 存在对HCI腐蚀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腐蚀反应 式为: Fe—H s—Fes+H:十 Fe+2 H【、【一Fe【’【:+H2十 FeS一2HCl—Fe【:l 一H.S 这些反应交替进行,加速了金属设备的腐蚀. 方而表现为均匀腐蚀,另一方面表现为点蚀 从增设分馏塔顶注氨系统后,泵叶轮腐蚀减轻,甚 至停止 而停崩该系统,泵叶轮又出现蚀坑.说明 这类腐蚀存在并且是相当严重的 3.2湿H:S应力腐蚀 从泵流道内残余碎片及残余物的分析可知, 其成分含FeS和FeCI 。 兑叫粗汽油中含有H:S 和CI(其成分见表3) 由于H:S的存在,同时 也含有水分.会发生下列电化学反应: 首先,H S在水中发生电离: H S—H…HS HS一一H +S 在金属表面发牛腐蚀反应,其阳极反应为: Fe—F +2e Fe: +S:一FeS 0 而在阴极发生析氢反应为: H +e一[HI 反应结果.阳极Fe在H S的腐蚀上失去电 子生成FeS保护膜.但由于氢对FeS保护膜有破 坏作用,使泵叶轮及蜗壳流道表面形成腐蚀坑 而且硫化物不稳定,容易剥离.晶格缺陷多.溶点、 沸点低.并且与氧化物及金属易生成低溶点共晶 物,生成不稳定价硫化物 当叶轮金属表面的保 护膜或腐蚀产物覆盖层遭到破坏时.就出现局部 (坑点)腐蚀 膜遭到破坏的部位形成的阳极 而 膜或腐蚀产物未被破坏处充当阴极。蚀坑将成为 鹿力集中的起始点.从而引起或加速应力腐蚀或 腐蚀疲劳破坏 在 极,反应产物为原子氢,它 活性强、直径小.不断f 金属内部渗透扩散 由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HS的大量存在,促使阴极加速析出氢。又由于 H s的大量存在.阻止原子氢结合成分子氢,促 使叶轮金属表面原子氧浓度进一步提高.形成氢 致脆化层。随着氧的不断析出和扩散聚集.在泵 叶轮和蜗壳流道产乍鹿力腐蚀坑并不断加深,形 成氢致脆化层并不断加厚,在交变动负荷应力作 用下,蚀坑底部和边缘将首先形成微裂缝,在微裂 缝前端将引起应力集中.而在应力诱导下,氢将向 裂缝应力集中区域,通过金属晶格或晶界不断扩 散和聚集.产生应力开裂。由于H S和H!()的 存在.提供r原子氢的来源.原子氢特别容易渗入 钢或其他金属内部 在这里.原子氧类似溶剂作 用.使金属发生石墨化浸蚀.使钢遭到破坏,留下 的仅是疏松的石墨残余物。此外.侵八钢铁内部 空间的原子氢在非金属(如碳)处聚集,会生成甲 烷(Fe C+4H一3Fe+cH )引起脱碳,并使金属 变质 由于【 H 扩散能力低,致使其积聚膨胀, 内压增高,使金属鼓包、剥离“。同时,由于腐蚀 流体与金属之间产生强烈的机械冲刷破坏作用, 使氢致脆化层不断剥离,露出的金属新鲜表面.又 发生剧烈的电化学腐蚀,故破坏速度很快。 3.3汽蚀破坏 催化分馏塔顶循环的粗汽油中,溶解有c。. C 甚至 组分以及H:S,根据其工况和泵运行 记录分析.塔顶循环【哪流泵存在发生汽蚀的条件 (泵很长时间运行于汽蚀状态.特别是1 994年5 月1 6日前 四天更甚,工艺条件恶化,没法稳定 运行) 由于离心泵叶轮入口处液体压力P 降 低到小于等于P.(饱和蒸汽压,时,液体将会发生 剧烈的汽化 同时,溶解在液体内的气体从液体 中逸出.形成大量的蒸汽泡,随即被液流带到叶轮 内压力较高处。在此,蒸汽泡因受到压缩而很快 地凝结下来 这种蒸汽泡的凝结和消失进行得非 常迅速而突然.造成周围压力高的液流迅速地从 四周挤来.在汽泡凝失的局部区域发生剧烈的水 击.从而产生汽蚀。汽蚀时,这些汽泡在叶轮金属 表面附近渍灭.液体质 就像无数高速小弹头一 样,连续打击在金属表面上.水击点 的压力高达 几十兆帕,水击速度很陕.频率可达25000 1 s,金 属表面很快因疲劳而剥蚀。特别是泵内所产生的 气体杂有活性的气体H。S等,它们借助水击 中液流的冲击能量,会瞬时转化为热量 水击点 局部瞬时温度达200℃~300℃,会对金属起电化 学腐蚀,加快了金属的破坏速度。由于蒸汽泡是 在叶轮金属表面凝结和消失.周围高压液流将直 接冲击在金属表面上.使它受到频率极高而压力 又高达几十兆帕的重复载荷,再加上这些点上局 部温度较高.从而使金属材料的机械强度有所降 低。故长期受于剧烈汽蚀的金属表面会产生一个 个凹坑.甚至使叶轮破坏成海绵状或整块碎裂.流 道也因汽蚀破坏成海绵状、沟槽状或鱼鳞状。 4结论 常压重油含有的硫化物经催化裂化高温反应 生成酸性的活性气体H!S和盐类.熔化水解生成 的HC L随轻组分粗汽油及水分一起挥发和冷凝, 发生剧烈的电化学腐蚀。湿H:S环境的应力腐 蚀或疲劳腐蚀.导致叶轮发生氢致脆化,而剧烈的 汽蚀和冲刷腐蚀作用使叶轮金属剥蚀。交变载荷 使已脆化的叶轮机械性能降低。化学腐蚀、电化 学腐蚀、应力腐蚀或疲劳腐蚀及汽蚀相互促进并 交替作用,最终导致叶轮呈海绵状而碎裂、剥离 5建议采取措施 a)实践经验证明 ,催化分馏塔顶馏出系统 注氨注水.不仅对腐蚀介质H S和HC L等起稀 释和中和作用,减轻了设备腐蚀.而且也能减轻后 部冷却设备及稳定吸收塔的氢鼓包发生。同时对 减轻塔顶循环回流泵叶轮腐蚀也是卓有成效的。 b)汽蚀对于存在腐蚀介质的离心泵而言.其 危害极大。因此,稳定工艺操作,减少塔顶循环回 流泵发生汽蚀运行.特别要避免发生剧烈的汽蚀 对叶轮的破坏 c)提高离心泵抗汽蚀性能,如选择具有尽可 能小的汽蚀余量△^的叶轮;采用耐汽蚀材料如 2Cr]3不锈钢叶轮或对叶轮表面渗铝等,以提高 材料的强度、硬度和化学稳定性。 参考文献: l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原油形势[R].中国石油化工 总公司原油科技情报站一1992 2顾望平、刘小辉等 高硫原油腐蚀与防护经验汇编 ERZ.茂名石油化工公司炼油厂,1994 3[英:v.R普路德克.腐蚀控制与设计[M].北京:石 油工业出版社,1983 4华俭、施润青主编.压力容器检验员基本知识:M] 化工部化工设备检测检验中心站,1988 5潘永密、李斯特主编 化工机器[M] 北京 化学工业 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