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太极拳、瑜伽和健身气功之比较研究

太极拳、瑜伽和健身气功之比较研究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文化・视野l WENHUA・SHIYE 太极拳、瑜伽和健身气功之比较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aijiquan,Yoga and Health Qigong 张国明 ZHANG Guo——Ming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基本概念、起源与现状、运动特点、练习目的、练 习方式和传播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太极拳、瑜伽和健身气功进行了比较研究,希望能够为练习者科学健身, 恰当锻炼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太极拳;瑜伽;健身气功 Abstract:This paper,through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makes a series of corno parative study on basic concept,origin and current condition,sports characteristics,exercise purpose,style and development of Taijiquan,Yoga and health Qigong.The main purpose is to provide practitioners with the good help in scientific bodybuilding and proper exercise. Key words:Taijiquan;Yoga;helath Qigong 中图分类号:G8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2)o5—0103一o3 doi:10.3969/i.issn.1005—0256.2012.05.045 前言 也提到“气功”,指的是武家内功。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中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 期,刘贵珍的《气功疗法与实践》一书问世后,气功一词才开始 自身的健康状况,希望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的意识也 为人们所注意。刘贵珍所指的气功,是用调整呼吸的方法,来 越来越强。在人们经常练习的众多体育项目当中,太极拳、瑜 帮助人静以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在2005年8月出版的全 伽和健身气功正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爱,成为广大体育爱 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气功学》中,将气功定义为: 好者所青睐的时尚健身运动。通过对太极拳、瑜伽和健身气功 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融为一体的心身锻炼技能。 而“健身 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使锻炼者对太极拳、瑜伽和健身气功的理 气功”作为气功的一个分支,在1996年8月5日宣传 论知识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于帮助锻炼者根据自身实际 部、国家体委、卫生部、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进行科学的健身锻炼,有着重要的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社会气功管理的 现实意义。 通知》中第一次出现,并明确指出了气功的作用和目的—— 1基本概念之比较 “健身”。2003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将健身气功正式确立为 “太极”一词最早出自《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我国第97个体育运动项目。在2006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正 “太”就是大的意思,“极”就是开始或顶点的意思。太极即为 式颁布的《健身气功管理办法》中,将健身气功定义为:健身气 天地未开、阴阳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由太极开始阴阳产生, 功是以增进身心健康为目的,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 万物繁衍。太极拳是以《周易》阴阳动静的哲学道理为理论根 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 据来命名的。它是以“棚、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 文化的组成部分。 盼、定”等十三势为基本方法,通过把武术中的手、眼、身、步法 2起源及现状之比较 等动作要领与古代的“导引”、“吐纳”术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各家说法不一,有唐代许宣平、宋朝 独特风格特色的一种内家拳。太极拳讲究拳路以浑圆为本,一 张三峰、明朝张三丰、清朝陈王廷和王宗岳等五种不同说法。 招一式均由各种圆弧动作组成,运动中巧妙配合呼吸,运用意 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为明末清初河南省温县 识引导气血运行于周身,如环无端,周而复始,故名“太极 陈家沟武术家陈王廷吸取当时明代在民间和中流行的各 拳”。… 家拳法之长,特别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结合道家导引、吐 瑜伽是发源于印度的一种古老的健身养生方法。瑜伽 纳之术,运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所创。-o 太 (Yoga)这个词来自梵文词根yuj,最初的意思是:驾驭牛马,意 极拳作为一种武术流派,其拳理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 即把人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加以引导、运用和实施。也有联合、 《黄庭经》、《纪效新书》等中国传统哲学、医术、武术等经典著 结合、共享和束缚的意思。公元二世纪印度古圣贤帕斯坦珈利 作,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儒、释、道等文化的合理内 所著的《瑜伽经》中对瑜伽的准确定义为:对心作用的控制。_2 即通过冥想而集中意识,把精神、智慧和肉体完美结合起来,达 到自我与最高的宇宙境界同化,使自己从痛苦和灾难中获得解 作者简介:张国明(1973一),男,河南焦作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 脱。现代的瑜伽一般是指练功方法,通过瑜伽姿势的推、拉、 族传统体育。 伸、挤、压、拧等动作并结合呼吸,帮助人们调理内脏机能,伸展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传统武术文化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6 筋骨,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Huang- “气功”一词最早见于晋代许逊的《净明宗教录》,他所说 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6, 的气功是属于呼吸导引一类的。尔后,《少林拳术秘诀》 HeNan China. 体育 @ 2012年5月 容,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演变,逐渐派生出了杨、吴、武、孙四大流 派。近现代随着“热兵器”的到来,太极拳逐渐淡化了其“技 气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l【 _3运动特点之比较 击”的作用,开始转而重视对人体的保健、养生作用,并在世界 各地流行开来,太极拳逐渐从武术技击术转变为体育健身项 El。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练习太极拳的人数已经超过 1亿人,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l1 太极拳 各种比赛、世界太极拳月和交流年会等活动的开展为太极拳的 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中一项内家拳,主要以套路的 运动形式来展现其风格特点。太极拳以“棚、捋、挤、按、采、捌、 肘、靠、进、退、顾、盼、定”等十三势为基本的技击技法,其动作 具有柔和缓慢、均匀连贯、圆活自然、轻灵沉着、周身协调、中正 安舒、心静体松、虚实分明、刚柔相济、动静结合、内外兼修等特 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展示与交流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太极拳的国 际化发展。 瑜伽大约起源于5000多年前的古代印度,与印度古文明 婆罗门教的经典中就已经出现了关于瑜伽的记载。据一些学 点。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势势相承,处处带有弧 形,呈螺旋缠丝式的缠绕运动。太极拳不仅具有武术技击的作 用,而且还与养生内练有着密切的关系,强调外练筋骨皮,内练 几乎同时发生,在瑜伽哲学的《奥义书》及《薄伽梵歌》等印度 精气神。太极拳通过手眼身法步与意识、眼神、呼吸的协调配 合,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疏通全身经络,调畅内外气机,逐步使 者研究,瑜伽甚至比佛教还早一千多年,是印度哲学六大正统 体系之一。相传当时印度瑜伽修行者常常在大自然中作息、静 坐、调息、冥想,借此学会控制身体的活动和情绪,进而将自我 与大自然融合为一体,使自己达到内在的平静和快乐,其经典 著作为《瑜伽经》。当代印度著名瑜伽学者斯里?阿纳达指 出:“瑜伽不是一种宗教,它是一种以一定的心理实践为基础 的生活哲学,它的目标在于发展身心之间的理想平衡,使得个 人的精神和宇宙之间达到融和,它的宗旨是自我实现,它最基 本、最核心的意义是调和与均衡。” 当代瑜伽作为健身行业 的新秀,正以不可抵挡的发展趋势吸引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年 轻人,特别是白领阶层,体育与演艺圈明星纷纷参与美体、塑 身、健身运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现如今 的瑜伽已经不再局限于苦行,而是使自己慢慢适应了现代城市 生活。瑜伽科学及其技术已经将其方位调整为适应现代生活 方式及其社会逻辑的需要,包括现代医学在内的各科医学专家 正在意识到这些技术在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方面的作用。 据古载和出土文物考证,气功最初起源于原始社会 人类的自我保健,距今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随后的历 史发展过程中,诸子百家对气功都各抒己见,但又相互渗透滋 生,创造出了无数的健身养生方法,留下了大量的气功专著及 文献资料 ,并逐渐形成了道家气功、佛家气功、医家气功、儒 家气功、武术气功和民间气功等六大气功流派。新中国成立之 后,气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气功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气功的挖掘、整理,气功机理的研究以及各种气功学术交 流活动、气功科学研究会和研讨会空前活跃起来,气功在先后 经历了两次发展高潮之后,在新世纪开始之际,进入了规范管 理,健康发展的新时期。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了健身气 功管理中心,将气功的发展限定在健身祛病、延年益寿的范围, 称之为“健身气功”,并组织全国的专家教授整理编创了“易筋 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四套健身气功,在全 国乃至全世界推广,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2007年国家 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又组织专家开始编创五套健身气 功新“太极养生杖”、“十二段锦”、“导引养生功十二法”、 “马王堆导引术”、“大舞”,并在社会上大力推广。同时,国家 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还积极开展百城千村健身气功展 示活动、广场和俱乐部教学现场会活动、全国健身气功交流赛、 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全国高校健身气功比赛和科普知识讲 座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营造了全民健身、科学练功的社会氛 围。到目前为止,全国建立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已达13000多 个,习练人数达到100多万人,各级健身气功社会指导员超过 2万名,并且健身气功已传播到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健身 哑 BAUNLDL ETTElCNH ONFO LSOPOGYRT  SCIENCE Vol 20 NO.5.2012 形、气、神三者达到和谐统一。通过以动练形,又兼养神,以静 养神,又兼练形的锻炼,达到形神共养、强身健体的功效,从而 使身心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瑜伽起源于印度,流行于世界,是东方最古老的健身术之 一。瑜伽主要包括体位法、呼吸法、放松法和冥想法。瑜伽体 位法多以动植物名字命名,主要由一些伸拉、扭曲的动作、动作 的止息时间及动作与动作的间歇休息时间组成,技术上要求以 脊柱为中心,通过从不同方位和角度对身体的挤压、牵拉、伸 展、拧转等形式进行练习。瑜伽的呼吸法通常有三种方式:胸 式呼吸、腹式呼吸和完全呼吸。瑜伽动作节奏缓慢,运动时需 要呼吸、意念和姿势的协调配合,它要求在舒适而稳定的位置 上保持较长的时间,配合均匀而稳定的呼吸,加上意念来使人 达到身心和谐统一的境界,增进身体、心智和精神的健康发展。 它的特点在于:统一心(统一精神),意识集中于特定点;统一 身(调整姿势),全身重心力量在丹田;调和息(调和呼吸),呼 吸以腹式呼吸为主,自然而深长。_】 健身气功是在继承传统气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 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以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精气神学 说和天人合一的生命整体观等为理论基础,强调调身、调息、调 心三者的协调配合,三调合一是练功的最高阶段。其动作特点 为:柔和缓慢、圆活连贯、左右对称、引伸肢体、伸筋拔骨、外导 内引、形松意充、动静结合,练养相兼、内外兼修、神形相合、意 气相随、简单易学、协调美观、安全有效。健身气功通过松静自 然、准确灵活、柔缓舒展的练习形式,放松身心、内敛精神,以加 强血液循环,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协调脏腑机能,提高机体 防御免疫能力,增进身心健康,达到人与社会、自然宇宙相融合 的天人合一境界。 4练习目的之比较 太极拳是综合了历代各家拳法,结合古代的导引术和吐 纳术,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是中华 武术中最有代表性的拳种之一,其每一个动作都含有具体的攻 防技击的原始涵义。因此,太极拳最初的、最本质的目的就是 “技击”,通过练习太极拳达到提高自身的攻防技击能力的目 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太极拳强身健体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 太极拳因其动作柔和缓慢、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相对较小,健身 效果好,而备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成为当今流行的健身运动 项目。 瑜伽最初是印度先贤通过苦行的方式,运用意志力调节 知觉器官的功能,抑制杂念的丛生,使精神和肉体完美结合,在 最深沉的观想和静定状态下,从直觉领悟生命的真谛,获得心 灵的超脱。瑜伽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衍化出了多种目的不同的 文化・视野l WENHUA・SHIYE 瑜伽,如:王瑜伽、实践瑜伽、智瑜伽、信瑜伽、哈塔瑜伽、曼多拉 同的需求,通过不断地改进,发展出了热瑜伽、瘦身瑜伽、力量 瑜伽、形体瑜伽、美容瑜伽、孕妇瑜伽、亲子瑜伽、双人瑜伽等, 瑜伽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满足了不同人群的目的要求。 气功最初是原始人类用来进行自我保健的一种重要手 段。在古人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气功逐渐形成了以防治疾病, 瑜伽练习主要在俱乐部和瑜伽会馆里开展,部分高校开 场所相对比较固定和安静,受外界环境干扰的因素较少,还配 有瑜伽垫、音乐,练习瑜伽的人多为中青年人,尤其以女性练习 者居多。 少部分人在家中或办公室自由练习,练习 瑜伽、性能量瑜伽等。在当代,瑜伽更是为了能够适应人们不 设了瑜伽选修课程,健身气功人群主要在公园、广场、社区和乡村等地方进行 练习,一般都是在当地体育行政部门注册过的健身气功站点练 习健身气功,并配有优美的音乐,但是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保健养生为目的的医家气功、以养气为主,达到“修齐治平”为 目的的儒家气功、以达到养生长寿和超越为目的的道家气功、 以强调精神解脱净化心灵的,达到脱离生死轮回的“涅 由于其动作简单易练,健身效果显著,深受广大中老年人的喜 爱。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正尝试推行健身气 功俱乐部的运行模式来推广健身气功。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 柴”境界为目的的佛家气功和以强身健体、攻防技击为目的的 武术气功等。在当代,在国家体育总局主力打造下的健身气功 成为当今社会气功发展的主流,健身气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的作用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练习中产生了越来越大的效果, 健身气功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项健身运动。 5练习方式之比较 太极拳主要包括站桩、基本功、套路和推手、散手等一系 列的练习方式,目前大众练习太极拳主要是通过周身协调运动 的套路运动形式进行健身锻炼。练习太极拳时要求全身同时 协调运动,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动作连绵 不断,势势相承。 瑜伽的练习方式主要包括静坐和各种形式的体位练习 法,其中体位练习法主要包括:跪撑、跪俯、俯卧、单脚平衡、双 手合十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动作,其中有些动作难度较大,有些 动作难度较小。瑜伽练习时需要身体保持一定姿势静止一段 时间,同时配合均匀缓慢的呼吸和平静的意念进行锻炼。其基 本的练习原则可分为五个部分:适宜的放松、适宜的运动、适宜 的呼吸、适宜的素食以及积极的思考与冥想。 健身气功的练习方式主要有静功和动功两大类。其中, 静功包括站(各种站桩)、坐(平坐、自然盘、单盘、双盘坐和靠 坐等)、卧(仰卧、侧卧和半卧等)三种主要形式,动功包括柔韧 型、刚硬型、按摩型、仿生型、舞蹈型、体操型和行走型等练习形 式。 健身气功的呼吸形式主要包括:胸式呼吸、腹式呼吸、丹 田呼吸、胎息、提肛呼吸、发音呼吸和停闭呼吸等。练习健身气 功时要求头正颈松、目光内含、舌抵上颚、松肩坠肘、含胸拔背、 伸腰沉胯、下肢安稳,动作、呼吸和意念协调配合,逐步达到三 调合一的状态。 6传播模式之比较 太极拳练习主要以群众自发组织练习为主,人员比较松 散,大多为中老年人,场地大多以公园、广场和社区空地为主, 环境比较嘈杂,容易受到天气和周围因素的影响。在健身俱乐 部中也有参加太极拳练习的人,但是数量相对较少,多为事业 有成的中青年白领阶层人士。在普通高校和体育院校都开设 有太极拳课程。 也意识到健身气功良好的健身效果,纷纷开设了健身气功 课程。 7结语 太极拳、瑜伽和健身气功同为东方传统体育健身运动项 目,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虽然在文化背景、动作特点以及 练习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太极拳柔缓连绵,瑜伽 极限拉伸,健身气功动作简练等。但是三者都要求意、气、形紧 密配合,讲究身心统一、和谐平衡,其主要目的都是强身健体、 祛病延年。健身练习者应根据太极拳、瑜伽和健身气功的各 自特点,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健身 项目进行锻炼,以促进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功保.中国太极拳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205. [2]李旺华,高河永.太极拳与瑜伽的比较——兼论太极拳的国际化 发展战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9). [3]文小刚.浅谈气功的名与实[J].中国气功科学,1996,(3). [4]刘天君.中医气功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8. [5]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办法[D].司法业务文选,2007:13. [6]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64. [7]李秀.太极拳与瑜伽之比较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 学版,2006,(9). [8] 旷文楠.印度瑜伽与中华气功比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3,(2). [9]小度.瑜伽:印度悠久智慧的结晶[J].中国工商,2004,(12):40 —41. [10]杨柏龙.气功标准教程[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8). [11]黄勇,卢羽晨.中国内地健身气功习练群众突破100万人[EB/ OL].中国网络电视台.http://news.cntv.cn/20110514/106393. shtm1.2011—05—14. [12]郝红莉.太极拳和瑜伽健身价值研究比较分析[J].搏击?武术 科学,2008,(9).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一 第20卷第5期 2012年5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