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河城乡洁净工程打响第一炮

古河城乡洁净工程打响第一炮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领导关怀 ☆抗震救灾 ☆大事纪要 ☆党建之窗 ☆建设新农村☆平安古河 ☆和谐之曲 ☆基层舆情

五 8 5 31 副曾从钦到古河检查指导工作 共震、共鸣、共同抗震救灾

古河镇社区巾帼情系“汶川地震灾区”

古河镇召开“三大活动”动员大会

古河城乡洁净工程打响第一炮

古河镇组织党员积极交纳特殊党费 古河镇干部群众“五一”义务栽秧

兴隆村泥结石公路顺利通过县上验收

红色村打好“五张牌”,牢织平安网 古河镇117万元喝上了安全饮用水 “胡吴会晤”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

1

领导关怀 副曾从钦到古河检查指导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5月20日下午,常务副曾从钦带领县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在镇领导陪同下对古河镇新伍村地质灾害隐患监控点进行了实地踏勘,了解监控点住户当前生产生活状况,并对全镇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进行了检查督促。曾从钦对地质灾害安全工作作了进一步的强调:一是加强巡查与排查,做好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二是加强宣传,增强防灾意识,做好地质灾害监控点住户的搬迁动员工作。三是强化预报预警功能,灵通信息,一旦有险情发生,要立刻进行人员撤离,确保生命财产安全。(罗万芬)

抗震救灾 共震、共鸣、共同抗震救灾

共震:“快点,马上到坝子里面来!”5月12日下午2:28分,因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的影响,长宁县古河镇也有震感。当时正召开镇会,感觉座椅左右晃动,会议室的空调也在摇动,镇贾崇礼随即叫镇全体职工到坝子避险。经初步统计,白马等6个村群众受到不同程度的灾害。截止到5月16日,竹荪种植大户60万瓶竹荪菌种瓶震烂,6间房屋倒塌,40间房屋受损。红色村蛋鸡场产蛋率下降10%,总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0.96万元。

共鸣:历史上罕见的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古河儿女的心。震憾的电视画面报道,触动了大家“众志诚成,抗震救灾”的决心。老协会会长、党员张进源同志,已80高龄,在灾情发生后的第二天到镇慷慨捐资1000元,激动地说:“这种惨状我还没看到过,宁肯自己平时少用点,也要向灾区人民献出一点爱心,这才是党员应该实现的人生

2

价值!”他还动员家属捐衣物80余件。县人民代表竹荪菌种大户徐开良,自己也损失了10余万元,他也毅然捐资1000元。同时,镇、古河中学、兴河社区组织在逢场天到街头募捐。赶集的群众有的5元、10元、100元踊跃地投向捐款箱,纷纷表达了他们的一片爱心。截止到5月31日,已捐款5万多元,捐物900余件。

共同抗震救灾:灾情发生后,镇立即通知驻村干部第一时间到各村收集和了解灾情镇、号召各级干部群众积极抗震救灾,落实灾后重建,争取把损失减少到最低。同时,镇武装部在5月12日晚上连夜组织精干民兵11人参加县上支援“汶川灾区”抗震救灾抢险队,与灾区人民共同渡过难关,打赢这场胜战。(刘松 徐宁)

古河镇社区巾帼情系“汶川地震灾区”

“代给我捐1000元,向灾区人民表示一点心意,一个党员这算不了什么!”近日,长宁县古河镇兴河社区退休女老师易启武,还在南京市区女儿家休假,打电话给支部说。易老师10多年来,为古河镇的公益事业无私捐款了1万多元,早已被人们熟知。2006年“七一”前夕,她向组织部交纳特殊党费3000元,传为古河镇一段佳话,平时呢,她则是省吃俭用。

“地震无情,但人间有情。”陈本琴,左邻右舍都叫她陈七姐,做服装生意虽然有三、五年了,但家里负担很重,爱人也没工作,还有2个小孩在上小学。当看见灾区一幕幕惨景时,非常心痛。在她的倡议下,附近做服装生意的3家女老板,决定将价值近4000元的新衣服慷慨捐给镇民政办,委托送给灾区人民。

“田,我报个名,当志愿者到灾区搞后勤服务,灾

3

区人民太不幸了!”社区苏大嫂有些兴奋。她在社区组织的乡音文艺表演队到街头募捐时,表现最为活跃,当天赶集她们沿街家家户户动员就募捐了8000多元。

“我们是地震灾难的幸运者,为灾区人民出点力、出点钱不后悔,值得!”还有许多像易老师、陈七姐、苏大嫂等半边天们默默地为灾区人民牵挂着、祝福着。据悉,兴河社区已为灾区捐款1.7 万多元。(刘松 程尚诗)

大事纪要 古河镇召开“三大活动”动员大会

5月14日召开“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高,环境大改善”动员大会,由镇长黄魁主持,各村(社区)支部、主任、文书和单位负责人及全镇职工参加了会议。

会上,镇纪委范永传达了县“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高,环境大改善”工作会议精神,并对我镇如何贯彻落实专项整治活动作了全面的布置安排。镇贾崇礼作了重要讲话:认真开展“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高,环境大改善”活动,着力解决干部工作不在状态、政令不畅、办事拖拉、以权谋私等问题,使全镇干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营造清廉、为民、务实的氛围。(李璐)

古河城乡洁净工程打响第一炮

——古河镇顺利通过“市级卫生单位”验收 5月27日下午,长宁县爱卫办受市爱卫办委托,到古河镇检查验收“市级卫生单位”的创建,当看见机关大院内整洁的办公室、舒适的绿化环境和较为完善的软件资料时,县爱卫办副主任周小雨一行给予了高度评价:“符合市级卫生单位的要求,上报市爱卫办予以命名。希望加强平时的保洁以及资料的完善巩固,我们的工作环境会愈来愈

4

好。”

古河镇结合城乡洁净工程,率先在镇机关创建“市级卫生”单位。经过半年多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工作有指导性。建立健全创“市卫”领导小组,加强卫生工作的指导。镇任组长,镇长和所有成员任副组长,相关中层干部为成员,上下形成联动。二是突出硬件投入,工作有主动性。在镇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1.85万元,美化墙壁、过道1200平方米。装修会议室、办公室5间。食堂安装防鼠门6扇。亮化路灯21盏。绿化环境850平方米;三是干群齐动员,工作有协调性。创“市卫”工作作为镇、当前工作重点,领导干部和职工共同清扫卫生公共区域,特别重视卫生死角的清理,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四是完善卫生制度,工作有前瞻性。机关卫生管理制度、禁烟制度、除“四害”等制度规范上墙,建立创“市卫”长效机制,增强职工和群众的卫生意识。五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有魅力性。不仅举办定期的健康教育专栏的宣传、职工的体检,同时与开展丰富多彩的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文体活动相结合,融洽职工感情,提高创“市卫”的活力,干部职工精神面貌明显改变。(刘松)

党建之窗 古河镇组织党员积极交纳特殊党费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灾区人民”。古河镇于近日组织24个村(社区)、机关、事业党支部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号召广大党员为汶川大地震灾区人民积极交纳特殊党费,截止5月31日,已收到特殊党费4250元。

(党政办)

5

建设新农村 古河镇干部群众“五一”义务栽秧

“做为一名党员,为群众排忧解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古河镇和乐村“五一”义务栽秧活动现场,村民万明华自豪地对笔者说。据悉参加此次义务栽秧活动的有镇村组干部、党员、普通群众40多人,为身患重病的凡学成义务栽秧,以特殊方式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凡学成是古河镇和乐村三组村民,身患“主血管破裂”重症,住院治疗花去医疗费十多万元,负债累累,家中有年迈的父母和两个读中学的儿女,眼看栽秧季节将过,可凡学成家的44挑田却无人撂理。为了帮助凡学成家渡过生产难关,确保大春生产满栽满插、粮食增产增收,镇会同和乐村两委组织干部群众义务栽秧,群众无不拍手称赞。

(肖榜奎)

领导关怀

古河镇兴隆村泥结石路通过县上验收

5月19日,县交通局党组代华云一行在副镇长胡道金的陪同下,对古河镇兴隆村村办公室至八角池通村0.98公里泥结石路予以检查验收。

代一行在听取了兴隆村支部罗盛华的汇报后,进行了实地检查验收,认为兴隆村村办公室至八角池通村泥结石路路基、路面、碎石厚度等符合相关标准,验收合格。同时指出:一是进一步完善村民一事一议,确保通村工正惠民;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村级公路养护机制,保持公路晴雨畅通。(刘成富)

6

平安古河 红色村打好“五张牌”,牢织平安网

古河镇红色村在平安建设方面,切实打好“五张牌”,织牢平安网,受到县上好评。一是上下联动,打好“网络”牌;二是实施“7+1”工程,打好“大户”牌;三是发放平安卡,打好“信息”牌;四是推行综治承包责任制,用好“传牌”;五是建强队伍,加强防范,打好\"联防牌\"。(叶秀容)

和谐之曲 古河镇117万元喝上了安全饮用水

“水来了,好清亮哟,我们吃的自来水再也不会有泥沙了!”近日,长宁县古河镇兴河社区正和街居民张大爷激动地告诉笔者。

长期以来, 800多户居民喝的自来水时有泥沙和沙虫出现,且不能24小时供水,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心健康。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古河镇、积极对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改造社区饮用水工程,从3公里外的兴隆村烟子沱建厂取山间矿泉水处理后,让居民喝上了放心水。据悉该工程总投资117.9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77.8万元,地方配套40.08万元,第一期砌蓄水坝,第二期安装输水主管到户。

“社区居民非常支持,低保户筹资150元,13家单位分别出资1000元,这是一项深得民心的惠民工程,以前怨声载道的现象将成为过去,目前已全部安装到户,全天供应洁净的自来水。”镇贾崇礼自豪地说。(刘松)

基层舆情 “胡吴会晤”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 5月28日下午,总同中国主

7

席吴伯雄举行了会谈。古河基层民众认为:

一是“胡吴会晤”对改善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中国党坚持在“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原则下,只要通过两岸同胞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平与发展看到了美好前景,和平统一迈出了又一小步。

二是“胡吴会晤”深刻地体现了“血浓于水”的民族情结。同胞心系汶川地震灾区,慷慨捐款捐物。体现华夏儿女,血脉相连,患难见真情,更显两岸同胞骨肉情深,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胡吴会晤”切实地表达了两岸同胞“祖国统一”的愿望一致。本是中国不可分割领土,同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反对“”是两岸同胞的共识,只要两党共同努力,和平统一的日子为期不远。

四是“胡吴会晤”促进了共同繁荣的进程。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搁置争议,尽快恢复海协会和海基会的交往协商,切实解决两岸同胞最为关心的两岸周末包机、居民直接通航赴台旅游问题,将会开创“共创和平、共促稳定、共谋发展、共享繁荣”的新局面。(党政办)

主送:县委、县、县、县政协、武装部、组织部、

县纪委、宣传部、 委、部。

抄送:镇党政班子成员 责编:贾崇礼 编审:黄 魁 编核:张宇模 编辑:刘 松

8

发至:各村、部门及单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