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下册《桂枝香·金陵怀古》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1000字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文化背景及作者辛弃疾的文学理念和风格。
2.掌握全文的大意和诗句的意境,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教学内容 1.诗歌欣赏和理解。 2.词牌音乐欣赏。 3.语言表达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
听学生朗读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一词,然后简要介绍辛弃疾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2.诗歌欣赏和理解
首先请学生读一读《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全文,进行初步理解,然后对每一个小节进行语法解读并标注。
1)小节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板书“黄鹤楼”和“扬州”等词汇,让学生预测“黄鹤楼”和“扬
州”之间的关系,并带领学生分析一下这段旅行背景和氛围的渲染。 2)小节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板书“孤帆远影”等词汇,让学生预测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带领学生分析诗句中“孤帆远影”和“长江天际”之间的联系。 3)小节3:“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板书“峨嵋山”等词汇,让学生想象一下峨嵋山的风景和气氛。引导学生思考“少人行”和“旌旗无光”等词汇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4)小节4:“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板书“蜀江”和“蜀山”等词汇,使学生能清晰地想象出当时的景象。带领学生思考“圣主”朝夕思念故国的内心感受。 5)小节5:“行宫西来载歌载舞,凝望处,兰舟催发。” 板书“行宫”等词汇,带领学生感受到文化的繁荣和气氛。同时,让学生估计接下来诗句中可能会发生的情节。
6)小节6:“才思悄然逝水年华,豪情壮志与儿女。”
板书“才思悄然逝水年华”等词汇,让学生理解作者对逝去的时光
和青春的感受,同时思考“豪情壮志”和“儿女”在文化中的意义。 7)小节7:“神州处处皆山河,时人只见江湖头。”
板书“神州”等词汇,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时思考“山河”和“江湖头”等地理位置的特征。
8)小节8:“赛尽太行五岳梁,更登高处,百嶂斜临大江流。” 板书“太行”、“五岳梁”和“百嶂”等词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大自然美和文化底蕴,同时感受到诗歌意境的壮阔和高远。 3.词牌音乐欣赏
请学生欣赏《桂枝香》词牌的音乐,并引导学生分析词牌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感受其与诗歌气氛的契合。之后在让学生自己模仿唱一唱。此环节可以调整一下教师的课堂方法,可以采用手段,比如让学生自己配乐、自己创独特的唱词等等。 4.语言表达和写作练习
在学生理解《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基础上,给学生一个写作题目,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感想和诗意描写,并且要写一首符合《桂枝香》词牌的独特的小诗。这个环节中特别要提醒学生时要尽可能自己发挥,注意语言的史感能力,让创造力upup。 4.课后拓展
1)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或其他渠道了解更多有关辛弃疾及其作品的相关信息。
2)学生还可以自己写一篇辛弃疾风格的散文或诗歌,表达对其文学理念和风格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方法
1.课堂讲述法等传统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意图和内容。
2.课堂讨论和小组讲解可以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模仿和拓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
1.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和诗歌意境。 2.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3.评估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提高情况,以及学生的反馈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