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

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

作者:李洁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第06期

【摘 要】 调查结果表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建议高校开设跨文化交际相关课程,加强英语课堂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方式创造跨文化交际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建议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往来也日益密切,因此,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成功交流的能力,即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都和西方文化密切相关的,所以,培养本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愈发显得紧迫重要。 二、理论依据

著名跨文化交际学者Young Yun Kim 在2001年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此理论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构成,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一个认知能力强的交际者,例如:熟练掌握目的语,熟悉目的语文化,在情感层面上,与目的语文化交流的动机更强烈,表现出积极的交际态度;同时,情感上对目的语文化持积极态度,学习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动机强烈,通过掌握目的语交际系统——言语和非言语促进了认知能力的发展,在行为上表现出良好的交际技巧。交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交际者对交际目的进行编码,形成信息,再通过一定的渠道或者方式传达到接受者,由接受者解码反馈的过程。交际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受到交际双方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等干扰。跨文化交际的认知能力要求交际者具有能够理解并破译不同言语和非言语编码的能力,具体包括三方面的能力,掌握目的文化的交际体系 ,交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交际者对交际目的进行编码,形成信息,再通过一定的渠道或者方式传达到接受者,由接受者解码反馈的过程。交际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受到交际双方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等干扰。跨文化交际的认知能力要求交际者具有能够理解并破译不同言语和非言语编码的能力,具体包括三方面的能力,掌握目的语文化的交际体系,文化理解和认知综合能力。情感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交际者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尊重其他文化、克服民族中心主义、种族主义等交际障碍的能力。具备良好的移情能力有利于在行为上采取得体的交际策略。情感能力包括三方面内容,适应动机,身份弹性和审美情绪。跨文化交际能力指主体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或者群体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交际是一种行为,交际能力体现在具体交际行为中,所以跨文化交际的行为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终体现。行为能力的最终形成需要认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能力所获得的知识做支撑,情感能力做铺垫,即通过具体行为表达个人的认知和情感经验。跨文化行为能力包括三方面内容,技术能力,协同一致能力和应对变化的策略能力。 三、研究方法 1、被试对象

本次调查以商务英语专业大二和大三学生为对象,共150名学生。 2、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卷为研究工具。本测试卷以Ki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为基础,由三部分构成,这三部分又分别与Kim理论的三部分对应,即测试的第一部分对应理论的第一部分——认知能力,测试的第二部分对应理论的第二部分——情感能力,测试的第三部分对应理论的第三部分——行为能力。测试的每一部分都有10个小题,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每小题3分,第四部分每小题4分。满分100分。 3、调查的实施

本次测试时间为30分钟,提前告知学生此次测试仅用于研究,与学生成绩毫无关系,要求学生真实回答。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此次调查共发测试150份,其中146份有效。整体来看,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尽如人意。表1为受试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整体情况。 表1: 受试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整体情况 N 极小值 极大值 均值 146 44. 84.34 65.91

作者又根据测试与Kim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的对应情况,逐个分析了学生对理论中所包含的三种能力的每一种的掌握情况。 表2: 受试者对于不同维度的掌握情况 维度 均值 得分率 认知能力 22.99 76%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情感能力 26.01 65% 行为能力 16.91 56%

从表2中可以看出,受试者对认知能力的掌握相对最好,行为能力的掌握相对最差。认知能力要求交际者具有能够理解并破译不同言语和非言语编码的能力,例如:熟练掌握目的语,熟悉目的语文化,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对于目的语及目的文化的学习来获取。情感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交际者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尊重其他文化、克服民族中心主义、种族主义等交际障碍的能力。具备良好的移情能力有利于在行为上采取得体的交际策略。从表2中可以看出,这一维度的得分率要低于认知能力的低分率,而行为能力的得分率位居最后,因为跨文化交际的行为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终体现。行为能力的最终形成需要认知能力所获得的知识做支撑,情感能力做铺垫,即通过具体行为表达个人的认知和情感经验。因此,这一能力的培养难度最大。 五、基于调查结果提出的教学建议 1、开设跨文化交际相关课程

Ki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中受试者得分率最高的是认知能力,同时认知能力也是后两种能力的基础,而系统的跨文化交际课程能非常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目的文化的了解,即认知能力的提高。

2、加强英语课堂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听说课上,根据不同的章节与内容,如问候,教育,邀请等讲授包含在言语行为中的文化内涵和准则,在大学英语读写课程是,根据课文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向学生讲述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还可开设一些拓展课及选修课,如《西方文化入门》,《英美概况》,《跨文化交际》等。

3、创造跨文化交际环境

鼓励学生举办一些课外活动,如欣赏英文原声电影,角色扮演,演讲比赛,英语角,也可多邀请一些英美国家人士来学校做讲座,与学生交谈等。 【参考文献】

[1] Kim, Y.Y.(2001). Becoming intercultural: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fe Publications, Inc.

[2] 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胡文仲.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1.12-16. [4] 熊丽君,刘学华.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5]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李 洁(1981-)女,西安工程大学讲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