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____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处减弱噪声。
2.2019年元旦刚过,南湖公园举办了“雪之梦—复兴之梦”雪雕作品展,如图所示为雪雕作品之一,在0℃以下的极寒天气里雪雕以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方式逐渐变小,游客们不易发觉这样的微小变化,这一物态变化过程需要____选填“吸”或“放”)热。
3.周末小明在家练习钢笔书法,他抽完钢笔水,在用钢笔书写的过程中,笔内钢笔水的质量将____,笔内钢笔水的密度将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4.坐在运动着的直升机中的人,看到楼房顶部竖直向上运动,此时这人是以____为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机做的是____的运动(选填“向上”或“向下”)。 5.现在在超市购物结算时,都是通过扫描仪照射条形码(黑白相间的条纹),再通过电脑处理后,所购商品的相关信息自动在电脑中生成,方便准确。扫描时,黑条纹将光____,白条纹将光____。(均选填“吸收”或“反射”)。 6.声波既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传递____;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____处控制噪声。
7.生物课上,小明用一个放大镜近距离观察小昆虫,当他发现看不太清楚小昆虫时,正确的做法是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____(选填“远”或“近”)一点。由于小明不小心将放大镜掉在地上摔掉了一小块,他用此放大镜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一个完整的小昆虫的像。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8.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0℃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
C.通常用降温的方法将液化石油气储存在钢罐内 D.舞台上白雾是干冰升华成的
9.一辆列车经过一座1800m长的大桥,列车长200m,列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
汽车全部驶过大桥所需要时间( ) A.20s
B.200s
C.18s
D.180s
10.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11.宁夏的冬天,人在户外说话时呼出“白汽”, “白汽”形成的原因是 (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12. 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 D.三点对一线 13.一瓶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 (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C.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D.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14.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2/5,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则甲的体积是乙的( )
A.0.2倍 B.0.8倍 C.1.25倍 D.5倍
15.一只钢瓶内储有压缩气体,气体密度为ρ,若从瓶中放出一半质量的气体,则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将( )
A.变为2ρ B.变为ρ/2 C.仍然为ρ D.无法确定 三、画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6.如图是光源S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 画 图 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17. 小明用平面镜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井底(如图所示),请在图上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第18题4分,第19题6分,第20题8分,共18分)
18. 、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首先要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直线上,然后点燃蜡烛,调整三者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一物体放在距透镜30cm处将成____像,____就是应用这一成像性质的光学仪器之一。同一高度 使物体成像在光屏 19. 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cm。
(2)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____。
(3)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直至成清晰的像,像的特点是倒立、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
(4)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填“上”或“下”)移动。 (5)在实验过程中,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用不透光的纸板挡住凸透镜的左半部,此时光屏上的像将____
A. 像的大小、形状不变,像的亮度变暗 B. 像的左半部消失 C. 像的右半部消失 D. 像缩小一半
20. 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所用天平如图甲所示,配备的砝码有100 g、50 g、20 g、10 g、5 g等。
请填写下列空格:
(1)调节天平时应将____移至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填字母代号)。
(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 g左右。
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100 g、50 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___g砝码,试加上其他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4)图乙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____。 五,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 21.假期,小明全家去外地游玩。
(1)如图为小明在某城市游玩过程中乘坐的出租车车票,试求出在这个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公里=1 km)
日期 2015.10 上车 08:50 下车 09:00 单价 2.4元/公里 里程 4.4公里 金额 13.50元 (2)在回程途中经过G42高速公路,某处竖立了两块交通牌,如图乙和丙所示,请根据交通牌的含义计算,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明所乘的大巴车从标示牌到靖江最快需要多少小时?
22.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求:
(1)量杯的质量是多少克? (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当液体的体积为50cm3时,液体的质量为多少?
答案
1.响度 声源处
2.升华 吸热 3.变小 不变 4.直升机 向下 5.吸收 反射 6.信息 声源处 7.远 能
8-15. B B D B C A A B 16.略 17.略
18. 倒立缩小的实 照相机
19.会聚 10 使物体成像在光屏 放大 投影仪 上 A
20. (1)游码 平衡螺母 (2)BAC (3)50 (4)在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21.(1)26.4 km/h (2)0.8 h 22.40g;1g/cm3;5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