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真题)

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真题)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真题)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

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 2、图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C.方向有关

B.作用点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3、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 ) A.垂直起飞

B.垂直降落

C.定速巡航

D.空中悬停

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必须注意的几点中不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零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得超过它的量程

5、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2∶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1 / 9

A.F;2p B.

1F;p 2C.2F;p D.3F;p 6、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7、邮电局的长途电话亭大都是用玻璃制造的,隔音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 )

A.能较好地吸收声音 C.不能传播声音

B.能够发出声音 D.能较好地反射声音

8、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A.8:1 B.4:3 C.4:1 D.2:1

9、如图所示,一小铁块沿斜面向下滑动,下列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铁块从斜面滑下的速度越来越快,说明铁块惯性在变大 B.铁块所受重力与斜面对铁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 / 9

C.铁块受到斜面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D.铁块相对于斜面始终是静止的

10、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11、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12、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A. B. C. D.

13、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14、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涉及了许多有关摩擦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3 / 9

A.在自行车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 B.用力捏刹车闸是为了减小摩擦

C.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蹬上都刻有花纹主要是为了外观好看 D.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

15、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下雪后,雪要________(物态变化),要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雪后寒。 2、如图所示,某人用12 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 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3、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5,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 接触面积之比为1:2, 则甲、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__.

4、眼球的结构类似于_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小明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了近视眼,应当戴_________镜进行矫正.

5、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爆裂,其原因是水管中的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时,________减小,________增大所导致的.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图中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4 / 9

2、如图,请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小明按如下步骤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a.如图1中甲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b.如图1中乙图所示,将毛巾固定在长木板B上,木块A平放在毛巾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c.如图1中丙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并在木块A上放一钩码,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1)该实验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

(2)由图1中__________两图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图1中甲乙两图可知: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4)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丽设计了如图1中丁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实验中小丽发现:当F为3N时,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且长木板B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长木板B受到

5 / 9

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N.

(5)实验拓展:如图2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C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t和v﹣t图象分别如图3图4所示.则物体C在第4秒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N.

2、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1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___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时间最短,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最近,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

(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________。

(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 (6)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又思考如下的问题,如图2所示,摆球从A点由

6 / 9

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如果摆球在B点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________(选填“往回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2k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如图所示,斜面长s=1.5m,高h=0.3m.建筑工人将重G=500N的货物箱,用绳子从地面匀速拉到顶端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50N,忽略绳子重力。求:

(1)该过程拉力F做的功; (2)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3)货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

7 / 9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D 2、C 3、B 4、A 5、C 6、C 7、D 8、A 9、C 10、C 11、C 12、B 13、C 14、A 15、C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凝华 熔化 吸收 2、等于 弹簧 3、3:5; 6:5

4、照相机 倒立 凹透 5、密度 体积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8 / 9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控制变量法 甲丙 大 不需要 1.8N 4

2、相等 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快 匀速直线运动 不是 做匀速直线运动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4000m;(2)10m/s

2、(1)225J (2)66.7% (3)50N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