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广能贵州世纪公司
雷公山煤矿采煤工作面初采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名称:1151采煤工作
批准时间:2015年 月 日
1151采煤工作面初采安全技术措施会审签字表
会审单位 会审意见 会审人签字 日 期 编制人 年 月 日 生技部 年 月 日 地测部 年 月 日 机运部 年 月 日 通防部 年 月 日 调度室 年 月 日 安监部 年 月 日 施工单位 年 月 日 机电矿长 年 月 日 安全矿长 年 月 日 生产矿长 年 月 日 总工程师 年 月 日
1151综采工作面初采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作面概况
1151综采工作面位于+1060m标高一采区顶部;东(上)边为煤层露头带;西部为1121回采工作面;北边为1265运输石门及联络巷、1240进风石门和1273回风石门等主干系统,南边为1121追尾联络巷。主采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上段5#煤层,平均厚度1.76米,倾角280~380,平均倾角300。
二、 施工组织
1.雷公山煤矿成立1151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刘 健 副组长:胡道金
成 员:采煤队所有副队长、班组长、技术员 2.小组职责
(1)组长:领导、组织、协调1151回采工作面初采工作。 (2)副组长:分析处理工作面初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成员:监督本措施贯彻现场落实情况。
2.实施内容
(1)首先拆除煤壁锚网并回收;
(2)其中30号支架以下段(50m)高度不够,采煤机不能通过,因此30#
架一下采用炮采推进5m,采高升到1.8m(破底板)之后,再恢复采煤机落煤,炮采内容另外编制专项措施;
(3)1151回风顺槽0-300m段巷道变形,顶板下沉、帮鼓严重,采用工字钢配合单体支柱加强支护控制变形,采用卧底,保证巷道高度不低于1.8m,宽度不得低于2.5m,超前支护严格按《1151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执行,另外编制1151回风顺槽0-300m段巷道加强支护安全措施。
(4)做好顶板管理,重点是上下端头支护机超前支护,做好工作面在直接顶初次跨落和老顶初次来压期间的安全生产,预防顶板事的发生。
(5)加强“三机”设备调试工作,各工种必须培训合格持证上岗,杜绝机电事故发生。
(6)使用好架间及架前挡矸板,按规定开启和关闭挡矸设施,杜绝飞矸伤人,将挡矸设施使用规定和注意事项逐条给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素质。
(7)危险源辨识
初采期间存在主要风险为强放顶人员撤离不及时造成伤害,爆破作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伤人、爆破作业引起瓦斯爆炸事故、老顶垮落形成飓风伤人等。为此进行危险源辨识,在作业过程加以控制和防范,杜绝发生事故。 序号 危险源及后果 等级 重大 标准及措施 作业人员佩戴齐全完好的劳动保护用品,提高防范意识。 重大 加强工作面防治沙、水工作,提高工作面排水、防沙能力 支架未达到初撑力接顶不严致1 老顶突然垮落形成飓风伤人 顶板溃水、溃沙损坏工作面设2 备、伤人 支架未达到初撑力接顶不严3 致使漏矸范围扩大造成冒顶中等 使漏矸范围扩大造成冒顶事故 事故 序号 危险源及后果 工作面存放未固定的备件被等级 标准及措施 支架未达到初撑力接顶不严致4 飓风吹起,造成设备损坏或人中等 使漏矸范围扩大造成冒顶事故 员伤害 未及时检查推进距离推进长推进45m后人员处于警惕状态;5 度过大,老顶悬顶面积大,顶重大 保证支护质量;尽量减少工作面板冒落形成飓风伤人 人员未躲避到放炮警戒线以6 外,放炮产生的飓风、有毒有重大 害气体造成人员伤害 未及时发现瓦斯超限,造成引7 爆炸药造成瓦斯事故 未进行停电、闭锁杂散电流引爆炸药,造成事故 三、安全技术措施 (一)一般规定
1.跟班队长切实抓好现场的安全生产、设备隐患排查、个人防护检查等工作;技术员做好人员培训、生产技术管理及生产组织安排工作;各员工积极配合将初采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现场实处,杜绝来压时顶板事故和支架被压死等事故的发生。
2.加强工作面抽排水管理工作,保证排水系统的运行正常、可靠。生产过程中要及时将工作面积水抽排干净。现场作业人员要密切关注采空区涌水及顶板淋水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并根据现场情况采
瓦斯检查员在装药前、放炮后要检查瓦斯浓度。当附近20m以内重大 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装药、爆破作业。 中等 在推进至放顶位置时,控制台电工对工作面停电,闭锁。 作业人员。 跟班副队长在放炮前,必须将人员撤离到总回47联巷以外。 8 取有效措施进行排水工作。
3.老顶未垮落前工作面非固定件需捆绑牢固,不予存放活动件,如工具、牌板等,以免被飓风吹起伤人。
4.本工作面深孔预裂爆破由矿准备队实施,我队根据预裂爆破措施配合执行,负责人员的警戒、撤离、清点人数等,同时需执行以下规定:
⑴放炮前,•必须停止所有设备的电源,支架升紧、接顶、护帮板打出,溜槽推出,以确保整个作业过程的安全。
⑵放炮前跟班队长安排专人在所有能进入放炮地点的所有通路(1151回风顺槽、1151运输顺槽)设置警戒,不许外来人员进入,安全撤离放炮执行点以外。
⑶放炮前,对可能影响到的设备及电缆都必须加以可靠的防护。 ⑷放炮前跟班队长必须在指定的安全地点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将信息反馈至准备队现场负责人。
⑸待炮烟被吹散,经现场负责人巡视放炮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瞎炮、残爆等情况。如果有危险情况,处理后其他人员方可进入。
⑹如出现拒爆现象,待专门人员查清拒爆原因后,我队人员在跟班队长的带领下方可进入工作面。
(二)现场生产组织管理
1.初放前工作面的采高严格控制在1.8m左右,初放后采高可逐步调整。工作面沿底推进,煤机司机根据煤层变化情况,随时调整采高以减少漏矸保证煤质。
2.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三直两平”。
3.加强工作面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的状态。 4.根据压力显示数据进行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工作,对压力变化异常区域进行重点管控。
5.跟班队长每刀煤查看压力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压力有急剧上升,老顶有垮落迹象时,必须通过扩音电话给作业人员发出警报。及时组织工作面所有人员撤到距离工作面不小于100m的巷内,并同时通知值班矿领导。
6.支架工及时移架,工作面连续出现多架次安全阀开启,支架工要立即向跟班队长汇报。跟班队长立即进行确认与处理。并向矿调度室汇报。矿调度室请示矿值班领导。由值班领导根据来压范围、来压剧烈程度决定是否停止工作面生产、是否撤离工作人员。
7.支架工移架后必须保证初撑力不低于25mpa且接顶严密,以利于顶板的维护,同时防止顶板垮落产生的飓风损坏设备。两端头支架侧翻梁必须接顶严密,保证达到支撑效果。
8.机头段顶板完好的情况下必须将煤机停在距机头15m处,并将滚筒降至底板,两滚筒放平,并将煤机机身段刮板机适当拉回,使煤机机身及刮板机均有一定的活动自由度,以避免老顶的大面积垮落对煤机造成冲击损坏。
9.初采期间,初采时在工作面两端头支架靠副帮处挂风帘,以减少采空区漏风,保证工作面正常供风。
10.工作面来压后,立即汇报调度室,由调度室安排相关部门检查周围巷道情况、通风设施、周围系统内人员安全情况。
11.通过收回支架侧护板对采空区进行观察,如果架后大面积悬顶时(面积达到300㎡)或冒落矸石填充高度小于2m,面积达到400㎡需采取架间二
次放顶后方可继续生产,运顺与回顺端头三角区出现悬顶面积达到1000㎡时,必须实施端头二次放顶方可继续生产。
(三)人员防护
1.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加强个人安全防护,进入工作面的人员必须配戴头盔、防护面具等,必须系紧头盔安全带,熟悉井下作业安全自救互救知识。
2.在立柱前的吊环上系两根防护绳,出现飓风时,工作面人员可抓牢防护绳。
3.严禁人员在在端头采空区处滞留,在初采期间禁止外来人员参观,机头、机尾岗位工负责阻止一切闲杂人员进入工作面。
4.跟班队干根据当班实际情况,尽量缩减工作面人员数量,将人员减至最低,老顶垮落前非生产人员禁止进入工作面。
5.当班跟班队干负责检查采空区的顶板、煤壁变化工作面推进度等,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注意采空区垮落产生的飓风。发现异常情况跟班队长要就近在支架内按住蜂鸣器的预警按钮,给作业人员发出长响警报
6.每班人员进入工作场所,必须进入高度预防和戒备状态,观察好附近的工作环境、行走路线。出现情况有变,各岗位人员必须就近采取措施,以防飓风冲击。
7.作业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如耳膜鼓胀有明显压迫感、安全阀急剧喷液、顶板有断裂声、煤壁片帮、支柱压力持续升高时要立即就地蹲下,抓牢就近固定物体、面朝煤壁,严禁慌乱逃窜,待确定稳定后,检查人员、设备,确认正常后方可恢复作业。
8.初采期间所有人员在架内行走时,必须扶住大柱,煤机司机必须将遥
控器背在身上,机头、机尾超前支护的范围内不得有人员滞留,刮板机司机要提高警惕,发现来压现象及时撤到就近的避难硐室内躲避。
9.在正常生产中人员必须处于高度警惕状态下,随时随地做好防范准备,严禁在架间、架前作业,
10.员工在工作面行走或操作支架时,手要抓住防护绳或固定物体严禁坐在架间液管上,防止老顶来压垮落产生的飓风和水平推力将支架摧出,对人员造成伤害。
11.在老顶初次来压未完全垮落前,禁止其他队伍人员在距工作面200m范围的顺槽内进行工作。
(四)防治水措施
回采主要受地表水、松散含水层水、采空区水以及探放水孔涌水的影响。 1.工作面排水系统
水排至两顺槽,在低洼处设置水池,采用水泵(风或者电)经排水管排水,老顶初次来压前,工作面排水设防能力不小于50 m³/h。当涌水量增加时,再及时增加排水设施。风巷水经1265回风石门至轨道上山。机巷水经1172抬高轨道石门至1165运输石门。
2.水灾预防及处理措施
(1)初采放顶及老顶初次垮落前,要对矿井的主排水系统进行彻底检查,确保矿井主排水系统可靠运行,保证供、排水管路的联络管路及阀门完好,能够随时切换。
(2)对各巷道排水点设置的排水泵进行测试,确保水泵、控制开关、供电系统安全可靠,水泵能正常进行运作。
(3)对工作面的排水系统进行详细检查,确保工作面的排水管路及水泵完好、供电可靠,保证水泵能随时运转。工作面必须有足够的备用水泵,并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维护及管理,保证在水泵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更换。
(4)现场作业人员随密切关注工作面采空区涌水及顶板淋水变化情况,根据工作面涌水量大小及时增加排水设备进行排水。
(5)当工作面发生水灾后,一方面及时向调度室汇报积极采取救灾措施,另一方面沿既定路线撤退,调度室要立即启动《雷公山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五)矿压观测 1.观测目的与任务
(1)初采期间从从切眼开始至距工作面200m范围内进行矿压观测。通过初采初放的矿压观测,及时掌握来压步距进行顶板控制与管理,以此来指导生产。
(2)根据观测数据,总结来压规律,制定针对性措施,指导生产。验证现有支架型号是否满足要求。
(3)对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进行监测,任务包括:监测支架的支护质量、围岩移动概况,不安全隐患因素等,以达到安全生产可靠的目的,在保证顶板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综采液压支架的优势。
(4)研究掌握采动影响和支撑压力的分布规律,其任务包括确定回采巷道的支护参数,确定煤壁前方巷道合理的维护范围,确定工作面的端头支护的技术措施等,以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资源的回收率,提高技术经济效果等。
2.观测工具与观测方案
(1)在工作面液压支架上每隔5架布置一个压力测点。从工作面切眼开采时就开始进行矿观测。
(2)生产现场采用人工记录的方法,记录工作面顶板来压期间的煤壁片帮程度、顶板漏矸、支架立柱下沉、安全阀开启程度等现象,与顶板压力曲面图相结合来共同分析总结综采工作面周期来压规律。
(六)其它
1.工作面煤壁锚网拆卸的安全注意事项:
⑴现场跟班副队长进入工作面进行排查隐患,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⑵将液压支架的伸缩梁伸出,不留端面距。
⑶将工作面采煤机、刮板运输机停电闭锁,支架挡矸板关闭。 ⑷工作面煤壁侧每隔10m用两根单体支柱配合木板打设横挡,高度800mm,横挡两侧缝隙不大于200mm。
⑸作业人员必须拴保险绳,一端拴牢,另一端固定好,作业地点下方不能有人。
⑹从上往下进行拆卸,树脂锚杆可不拆卸,采煤机支架切割, 初次放顶及老顶初次来压期间要严格按回采作业规程及本措施的要求组织施工,每班必须有顶板管理小组成员跟班,统一指挥,不得空岗,并且每班向矿调度室汇报。
2.根据矿压观测资料,预计本工作面初次放顶垮落步距为7~15m, 老顶初次来压步距为23.9m,老顶周期来压步距为10.1m,且老顶来压明显,推进中要掌握好工作面的推进速度。掌握好初次放顶及老顶初次来压的时
间,控制好顶板。
3.工作面两顺槽超前支护距离必须达到作业规程的规定,所用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单体液压支柱必须穿鞋戴帽,要采取防失脚倒柱措施,发现断梁折柱要及时更换。
4.工作面上、下两端头及安全出口要严格按作业规程规定不小于0.7米,出口宽度高度达到规程要求不少于1.8米,切顶密集的支设要符合要求,密集支柱不可超前或拖后回撤,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先支后回制度。
5.严禁任何人及人的任何部位进入切顶密集以里,切顶线以外采空区内所有的支护材料必须回撤干净。
6.机头、机尾三角区出现严重片帮时,要及时在端头支架前梁上穿倾向板梁支护。
7.工作面采高保持在1.8m,控制煤壁片帮。
8.工作面所有支架必须升紧接实,并达到初撑力。在冒落装顶区段,要带压移架,防止木料坠落伤人。检修人员加强对支架的维修工作,杜绝窜、漏液现象,管路吊挂平直,打出护帮板,以防煤壁片帮造成冒顶。
9.加强乳化液泵站的维修,乳化液浓度保持在3~5%,压力不小于30MPa,进回液畅通。
10.人员进入端头三角区、面前作业时,工作面运输机必须停机闭锁。 11.严禁骑电缆槽或在电缆槽前逗留。
12.积极配合技术部及有关单位做好矿压预测工作。
13.工作面两端头顶板破碎时,工作面每推进一个循环,在1#、2#、3#
和104#、105#、106#架上穿上板梁抬棚支护,沿倾向使用。
14.一旦出现冒顶事故,应及时用坑木装顶,尽早控制好顶板,防止事故扩大。
15.处理冒顶事故时,要有专人观察顶板状况,清理出一条畅通无阻的退路,以便及时撤退,采取从一侧向另一侧维护顶板,不能多头同时进行。人员在面前作业时,刮板运输机必须停机闭锁。
16.现场要备足规格齐全的装顶材料。
17.严格执行先支后回及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
18.当直接顶或老顶初次来压时,可能会产生瓦斯异常,跟班副队长、班长要随身携带瓦检仪,随时观察老塘顶板情况,注意瓦检仪及回风探头读数。
19.未尽事宜,严格按《1151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及其它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