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稻曲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稻曲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刊支持簟位。中种集团华中油菜种业有限公司嚣盏 管 井镳。。3o7367-66.36737272o; 王云川’ 沈厚芬, 徐福海 ( 江苏省金湖县植保站 21 1 600; 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稻曲病的危害症状、流行规律, 及综合防治枝术。 关键词:稻曲病症状流行规律综合防治技术 稻曲病是水稻后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近年来在各 风雨侵入花器,因此影响稻曲病菌发育和侵染的气候因素以 地稻区普遍发生,且逐年加重,已成为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在 降雨为主。在水稻抽穗扬花期雨日、雨量偏多,田间湿度大, 江苏,随着水稻种植粳稻化和氮肥施用水平的提高,稻曲病由 日照少一般发病较重。穗期低温、多雨、日照少,出穗后温高, 次要病害逐渐上升为主要病害。以前,籼稻很少发生该病的, 湿大,发病多且重。 近两年,尤其是2005年,有的籼稻也在发生(汕优63轻微发 3.2 不同的品种。抗性不一 生),粳稻则发生更重,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水稻品种的 一般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发病重;秆矮、穗大、叶片较宽 推广。 而角度小,耐肥抗倒伏和适宜密植的品种,有利于稻曲病的发 1 发病规律及症状 生。CL#I",颖壳表面粗糙无茸毛的品种发病重。不同品种,同 品种不同播期发病有差异;杂交稻重于常规稻,粳稻重于籼 稻曲病的寄主有水稻、陆稻、野生稻、玉米等。稻曲 稻,晚稻重于中稻,中稻重于早稻。 病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其次也可借厚垣孢子在被害 3.3栽培管理 谷粒内或健谷颖壳上越冬。翌年7~8月,菌核萌发产生厚 栽培管理粗放,密度过大,灌水过深,排水不良,尤其在 垣孢子,由厚垣孢子再生小孢子及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水 水稻颖花分蘖期至始穗期,稻株生长茂盛,若氮肥施用过多, 稻花器及幼颖。病菌早期侵害子房、花柱及柱头,后期侵 造成水稻贪青晚熟,剑叶含氮量偏多,会加重病情的发展,病 入幼嫩颖果的外表皮,蔓延到胚乳中,然后大量繁殖并形 穗病粒亦相应增多。 成子座。病菌侵染后,.首先在颖壳合缝处露出淡黄色菌 块,后膨大如球,包裹全颖壳成墨绿色,最后龟裂,散出 4防治对策 墨绿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厚垣孢子粉状,略带粘 4.1选用抗病品种 性,不易飞散,但可借气流传播,在水稻开花时侵染花器 避免病田留种,淘汰感病品种,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 和幼颖。 种和比较抗病品种。 2危害 4.2消灭初侵染源 翻耕整地,同时做好种子消毒工作,用2%~3%石灰水或 稻曲病在水稻开花后至乳熟期发生,只危害谷粒。每 50%多菌灵500倍液或采用500倍液强氯精浸种12h。 穗上的病谷少则1~2粒,多的可达40 ̄-'50粒。危害使稻 4.3 合理追肥,科学管水 谷千粒重、产量下降。秕谷、碎米增加,出米率、品质降 在施肥上应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增强稻株抗病能力, 低。穗重损失与病粒数呈正相关。一般产量损失约5%,重 切忌迟施、偏施氮肥。在水浆管理上宜干干湿湿灌溉,适时 的更多。 适度晒田,增强稻株根系活力,降低田问湿度,提高水稻的 同时,稻曲病病菌含有对人、畜、禽有毒物质及致病色 抗病性。 素。用混有0.5【i;以上的病谷喂猪后,肉猪生长,增重速率下 4.4改变耕作制度 降;母猪产死胎,畸形胎、仔猪成活降低。对人的健康更有直 选用早熟品种或适当提前播种,是抽穗期避开8月的阴雨 接不良影响。 天气,可以降低发病率。 3影响发病因素 4.5适时喷药防治 老病区或杂交稻种植集中的地区,或水稻在抽穗扬花 3.1气候条件 遇到雨日多、湿度大的天气,应在水稻破口前7d及时喷 气候条件是影响稻曲病菌发育和侵染的重要因素。稻曲 药防治,间隔7d喷第2次药,一般使用50%多菌灵可湿 病菌在温度为24 ̄,32。C均能发育,以26 ̄28。C最为适宜,34 性粉剂,或30%稻曲清可湿性粉剂,或20%瘟曲克星可湿 。C以上不能生长。同时,稻曲病菌的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均借 性粉剂。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