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一
应用DFT和FFT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 一. 实验目的
1. 加深对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的理解,掌握两种变换的编程实现方法。
2. 掌握应用FFT对典型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的方法。 3. 比较DFT和FFT,理解FFT的优点和不足。 二. 实验原理及方法(参见教材) 1.频谱;2.序列的频谱;3.时域、频域采样的基本理论;4.DFT的意义及应用;5.DFT用于频谱分析带来的问题(混淆、泄露、栅栏效应);6.FFT算法。 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
1. 熟悉原理,掌握方法。
2. 编制信号频谱分析主程序和相应的子程序。 ① 信号产生子程序: a. 高斯(GAUSS)序列
b. 衰减正弦序列
c. 三角波序列
d. 反三角波序列
② DFT和FFT子程序
③ 信号频谱分析主程序(见框图) 3. 实验内容
① 观察高斯序列的时域和频域特性,(p, q取值的影响),频域特性分别使用DFT和FFT求取。
a. p=8时,q=2, 4, 8; b. q=8时,p=8,13,14.
② 观察衰减正弦序列xb(n)的时域频域特性,频域特性分别使用DFT和FFT求取。
取a=0.1时,f=0.0625, 0.4375, 0.5625, 观察频谱的形状及谱峰位置,哪种取值时有混淆和泄露现象,说明原因。
③ 观察三角波序列和反三角波序列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a. 用8点的FFT分析xc(n)和 xd(n)的幅频特性,观察二者时域序列和频谱形状。
b. 在xc(n)和 xd(n)末尾补零,用16点FFT分析其幅频特性,观察其较a. 的变化,分析原因。
c. 用DFT分析其幅频特性,并与FFT的结果进行比较。 四. 实验报告要求
1. 简述实验原理和目的。
2. 按实验步骤显示(或打印)实验信号序列及幅频特性曲线,分析所得图形,说明参数改变对时域、频域影响。
3. 分析DFT和FFT的异同点,说明FFT的优点和不足。 4. 总结实验种的主要结论。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二
用窗函数法设计FIR滤波器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窗函数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及方法,熟悉C语言编程。 2. 熟悉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和相位特性。 3. 了解各种不同窗函数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 二. 实验原理及方法(参见教材)
1.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注意四种类型滤波器的特点)。 2. 窗函数法的基本思想,原理和设计步骤。
若窗的宽度为N,则由 求hd(n)时,即傅立叶反变换式中,M≥8N
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
1. 复习教材中相应的内容,熟悉实验原理和方法。
2. 编制窗函数法设计FIR滤波器的主程序和相应的子程序。
① 窗函数产生子程序,要求产生矩形窗,Hanning窗,Hamming窗,Blackman窗,Kaiser窗,根据长度N,产生相应的窗函数序列。 Kaiser窗函数: ,0≤n≤N-1 其中, ,为零阶贝塞尔函数。 ② 快速傅立叶反变换子程序。
③ )的值由程序本身,据N的奇偶性和幅频特性的要求自动产生。~2=)频率点上的值 及滤波器长度N可由键盘或数据文件读入。另一半(=0~主程序(见框图)。程序中,滤波器理想频响特性的一半(即 3. 实验内容
用窗口法设计一个长度为8(即N=8)的线性相位滤波器,其理想的幅频特性为:
分别用矩形窗,Hanning窗,Hamming窗,Blackman窗,Kaiser窗,设计滤波器,显示或打印h(n)的值及幅频特性曲线,并比较四种窗函数设计的滤波器性能。 四. 实验报告要求
1. 简述实验原理和目的。
2. 按实验步骤显示(或打印)所设计的滤波器的h(n)及相应幅频和相位特性曲线,比较其性能,说明长度N和窗函数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
3. 总结窗函数法设计的特点,归纳设计中的主要公式。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三
FIR滤波器两种结构的软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