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四上数学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上数学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4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寻求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过程中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

2.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 数学思考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多样策略中寻求最优方案的过程中感悟优化的数学思想。

2、让学生在观察、分析、设计等数学活动中发展推理能力,并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达思考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

1.使学生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2.体会优化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1.让学生初步学会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

问题,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2.通过探究活动,感受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用流程图表示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寻找最优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做”与“思”有机结合,循序渐进,发展学生的抽象概况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单,流程图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巧设铺垫,导入新课

同学们,平常家里来客人了,你们是怎么招待客人的呢?以茶相待是我们中国人的待客之道。沏茶这件事情也蕴含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新课《沏茶问题》。

二 、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1.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

小明家来客人了,妈妈让小明给李阿姨沏杯茶。(出示情境图)小明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孩子,他在想: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尽快是什么意思?

我们先来看看小明沏茶有哪些步骤?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要做这几件事,怎样安排比较合理并且节省时间呢?你们能帮帮小明吗?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①动手操作: 请先想一想再在小组讨论思考,设计一种能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的方案,用信封里的流程卡片摆一摆。

②算一算一共花了多长时间让李阿姨喝上茶? 3.汇报交流,相机板书

①展示方案。选择两组具有代表性的方案,由该小组的代表将其方案展示在黑板上,并说明整个流程和所用的时间。

②比较讨论。看看那个方案更好。(同学们,你们同意它们的沏茶步骤吗?)

这些沏茶的步骤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板书:按顺序。 他们什么是一样的,什么是不一样的?(算式)

为什么没有加1加2?这三件事我们是怎样做的?(同时做)这样的安排有什么好处?(节省时间)

仔细观察,找茶叶和洗茶杯这两个步骤,这两组的顺序是不同的,可以吗?

质疑:如果烧水时,小明再利用1分钟时间给阿姨洗个苹果,一共需要的11分钟需要增加1分钟吗?(不会,因为洗苹果的1分钟在烧水的时间内)

同时进行的事情我们确定时间以什么时间为主?(烧水)为什么?(因为烧水的时间最长)也就是说同时做的事情以什么为主?如果我们再让小明削梨,剥桔子用的时间超过8分钟,怎么办呢?留一个小小的悬念哈。

4. 小结探究活动,概括提炼

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好各个步骤,将可以同时做的事情同时进行,这样的安排节省了时间,优化了沏茶的过程。这就是:合理安排时间。

5、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将摆一摆的过程记录下来。

6、介绍流程图,并板书。流程图可以将沏茶的合理安排清楚的表示出来。再把算式写下来。

7、沏茶问题属于优化问题,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我们去旅游,怎样安排才能使旅行所需费用最少或者所花的时间最短;又比如快递员送快递最短路线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的。

8、你们知道这种合理安排时间的数学思想方法是谁最早提出来的吗?老师给大家隆重介绍他。华罗庚爷爷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他在研究泡茶、烙饼等问题中,最早在我国提出了“优化”的思想方法。他宣传推广的“合理安排”的思想和方法,为人们节约了资源,提高效率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果同学们想知道华爷爷更多的数学成就,我们可以去《数学文化》一书中去了解。

三、自主练习,巩固新知

1.哪位小小数学家能和我们分享生活中你合理安排时间的经验呢?或者说你学了今天的知识后以后打算如何合理安排你的时间呢?

2.巩固练习(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最近天气变化无常,小明也感冒了。上午十点,妈妈提醒小明赶紧吃药,他应该怎样合理安排尽快吃药呢?请大家帮帮他。请大家用流程

图记录下来,再算一算要花多长时间?

倒开水 1分钟 等开水变温 6分钟 找感冒药 1分钟

量体温 5分钟 3.拓展练习(想一想)

师:妈妈和阿姨一边喝茶一边聊天,不知不觉到了吃饭的时间,妈妈要煮饭招待客人,应该怎样安排才能让客人尽快吃上午饭呢? 洗锅 1分钟 淘米 2分钟 煮 饭 20分钟 烧 青 菜 3分钟

烧 鱼 12分钟

烧 汤 6分钟 小小数学家们,开动你们的小脑筋,准备做午饭吧! 四、课堂总结,内化提升

师: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引导学生小结完成一件任务的步骤: 1.要弄清楚要做哪些事情。

2.每件事情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3.合理安排事情的先后顺序,明白哪些事情该先做,哪些事情应该后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这样安排既合理,又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结束语: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合理利用时间,珍惜时间,向华爷爷学习勇攀数学的高峰!

《沏茶问题》说课稿

李存芳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中的第一课时-沏茶问题。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新课标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了能让学生很容易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确立了以下三个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数学优化思想。

2.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体会通过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求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良好意识,难点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学习中的事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突破:

1、引导学生主动尝试用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2、创造性使用教材,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3、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说教法学法

在学法中,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给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在家中招待客人要沏茶是学生经常遇到的事情,学生本身也有过亲身经历。在学习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新知。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活动体验,设计方案

1、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指挥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伙伴,为了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在解决问题中“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意识,我设计了“沏茶问题” 。以为小明提供帮助为主线,在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中激发竞争意识,得出最优策略,完成学习任务。把合理安排时间的思想方法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知从多种方案中形成最优方案的意识。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珍惜时间,合理运用时间的教育,使得知识技能教育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举例生活,提升“合理”

想一想生活中、学习中哪些事情是可以同时做的。让学生从生活中学,到生活中用,通过回忆生活中的案例,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现统筹方法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学习的乐趣,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虽然有的事情能同时做,但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明确在合理的同时还要科学。

(四)深化理解,巩固新知

为了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我设计了“吃药问题”“做饭问题”及相关的拓展题。这样的练习既巩固了所学知识,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五)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最后点明,在生活中要科学、合理地安排事情,这样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希望学生能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升华本堂课的主题。

(六)、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中我注意使用文字书写与卡片纸的综合应用,突出最优方案及寻找最优方案的关键,使学生明白在寻求最优化方案的过程中,要做到:①有顺序②同时做。

四、说教学反思

上完本节课,我认为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但还存在这很多不足。比如 (一)在学生展示交流时应该给学生充分表达说的机会,自己过多地总结反而影响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师的语言还有待加强,要更加精炼。在课堂上要多用激励性语言来鼓舞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

(三)学生反馈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程序表达地还不够清楚。也没有着重探讨哪些事情可以同时进行。

(四)出示用“流程图”表示沏茶的全过程时有些突然,没有充分结合学生自己的做法来教学。

(五)课堂前松后紧,在后面处理习题时,由于时间紧,学生练得很少,

总之,整节课,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会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滋生优化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得到了同步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我的教学要反思的有很多,只有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加强学科本位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驾驭新教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