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薹鳌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原材料和人 丁成本的持续上涨,l种菇的利润空间 日趋缩小,为了提高固有成本的经济 转化率,我们对白灵菇出菇后的菌棒 进行了二次覆土出菇试验,收到了很 里二 : zyhhn 126.!o111电语 一68152422 本栏编辑.黄华宁 入l%生石灰、0.5%三元复合肥配成 营养土(丁湖广等,2007)。 3.脱袋摆放垒墙将出过菇的 菌棒用锋利刀片剥除外层塑料袋,使 菌棒呈裸露状态,发现有杂菌污染斑 好的效果,使种菇效益有所提升。下 面将菌棒二次出菇关键技术进行介 绍。 一或老化菌皮、老菇根均应去除干净, 以防码墙后污染。具体操作:先在平 整夯实的垛基底部摊1层薄泥抹平, 、覆土前的准备 泥要求松软、可塑性强。再将已脱好 的袋整齐码放在泥上摁实,要求泥封 到边,袋与袋之间距离2~3厘米,袋 间空隙用泥土填实,防止出“沉底 1.菌棒选择应选取洁白、较 坚实、无杂菌污染斑、无抑制线、无黄 水的菌袋作为覆土对象。如未N-次 出菇季节,应先将出菇后的菌棒置于 一菇”。第一层菌棒码好后,上面覆盖1 层3厘米厚的稠泥,按此法垒砌,层 5℃—一3℃的条件下冷冻处理待用。 2.覆土季节选择北京地区以 与层之间相互压茬呈“品”字形。墙底 宽45厘米,上部宽40厘米左右,高 7~9层,呈梯形状,长依据温室宽度 而定,靠后墙要留出65~70厘米的 作业通道。一般每亩大棚可码砌5万 棒左右。 三、覆土后管理 1.平整地面覆土完成后应及 1 1月中下旬至翌年元旦期间覆土最 为适宜,过早过晚均不宜。 3.覆土场所 日光温室、连栋 温棚、塑料大棚、阳畦、拱棚等均可作 为覆土场所,不同地区可因地制宜选 用。综合试验结果表明,北京地区以 采用日光温室最佳。 4.土质选择与要求以选菜园 时平整地面走道,清除废菌棒、破皮、 杂物等,搞好环境卫生,防止杂菌滋 生蔓延,为下一工序做好准备。 2.泥缝把袋与袋之间多余的 泥块去除,没有抹到位的泥土要勾到位,不用抹得太光太 实,防止板结而不易催蕾。 3.保温、保湿、覆膜泥好缝后,应及时盖严地膜,以 利菌丝恢复生长,3~5天后应视膜表面需水和菌丝恢复 情况、墙内菌温、气候状况等,适时进行揭膜通风换气,利 于菌丝快速复壮,注意不能出现黄褐色水珠。 砂质土壤为最好,此类土壤覆土后不 易板结,透气性好,内部营养物质丰 富,更有利于获得优质高产。 5.土壤消毒和营养物质补充消毒以新鲜生石灰粉 效果最好,一方面可杀菌,另一方面又可调节土壤酸碱 度,调节后使pH值在6.8~7.8之间(张勇等,2010)。白灵 菇出菇后菌棒含水量大大降低,而且营养物质也被大量 消耗掉,因此,需要给土壤中添加一定量的营养物质。试 验表明:每亩施用50~80千克尿素,30~40千克磷酸二 氢钾,100~120千克三元复合肥,效果很好。 二、覆土方法 4.催蕾管理覆膜后10~15天,菌棒表面菌丝明显 恢复,此时应适当加大昼夜温差,增加散射光照,加强通 风换气,进入催蕾管理。具体条件控制:白天温度控制在 l2~l5℃,夜间在5~8 ̄C,墙内温度掌握在9~11℃之 1.覆土方式 比较常用的有:脱袋两段立式覆土出 菇、脱袋立式覆土出菇、中间环形脱袋墙式泥垛双向出 菇、双排袋泥垛式单向出菇、一头脱袋单向泥墙式堆垛出 菇、半脱袋覆土出菇等多种方式。根据实践经验,最好采 间。光照控制依气温情况而定,以间隔拉放草帘最好。菇 棚内通风要配合揭膜通风进行,保持菇棚内空气新鲜即 可。整个催蕾期不需喷水增温,只通过揭盖薄膜进行控 制。如条件控制得好,管理9~12天即可看到泥缝边出现 大量米粒状原基,此时应及时去除薄膜,以利菇蕾生长。 5.疏蕾覆土出菇现蕾一般比较密集,因此,应于菇 用双排脱袋(袋底朝外)泥垛式单向出菇,此法出菇快而 齐,后劲足,不易感染杂菌,便于管理,易于推广。 2.泥土准备一般园田土均可,采用耕作层l0厘米 以下土壤更好,其营养丰富、持水性好。每1000个菌棒泥 墙需备土1.5米。左右。采土后适当晒干,加入1.5~2千 蕾长至花生米大小时及时疏蕾,选留圆整壮实的菇蕾,剔除 弱蕾、畸形蕾,每袋均选留2~3个。覆土出菇具有边出菇边 克生石灰,调节pH值至8~9。也可采用过筛砂壤土,加 函毋粤 如. 6~8月之间。播种过晚,生长期不足,叶球不实;而播种期过 冷凉 稼謇 早,则收获期早,上市期太早,也不利于经济效益提高。播种 前应浇足底水,水渗下后先覆1层薄细土,按每亩2千克撒 挂薤 瓣技术 种,然后覆细土0-5厘米厚。当苗长出2片真叶时分苗。分苗 床与苗床要求相同。选阴天或傍晚分苗,苗距l0厘米×10 厘米,栽后立即浇水。苗期根据土壤状况浇水,保持地面见 杨嵩明 干见湿。待苗长出6~7片真叶,苗龄40天时即可定植。 3.定植秋冬甘蓝多采用中晚熟品种,此类品种生 近年来,位于滇西北平均海拔在2200米的剑川县积 长期长、产量高,因此定植应选择肥沃的田块。前茬忌十字 极发展烟菜配套生产,蔬菜品种由单一的青菜、白菜发展 花科作物,否则病虫害严重。前茬清理完毕后,每亩施腐熟 到如今的十多个品种,既丰富了城乡居民菜篮子,又增加 有机肥5000千克,后翻耕耙平,做成小高畦,以便排灌。 了农民的收入。甘蓝是较受市场欢迎的品种之一。秋冬甘 定植宜选在阴天或傍晚进行,以免高温日灼伤苗。定 蓝是在夏末或初秋播种育苗,收获期可由秋季延续到冬 植密度为每亩2500~3000株,株行距为50厘米×50~60 季,甚至延迟到翌年早春。这种栽培方式生产成本不高, 厘米。定植方法同夏甘蓝。定植后立即浇水。烟菜套作的, 上市期在冬季蔬菜淡季,如能进行正确储藏保鲜,可供应 待烤烟中下部烟叶采摘完后,选用甘蓝壮苗移栽在烟垄 整个冬季,是周年均衡供应蔬菜的重要栽培方式之一。现 两侧,株行距25厘米×50厘米,定植后浇透定根水,并用 将冷凉地区秋冬甘蓝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地虎快杀等杀虫剂对水喷雾防治地下害虫。 1.品种选择秋冬甘蓝生长前期处在炎热多雨的夏 4.田间管理定植后要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甘 季和初秋,因此,应选用抗病、适应性强的中晚熟品种,常 蓝不耐涝,雨水多时要注意排涝;生长期间易发生黑腐 用的有中甘1号良种等。 病,所以8月底至9月中旬应适当少浇水,避免产生高温 2.育苗 高湿的发病条件。9月中下旬以后甘蓝结球初期,要大量 ①苗床准备。秋冬甘蓝的育苗期正值炎热多雨季节, 浇水追肥,促使叶球膨大和紧实。10月中旬以后结球后期 要培育出健壮幼苗,就应选择地势较高、通风凉爽、易灌 逐渐减少浇水次数。 能排、土壤肥沃的地块做苗床。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 定植后至团棵,气温、地温都很高,不宜施人粪尿,可 清除杂草,每亩施3000千克腐熟有机肥,然后浅翻、耙 用少量尿素等化肥催苗。莲座叶封严地面后,气温开始下 平。按1.2~1.5米宽做畦,为便于排水,应做成小高畦,畦 降,此时应开始大量追肥,每15~20天追施1次,每次每 高l5~20厘米,畦四周筑小埂挡水,以便雨季排水防涝。 亩施腐熟豆饼50千克,或尿素、三元复合肥15~20千 秋冬甘蓝育苗时节光照强烈、气温高、大雨天气多, 克,追肥一直持续到结球中期,共追2~3次。注意最后追 为防止日灼和高温伤苗以及大雨拍苗,应搭盖遮阴棚。遮 施化肥的时间应距收获期30天以上。秋冬甘蓝栽培地内 阴棚可就地取材,利用竹竿、木杆在畦上方0.5~1米高处 杂草滋生严重,在封垄前要进行2—3次浅中耕除草,并 搭成拱棚或方棚,上盖苇帘或芦席。也可用旧塑料薄膜做 及时培土,以利排灌;后期应人工拔草,做到拔早、拔小。 顶,但注意四周要离开地面l米高,以便通风降温。帘子要 另外,甘蓝病虫害发生严重,应抓紧防治。 按时揭盖,一般晴天上午10时左右盖上,下午4时左右 5.采收秋冬甘蓝的收获期因品种而异,从秋季开 揭去,阴天不盖,出齐苗后逐渐撤去。 始,可陆续采收到翌年春节前后。 ②播种育苗。秋冬甘蓝的播种期各地区不同,一般在 (作者联系地址:云南省剑川县句南镇农科站邮编:671301) 现蕾的特点,除及时疏掉多余的密蕾外,还应经常补疏。 8.采后处理前期应注意去除老菇根,一方面避免 6.育菇成菇比例达30%以上时,就应按育菇的适 无端的营养浪费,便于集中营养供应附近幼菇:另一方面 宜条件进行控制。具体温度是白天10~13℃、夜间5~ 避免菇根腐烂感染杂菌。中后期注意环境卫生,防病虫滋 8℃,尽可能缩小温差,增强光照,通风要适当增强,整个 生。采收结束后应及时揭膜,清除废棒用作燃料;也可就 育菇期不用喷水增湿,菌墙内水分足以满足其生长所需。 地翻耕松土,将其埋于棚内,用作有机肥料种植蔬菜,借 7.采收采收原则为:采大留小,采密留稀,根据市 助其降解清除各类杂菌,提高综合生产效益。 场需求灵活调整。覆土栽培边采菇边现蕾,只有及时采 (作者联系地址:北京市顺义区蔬菜生产技术服务中心 收,才能确保质量最优、产量最高、效益最大。 邮编:101300) 堕 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