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拓(tà)本 菲(fēi)薄 笑靥(yè) 溯(sù)流而上 ....B.戏谑(nüè) 债券(quàn) 怆(chuàng)然 掎(jǐ)角之势 ....C.委蛇(yí) 蓊(wěng)郁 狡黠(xiá) 不足齿数(shǔ) ....D.踯躅 (chú) 忖(cǔn)度 纨绔(kù) 敛声屏(bǐng)气 ....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发祥 抉择 喋血 陨身不恤 B.通牒 因缘 幅圆 皇天厚土 C.告罄 荟萃 尺牍 理曲词穷 D.嗔怒 编篡 福址 不可思意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他的著作不仅是在叙述历史,也是在_________历史,重新审视、反思历史。 ②清高概念所包含的某些内涵,其价值__________不仅未见疲软,反有坚挺之势。
③清_____恐外,进而媚外,丧权辱国,沦为帝国主义的附庸。 A.拷问 趋向 由 B. 考问 取向 由于 C.拷问 取向 由 D. 考问 趋向 由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高考前一个月,他天天开夜车,结果得了大病,连高考都不能参加,真是自食其果。 ....
B.这款挂衣钩的设计,异想天开,它外形像钢琴一样,还可以自动伸缩,非....常时尚漂亮。
C.听着抗震救灾英雄的报告,在座的人无不热泪盈眶,心中涌动着波澜壮阔....的激情。
D.冯小刚把《集结号》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谷志鑫,其他的人反而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集荣耀与毁誉于一身的何祚庥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带着疑问和好奇,笔者来到中关村的一个小区的高知楼里拜访了他。
B.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是造成成千上万宝宝肾结石的最重要的元凶。 C.金鸡鞋油系列产品包括:金鸡膏体鞋油、金鸡液体鞋油、金鸡高级鞋蜡、金鸡皮革护理剂及金鸡地板蜡。
D.我说不清是惊是恐、是悔是恨,道不明是思是念、是痴是迷,心中万千情绪,理不清是何滋味。只知道,我想念你,无时无刻不在。 二、(9分,每小题3分)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百泉轩
建筑是很有趣的。12世纪的玛雅人在尤卡坦半岛建造一座拥有600多根石柱的庙堂的时候,岳麓书院的建筑学家早在10世纪就已经修建了有数十根木柱支撑的百泉轩了,这种柱式建筑的共同性,使人类的居住方式和文化表达方式找到了结构上的统一。读《红楼梦》:“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那种园林的气息从玄妙的远观中已透出来,通过建筑语言象征系统,便知那轩中主人的生活风貌。建筑之于生活,有一种诱人的新意。 从建筑的诗性角度去打探这座庭院的轩舍,已经精美绝伦。廊柱漫不经心地排列,沉醉于自然的风华和文化的典雅之中,历史是一件披在身上的氅蓬,从来没有脱去,文化的力度显现出来,大气之中透着平实。重叠的飞檐,即便在清淡的风雨中亦张开它畅想的羽翼,一副要往深壑中飞去的样子。成排的门窗,雕镂得如同一幅幅经典的水墨,庭院的风景一年四季要借它照自己的装束。轩前轩后的古树,像一群思想的宿儒,有着典雅的造型和神祗的魅力,轩内轩外的古井和池沼风花雪月,光亮照人。 从建筑历史来说,百泉轩已经跨越了两个千年,设若做一种文物发掘,它的建筑堆积层足以构成一个的世界,高贵悠远的情调在地层深处转动,一定有一些文化故事在内心漫步。 百泉轩建筑艺术的精彩语汇集中在格扇、槛窗上。临水的一面为全开扇,高达数米,格心的棂条秀巧纤丽,花饰简约,裙板不作多余的装饰,显出淡泊的闲居情趣。 百泉轩每一个建筑构件的内部都有自然在歌唱。轩前轩后的溪泉像梦一样飘忽,万千的声响都是为这轩而鸣,而且,千年以来保持着坚贞如一的韧性,从不间断。没有人知道溪泉带着什么妙旨来到这里,有时候轩里的人似乎明白,大多数时候是不清楚的。而人又带来什么使命驻扎在轩中,溪泉有时候明白,但大多数时候同样不清楚。所以千年以来,无论是溪泉跟人,还是人跟溪泉都是一种若即若离、似懂难懂的关系。人、建筑、溪泉三者同处于一种朦胧状态。 在历史的某些时刻,文化人固守在这种朦胧里,将美丽的灵魂安放在溪泉竹石之间,为一些学理而穷其心力,体验文化中流泉恬噪、藤葛依依、书巷深寂的情调。那时候文化人的生存状态,溪泉一定是看得很透澈。文化人从经过修葺的书窗下抬起头来,隔着疏疏的花栏,也将流水看得清楚。在历史的另一些时候,文化人已远离这里,短暂的生命已经终结,文化呈现断层,历史走到半途已穷困潦倒,寒风将四壁的温暖吹散殆尽,溪泉在断壁残垣之间跟人作隔世之别,文化的风雅全被绞杀。可怜轩舍与溪泉还在固执地等待旧日的人归来。在漫长的时空中,人的足迹就像一条麻石古道,由一块一块的石板链接而成,什么地方的一块石板碎裂了,残缺便出现了,所以人类的历史是残缺的历史。而溪泉却不一样,像时间的河流,不断向前向前,风华不会被流水冲走。
6、根据文意,下列对“百泉轩”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百泉轩是由数十根木柱支撑的阁子,与归有光的项脊轩一样。
B.百泉轩每一个建筑构件都雕镂着自然的景物,蕴含着一些文化故事。 C.百泉轩是以敞朗为特点,而又临水的建筑物。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D.百泉轩的廊柱排列设计随意,追求建筑艺术的美感。
7、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溪泉像梦一样飘忽,而梦是朦胧的,因而轩前轩后的溪泉是朦胧的。 B.轩里的人似乎明白溪泉的妙旨,但大多数时候是不清楚的,朦胧的。 C.溪泉有时候明白,但大多数时候对轩中人的使命,是不清楚的,朦胧的。 D.轩前轩后的溪泉跟轩中的人,彼此都是一种若即若离、似懂难懂的关系。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百泉轩的精妙,在于环境融入了建筑,而不是建筑融入环境。 B.百泉轩体现了中国文化人对“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C.百泉轩的建筑艺术就体现在格扇、槛窗上,显出淡泊的闲居情趣。 D.文化人应该像百泉轩的溪泉一样固守人文理想,不让文化断层。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狱中上母书 ⑴
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⑵,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明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
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臵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⑵,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则吾愿毕矣。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
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注释】: ⑴此文为作者在清顺治四年(17)被捕后于南京狱中写给生母陆氏与嫡母盛氏的绝笔书。⑵夏完淳父夏允彝,崇祯十年(1637)进士,南都失守,与陈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子龙等起兵松江,兵败沉水死。 ⑶西铭先生:即张溥。张溥无子,死后钱谦益等为他立嗣子,名永锡。此子未能继承张溥的遗风,为人诟笑。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钟虐明朝 钟:集中。 B、门祚衰薄 祚:福分。 C、会稽大望 望:盼望。 D、昭南女弟 女弟:妹妹。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 /如姬为公子泣 。 B、 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D、 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夏完淳的忠与孝的一组是 ( ) ①一旅才兴,便成齑粉 ②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 ③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④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 ⑤大恩未酬,令人痛绝 ⑥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
A、①④ B、③⑥ C、 ②⑤ D、②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的嫡母,夏允彝死后,削发为尼;生母 (夏允彝妾),夏允彝死后,寄居在异姓之家,作者对此深感内疚。
B、“门祚衰薄,终鲜兄弟”二句,语出晋李密《陈情表》,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本应像李密一样在家尽孝,但国难当头,应当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
C、 作者在信中表示,如果没有遗腹子,就千万不要另立后嗣。像西铭先生那样地让人立一个不肖的后嗣,为旁人所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为好。
D、 作者表示他与父亲在阴间也要诛杀清兵,绝不放过敌人,二十年后转世为人,再出师北伐,驱逐满清。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清平乐 黄庭坚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①“除非问取黄鹂”中的“问取”是何意思?(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黄庭坚的诗词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硬涩的风格,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请鉴赏这首词(50字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中国古代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小说,《 》是明代文人创作的小说的代表。 (2)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择师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蜀相》中概括诸葛亮一生功绩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5)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西厢记》)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文学如灯 铁凝 上世纪70年代初,在我的少年时代,中国的大门还没有向世界打开。当时有一部名叫《看不见的战线》的朝鲜电影,影片中一位化装成教师模样的韩国越境特务手拿一本书,和朝鲜的暗藏特务对接头暗号: 问:你拿的是什么书? 答:歌曲集。 问:什么歌曲? 答:《阿里郎》。
这段对话在中国的中学生中广为流传。上课时常有学生压低嗓音问旁边正在阅读课文的同学:“你拿的是什么书……”
到了21世纪初,有媒体让我举出青少年时期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两本文学作品,前提是只举两本,一本中国的,一本外国的。这要求有点苛刻,尤其对于写作的人。这是一个谁都怕说自己不深刻的时代。但最后,我还是决定说实话——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我的少年时代,正值中国的“文化大”。那是一个鄙视知识、阅读的文化荒凉的时代。又因为出身灰色,内心总有某种紧张和自卑。我自幼喜欢写日记,在那个年代,日记都是成了“忏悔体”了。我每天都在日记里检讨自己所犯的错误,期盼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纯粹的人。实在没有错误,还会虚构一点写下来——不知这是否可以算作我最初的“文学训练”。偶尔的快乐也是有的,比如看了朝鲜电影,没完没了地模仿其中特务间的接头暗号: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你拿的是什么书?……”这几句平淡的对白之所以被我长久地记住,是因为那个时代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太过贫乏了吧。但我仍然觉得还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这对白里毕竟还有几分属于文学的美感,比如歌曲集和阿里郎。我喜欢阿里郎的发音,就像我喜欢耶路撒冷的发音。类似这样一些词的发音给我的唇舌和声带带来了一种无法言表的愉悦和快感。当然,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我们所能看到和听到的文艺作品更多的是愤怒、仇恨以及对个体的不屑。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读到一部被家中大人偷着藏起来的书: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上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受到深深的感动,一时间我觉得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说连英雄也可以有卑下的情操,更何况我这样一个普通人呢。更重要的还有后面一句:“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正是这两句话震撼了我,让我偷着把我自己了那么一小点又肯定了那么一小点,并生出一种既鬼祟又昂扬的豪情,一种冲动,想要去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所以我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个特殊年代,对我的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初次领略到了文学的魅力,这魅力照亮了我精神深处的幽暗之地,同时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另一本中国文学,我觉得是《聊斋志异》。在那个沉默、呆板和压抑的时代读《聊斋》,觉得书中的那些狐狸,她们那么活泼、聪慧、率真、勇敢而又娇憨,那么反常规。作者蒲松龄生活在同样也很压抑的清代,他却有那么神异、飞扬、趣味盎然的想象力,他的那些充满人间情味的狐仙鬼怪实在是比人更像人。《聊斋》里有一篇名叫《婴宁》的小说当时我读过不止一遍。在中国古代小说里,如果哭得最美的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那笑得最美的就是狐仙婴宁。她打破了中国封建时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甚至不会笑的约束和规矩,她是天生爱笑,笑起来便无法无天,率性自由,哪怕来到人间结婚拜堂时也可以笑得无法行礼……正是这样一些善良的狐狸洒脱而又明亮的性情,她们的悲喜交加的缠绵故事,为我当时狭窄的灰色生活开启了一个秘密而有趣味,但又不可与人言的空间。这就是在我的青春期文学给我的恩泽和“打击”,这“打击”具有一种宝贵和难忘的重量,它沉入我的心底,既甜蜜又酣畅。 (本文是作者在韩国首届东亚文学论坛上的讲稿,有删节)
16.文章开头写电影片段中的对话有什么作用?(6分)
17.简要概括《约翰•克利斯朵夫》与《聊斋志异》给作者的精神影响。(6分)
18.文章叙写《聊斋志异》给自己的影响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5分)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A.本文是一篇演讲稿,语言通俗,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含哲理,给人以精神的震撼。
B.作者说“狐仙鬼怪实在是比人更像人”,是因为狐仙鬼怪打破了中国封建时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甚至不会笑的约束和规矩,率性自由。
C.作者说自己每天都在日记里检讨自己所犯的错误,期盼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纯粹的人,是为了说明那个时代是文化荒芜的年代,压抑个性的年代。
D.作者选取两部文学经典,透过小说中的情节,表现了它们对自己心灵的深刻影响,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E.作者在演讲中,着重写了两部文学经典在“文化大”那个鄙视知识、阅读的文化荒凉的时代中给自己的影响 ,紧扣了“文学如灯”这个题目。 19.B、D(B“狐仙鬼怪实在是比人更像人”是说体现了人的本质,是真正的人D没有透过故事情节)(4分,选对1个给2分) 六、(9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虚词。(3分) ( )物种起源的问题,( )一位博物学家,( )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等事实加以思考,那么,我们可以推想得到,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这个结论,( )很有根据,( )( )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极其完善的构造和相互适应,仍然难以令人满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1.课文《剃光头发微》中引用了一副对联:“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联语对仗工稳,造意豪迈,用于理发师,妙不可言。请为书店与眼镜店各拟一副对联。(6分)
① 书店 ② 眼镜店 七、(60分)
22.有人说:“艺高人胆大。”又有人说:“胆大艺更高。”你的看法是什么?
请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语文参
一、(15分,每小题3分) 1.C(A“菲”读“fěi”,B“谑”读“xuè”,D“躅”读“zhú”) 2.B(A“陨”应为“殒”,B“圆”应为“员”、“厚”应为“后”,C“曲”应为“屈”,D“篡”应为“纂”、“址”应为“祉”、“意”应为“议”) 3.A(“考问”指提出难解的问题让对方回答,“拷问”指拷打审问,句中是比喻的用法;“取向”指选取的方向、趋向,“趋向”指朝着某个方向发展,原句中没有选取的意思;“由”是介词,从的意思,“由于”是连词,原句中说“进而”,当用介词)
4.B(A“自食其果”指做了坏事,结果害了自己,C“波澜壮阔”只适用于运动的规模、场面,D“举重若轻”比喻做繁难的事或处理棘手的问题轻松而不费力,此处应用“无足轻重”)
5.D(A“毁誉”指毁谤和称赞,“荣耀与毁誉”不能并列,不合逻辑;B“最重要的元凶”重复累赘,C鞋油系列不包括金鸡皮革护理剂及金鸡地板蜡,不合逻辑。) 二、(9分,每小题3分)
6.c(A“与归有光的项脊轩一样”错,B“每一个建筑构件都雕镂着自然的景物”错D“廊柱排列设计随意”错) 7.A(结合上下文,就知道A错) 8.C(绝对化了) 三、(12分,每小题3分) 9.C(望:望族。)
10.C(而,均为连词,表转折。A上为,介词,为了;下为,介词,对。B上且,副词,将要;下且,连词,尚且。D上以,介词,把;下以,连词,而) 11.B
12.D(文中讲“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指的是如果有人妄言另立后嗣,我与父亲在冥中一定要诛杀这个顽固愚蠢之人,决不饶恕他。)
四、 13.(1)自从父亲离我而去,悲痛地过去了两个年头。(3分,大意对1分,“见背”1分,“春秋’1分) (2)本来希图重见天日,以报大仇,使死者得到赠恤,生者获得荣耀,向九泉之下的父亲报告我们的成功。(4分,大意对1分,“图”“恤死荣生“黄土”各1分) (3)含笑归天,完成我的分内之事。大道认为一切事物本都未尝生存,我把自己的身体看得象破旧的鞋子一样地不足珍惜。(3分,大意对1分,“太虚”、“敝屣”各1分)
14、①问一问。②这首词的主旨是惜春。词的上下阙都采用设问的形式,道出作者寻觅春迹的痴情,且将一个极平常的留春旧题点化得趣味盎然、生动可感。 15.(8分)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1)志怪志人 《金瓶梅》 (2)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3)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 (5)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只给4小题评分,每小题2分,每空1分) 五、
16.衬托当时文化生活的荒凉,极其匮乏。(1分)表现自己对文化艺术的追求。(1分)为后文写两本书给自己的影响作铺垫。(2分) 本文是作者在韩国首届东亚文学论坛上的讲演,用朝鲜影片对话开头,能吸引听众,增添情趣。(2分) 17. (1)、照亮了我精神深处的幽暗之地,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1分)使我在那个文化荒凉的时代认识到人的自身价值,并敢于去追求个体的独特价值。(2分) (2)、为我当时狭窄的灰色生活开启了一个秘密而有趣味,但又不可与人言的空间。(1分)给我带来了人生的趣味,使我敢于打破种种约束,去追求人的本质,去做一个真正的人。(2分)
18.运用点面结合(或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的手法(1分)。先面写《聊斋志异》书中的那些狐狸,活泼、聪慧、率真、勇敢而又娇憨,反常规,实在是比人更像人。(1分)然后点写《婴宁》中的狐仙婴宁,她打破了中国封建时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甚至不会笑的约束和规矩,率性自由。(1分)既全面又具体地揭示了《聊斋志异》的价值。(2分)
19.B、D(B“狐仙鬼怪实在是比人更像人”是说体现了人的本质,是真正的人D没有透过故事情节)(4分,选对1个给2分) 六、
20.①关于②如果③对于④即使⑤但是⑥如果(3分,每写出两个给1分) 21.书店: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眼镜店:悬将小日月,照澈大乾坤。(6分,每写出一联给3分)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