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走进Logo世界
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走进logo世界》
设计者:蓉花山镇中心小学 李佳
教材分析:六年级全新的学习内容,在上学期的教材中安排了logl语言,针对于六年级学生敢于创新,喜欢创作的特点,安排这个内容是很恰当的,也很好的鼓励了学生大胆创新。
教学重点:认识logo系统的组成。 教学难点:让海龟依照你设置的命令画图。
学情分析:Logo语言作为计算机语言,如今不被大量采用,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Logo语言是比较抽象的计算机语言,学习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第一堂课,会通过演示让学生看到logo 语言的神奇跟魅力,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的:1、让学生认识新朋友logo 语言。 2、学会logo语言的绘图技巧。 3、可以用logo语言作简单的绘画。
教学关键:记住控制海龟的命令:前进、后退、右转、左转命令。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 直观演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图:
导入新课 新知传授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完成作品 作品共享 课后小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的朋友——小海龟。
让学生看一些图形的课件,这些图形就是小海龟画的,它不仅可以画画,做数学题,还可以制作动画。可是要跟小海龟做朋友,先要学习它的语言,这样小海龟才能听懂你在说什么,才会按照你的要求工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语言——logo语言。下面老师带领你们走进logo世界。
二、 新授: (一) 启动logo系统 (二) 认识logo系统的窗口
最上面一行是标题栏,其次是菜单栏、工具栏,再向下时平铺的系统窗口上的两个窗口,上面的窗口时绘图窗口,下面的窗口时命令窗口,绘图窗口中有一只可爱的小海龟,它所在的位置叫做海龟的母位,也就是海龟的家。命令窗口中的几行英文,是logo 语言的版本号和欢迎词语,下面还有一个问号,叫做logo语言的命令提示符,在“?”后面输入一个或几个命令,就可以让小海龟为我们做事了。
(三) 让小海龟走走转转
教师演示操作,输入一串命令让小海龟画出一个正方形,从操作过程中让学生总结老师反复输入的字符都是什么,然后讲解 ——让小海龟前进的命令FD和后退的命令BK;让小海龟左右转的命令——右转命令RT、左转命令LT.
(四) 动手做
1、 按照老师的演示跟讲解,画一个正方形
2、 你能在画正方形的基础上指挥小海龟画一面长方形的小旗
子吗?
(五) 清除小海龟留下的痕迹
输入命令CS或者CLEAN 看看屏幕上会出现什么变化? 他们的作用是清除屏幕上的图像。
想想看这两个同样是清屏命令,但是它们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 相同点: 不同点:
(六) 退出LOGO系统
演示三种退出LOGO系统的方法,提示学生掌握其中的一种就可以了。
三、课后反思:我们知道,计算机能够按照人们的要求进行工作,是因为利用的计算机语言,LOGO语言就是其中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它是专门为少年儿童开发的,非常适合少年学习的计算机高级语言。
第2课 漂亮的小房子
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课《漂亮的小房子》 设计者:蓉花山镇中心小学 李佳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上节课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上节课学习的命令,除了可以绘制单独的图形,也可以将图形组合成新的图形,这样的安排让新知可以找到旧知作为依托,学习起来会更容易被学生掌握。 教学重点:将正方形和三角形进行组合。 教学难点:计算小乌龟转的角度。
学情分析:logo语言是学生比较陌生的,在以前的学习中没有接触过,记住命令并能灵活运用,不是一节课可以达到的,因此,循序渐进很重要。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大胆创新。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PU PD TT HT ST PE”命令。
2、过程与方法:学习绘制三角形,计算小乌龟转角的方
法,能够计算小乌龟作图时转角的度数。
3、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更深层的了解logo语言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图:
导入新课 新知传授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完成作品 作品共享 课后小结
教学过程: 课题 册、单元 六年级 上册 教学环教学活动过程 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评价的标方为 准 法 1、设疑播放课件,图中的 导入 小房子你知道是怎么画的? 漂亮的小房子 第二课 设计意图 从视觉上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2、信息1、分析小房子的组学生和处理 成(三角形、正方老师一形、田字形) 起学习,2、讲解演示三角形老师演的画法 示完学“PU.PD.TT.HT.ST 生操作3PE”命令的学习 练习 3、作品学生绘制练一练中学生操制作 的三组图形,老师作 巡视指导,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4、作品教师组织 共享 学生查看共享的其他同学的作业 任驱法 直演法 根据学任生的完驱成情况法 评价 根据学 生作品的完成情况评价 务让学生带动着任务观察老师的操作了解观老师的意示图 务让学生带动着任务去操作,目的明确。 在分享作品的同时看到别人的优点自己的不足。
课后反思: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都是最基本的图形的组合,唯一有点难
度的是三角形的小乌龟要转的角度的问题,一定要强调小乌龟转的是外角的度数。这点很重要,也可以让学生对于绘制三角形多加练习,掌握了就能运用自如了。
第3课 美丽的小雪花
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课《美丽的小雪花》
设计者:蓉花山镇中心小学 李佳
教材分析:教材的设计师从规则的正方形、三角形…一直到用图形组合成的房子,到这节课的美丽雪花,视觉效果越来越好了,同时也拓宽了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不知不觉的爱上logo语言。
教学重点:分析图形的最小单位。
教学难点:将最小单位组合成图形。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更喜欢创新,大胆的想象会令这个年纪的孩子充满斗志,鼓励他们创新,大胆动手操作。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掌握运用“SETW SETPC SETBG”命令。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组成图案的最小单位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敢想、敢做,勇于创新。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自主探究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图:
导入新课 新知传授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完成作品 作品共享 课后小结
教学过程: 课题 册、单元 六年级 上册 教学环教学活动过程 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评价的标准 方为 法 1、情境播放课件,美丽学生跃 导入 的雪花给冬天跃欲试增添了无限的设计出乐趣,是学生都自己心很熟悉的。 中的雪美丽的小雪花 第三课 设计意图 学生对于自己熟悉的食物会更有兴趣 花 2、信息1、设置笔宽的处理 命令SETW 2、演示设置画笔颜色的操作(2种方法) 3、设置背景色的操作 3、作品老师巡视指导,制作 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4、作品教师组织讲好共享 的设计制作成幻灯播放给大家看
学生和老师一起学习,老师演示完学生操作练习 学生绘制小雪花作业 学生查看共享的其他同学的作品 任务驱动法 直观演示法 让学生带着任务观察老师的操作了解老师的意图 根据学任务驱让学生带着生的完动法 任务去操成情况作,目的明评价 确。 根据生作的完情况价 学 品成评在分享作品的同时看到别人的优点自己的不足。 课后反思:学生普遍存在敢想不敢做的状况,怕做不出想象中的图形,这种胆小的心理,教师应该发现后给予鼓励,人让学生放手去做。
第4课 涂颜色
教材:六年级上册第4课《涂颜色》
设计者:蓉花山镇中心小学 李佳
教材分析:这节课的安排恰到好处,学生学习到了logo语言,会运用一些命令画图,有了自己创作的作品,他们应经开始着急,怎样可以让这些作品更漂亮,涂色的安排正好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图案的创作要求更高,希望自己的作品也能够更完美,让自己的作品能够拥有绚烂的色彩是他们渴望做到的,对于涂颜色这一课学生学习起来会更有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颜色填充命令FILL 。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填充命令的两种格式。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掌握命令FILL HOME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灵活运用命令fill 的两种格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图:
导入新课 新知传授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完成作品 作品共享 课后小结
教学过程 课题 册、单元 六年级 上册 教学环教学活动过程 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评价的标准 方为 法 1、导入 播放课件(颜色 鲜艳的各种图形)你们喜欢这些多彩的图形吗?你想试一试吗? 涂颜色 第四课 设计意图 从视觉上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想学习 2、信息1、颜色填充的学生和处理 命令格式一:老师一FILL 起学习,格式二:(FILL 老师演边线色号) 示完学2、教师演示绘生操作制不同格式的练习 颜色填充图形 3、作品老师巡视指导,学生用制作 遇到问题及时两种命解决 令格式绘制作业 4、作品教师组织 学生查共享 看共享的其他同学的作品 任务驱动法 直观演示法 让学生带着任务观察老师的操作了解基本的操作过程 根据学任务驱让学生带着生的完动法 任务去操成情况作,目的明评价 确。 根据生作的完情况价 学 品成评在分享作品的同时看到别人的优点自己的不足。 课后反思:颜色给以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对于单色的作品,彩色会弥补图形的单调,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更加的有兴趣。
第五课 画折扇
教材: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五课
教材分析:本教材在课时内容安排上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本节课学习重复命令,在以后的画图中会常常用到,也是学习logo语言中的一个重点。
教学重点:分析组成图形的最小单位。
教学难点:重复命令的使用。
学情分析: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此课的教学内容,画折扇之前左转75度,应该带领学生好好分析,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先左转。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会重复命令的运用。
2、学会使用重复命令进行绘制图形的操作过程。 3、将学习的知识能够灵活应用,敢于创新新的图形。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图:
导入新课 新知传授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完成作品 作品共享 课后小结
教学过程: 课题 画折扇 册、单元 六年级 第四课 上册 教学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学生行评价的标准 方为 法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1、导入 播放课件(颜色鲜艳的折扇)你们喜欢这些美丽的折扇吗?想知道小乌龟是怎样画的? 2、信息1、教师演示重处理 复命令操作的快捷 2、重复命令: “REPEAT” 3、带领学生分析折扇绘制的最小单位是 4、用重复命令画多边形 3、作品老师巡视指导,制作 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从视觉上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想学习 让学生带着任务观察老师的操作了解基本的操作过程 学生和 老师一起学习,老师演示完学生操作练习 任务驱动法 直观演示法 4、作品教师组织 共享 学生用重复命令绘制折扇作业 学生查看共享的其他同学的作品 根据学任务驱让学生带着生的完动法 任务去操成情况作,目的明评价 确。 根据生作的完情况价 学 品成评在分享作品的同时看到别人的优点自己的不足。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应该是分析图形组成的最小单位,这方面的知识需要长期在绘画中积累经验,多加练习,用重复命令画多边形的格式要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分析图形,这样绘画的过程才会是种享受的过程。
第6课 飞动的气球
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课《飞动的气球》 设计者:蓉花山镇中心小学 李佳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上节课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上节课学习的命令,除了可以绘制单独的图形,也可以将图形组合成新的图形,这样的安排让新知可以找到旧知作为依托,学习起来会更容易被学生掌握。 教学重点:重复命令的使用。 教学难点:计算圆形的边长。
学情分析:通过几节logo语言的学习,学生已经可以画些简单的图形,但记住命令并能灵活运用,不是几节课可以达到的,因此,循序渐进很重要。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大胆创新。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repeat、stamprect、stampoval”命令。
2、过程与方法:学习绘制椭圆和圆弧矩形,计算圆的边
长的方法,能够计算小乌龟画圆弧转角的度数。
3、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更深层的了解logo语言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图:
导入新课 新知传授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完成作品 作品共享 课后小结
教学过程: 课题 册、单元 六年级 上册 教学环教学活动过程 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评价的标准 方为 法 1、设疑播放课件,图中 导入 的气球你知道是怎么画的? 飞动的气球 第六课 设计意图 从视觉上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2、信息1、分析气球的处理 组成(椭圆、圆弧) 2、讲解演示椭圆的画法 3“repeat、stamprect、stampoval ”命令的学习 3、作品学生绘制练一制作 练中的两组图形,老师巡视指导,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4、作品教师组织 共享 学生和 老师一起学习,老师演示完学生操作练习 任务驱动法 直观演示法 让学生带着任务观察老师的操作了解老师的意图 学生操根据学任务驱让学生带着作 生的完动法 任务去操成情况作,目的明评价 确。 学生查看共享的其他同学的作业 根据生作的完情况价 学 品成评在分享作品的同时看到别人的优点自己的不足。
课后反思: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都是命令的使用,唯一有点难度的是小
乌龟要重复的次数问题,,可以让学生对于绘制椭圆、圆弧、矩形多加练习,掌握了就能运用自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