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8卷第6期 辽宁工学院学报 Vo1.8,No.6 2006年l2月 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c.20o6 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冯 丽,陈晓英,刘春玲 (辽宁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锦州121001) 摘要:从微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入手,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材的编写、实验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 行了研究,得出对学生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一些体会,旨在对从事该门课程教学的同行有 所帮助。 关键词:微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教材编写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3391(2006)06-0132-02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已成为工科院校相关专 多内容与微机控制技术以及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 业的必修课程,特别是信息学科相关专业的重点主 密切相关,所以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处理好飞速 干课程,是最先接触到的专业基础课,是专业课的 发展的微机控制技术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 基石,是信息学科相关专业后继课程学习的纽带和 教材既是学生消化理解课堂教学内容的工具, 桥梁。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后继课程的学习。因此 又是教学内容的参考依据。但教学内容又不能拘泥 进行微机原理课程建设和改革方面的研究是非常 于教材,必须通过列举生动有趣又结合微机控制技 必要的。 ’ 术不断发展的现实例子才能使知识升华。如在讲解 微处理器CPU结构时,从编程角度讲解16位到32 一、教学内容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位微处理器结构的区别,结合当前作为工业自动化 目前微处理器技术已从16位(8086/8088)CPU 过程控制采用的微处理器CPU的实例,将理论教学 发展到32位(80x86/Pentium系列)和64位CPU,微 与现实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既有新鲜 处理器的设计大量采用了超标量、流水线、虚拟存 感、又能看到所学知识的应用实例,这样才能增强 储器、多任务管理、高速缓存、多处理器管理等全 学习兴趣,才能真正理解学习微机原理的实际意 新的设计结构,融合了当代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先进 义。同时也不会使学生感到课堂教学的枯燥和厌 技术,发展飞速。 倦,不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但目前国内大学现有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教学实验设备仍然以8086,8O8816位微处理器 二、建立多样化教学手段的探讨 为核心…。在教学内容的上,我们课程组在参考了 实践 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吸取各家之长,并 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加 结合多年计算机教学和应用的经验进行取舍,为辽 强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微机原理 宁工学院电类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学习“微机原理 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也离不开传统的 及应用”课程精心组织编写了教材。 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易形 在教学内容的更新上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处 成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 理好微机原理与后续相关专业课的关系,系统工程 于“一实两创”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首先应了 的基本观点是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并用统一和整 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教会学生对知 体系列优化的观点去看待和处理一个事物的各个 识概括性思维、纵向连贯性思维和横向分散性思维 局部。微机原理及应用课作为专业技术基础课,许 的能力,为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基础。另外 收稿日期:2006—07—22 作者简介:冯丽(1955一),女,辽宁锦州人,教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总第44期) 冯丽等: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 133 应明确哪些内容一定要在课堂上讲清楚,哪些内容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的程序结构及源代码设计; 可以通过提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和总结的方式进行。 接口芯片实验的线路连接设计等,根据实验室现有 如在讲解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中 条件,让学生自己充分发挥。这不仅有益于培养学 提出问题,共同讨论程序的编辑方法,使学生处于 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还能促进教师教学 思维兴奋状态,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摄取。为进一 水平的提高。 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选择课程中接口芯片应 (三)开设综合性实验。 用的综合性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变枯燥内容的 学生拟出实验预习报告,提出实验实现步骤, 硬性记忆,为从不同应用角度分析、解决问题并陈 自己动手做实验,实验结果现场评定打分。可以培 述自己的观点,找到知识点,从而正确理解和掌握 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 接口芯片的使用方法。 内容的综合运用能力及掌握水平。 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前提和基础,就像打仗 的作战方案,攻其一点而带全面。这一点就是每一 四、改革考核方法,适应高水平 章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以点带面,深入浅出、厚积 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薄发,其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考试是检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巩固学 教学成功与否还集中体现在教学效果中,利用 习内容和加强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以一张试卷评 现代化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随着科学水平 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不客观的,同时存在着一定的 的发展及教学设施的完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高校 弊端。合理利用考试成绩评定体系是值得探讨的问 的教学手段。与教材同步,我们编写了多媒体课件、 题。是面向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从 电子教案、网络化教学平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 应试教育的模式解脱出来,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CPU内部信息流、指令的 的要求。编写了考试大纲,建立了网上题库和试题 执行过程、接口芯片的应用过程等以动画形式演 库。尽量使试题科学合理,并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及 示,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有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认真考核学生上 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网络化教学使学生 课情况、作业情况、实验情况等每个学习环节L2j。 在课堂外有了和老师进行知识交流的机会与平台。 在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将考试成绩分为平时成绩 多媒体教学发挥了特有的优势,收到了很好的教学 (总成绩的1o96)、考试成绩(总成绩75%)、实践 效果。 成绩(总成绩的15%),将三个成绩综合起来,这样 在微机原理课程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虽然有 才能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成绩,达到考核的目的。 其优点,但仅是辅助手段,是在形象上帮助学生进 一步认识、理解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过程。只有 五、结束语 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发挥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在课程组老师们的共同努 各种教学手段优势,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力下,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教学、考 三、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的探讨实 核方式改革的探讨并付诸了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 果。随着科学技术及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人才 践 培养的要求日益提高,改革教学内容、建立多样化 微机原理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加大、 教学手段、加强实践环节和考核方式的探讨是教学 加强了实验教学环节,将重点放到了实验的设计思 改革工作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发 想、设计技能、调试技能和实验研究等方面的培养 现问题,将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做得更好。 和训练上。具体做法是: (一)开放实验室 参考文献: 充分利用学院的实验设备给学生创造实践的 【1】郑学坚.微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机会和条件。 2002. (二)开设设计性实验 【2】王建辉.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 以学生自主性、创造性为主,教师给内容,学 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2005(9):54-57. 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的实现步骤。如: (责任编校:付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