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经济战争

经济战争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金融危机向中国转嫁—美国的真正意图

从宏观角度来看,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乃至全世界经济都会产生较大的破坏作用,它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冲击都很大,并且必将影响到全球实体经济。次贷危机“远未结束”。此次危机标志着2000年以来经济增长上行周期的结束,预计美国及世界经济将出现至少三年左右的下滑,然后才可能出现新的拐点。随着美国救市计划的实施,美国的财政负担将大幅度上升,这种负担不仅仅通过美国纳税人承担,同时美国后期会继续维持美元的弱势,以便持有美元金融资产的国家分摊美国的债务负担。这种在创新与监管过程中不是防范风险,而是转嫁风险的做法更大程度地增加了此危机的危险系数。

自2001年“9·11”事件以后,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低利率刺激了美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美国次的居民、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和对冲基金等都深陷其中,在享受短暂的房地产繁荣快感过后,正在面临倒闭和破产的风险。如果说美国的金融机构是咎由自取,在自己设计的金融创新陷井中轰然倒下,对其他国家的投资者而言只能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但在全球经济“心脏”部位的金融危机将可能成为有史以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机。现在经济已经全球化,金融已经没有国界,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前一段时间由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形势好,金融的国际参与度还不够高,所以从目前时点来看影响还不算大,但在这之后会对中国经济产生至少十大影响:第一个就是股市冲击,第二是海外投资受损,第三是出口下降,第四是美元疲软造成外汇储备损失,第五是银行新不良资产,第六是经济下滑财政收入减少,第七是失业人数大大增加,第八是物价下跌,第九是国际流动性紧张造成外汇储备下降,第十是市场信心较长时间才能得以恢复。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不仅直接影响美国抵押贷款公司、私人股本基金及投资银行等,还波及整个世界的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的衍生产品链太长, 已经影响到信用卡市场和其他信贷类市场,包括债券保险公司。如果这些更深层次的影响, 不能在次贷风险释放过程中和拯救性行动中, 得到一定

程度的改善,那么次贷危机就会从第二阶段转向第三阶段,从而威胁全球经济引发又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是全球金融市场最发达的国家,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本,也是欧洲美元、石油美元和亚洲美元等最主要的投资场所,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都持有美国的“两房”、投资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债券和股份,一旦这些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如倒闭或被低价收购等,必然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如雷曼兄弟的破产,给中国的金融机构投资就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因此在金融一体化的条件下,美国金融机构的损失会迅速传递到世界其他国家金融机构的身上,正如一位欧洲央行指出的那样,“我们的命运掌握在美国人手里”。同时次贷危机还引发整个市场的悲观预期,全球主要股市都发生了大幅度下跌,金融资产的投资者面临较大的损失,许多企业和金融机构都面临资产缩水和市场评级下降等问题。这是我们从微观角度来分析次贷危机对投资者的影响,如果从宏观角度来看,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较大的破坏作用。次贷危机对整个金融市场冲击很大,必然将会影响到实体经济,美联储前格林斯潘曾指出:“我不相信,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不对实体经济造成重创,我认为这正在发生”。次贷危机导致资产市场价格下降,社会实物资产和金融财富缩水,会削减消费和投资。同时次贷危机导致居民对未来收入产生悲观预期,社会失业人数会增加,整个社会开支会缩减。次贷危机使得世界各国的总需求下降,必然影响各国的出口。因此次贷的冲击阻碍了各国经济的增长,经济有陷入衰退的风险。但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此次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的暴发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些有利条件和机会。第一,它可以促使美国收敛,加大中国的话语权。第二,世界能源、原材料价格下降。第三,如能看得准,可出手收购,借机进入华尔街。第四,促使我国更紧迫的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第五,使我们更冷静的走市场经济的路,但不迷信市场。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连续7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同时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美元持续走软,而目前在美国救市的刺激下,市场担心美国财政赤字会上升,美元又开始有走软的迹象。美元走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会继续上升,对于其他国家而言,

生产成本上升,通货膨胀会上升,同时其他国家货币会升值,出口竞争力下降,贸易收支会恶化,经济下滑风险上升。最近美国计划通过发行债券购买华尔街金融机构的按揭坏账及相关工具,其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发行债券向公众借款,这样美国日后要支付巨额的债券本息。美国希望低价购买金融机构的住房和商业抵押贷款等不良资产,待金融市场恢复稳定后,再将这些资产售出,但面临的问题是以什么样的价格购买这些不良资产。美国购买的这些资产以后能否弥补发行国债的本息,如果能够弥补,则纳税人不会承担多大的负担;如果这些资产严重缩水,无法抵补国债本息,则纳税人将面临较大的损失,因为这种损失必须通过税收来弥补。因此美国国会中很多人反对美国拿纳税人的钱为问题金融机构买单。认为次贷危机并非是纳税人的问题,是金融机构本身导致的,而且对金融机构救助还可能导致日后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实际上,如果收购不良资产价格过低,并不能够缓解金融机构的困境,一些金融机构会继续倒闭,起不到救助的作用;如果以较高价格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则面临另一个困境,未来在出售这些资产时可能会出现巨额亏损,这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美国为了“救市”,大量发行债券,债券供给将增加,债券价格会下降,这样对持有大量美国债券的中国投资者而言,将面临资产缩水的风险。同时美国的“救市”计划会推高美国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美国救市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大量发行国债来融通的,尽管美国财政赤字最近有所改善,但是高达85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使得财政赤字将会更加恶化。财政赤字增加会导致贸易赤字上升,对美元走强起到抑制作用,美元会再次回到贬值的轨道上来,而美元币值的变化又会影响到油价的变动。未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又会回到高位,因此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将再次面临因商品涨价而缩水的风险。美国人在商品市场上先打压价格等到中国误认为“滞胀”了之后再大幅拉升商品价格,进而从商品方面转嫁危机。另一方面,美国人往往还通过主动稀释对外债权来减轻债务,如通过美元的大量输出,全球美元流动性会增加,美元贬值美元债务就会相应下降,包括其他金融机构持有的美元资产,以及其他国家持有的美元主权财富基金都会面临较大的缩水,进而从货币方面转嫁危机。

总之,随着美国救市计划的实施,美国的财政负担将大幅度上升,这种负担不仅仅通过美国纳税人承担,同时美国会继续维持美元弱势,以便持有美元金融资产的国家分摊美国的债务负担。另外,美国还可能利用国际地缘政治的冲突,加大军火等出口,以缓解国内经济的压力,这都是美国人喜欢玩的方法技俩。由于美国拥有全球的铸币权,危机还延伸为美元地位危机的可能性,并且有着重塑全球货币格局的可能性。而最后的结果就是美国有可能暂时性的放弃美圆地位,继续大幅度贬值美元,来冲掉美国十多万亿的债务,把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持有美元资产很多的国家彻底拉下水,这样就可以给美国的实体经济恢复带来喘息的机会,而再卧薪尝胆几年就可以使它的实体经济重新恢复到世界霸主地位。然后要做的就是通过恶性方法甚至是战争把失去的美圆领导地位重新夺回去。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自2006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到今天,终于蔓延熊熊大火,开始肆意的燃烧。尽管美国甚至美国主要盟国都在尽力地想办法扑灭它,尽管世界各国都期待它朝好的方向演变,但实际上,没有人能够预测到这场大火燃烧到何时?蔓延到什么程度?

联系到中国的国情和长期经济发展变化态势,这里先不对美国和中国经济作深入的研究,而专门就中国应该如何看待此次危机以及能得到的启示,进行总结。积近一个月研究心得,我想,是否可以得到以下八个方面的启示?

一、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否是自十九世纪末开始工业化、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经济霸主以来,长达一百余年的经济繁荣期的“拐点”?换言之,美国大开发从东部到西部经历近三百年来,它的经济发展已如“熟透”的苹果,开始从里面腐烂了。进一步说,以美元主导的世界经济中心开始新的转移了,美国开始走一百五十年前英国的路了。

这就是说,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是美国经济长期衰退的开始,是大转型、大调整的开始,固然它不一定会出现1929-1933年那种信息不发达时代的惨烈危机,但它的出现却相当于英国1840年前后的危机,意味着一个极盛帝国的命运开始转折。性质和类型与以往的危机绝然不同。如果不看清这一点,所有的分析往往会一叶障目。

还有一点值得提及的是,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萌芽应该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克林顿新经济发展的极度繁荣之后,美国失去了未来经济发展主导的方向,于是,一方面对外制造祸端,让世界的痛苦而延缓和承载本国的危机,于是先后点燃了东南亚金融危机(而且阻碍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化解与经济复苏,试图尽可能多地以危机的方式“分享”东南亚二十年经济成长的成果)、二次发动伊拉克战争(以能源牵掣和号令世界)、发动南斯拉夫战争(阻缓欧元区的发展与崛起)以及阿富汗战争,自然还有遏制“中国威胁”的全球战略的实施等,这些频繁的战争及给世界带来的麻烦,本质上都是为了美国经济延缓衰退;另一方面在国内则透过金融工具引导世界参与一起制造,维持这种虚假的繁荣。

这种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以及背景,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而不宜就事论事,就危机谈危机。如果对这次危机“解读”不到位,误导大众,还不如请这些专家沉默!“不懂就不要胡说”!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利大于弊,是中国的大机遇。“此消彼长”,中国三十年厚积薄发,正进入百年长期繁荣的初期或上升期,也就是本人曾经说过的“美国经济处于百年繁荣的后期,而中国处于百年繁荣的初期,美国金融危机是发生在一个年近六七十岁的老人身上,而中国的经济困境或危机发生在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身上,这种效果绝对是不一样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美国的危机正是中国的机遇。”至于具体有哪些利?哪些弊?容笔者另文分析。虽然,我不是说“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但有一点需要明确,即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危害并没有某些专家所说的那么严重,应以积极乐观辩证的态度看

它的发生和演变。中国应继续走好自己的路,而没有必要为别人的过错和痛苦而忧心冲冲。

三、美国金融危机是中国经济和市场大转型的强大推力。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给快速成长中的中国经济当头一棒,从此提出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理念,然而,由于传统(如内外贸分割、“出口创汇”鼓励机制等)支撑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在中国各地具有顽强的根基,因此,十年过去了,不少地方“扩大内需”根本就是一句口号,还没有放到具体落实上来,而是继续在扩大出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例如,广东各地的物流体系、体系、招商引资体系等基本上都是围绕出口导向型经济来设计运行的。这也是广东港口发达,而省际运输体系尤其是跨省公路运输比长三角远远落后的原因。显然,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容不得某些“以出口为荣”的地方领导再片面追求“外向型”了,强大的压力必将近推动各地从此开始真正重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甚至发动类似于日本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消费”和“流通”。尽管这已经是“迟到的”,但毕竟它的发生将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和进步,从此真正奠定中国最大经济强国的市场基础。同时,那些具有盲目外资崇拜倾向的地方领导也应该开始觉醒了,应全面重视开始审视如何挖掘国内的民营资本力量,并将它融入到本国的经济成长中来。

四、所谓“救市”往往是“打贫济富”而不得人心,应尽量避免让穷人为富人买单。在一个国家,富人的“话语权”和影响政治的力量比普通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强大得多。在美国金融危机中受伤的华尔街金融机构显然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力显然空前强大,甚至某些财政部就是华尔街出身,因此,美国金融危机暴发后,“救市”被一再施用。尽管出现类似于“一百二十名专家反对信”甚至众议院否决,但最终还是“扭不过”世界最大的“金融寡头”结盟下的强大力量。

市场的合理逻辑是,既然这些市场参与者在市场繁荣的高涨期赚取了大量钱财,并以错误的决策和方式导致今天的结局,就应该为这些错误买单,理应为此付出代价。救市:

永远是对错误的鼓励。怎么赚钱是富人的事,亏损由全体纳税人承担?我的看法是,危机就是对这些决策和行为的另一种“回报”,是一种合理调整的必然,“救市”往往是下下之策。

五、在危机处理中,往往会过度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扩大自己的权力。从媒体报道中得知,在反对美国“救市”的观念中,相当多是质疑的“救市”能力,即是否救得了?要知道,现在的危机形成自身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能否扮演出“点火者”和“救火者”的双重角色?显然,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尤其是全球化市场背景下,所谓“救市”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当然,不能置于危机不顾,必须进行“危机处理”,但危机处理不等于“救市”。“救市”是以一种“救世主”的态度来行事的,而“危机处理”则是以危机当事人的身份尽量化解危机的负面效应。如果没有约束,就常常做出超出自身权力和能力范围的事。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如何理性地看待作用,如何尽量以制度化的方式约束行为并约束放大自身的权力,是经济民主化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六、美国金融危机是否说明中国的资本证券化道路走得过快?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基本上完成了“资产货币化”道路,然后在“货币资本化”道路却由于“重外资,轻内资”尤其是轻视民营资本而进行得十分缓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是外资主导下的工业化进程,民营资本没有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化而得到有效成长,受到多重抑制。可以说,这也是目前中国经济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之一。遗憾的是,受投机风潮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影响,中国走了一条“货币资本化”十分不充分条件下的“资本证券化”道路,即证券化道路过于超前,以至于股市成为了纯粹的“赌市”。证券市场不是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成长到一定阶段的自然发育,而是一种有点畸形的过度发育。在民间投资对实体经济的投资渠道过于狭窄和优质投资机会稀缺的背景下,大量货币直接涌入股市变成泡沫资本的一部分,这对经济是弊大于利的。美国金融市场经过近二百年的发育成

长,也只有近三十年才开始大规模证券化、虚拟化,而中国经济过早地推进证券化进程,实际上是一种欲速则不达的行为。

七、中国金融实际部门和学术界有一批盲目迷信美国金融的“崇美派”。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的教育是把“英语”和“数学”两门课程作为最核心的升学考试课题,因此,许多高学历以及留学人员都是这两门课相当好的人员。由于这些人员,尤其是中国数十万英语老师,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学习英语和了解美国上,因此,他们无形中不自觉地

“言称必美国”,无形中充当了“派”的角色。

本来,“”或亲其他国家不一定是什么坏事,但一旦到了迷信的程度,就失去了理性判断,就容易出问题。在中国金融界,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中,相当多就有浓厚的美国情结,因此,他们极端容易以美国为中心来思考中国的金融问题。中国外汇基金购买黑石、购买“两房”债券以及将中国大量外汇长期持有美国债券等,笔者认为,尽管不排除许多因素在起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当多的投资决策者是没有真正从中国和全球经济及金融考虑,而只是简单地从自身兴趣或过度地夸大美国“月亮圆些”的角度来作出的判断。

我就认为一些留学美国甚至在华尔街打拼过的金融人士,这些人除了英语好、数学好外,实际上,并不熟悉美国国情,也不熟悉中国国情,甚至并不真正懂得金融和经济,而只是喜欢用一些“技术分析工具”或“金融工程技术”来显示自身的能力。对于其中有些人的智尚和能力我是佩服的,但同时对他们作出的决策的科学性则是特别怀疑的。

八、大学的专业设置盲目追赶世界一流,模仿美国大学,危害开始显现。我从教二十多年来,我曾经极力主张大力发展三门课程及专业:一是中西文化比较,二是市场营销学,三是流通经济学。但另一方面也极力反对过度重视两个专业:一是法律,二是金融工程。之所以反对后两者,是认为在目前的条件下,大力开设法律专业的条件并不成熟,无论师

资还是社会及制度环境,而至于“金融工程”完全是一帮不熟悉中国金融发展上教授们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社会需求盲目开设的。

美国此次金融危机无疑与金融工程有关。虽然我不反对金融创新,但对于这类金融工程技术在中国的实际可行性则一直是怀疑的,至少在相当长时期内,无须在大学里开设此类专业培养此类人才。然而,目前中国大学的专业设置中,居然形成了一股“金融工程”的热潮。但愿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对这股热潮泼点冷水,给它降降温。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中国大学专业设置脱离社会实际以及盲目随意,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

实际上,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还有许多,例如,中国如何看待自身的经济危机?中国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会来临吗?美国金融危机是否意味着美元霸权开始终结?是否意味着人民币参与下的世界多元货币体系开始萌芽?如我在《欧元横空出世》(1998年出版)一书中所说的“华元”是否成为与美元一样强势的货币?在现有下专家意见对形成有多少作用?如何看待资本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问题等。这些就不一一作出分析了

华叔的故事

长工华叔带着多年在外打工赚得的工钱回家了,一家人正在开心地吃着团圆饭,这时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华叔开门一看,原来是他最大的雇主、住在河对岸豪宅里的老美。华叔赶忙热情地把老美请进门:“哎呀,大老板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啊”!一身牛仔装束的老美开口了:“哈罗,亲爱的华先生!最近我的开销很大,都已经寅吃卯粮了,你赶紧把你的工钱全借给我,我给你打张白条。OK”? 老美边说边拔出一把左轮来玩着标准的牛仔花式,华叔一时不禁紧张起来。这时忽然又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华叔开门一看,门外站着的两人也是他的雇主,一个是村西头的大欧,一个是村东头的小日,两人彬彬有礼地同声请求华叔尽力帮助他们渡过经济难关。华叔不禁心头一热、血往上涌,整个

人立时飘飘然起来,正要转身回房拿出钱袋,却被一旁的华婶揪住了耳朵。华婶叱问:“当家的,你想干啥?那是咱家的血汗钱”!华叔一脸委屈:“哎呀,你们妇道人家不懂事!咱要是不借钱给老板,我的饭碗就砸了”!华婶大怒:“呸!天下哪有打工的贴钱给老板的理儿?亏你是个顶天立地的爷们儿,不给人打工你就没法活了?咱跟村里的穷哥们搞个合作社,照样奔小康”!华婶转身大喝一声:“你们都给我滚”!

美國兩家「巨無霸」抵押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崩盤引致的金融風暴震撼全球,各國股市插水式下跌。見慣風浪的金融大鰐索羅斯也驚呼是他「一生中最爲嚴重的金融危機」。

令人震驚的是,據通訊社報道,中國竟然是“兩房”名列榜首的外國債權人,一共持有涉及該“兩房”公司約三千七百六十三億美元(相當於二萬九千三百二十八億港元)債劵,約佔中國外匯儲備總額百分之二十一!是另一個亞洲大國印度「兩房」債劵持有量的一萬六千倍!這簡直是一件匪夷所思的天大醜聞!

笔者謹以全國政協委員和金融界人士身份質問財金當局有關拍板人:你們這班敗家子哪裏來這麽大的膽子拿國家人民的錢,來買天文數字的「兩房」股票!現在「兩房」基本上已破產,你們如何向全國人民交代?

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並非這個國家的淨資產,當外資熱錢流走之時,外匯儲備就會下降。所以外匯儲備公認的投資原則是安全第一,分散爲宜。由此觀之, 中國財金當局將外儲的百分之二十以上浪擲於美國“兩房”,是極其嚴重的錯誤: 第一、十年前的亞洲金融風暴,和東南亞樓市崩潰,還閙出過「負資產」,業主和銀行齊遭殃,説明房屋按偈本身風險很大,其衍生債劵更是「危險品」。中國竟然將五分之一以上外儲如此集中投向美國「兩房」,談何安全?談何分散?第二、由於美國外貿赤字、財政赤字嚴重,美元長期處於弱勢,此已屬常識。而中國光是向「兩房」已投下相當於海内外給四川地震

捐款一百多倍的外儲,如此側重美元資產,依據何在?眼光何在?如此離譜決策有沒有黑幕,常委會應立即組織特別調查組應予徹查,追究責任!

只有经过了,我们才会明白,只有付出了,我们才会得到。有时候这种明白与得到往往意味着年少无知所带来的伤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