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年第22卷第1期IMHGN,January2016,V01.22No.1针刺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探究宋保华110032沈阳市儿童医院康复一科DOI:10.37601cma.j.issn.1007-1245.2016.01.015【摘要】目的分析针刺配合康复手法在治疗小儿脑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90例小儿脑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配合康复手法,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7.78%,而对照组仅为82.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采用针刺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可有效减轻患儿发病症状,减少其异常举动的发生率,语言以及动作得到明显改善,该治疗方法具有显著的疗效,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关键词】Clinical针刺配合康复手法;d,Jb脑瘫;治疗效果efficacyofacupuncturecombinedwithrehabilitativemanipulationinthetreatmentofinfantilecerebralpalsySongBaohuaNo.,DepartmentofRehabilitation,Children'sHospitalofShenyangCity,Shenyang110032,China小儿脑瘫是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发育异常、感官水平较低、肢体动作异常等症状11-21。本研究通过对小儿脑瘫患者采用针刺配合康复手法进行治疗,有效缓解了患儿的脑瘫症状,帮助其恢复正常举动,有利于患儿的健康发育,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小儿脑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5.14±2.74)岁;观察组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1.5~13岁,平均年龄(6.21±2.36)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基础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本研究分别对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脑瘫患儿行针刺配合康复手法以及常规治疗法。分别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13常行为情况;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儿病情发展状况,一旦患儿出现不良现象或其他并发症应立即停止治疗并采取相应措施。记录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行为举动变化,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1.2.1对照组对本组45例脑瘫患儿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的内容首先包括对患儿的异常肢体部分进行矫形治疗,并定期给予其适当的药物治疗;其次,给予患儿针对性的物理治疗;另外,治疗还包括语言治疗、家庭教育等内容。1.2.2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本组45例脑瘫患儿进行针刺配合康复手法治疗。首先,针刺治疗所用针型主要为头针针型以及体针针型。其中,在进行患儿运动障碍区的针刺治疗时应选用头针针型,感觉障碍区以及语言障碍区同样选择头针进行针刺治疗;其次,体针针型主要应用于阳陵穴、三阴交、神庭穴、曲池穴、足三里穴位的针刺治疗,体针针型以及头针针型的针刺治疗均应持续30min,平均每天进行1次针刺治疗。另外,对本组脑瘫患儿进行推拿康复治疗,治疗的主要内容包括穴位、关键部位的推、按、拿、揉;对患儿的脊部、关节以及头部等部位进行推按。此外,帮助患儿进行走、跑、跳、跨等动作的康复练习,纠正其异常行为姿势;通过循序渐进的力量训练锻炼患儿的肌肉力量;康复锻炼的手法同样应持续30rain,且平均每天进行1次。1.3疗效判定本研究主要使用三个等级的指标进行疗效判定,分别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其中,无效指经过治疗,脑瘫患儿的异常举动未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发生加重的情况,语言能力仍然模糊,力量较弱且肢体运动不规律,发育迟缓;有效指经治疗,患儿的异常举动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发音、万方数据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年第22卷第1期IMHGN,January2016,V01.22No.1表达等语言能力逐渐清晰,发育顺序得到一定的纠正,肢体动作以及力量水平得到提升;显效指经治疗,脑瘫患儿的异常举动得到大幅改善或完全消失,语言表达能力较为清晰并接近正常,智力处于正常范围,发育顺序以及情况良好,力量和肢体动作水平得到大幅提升。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的统计分析操作均使用统计软件SPSSl9.0。其中,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数4-标准差(i±s)表示;计数资料用疋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7.78%,而对照组仅为82.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两组脑瘫患儿治疗效果对比p(%)]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翌鉴望竺!!坠望!!!竺:型型!:!翌!!坠翌一!值21.6110.186.056.05P值<0.05<0.05<0.05(0.053讨论小儿脑瘫通常由于父母的孕前不良行为习惯引发,其病因还包括早产、营养不良、误用药物等方面,对儿童的正常发育具有巨大的消极影响[4-51。本研究主要为判定d,JL脑瘫患者的治疗方式效果,通过分别对脑瘫患儿进行常规治疗以及针刺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发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配合康复手法对改善脑瘫患儿病情具有显著疗效,有助于患儿的健康发育,并提升其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从本次研究结果看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配合康复治疗手段的观察组患儿具有更优的治疗效果,其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7.78%;而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仅为82.22%,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患儿在针刺治万方数据疗以及康复治疗中,异常举动得到大幅改善,力量水平和肢体灵活度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且语言能力接近或已达到正常程度的患儿有32例,其比率达到了治疗总例数的71.1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22%(P<0.05)。可见,针刺手法有助于激活患儿的各个穴位,通过推拿等手法提升患儿发育能力;且康复手法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训练可达到提高患儿局部肢体动作以及感官能力水平的效果,对患儿的脑瘫治疗具有较为明显的辅助效果。观察组有1例无效病例,因该名患儿中途退出了治疗研究过程,因此其脑瘫病症未得到明显改善。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配合康复手法对治疗d,JL脑瘫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不仅能帮助患儿恢复语言、听觉等感官能力,且通过穴位治疗、推拿以及针对性的康复活动明显改善患儿的Et常行为水平,在纠正其异常举动同时提升其肢体动作和力量水平,有助于患儿正常生长和生活,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参考文献【11赖淑贵,吴强,陈兰芳,等.针刺头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脑病患儿睡眠障碍临床观察『J1中国针灸,2015,35(7):647—650.DOI:10.13703/j.0255—2930.2015.07.003.【2】冯梅,招远祺,卢爱丽,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脑瘫患儿睡眠障碍的I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5,21(12):17—19.【313李小莉,曾美虹,李安芳.针灸、按摩、运动综合治疗/I,JD脑瘫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20):26—28.DOI:10.37601ema.j.issn.1007-1245.2006.20.010.[4】章小平,林雪霞.我国康复医学现状与针灸治疗作用探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8):132—133,135.DOI:10.3760/ema.j.issn.1007-1245.2004.08.093.【5】WayteS,McCaugheyE,HolleyS,eta1.Sleeppmblemsinchildrenwithcerebralpalsyandtheirrelationshipwithmaternalsleepanddepression[J].ActaPaediatr,2012,10l(6):618—623.DOI:10.1111/j.165I-2227.2012.02603.x.【61ZarowskiM,MojsE,GajewskaE,ela1.Prevalenceofsleepproblemsinchildrenwithcerebralpalsy.Preliminarystudy[J].AnnAcadMedStetin,2008,54(2):59—64;discussion64.(收稿日期:2015-09—06)(责任校对:吴相思)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