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代替DL/T837—2003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
Reliability evaluation code for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facilities
修订送审稿
20 - - 发布 20 - - 实施 发 布 DL/T —20
目 次
前言………………………………………………………………………………………………………Ⅱ 引言……………………………………………………………………………………………………..III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基本要求………………………………………………………………………………………. 4 统计设施的种类和统计单位………………………………………………………………….. 5 评价指标……………………………………………………………………………………… 6 统计评价报告………………………………………………………………………………….
表1 变压器注册表…………………………………………………………………………………… 表2 变压器型式注册表…………………………………………………………………………….. 表3 断路器注册表………………………………………………………………………………….. 表4 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注册表………………………………………………….. 表5 电抗器、耦合电容器、阻波器、隔离开关注册表………………………………………….. 表6 全封闭组合电器注册表……………………………………………………………………….. 表7 架空线路注册表……………………………………………………………………………….. 表8 电缆线路注册表……………………………………………………………………………….. 表9 母线注册表…………………………………………………………………………………….. 表10 输变电设施运行情况统计表…………………………………………………………………. 表11 全封闭组合电器运行情况统计表……………………………………………………………. 表12 断路器分闸次数情况统计表………………………………………………………………… 表13 断路器开断短路电流情况统计表…………………………………………………………… 表14 输变电设施变动情况统计表………………………………………………………………… 表15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指标汇总表………………………………………………………………
附录A( 资料性附录)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统计状态英文及缩写 ……………………………………. 附录B(资料性附录)输变电设施可靠性指标中、英文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I
DL/T —20
前 言
本标准是对(DL/T837-2003)的修订。 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较,主要有以下变化:
——对计划停运又重新进行了定义,由原来“设施由于大修、小修、试验、清扫和改造施工的需要
而有计划安排的停运状态”修改为“在年度、季度、月度检修计划上安排的停运状态”。见 第2.1.2.1条;
——对第一类非计划停运,保留其中一部分内容,将“另:处于备用状态的设施,经调度批准进行
检修工作时,若检修工作超过调度规定的时间,则超过规定时间的停运部分”删掉。见第2.1.2.2.1条;
——对第四类非计划停运重新进行了定义,将其修改为”处于备用状态的设施,经调度批准进行检
修工作的停运”,其它内容删掉。见第2.1.2.2.4条;
——对组合电器的类型做了详细分类并做了注解说明。见第4.1条;
——统计单位套的定义做了修改,修改为“套,指一个变电(升压)站内通过壳体及盆式绝缘子封
闭连接的一个或多个间隔,与电网系统其他设备通过架空线、电缆或封闭线路等方式进行连接在一起的组合电器称为一套组合电器”,见第4.2条;
——增加了间隔的概念,并对各种形式组合电器间隔做了注解说明。见第4.2条;
——组合电器指标除保留原来单元件指标、某套组合电器指标、多套组合电器指标计算以外,增加
了按间隔计算的指标。见第5.4.1.1.2条、第5.4.1.1.3条、第5.4.1.1.4条、第
5.4.1.2.2条、第5.4.1.2.3条、第5.4.1.2.4条、第5.4.2条、第5.4.3条。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可靠性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锦峰、胡小正、陈丽娟、李玉生、赵凯、黄幼茹、刘华。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DL/T837-2003
II
DL/T —20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的统计办法和评价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发、输、供电企业输变电设施功能的可靠性评价。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使用 active
设施自投产后,即作为统计对象进入使用状态。使用状态分为可用状态和不可用状态。 状态分类如下:
运行S(包括:带电作业LO)
可用A 调度停运备用DR 备用R
受累停运备用PR
使用 大修PO1 ACT 小修PO2 计划停运PO 试验T 清扫C
不可用U 改造施工RC
第一类非计划停运UO1 强迫停运FO 非计划停运UO 第二类非计划停运UO2 第三类非计划停运UO3 第四类非计划停运UO4
2.1.1
可用 available
设施处于能够完成预定功能的状态,分为运行状态和备用状态。 2.1.1.1
运行 in service
设施与电网相联接,并处于带电的状态。
2.1.1.2
备用 reserve shutdown
设施可用,但不在运行的状态,分为调度停运备用状态和受累停运备用状态。 2.1.1.2.1
调度停运备用 dispatching reserve shutdown
设施本身可用,但因系统运行方式的需要,由调度命令而备用者。 2.1.1.2.2
受累停运备用 passive reserve shutdown
设施本身可用,但因相关设施的停运而被迫退出运行状态者。
1
DL/T —20
2.1.2
不可用 unavailable
设施不论由于何种原因引起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状态,分为计划停运状态和非计划停运状态。 2.1.2.1
计划停运 planned outage
在年度、季度、月度检修计划上安排的停运状态。
2.1.2.1.1
大修停运planned outage 1
在年度检修计划上安排的检修时间较长的计划停运。
2.1.2.1.2
小修停运 planned outage 2
在年度、季(月)度检修计划上安排的检修时间相对较短的计划停运。 2.1.2.1.3 试验 test
各种绝缘试验、保护传动试验及事先经主管部门批准的新技术试验。 2.1.2.1.1 清扫 clean
为清除设施外绝缘污秽进行的季节性停运。包括春(秋)检的停运。
2.1.2.1.2
改造施工 reform construction
由于城市建设改造或电网新建、扩建引起的线路迁移或升高杆塔等施工改造以及由于扩容、绝缘改
造、变压器的无励磁调压改有载调压等改造施工。
2.1.2.2
非计划停运 unplanned outage
设施处于不可用而又不是计划停运的状态,分为第一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第二类非计划停运状态、
第三类非计划停运状态和第四类非计划停运状态。 2.1.2.2.1
第一类非计划停运 unplanned outage 1
指设施必须立即从可用状态改变到不可用状态。
2.1.2.2.2
第二类非计划停运 unplanned outage 2
指设施虽非立即停运,但不能延至24h以后停运者(从向调度申请开始计时)。 2.1.2.2.3
第三类非计划停运 unplanned outage 3
设施能延迟至24h以后停运。
2.1.2.2.4
第四类非计划停运 unplanned outage 4
处于备用状态的设施,经调度批准进行检修工作的停运。 2.1.2.2.5
强迫停运 forced outage
设施的第一类、第二类非计划停运均称为强迫停运。 2.2
可用小时 availible hours
设施处于可用状态下的小时数。 2.2.1
运行小时 service hours
2
DL/T —20
设施处于运行状态下的小时数。 2.2.2
备用小时 reserve shutdown hours
设施处于备用状态下的小时数。
2.2.2.1
调度停运备用小时 dispatching reserve shutdown hours
设施处于调度停运备用状态下的小时数。 2.2.2.2
受累停运备用小时 passive reserve shutdown hours
设施处于受累停运备用状态下的小时数。 2.3
不可用小时 unavaiable hours
设施处于不可用状态下的小时数。 2.3.1
计划停运小时 planned outage hours
设施处于计划停运状态下的小时数。 2.3.1.1
大修小时 planned outage hours 1
设施处于大修状态下的小时数。 2.3.1.2
小修小时 planned outage hours 2
设施处于小修状态下的小时数。 2.3.1.3
试验小时 test outage hours
设施处于试验状态下的小时数。 2.3.1.4
清扫小时 clean outage hours
设施处于清扫状态下的小时数。
2.3.1.5
改造施工小时 reform construction outage hours
设施处于改造施工状态下的小时数。 2.3.2
非计划停运小时 unplanned outage hours
设施处于非计划停运状态下的小时数。 2.3.2.1
第一类非计划停运小时 unplanned outage hours 1
设施处于第一类非计划停运状态下的小时数。 2.3.2.2
第二类非计划停运小时 unplanned outage hours 2
设施处于第二类非计划停运状态下的小时数。 2.3.2.3
第三类非计划停运小时 unplanned outage hours 3
设施处于第三类非计划停运状态下的小时数。 2.3.2.4
第四类非计划停运小时 unplanned outage hours 4
设施处于第四类非计划停运状态下的小时数。
3
DL/T —20
2.3.2.5
强迫停运小时 forced outage hours
设施处于强迫停运状态下的小时数。
2.4
统计期间小时 period hours
设施处于使用状态下,根据统计需要选取期间的小时数。 2.5
统计台[100km(km)、元件、段、条]年 unit years
统计期间设施的台[100km(km)、元件、段、条]年数。
若投运当年统计期间不满一年的则按实际投运时间折算。 其折算公式为:
当年投运天数
统计台[100km(km)、元件、段、条]年=(———————— )台[100km(km)、元件、段、条].年(1)
365
2.6
计划停运次数 planned outage times
设施处于计划停运状态的次数。 2.6.1
大修停运次数planned outage times 1
设施处于大修状态下的次数。 2.6.2
小修停运次数planned outage times 2 设施处于小修状态下的次数。 2.6.3
试验停运次数test outage times
设施处于试验状态下的次数。 2.6.4
清扫停运次数 clean outage times 设施处于清扫状态下的次数。 2.6.5
改造施工停运次数 reform construction outage times
设施处于改造施工状态下的次数。 2.7
备用停运次数 reserve shutdown times
设施处于备用状态下的次数。 2.7.1
调度停运备用次数 dispatching reserve shutdown times
设施处于调度停运备用状态下的次数。 2.7.2
受累停运备用次数 passive reserve shutdown times 设施处于受累停运备用状态下的次数。 2.8
非计划停运次数 unplanned outage times
设施处于非计划停运状态的次数。
对断路器而言,非计划停运次数还应包括其本身的拒分拒合、自分自合、慢分慢合及不同期分合的次数。
2.8.1
第一类非计划停运次数 unplanned outage times 1
4
DL/T —20
设施处于第一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的次数。 2.8.2
第二类非计划停运次数unplanned outage times 2
设施处于第二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的次数。 2.8.3
第三类非计划停运次数 unplanned outage times 3
设施处于第三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的次数。 2.8.4
第四类非计划停运次数 unplanned outage times 4
设施处于第四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的次数。 2.8.5
强迫停运次数 forced outage times 设施处于强迫停运的次数。 3 基本要求
3.1 本标准中指标评价所要求的各种基础数据报告,必须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全面而客观地反应输变电设施的真实状况,做到准确、及时、完整。
3.2 与本标准配套使用的“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及相关代码,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组织编制,全国统一使用。
3.3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统计状态英文及缩写参见附录A,输变电设施可靠性指标中、英文对照参见附录B。
4 统计设施的种类和统计单位
4.1 统计设施的种类
统计的输变电设施包括: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仅包括柱式断路器和罐式断路器)、电流互感器(不含附设于变压器、断路器内不作设施注册的套管型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含电容式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避雷器、耦合电容器、阻波器、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组合电器、母线。其中组合电器包括三种类型(见注1、注2、注3)。
注1: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电器:将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等多 种设备以及主母线、分支母线等封装在各自的气隔内,组合在一起,除出线套管外,无外露带 电体;
注2:复合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电器:将GIS中部分静态电气部件 如:电压互感器、避雷器、 主母线、分支母线,特别是母线部分全部或部分地出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的系统,出的部件 通过架空连接线(电缆)与设备的出线套管(电缆仓)相连接;
注3:紧凑型组合电器:包括:(1)以罐式断路器为基础,将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和电流 互感器等多个功能部件封闭在一个标准模块内,各种元件气体连通不分隔室,模块在工厂预装;(2) 以柱式断路器为核心,通过紧凑布位,充分利用各设备自身的结构组成部件,相互配合,将敞开式 的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互感器等设备机械的连接组合在一起,各组成部分均为敞开式的功能设备。
4.2 统计单位
变压器——三相变压器为台;单相变压器一相为1台(包括备用相)。 电抗器——三相为1台;
5
DL/T —20
断路器——三相为1台;
隔离开关——三相为1台;中性点隔离开关单相为1台;
架空线路——100km(架空线路统计长度按每回线路的杆线长度计算); 电缆线路——km;
母线——段,指变电(升压)所(站)中的母线系统;
组合电器(GIS)——套,指一个变电(升压)站内通过壳体及盆式绝缘子封闭连接的一个或多个 间隔(见注4、注5、注6),与电网系统其他设备通过架空线、电缆或封闭线路等方式进行连接在一起的组合电器称为一套组合电器; 其它设施一律按相统计并分别注册。
注4:GIS间隔:由共同完成某一功能的隔室及其内部的电气元件组成。按照间隔实现的运行功能
分为:进/出线间隔、母线间隔、母线PT间隔、母联间隔、分段间隔等。
注5:H-GIS间隔:通过盆式绝缘子及壳体连接封闭的一个或多个隔室,间隔之间、间隔与电网系 统或其它设备通过架空线、电缆等方式进行连接。
注6:紧凑型组合电器间隔:设备全部功能单元的空间结构,与其他紧凑型开关设备、电网系统其 它设备之间,通过架空线、电缆等方式进行连接。 5 评价指标
5.1 变压器、电抗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隔离开关、耦合电容器、阻波器、避雷器、母线 5.1.1 单台(段)指标
可用系数
可用小时AH
AF=————————————×100% ………………(2)
统计期间小时PH
运行系数
运行小时SH
SF=————————————×100% ………………( 3 ) 统计期间小时PH 计划停运系数
计划停运小时POH
POF=————————————×100% ………………( 4 ) 统计期间小时PH
非计划停运系数
非计划停运小时UOH
UOF=————————————×100% ………………( 5 ) 统计期间小时PH
强迫停运系数
强迫停运小时FOH
FOF=————————————×100% ………………( 6 ) 统计期间小时PH 计划停运率
6
DL/T —20
计划停运次数POT
POR=———————————— 次/台(段)年 ………………( 7 ) 统计台(段)年数UY
非计划停运率
非计划停运次数UOT
UOR=———————————— 次/台(段)年 ………………( 8 )
统计台(段)年数UY
强迫停运率
强迫停运次数FOT
FOR=———————————— 次/台(段)年 ………………( 9 )
统计台(段)年数UY
连续可用小时
可用小时AH
CSH=———————————————————----——————— 小时/次 ……………( 10 ) 计划停运次数POT+非计划停运次数UOT
暴露率
运行小时SH
EXR=————————×100% ………………( 11 ) 可用小时AH
5.1.2 同一电压等级同类设备多台(段)综合指标
可用系数
∑可用小时AH
AF=——————————————×100%
∑统计期间小时PH
∑某台设备可用系数AF×该设备统计台(段)年数
=———————--------------—————————————————×100%……………(12 )
∑某台设备统计台(段)年数
运行系数
∑运行小时SH
SF=——————————————×100%
∑统计期间小时PH
∑某台设备运行系数SF×该设备统计台(段)年数
∑某台设备统计台(段)年数
= ——————————————————————×100% ……………( 13 )
计划停运系数
∑计划停运小时POH
POF=————————————×100%
∑统计期间小时PH
∑某台设备计划停运系数POF×该设备统计台(段)年数
=—————————————----------------——----—————×100% ……………( 14 )
∑某台设备统计台(段)年数
7
DL/T —20
非计划停运系数
∑非计划停运小时UOH
UOF=—————————————×100%
∑统计期间小时PH
∑某台设备非计划停运系数UOF×该设备统计台(段)年数
=——————————————----------—————--------—————×100%……………( 15 )
∑某台设备统计台(段)年数
强迫停运系数
∑强迫停运小时FOH
FOF=——————————————×100%
∑统计期间小时PH
∑某台设备强迫停运系数FOF×该设备统计台(段)年数
=—————————————————--------------------—————×100% ……………( 16 )
∑某台设备统计台(段)年数
计划停运率
∑计划停运次数POT
POR=—————————————
∑统计台(段)年数
∑某台设备计划停运率POR×该设备统计台(段)年数
=———————————————-------—--------————— 次/台(段)年……………( 17 )
∑某台设备统计台(段)年数
非计划停运率
∑非计划停运次数UOT
UOR=—————————————
∑统计台(段)年数
∑某台设备非计划停运率UOR×该设备统计台(段)年数
=————————————————-----———--------————— 次/台(段)年……………( 18 )
∑某台设备统计台(段)年数
强迫停运率
∑强迫停运次数FOT
FOR=—————————————
∑统计台(段)年数
∑某台设备强迫停运率FOR×该设备统计台(段)年数
=————————————------——————--------————— 次/台(段)年………( 19 )
∑某台设备统计台(段)年数
连续可用小时
∑可用小时AH
CSH =—————————————-————————--------————— 次/台(段)年………( 20 ) ∑(计划停运次数POT + 非计划停运次数UOT)
暴露率
∑运行小时SH
8
DL/T —20
EXR=————————×100% ……………( 21) ∑可用小时AH
5.1.3 不同电压等级多台(段)同类设备综合指标
可用系数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可用系数AF×该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数
AF=—————---—————————————————————————————×100%( 22 )
∑某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数
运行系数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运行系数SF×该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数
SF=——————————————————————————————————×100%…( 23 )
∑某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数
计划停运系数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计划停运系数P0F×该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数
POF=———————————————————————------------—————————————×100% ( 24 )
∑某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数
非计划停运系数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非计划停运系数U0F×该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数
UOF=———————---------------——————————————————————————×100% ( 25 )
∑某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数
强迫停运系数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强迫停运系数F0F×该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数
FOF=——————————---——--------———-—————-——————————————×100% ( 26 )
∑某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数
计划停运率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计划停运率POR×该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数
POR=——————————————-----——————————————————— 次/百台(段)年( 27 )
∑某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数
非计划停运率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非计划停运率UOR×该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数
UOR=————————--—————————————————————————— 次/百台(段)年( 28 )
∑某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数
强迫停运率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强迫停运率FOR×该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数
FOR=—————————--————————-----------———-————————— 次/百台(段)( 29 )
∑某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数
连续可用小时:同公式(20)。 暴露率:同公式(21)。
5.2 断路器
5.2.1 单台指标
可用系数:同公式(2)。
9
DL/T —20
运行系数:同公式(3) 计划停运系数:同公式(4)。 非计划停运系数:同公式(5)。
强迫停运系数:同公式(6)。 计划停运率:同公式(7)。 非计划停运率:同公式(8)。 强迫停运率:同公式(9)。 暴露率:同公式(11)。 平均无故障操作次数
操作次数
MTBF=———————-----——— 次/每非计划停运间隔 ……………(30)
非计划停运间隔数
式中:非计划停运间隔数采用非计划停运次数;操作次数按断路器的分闸次数统计,分闸次数为正常操作分闸
次数、切除故障分闸次数及调试分闸次数之和。
正确动作率
非正确动作次数
CMR=(1— -----------------------------------------------)×100% ……………(31 )
切除故障次数+正常操作次数+非正确动作次数
式中:非正确动作次数包括其本身的拒分拒合、慢分慢合及不同期分合的次数。
5.2.2 同一电压等级多台设备综合指标
可用系数:同公式(12)。 运行系数:同公式(13)。 计划停运系数:同公式(14)。 非计划停运系数:同公式(15)。 强迫停运系数:同公式(16)。 计划停运率:同公式(17)。 非计划停运率:同公式(18)。 强迫停运率:同公式(19)。 暴露率:同公式(21)。 平均无故障操作次数:
∑操作次数
MTBF=——————----———— 次/每非计划停运间隔 ……………( 32 )
∑非计划停运间隔数
式中:非计划停运间隔数采用非计划停运次数;操作次数按断路器的分闸次数统计,分闸次数为正常操作分闸次数、切除故障分闸次数及调试分闸次数之和。
正确动作率
∑非正确动作次数
10
DL/T —20
CMR=[1— -----------------------------------------------------]×100% ……………( 33 )
∑(切除故障次数+正常操作次数+非正确动作次数)
式中: 非正确动作次数包括其本身的拒分拒合、慢分慢合及不同期分合的次数。
5.2.3 不同电压等级多台设备综合指标 可用系数:同公式(22)。 运行系数:同公式(23)。 计划停运系数:同公式(24)。 非计划停运系数:同公式(25)。 强迫停运系数:同公式(26)。
计划停运率:同公式(27)。 非计划停运率:同公式(28)。 强迫停运率:同公式(29)。
暴露率:同公式(21)。
平均无故障操作次数:同公式(32)。 正确动作率:同公式(33)。 5.3 架空线路、电缆线路 5.3.1 单条线路的指标 可用系数:同公式(2)。
运行系数:同公式(3)。 计划停运系数:同公式(4)。 非计划停运系数:同公式(5)。
强迫停运系数:同公式(6)。 计划停运率
计划停次数POT
按100km(km)计算: POR =———------—----———— 次/100km(km)年 统计100km(km)年数
计划停运次数POT
按条计算: POR =—————-——— 次/条年 统计条年数
非计划停运率
非计划停运次数UOT 按100km(km)计算:UOR=————------------———— 次/100km(km)年 统计100km(km)年数
非计停次数UOT
按条计算: UOR=—————-----——— 次/条年 统计条年数
……………( 34 )
……………( 35 )
……………( 36 )
……………(37)
11
DL/T —20 强迫停运率
强迫停运次数FOT
按100km(km)计算:FOR=——————-------------——— 次/100km(km)年 ……………( 38 )
统计100km(km)年数
强迫停运次数POT
按条计算: FOR=—————————— 次/条年 ……………(39)
统计条年数
连续可用小时:同公式(10)。 暴露率:同公式(11)。
5.3.2 同一电压等级多条线路综合指标
可用系数
按100km(km)计算:
∑(某条线可用系数AF×该条线100km(km)年数)
AF=————————————————————————————————————×100% ………( 40 ) ∑某条线100km(km)年数 按条计算:
∑(某条线可用系数AF×该条线条年数)
AF=—————————————————————————————×100% ……………( 41 )
∑某条线条年数
运行系数
按100km(km)计算:
∑(某条线运行系数SF×该条线100km(km)年数)
SF=————————————————————————————————————×100%………( 42 )
∑某条线100km(km)年数 按条计算:
∑(某条线运行系数SF×该条线条年数)
SF=—————————————————————————————×100% ……………( 43 ) ∑某条线条年数
计划停运系数
按100km(km)计算:
∑(某条线计划停运系数POF×该条线100km(km)年数)
POF=————————————————————————————————————×100% ………( 44 ) ∑某条线100km(km)年数
按条计算:
∑(某条线计划停运系数POF×该条线条年数)
POF=——----——————————————————————————×100% ……………( 45 )
∑某条线条年数
非计划停运系数
按100km(km)计算:
∑(某条线非计划停运系数UOF×该条线100km(km)年数)
UOF=————————————————————————————————————×100% ………( 46 ) ∑某条线100km(km)年数 按条计算:
∑(某条线非计划停运系数UOF×该条线条年数)
UOF=————————————————————————————————×100% ……………( 47 )
∑某条线条年数
强迫停运系数
按100km(km)计算:
∑(某条线强迫停运系数FOF×该条线100km(km)年数) 12
DL/T —20
FOF=—————————--—————————————————————————×100% ………( 48 )
∑某条线100km(km)年数 按条计算
∑(某条线强迫停运系数FOF×该条线条年数)
FOF=———————————————————————————————×100% ……………( 49 )
∑某条线条年数
计划停运率
按100km(km)计算: ∑计划停运次数POT
POR=—————----------——— ∑统计100km(km)年数
∑(某条线计划停运率POR×该条线100km(km)年数)
=————————--—————————————————————— 次/100km(km)年 ………( 50 ) ∑某条线100km(km)年数
∑计划停运次数POT 按条计算: POR=———————----— ∑统计条年数
∑(某条线计划停运率POR×该条线条年数)
=——————————————————————————— 次/条年 ……………( 51 ) ∑某条线条年数
非计划停运率
按100km(km)计算: ∑非计划停运次数UOT
UOR=———————-----------— ∑统计100km(km)年数
∑(某条线非计划停运率UOR×该条线100km(km)年数)
=—————————————————————————---————— 次/100km(km)年 ………( 52 ) ∑某条线100km(km)年数
∑非计停次数UOT
按条计算: UOR=———————————— ∑统计条年数
∑(某条线非计划停运率UOR×该条线条年数)
=—————————————————————————— 次/条年 ……………( 53 ) ∑某条线条年数
强迫停运率
按100km(km)计算: ∑强停次数FOT
FOR=—————----------——— ∑统计100km(km)年数
∑(某条线强迫停运率FOR×该条线100km(km)年数)
=———————————-—————---—————————————— 次/100km(km)年 ……(54) ∑某条线100km(km)年数
∑强停次数FOT 按条计算: FOR=———————— ∑统计条年数
∑(某条线强迫停运率FOR×该条线条年数)
=————————————————————————— 次/条年 …………( 55)
13
DL/T —20
∑某条线条年数
连续可用小时:同公式(20)。
暴露率:同公式(21)。
非计划停运条次比
∑某回线路非计划停运次数)
UORC =————————————————————— 次/条 ……………( 56)
线路总条数
5.3.3 不同电压等级多条线路综合指标 可用系数
按100km(km)计算: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可用系数AF×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100km(km)年数
AF=———————————————---———————————-————————×100%………( 57 )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100km(km)年数 按条计算: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可用系数AF×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条年数
AF=———————————----————————————————--——×100% …………( 58 )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条年数
运行系数
按100km(km)计算: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运行系数SF×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100km(km)年数
SF=———--————————————————————————--———————×100%………( 59 )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100km(km)年数 按条计算: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运行系数SF×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条年数
SF=———————————----—————————————————--—×100% ………( 60 )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条年数
计划停运系数
按100km(km)计算: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计划停运系数P0F×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100km(km)年数
POF=——————————————————-----———————--————————-—×100%…( 61 )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100km(km)年数
按条计算: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计划停运系数P0F×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条年数
POF=——————————-----—————————————————————×100% ……( 62 )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条年数
非计划停运系数
按100km(km)计算: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非计划停运系数U0F×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100km(km)年数
UOF=———————————————---————————--——————-———————×100%( 63 )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100km(km)年数 按条计算: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非计划停运系数U0F×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条年数
UOF=————————————————————————————————————×100% ………( )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条年数
强迫停运系数
按100km(km)计算: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强迫停运系数FOF×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100km(km)年数
FOF=————————————————————————--————————--————×100% ……( 65 ) 14
DL/T —20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100km(km)年数 按条计算: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强迫停运系数FOF×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条年数
FOF=—————--——————————————---————————————×100% …………( 66 )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条年数
计划停运率
按100km(km)计算: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计划停运率POR×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100km(km)年数
POR=———————————————————--———————————-———--— 次/100km(km)年 ( 67 )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100km(km)年数
按条计算: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计划停运率POR×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条年数
POR=—————————----------—————————————————-— 次/条年……………( 68 )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条年数
非计划停运率
按100km(km)计算: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非计划停运率UOR×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100km(km)年数
UOR=————————————————----—--————————————————— 次/100km(km)年
( 69 )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100km(km)年数
按条计算: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非计划停运率UOR×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条年数
UOR=—————————————————————————————————— 次/条年……( 70 )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条年数
强迫停运率
按100km(km)计算: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强迫停运率UOR×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100km(km)年数
FOR=—————————————————————----————————---————— 次/100km(km)年
( 71 )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100km(km)年数
按条计算: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强迫停运率UOR×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条年数
FOR=————————-------—————————————————---———— 次/条年……………( 72 )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条年数
5.3.4 分段维护、管理的线路综合指标 5.3.4.1 管辖段线路指标
应视为单条线路,计算公式参照单条线路指标,其指标计算参数取管辖段线路的实际值。
5.3.4.2 全线指标
应视为一条线路计算指标。先将第j次(j=1,2,3…k)各段的停运事件进行合并,即:停运次数合并为1次,停运时间应为全线的实际停运时间,然后再按照单条线路的指标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5.4 组合电器(以下简称GIS) 5.4.1 GIS内部元件指标
5.4.1.1 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隔离开关、避雷器、母线的指标与计算公式 5.4.1.1.1 单元件指标 同5.1.1。
5.4.1.1.2 单间隔GIS内部同类元件综合指标
同5.1.2。
5.4.1.1.3 同一电压等级多间隔GIS内部同类元件综合指标 同5.1.2。
15
DL/T —20
5.4.1.1.4 不同电压等级多间隔GIS内部同类元件综合指标 同5.1.3。
5.4.1.2 断路器的指标与计算公式 5.4.1.2.1 单台指标 同5.2.1。
5.4.1.2.2 单间隔GIS内部断路器综合指标
同5.2.2。
5.4.1.2.3 同一电压等级多间隔GIS内部断路器综合指标 同5.2.2。
5.4.1.1.4 不同电压等级多间隔GIS内部断路器的综合指标
同5.2.3。
5.4.2 某间隔GIS的指标 可用系数
∑ ∑统计期间内第j次(计停,非计停)的第I类元件╳第j次(计停,非计停)小时 ijAF=[1- ---------------------------------------------------------------------]╳100% ( 73 )
该间隔GIS的第i类元件总数╳统计期间小时 ∑i式中: 计停为计划停运;非计停为非计划停运。
运行系数
∑统计期间内第i类元件的运行小时 iSF=——--—---------------------—————————————————╳100% ……………(74 )
∑该间隔GIS的第i类元件总数×统计期间小时 i 计划停运系数
∑ ∑统计期间内第j次计划停运的第i类元件数╳第j次计划停运小时 ijPOF=---------------------------------------------------------╳100% …………( 75 ) ∑该间隔GIS的第i类元件总数×统计期间小时 i
非计划停运系数
∑ ∑统计期间内第j次非计划停运的第i类元件数╳第j次非计划停小时 ijUOF=-----------------------------------------------------------╳100%…………( 76 ) ∑该间隔GIS的第i类元件总数×统计期间小时 i
强迫停运系数
∑ ∑统计期间内第j次强迫停运的第i类元件数╳第j次强迫停运小时 ij FOF=-----------------------------------------------------------╳100% …………( 77 )
∑ 该间隔GIS的第i类元件总数×统计期间小时 i
计划停运率
∑∑统计期间内第j次计划停运的第i类元件数 ij POR=—————--—--------————————————————— 次/元件年… ( 78 )
∑该间隔GIS的第i类元件总数×统计期间小时/8760 i
16
DL/T —20
非计划停运率
∑ ∑统计期间内第j次非计划停运的第i类元件数 ijUOR=—————--—----—————--—————————— 次/元件年 …………(79) ∑该间隔GIS的第i类元件总数×统计期间小时/8760 i 强迫停运率
∑∑统计期间内第j次强迫停运的第i类元件数
ijFOR=—————-------—----—————————-———————— 次/元件年 ……( 80 )
∑ 该间隔GIS的第i类元件总数×统计期间小时/8760 i
暴露率
∑统计期间内第i类元件的运行小时 iEXR=—————--—-----------——————————╳100% ……………( 81 )
∑统计期间第i类元件的可用小时 i5.4.3 多间隔GIS的指标 可用系数
∑第k间隔GIS可用系数╳第k间隔GIS元件总数╳第k间隔GIS统计期间小时 k AF=—————--—---——————-------------------------———————————————╳100%…( 82 )
∑第k间隔GIS总元件数╳第k间隔GIS统计期小时 k 运行系数 ∑第k间隔GIS运行系数╳第k间隔GIS元件总数╳第k间隔GIS统计期间小时 kSF=——————----—--—————————-------------------————————————╳100%…( 83 ) ∑第k间隔GIS器总元件数╳第k间隔GIS统计期间小时数 k 计划停运系数
∑第k间隔GIS计划停运系数╳第k间隔GIS元件总数╳第k间隔GIS统计期间小时 kPOF=——————----———---———————-------------------—————————————╳100%…( 84 ) ∑第k间隔GIS总元件数╳第k间隔GIS统计期间小时数 k
非计划停运系数
∑第k间GIS非计划停运系数╳第k间隔GIS元件总数╳第K间隔GIS统计期间小时 kUOF=—————--—----———————-----———-------------------———————————╳100%…( 85 ) ∑第k间隔GIS总元件数╳第K间隔GIS统计期间小时数 k
强迫停运系数
第k间隔GIS强迫停运系数╳第k间隔GIS元件总数╳第k间隔GIS统计期间小时 ∑kFOF=——————----——————---————-------------------—————————————╳100%…( 86 ) ∑第k间隔GIS总元件数╳第k间隔GIS统计期间小时数 k
计划停运率
∑第k间隔GIS计划停运率╳第k间隔GIS元件总数╳第k间隔GIS统计期间小时 kPOR=——————-----------——————--------------------—————————————次/元件年…( 87 )
17
DL/T —20
∑第k间隔GIS总元件数╳第k间隔GIS统计期小时 k
非计划停运率
第k间隔GIS非计划停运率╳第k间隔GIS元件总数╳第k间隔GIS统计期间小时
UOR=—————--—----———-------———------------------———--—————————-次/元件年…( 88 )
∑ k第k间隔GIS总元件数╳第k间隔GIS统计期小时
强迫停运率
∑第k间隔GIS强迫停运率╳第k间隔GIS元件总数╳第k间隔GIS统计期间小时 kFOR=——————----————------——--------------------——————————————次/元件年…( )
∑ k第k间隔GIS总元件数╳第k间隔GIS统计期小时
暴露率
∑统计期间第K间隔GIS运行小时 kEXR=——————————-————————------╳100% ……………( 90 )
∑ 统计期间第K间隔GIS可用小时 k5.4.4某套组合电器的指标
可用系数
∑k第k套GIS可用系数╳第k套GIS间隔总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AF = —————--—-----------------------———————————————╳100%..... (91) ∑k第k套GIS总间隔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运行系数 ∑k第k套GIS运行系数╳第k套GIS间隔总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SF = ——————----—--——----------------——————————————╳100%....(92) ∑k第k套GIS总间隔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数
计划停运系数 ∑k第k套GIS器计划停运系数╳第k套GIS间隔总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POF = —————————------------------------—————————————╳100%... (93) ∑k第k套GIS总间隔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数
非计划停运系数 ∑k第k套GIS非计划停运系数╳第k套GIS间隔总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UOF = ———————-----———-------------------———————————╳100%....(94) ∑k第k套GIS总间隔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数
强迫停运系数
18
DL/T —20
∑k第k套GIS强迫停运系数╳第k套GIS间隔总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FOF = ————--————-------------------—————————————╳100%....(95) ∑k第k套GIS总间隔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数
计划停运率
∑k第k套GIS计划停运率╳第k套GIS间隔总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POR = —————--------------------—————————————次/(间隔·年)…(96) ∑k第k套GIS总间隔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非计划停运率
∑k第k套GIS非计划停运率╳第k套GIS间隔总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UOR = —————--—----———-------———-----————————次/(间隔·年)…(97) ∑k第k套GIS总间隔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强迫停运率 ∑k第k套GIS强迫停运率╳第k套GIS间隔总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FOR = ——————---------------------—————————————次/(间隔·年)…(98) ∑k第k套GIS总间隔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暴露率 ∑k统计期间第k间隔GIS运行小时
EXR = ——————————-————————----╳100%........................... (99)
∑k统计期间第k间隔GIS可用小时 5.4.5 多套组合电器的指标
可用系数
∑k第k套GIS可用系数╳第k套GIS间隔总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AF=—————--—---——————-------------------------———————————————╳100%…(100) ∑k第k套GIS总间隔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运行系数 ∑k第k套GIS运行系数╳第k套GIS间隔总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SF=——————----—--—————————-------------------——————————————╳100%…( 101) ∑k第k套GIS总间隔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数 计划停运系数
∑k第k套GIS计划停运系数╳第k套GIS间隔总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POF=——————----———---———————-------------------—————————————╳100%…( 102 ) ∑k第k套GIS总间隔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数 非计划停运系数
19
DL/T —20
∑k第k套GIS非计划停运系数╳第k套GIS间隔总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UOF=—————--—----———————-----———-------------------———————————╳100%…( 103) ∑k第k套GIS总间隔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数 强迫停运系数
∑第k套GIS强迫停运系数╳第k套GIS间隔总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kFOF=——————----——————---——--——-------------------——————————╳100%…(104 ) ∑k第k套GIS总间隔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数
计划停运率
∑k第k套GIS计划停运率╳第k套GIS间隔总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POR=——————-----------——————--------------------———————————次/(间隔·年)…( 105) ∑k第k套GIS总间隔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非计划停运率
∑第k套GIS非计划停运率╳第k套GIS间隔总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kUOR=—————--—----———-------———---------------------------------———次/(间隔·年)…(.107)
∑ k第k套GIS总间隔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强迫停运率
∑k第k套GIS强迫停运率╳第k套GIS间隔总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FOR=——————----————------——-------------------——————————次/(间隔·年)…( 108 )
∑第k套GIS总间隔数╳第k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k
暴露率
∑统计期间第k套GIS运行小时 kEXR=——————————-————————------╳100% ……………(109) ∑统计期间第k套GIS可用小时 k
6统计评价报告
6.1 凡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的输变电设施,均应按本标准进行可靠性统计、评价,并按照电力行业
可靠性管理归口部门规定的报送时间和审核程序逐级上报输变电设施可靠性基础数据。对220kV以下电压的输变电设施实行分级管理。 6.2 报告若需修改,应以文件的形式逐级上报,详细说明更改内容和变更原因;各级主管部门对上报的报告应认真核实后进行转报;修改已报出的基础数据须下次报告时一并完成。 6.3 各类设施注册表的格式及说明见表1至表9。
6.3.1架空线路长度、铁塔或水泥杆基数按其管辖段数进行注册。由不同部门管理的同一输电线路的编码须一致,编码由上级部门统一制定。
6.3.2 一条线路中由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连接而成时,按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分别注册,并取用同一线路编号。
6.3.3一条线路由几种规格的导线连接而成时,应将各截面导线的长度加以说明。 6.3.4 GIS除以套为单位注册外,还应注册间隔并间隔中包含的母线、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及避雷器分别注册。 其中:
20
DL/T —20
母线:以段为单位注册,三相为一个元件。 断路器(含负荷开关):三相为一台。 电流互感器:一相一台。 电压互感器:一相一台。 避雷器:一相一台。
隔离开关(包括接地开关以及快速接地开关):三相一组。
电缆室:连接电缆的气室以及一切由GIS厂家提供安装电缆的元件。
联接件:指隔室内除导体外无任何其他元件,只起连接作用的气室(如三通,连接架空线路的 SF6封闭导线及套管(只统计GIS厂家提供的封闭导线及套管)。 主控制柜:就地控制断路器及刀闸的装置,通常一台断路器一个。
6.4各类设施运行情况统计表的格式见表10、表11。
6.4.1 各类设施的运行情况应根据现场的工作票和操作票随时进行记录,不得遗漏。对带电作业、计划停运及非计划停运状态,要求填写事件编码(对大修状态,要求填写检修中主要处理的前三个事件编码)。造成停运的主事件及并存事件,按主次排列,编码应填写完整,不得遗漏。 6.4.2 输变电设施带电体上的带电作业属于运行状态,应列入统计范畴,此时设施停运次数及其停运时间均为零;但要记录其带电作业起、止时间和事件编码。
6.4.3 GIS的运行事件,应按照引起停运的部件(即6.3.5中所涉及的9类设施),在组合电器运行情况统计表(表11)中填报。组合电器的断路器也应按要求填报操作次数及切除短路电流的统计表。 6.4.4 当输电线路发生跳闸事件,如果自动重合闸成功时,应计为第一类非计划停运一次,停运时间计为零;如果自动重合闸失败后停运,无论手动强送是否成功,均按第一类非计划停运统计。
6.4.5 统计期间计划停运次数与非计划停运次数之和为零时,其连续可用小时记为:连续可用小时大于统计期间小时。
6.4.6 断路器分闸次数情况统计表见表12,应每月综合填报一次,分相重合闸次数应说明。 6.4.7 断路器开断短路电流情况统计表见表13,每季度填报一次。
6.5 设施变动情况表――为跟踪设施变动,每季须将设施变动(含退役)的情况填报一次。设施变动情况表的格式见表14。
其中:退役――指设施报废;
退出――指设施由于某种原因离开安装位置,并且在该安装位置上又有同类设施投运,则离开安装位置的设施记作退出;
变动――退役和退出统称变动。 6.6 各类设施可靠性指标汇总表见表15。
21
DL/T —20
表1 变压器注册表
单位代码及名
称
变电站代码及
名称
安装位置代码及名称
电压等级kV
型号
型式
容量 MVA
制造厂代码及名称
出厂日期 (年.月.日)
投运日期 (年.月.日)
备注
表2 变压器型式注册表
第一位 S:三相 D:单相
第二位 S:三线圈 E:双线圈
第三位 O:自耦 F:非自耦
第四位 Z:有载调压 W:无励磁调压
第五位 O:油绝缘 G:SF6绝缘
第六位 内部冷却方式 N:自然循环 F:强迫循环
D:强迫导向循环
第七位
外部冷却方式
A:空气
W:水
第八位
N:自然循环
F:强迫循环
表3 断路器注册表
变电站代码及名安装位置代码
单位代码及名称
称 及名称
电压
等级 kV
型式
a
型号
断口 数量
额定 电流 A
额定开断操作机构
操作机制造厂代出厂日期 投运日期
备注 电流 b
型式 构型号 码及名称 (年.月.日) (年.月.日)
kA
注:对于超高压断路器(330 kV、500kV),如果有合闸电阻,应填写阻值。
a断路器型式按灭弧介质分为:Z表示真空开关;D表示多油开关;S表示少油开关;K表示空气开关;L表示SF6开关;
b操作机构型式分为:D表示电磁操作机构;T表示弹簧操作机构;Y表示液压操作机构;Q表示气动操作机构;L表示其它操作机构。
22
DL/T —20
表4 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注册表
单位代码及名称
变电站代码及
名称 安装位置代码及名称
电压等级
kV a
型式 b
型号 制造厂代码及
名称 出厂日期 (年.月.日)
投运日期 (年.月.日)
备注 a避雷器的电压等级按所运行系统的额定电压注册,不按灭弧电压注册。 b型式的填写:
电流互感器:S表示SF6绝缘 ;Y表示油绝缘。 电压互感器:C表示电磁式; R表示电容式。
避 雷 器:P表示普阀型;C表示磁吹阀型;Y表示氧化锌型;G表示管型。
表5 电抗器、耦合电容器、阻波器、隔离开关注册表
单位代码及名称
变电站代码及名称
安装位置代码及名称
电压等级 kV
型号
制造厂代码及名称
出厂日期 (年.月.日)
投运日期 (年.月.日)
备 注
表 6 组合电器注册表
局厂代码变电站代及名称 码及名称
安装位置代
电压等主接线热稳定制造厂代出厂 投运 b
码 a型式
级kV 方式 电流 码及名称日期 日期
及名称
间隔安装间隔 母线 断路 CT
位置代码数量 段数 器数 数
及名称
PT 数
隔离 开关数
避雷 器数
电缆 室数
联接 件数
主控 柜数
a主接线方式:指本套组合电器的主接线方式。
线路变压器组代码为XBZ;内桥型(含扩大内桥接线)代码为NQ;外桥型(含扩大外桥接线)代码为WQ;单母线代码为D; 单母线分段代码为DF;单母线分段带旁路代码为DFP;单母线带旁路代码为DP;双母线代码为S;
双母线分段(包括单(双)分段)代码为SF;双母线分段带旁路代码为SFP;双母线带旁路代码为SP;角型代码为J; 3/2或4/3开关代码为K;其它代码为Q。
b型式的填写:GIS全分相式为D;GIS三相共筒式为S;GIS主母线三相共筒式为M;C-GIS(又称充气柜,多为66kV以下)为C;H-GIS为H;紧凑型组合电器为Q。
表 7 架空线路注册表
单位代码线路代码及
电压等级
交直流类型
kV
杆种及基数
导线型号
线路长度 100km
设计单位代码及名称
施工单位
投运日期
备注
23
DL/T —20
及名称
名称
铁塔
水泥
全长
管段长
代码及名称
(年.月.日)
表 8 电缆线路注册表
单位代码及
线路代码及名称
名称
电压等级 kV
交直流类型
电缆型号
管辖段线路长度km
制造单位代码及名称
施工单位单码及名称
投运日期 (年.月.日)
备注
表9 母线注册表
单位代码及变电站代码安装位置代名称 及名称 码及名称
电压 等级 kV
接线 方式
a母线 型式
b交直流 类型
母线 长度 km
导造绝缘材料制绝缘材料 设计单位代施工单位代单位代码造厂代码及基(串)数 码及名称 码及名称 及名称 名称
导体出厂 日期 (年.月.日)
绝缘材料出厂日期 (年.月.日)
投运日期 (年.月.日)
备注
a“接线方式”按表6“主接线方式”。
b“母线型式”中,R表示软母线, Y表示硬母线。
表 10 输变电设施运行情况统计表
单位代码及名称
电压 安装位置代码及变电站代码及名称 等级 名称 kV
状态起始时间 (年.月.日.时.分)
状态终止时间 (年.月.日.时.分)
状态 分类
停运原因分类 停运部件代码及名称
技术原因代码及名称
责任原因代码及名称
修理费用 (万元)
24
DL/T —20
表 11 组合电器运行情况统计表
局(厂)代码及变电站代码安装位置代名称 及名称 码及名称 电压等级 间隔安装位置代kV 码及名称 停运事件的元件 名称 状态起始时间 停运原因分类 状态终止时间 a安装位置代(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分) 状态分类 停运部件代码及技术原因代码及责任原因代码及分) 码及名称 名称 名称 名称 修理费用 (万元)
注:当一个事件停运多个元件时,应以元件单独统计。
a事件状态的划分与常规设备相同。
表12 断路器操作次数情况统计表
变电站(升
单位代码及
压站)代码
名称
及名称
安装位置代电压等级统计起始时间
kV 码及名称 (年.月.日.时.分)
统计终止时间
(年.月.日.时.分)
断路器分闸次数
切除故障 次数
正常操作 次数
调试操作 次数
总操作 次数
备注
表 13 断路器开断短路电流情况统计表
开断短路电流时间 电压等级 短路点距离 kV km (年.月.日.时.分) 单位代码及名变电站代码及安装位置代码及名称 称 名称 开断短路电流有效值 kA 短路原因编码 备 注 注1:单相开断需在备注中说明。
注2:短路原因编码:填写应按事件原因编码,停运部件代码应填写引起短路的设施的部件代码。
25
DL/T —20
表 14 输变电设施变动情况统计表
设施类型
+
单位代码及名称
变电站代码及
名称
安装位置代码及
名称
电压等级 kV
退出日期 (年.月.日)
修复日期 (年.月.日)
变动号
备 注
注1:设施变动(退役或退出),均应填入此表。 注2:设施退役还需在备注中说明。
表 15输变电设施可靠性指标汇总表
填报单位 : 统计期限
单位代码及设施电压等级 a
设施总数
名称 类型 kV
统计百台
(段、元件、千米)
年数
强迫停可用系数连续可用小时 非计划停运次数 非计划停运时间
b
% h/次 次 h 运率
计划停运次数
次
计划停运时间
h
a架空线路的单位为:100km;电缆线路的单位为:km;母线的单位为:段;GIS的单位为:套;其它设备的单位为:台。 b架空线路的单位为:次/100km年;电缆的单位为:次/km年;其它设备单位为:次/百台(段、元件)年。
填报人: 主管: 单位盖章:
26
DL/T —20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统计状态英文及缩写
表A.1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统计状态英文及缩写
中文 使用 可用 运行 带电作业 备用 调度停运备用 受累停运备用
不可用 计划停运 大修停运 小修停运 试验 清扫 改造施工 非计划停运 第一类非计划停运 第二类非计划停运 第三类非计划停运 第四类非计划停运
强迫停运
英文 active available in service live-line operation reserve shutdown dispatching reserve shutdown passive reserve shutdown
unavailable planned outage planned outage 1(overhaul) planned outage 2(maintenace outage)
test clean reform construction unplanned outage unplanned outage 1(immediate) unplanned outage 2(delayed) unplanned outage3(postponed) unplanned outage 4(deferred)
forced outage
缩写 ACT A S LO R DR PR U PO PO1 PO2 T C RC UO UO1 UO2 UO3 UO4 FO
27
DL/T —20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指标中、英文对照表
表B.1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指标中、英文对照表
指标名称 可用系数 运行系数 计划停运系数 非计划停运系数 强迫停运系数 计划停运率 非计划停运率 强迫停运率 连续可用小时 暴露率 平均无故障操作次数
正确动作率 非计划停运条次比 统计台年数 计划停运小时 非计划停运小时 强迫停运小时 可用小时 运行小时 备用小时 统计期间小时 计划停运次数 非计划停运次数 强迫停运次数
英文全称 available factor service factor planned outage factor unplanned outage factor forced outage factor planned outage rate unplanned outage rate forced outage rate continuously service hours
exposure rate mean times between failure correctly motion rate unplanned outage ratio of circuits
unit years planned outage hours unplanned outage hours forced outage hours available hours service hours reserve shutdown hours
period hours planned outage times unplanned outage times forced outage times
英文缩写 AF SF POF UOF FOF POR UOR FOR CSH EXR MTBF CMR UORC UY POH UOH FOH AH SH RH PH POT UOT FOT
28
DL/T —20
参 考 文 献
[1]IEC271-1990,可靠性的基本名词、定义和有关数学。 —1994,可靠性、维修性术语;
[3]ANSI/IEEE-762--1987,统计评价发电设备可靠性、可用率和生产能力的术语定义。 ————————————————
29
[2]GB/T31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