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教学新视野创客教育浅议高校生命教育
高 男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摘要】高校开展生命教育,不仅是强化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建设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通过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在日常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课堂知识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探索生命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同时,要建立高校生命教育效果评估体系,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
【关键词】高校 生命教育 内容 评估近年来,高校漠视生命、践踏生命、残害生命等事件时有发生,给学生本人及家庭带来沉重伤害,同时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引发了我们对高校生命教育的反思。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生命教育,而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理应承担起生命教育的重任。然而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我国高校生命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实以触目惊心的方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高校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已刻不容缓。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也是建设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高校漠视生命、践踏生命、残害生命事件的出现,不仅给受害人及双方家庭带来重大伤害,同时也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恶劣负面影响。加强生命教育,减少、杜绝高校恶性事件发生,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建设。
透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可以与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思想教育相结合,将生命教育的内容科学地渗透到上述教育活动中去,如将认识生命教育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理性面对挫折;尊重生命教育渗透到品德教育中,引导学生珍惜自己生命、关爱他人生命;生命价值教育渗透到日常思想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实现生命价值。(3)课堂知识讲授与课外体验教育相结合:生命知识教育可以通过课堂传授来完成,而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则需要通过课外实践来实现。课外实践的场所可以从校园扩展到社会,课外实践的形式可以包括讨论、参观、情景体验等,课外实践的内容可以涵盖生命教育的全部内容。
二、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根据国外经验,高校开展校园生命教育,主要内容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认识生命教育:认识生命教育就是要向学生传授有关生命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认识生命发展规律,注重生命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学会理解死亡、面对死亡;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学会管理情绪,战胜挫折,迎接挑战。(2)尊重生命教育:尊重生命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对生命产生敬畏之心。尊重、珍惜自己的生命,才能坦然接受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尊重、关爱他人生命,才能向他人伸出援手,不侵害、不剥夺他人的生命权利。(3)实现生命价值教育:实现生命价值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使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并为之奋斗,实现生命的价值。
校园生命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1)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可以从上述三方面内容入手,构建专门的课程体系,系统讲授生命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生命价值,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2)在日常教育中渗
一、高校生命教育的现实必要性高校生命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视生命,探索生命意义,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强化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建设。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唤醒大学生对生命的重视,引导大学生珍爱自身生命,同时也尊重他人生命,增强大学生的道德意识。珍爱、尊重生命不仅是道德层面的要求,同时也是法律的基本要求。践踏、伤害他人生命,不仅触碰了道德底线,同时也触犯了法律,必将然受到法律的严惩。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也是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正确的生命观,使大学生具备积极的生命态度、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成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高校生命教育效果评估构建高校生命教育评价体系,有利于实时检验生命教育效果,及时对生命教育方针、策略、措施做出调整和完善。高校生命教育评价体系是对生命教育过程的监督、评价和反馈,科学合理的生命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坚持动态性的原则,即做到实时评价与发展评价的统一、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统一,提高高校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加强高校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工作关注的重点,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已逐步探索出符合本国实际的生命教育模式。我国校园生命教育起步相对较晚,相关部门应在借鉴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校园生命教育之路。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