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课后习题新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课后习题新版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我国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采取的态度是( )

①要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 ②要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要可持续使用

④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应节约使用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

2.下面的公众参与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水漫灌

⑤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A.①③⑤ C.③④⑤ 道理是( )

B.②③⑤ D.②③④

①追求计算机的更新换代 ②自备篮子买菜 ③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④农田灌溉采用大

3.漫画《手下留情》:筷子一次性,树木难安宁,劝君手留情,护绿记心中。这告诉我们的

A.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C.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保护森林资源,爱护人类家园

4.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重,其中表示河流年径流量的是

( )

5.我国居民每天使用塑料袋的数量在30亿个以上,每天仅买菜就用掉10亿个。对使用塑料袋带来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污染环境 C.绿色环保

B.危害人体健康 D.浪费资源

6.我国成为全球掌握海底可燃冰试采技术的国家之一。可燃冰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可燃冰仅海域储量就可供人类使用一千年。可燃冰被认为是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是因为( )

①清洁环保 ②分布广 ③储量大 ④开发技术难度小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B.减少固体垃圾的数量 D.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 B.种类多,地区差异大

7.全国“”代表使用环保铅笔,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减少会议的经济支出 C.减少木材的消耗量 A.储量大,利用合理

8.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C.人均占有量大 D.空间分布均衡

9.我国自然资源形势之所以严峻,除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外,还因为( ) A.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 B.自然资源种类少 C.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少 D.破坏和浪费资源现象严重

某研究机构对北京等六地市民一周内一次性物品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第10~11题。

10.一次性物品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纸杯

B.牙刷

C.塑料袋 D.纸巾

11.倡导“低碳生活”有助于环境保护。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 B.购物时使用环保布袋 C.下班后经常不关电脑 D.节假日少赠纸制贺卡

12.从自然资源的角度分析,大熊猫( ) A.属于野生动物,不属于自然资源 B.属于观赏动物,不属于自然资源

C.属于家畜,不属于自然资源 D.属于自然资源

13.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正确态度是( ) A.我国地大物博,可以大量消耗 B.人均占有量太低,发展经济必然缓慢

C.可再生资源要不断再生,非可再生资源要禁止使用 D.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使用,并不断探索新资源 ★14.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B、D产品主要由哪些自然资源制造而成? B: 资源,D: 资源。

(2)图中物品来源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和 。(填字母) (3)如果对制造A的自然资源利用不当,你认为会出现哪些后果?(至少两点)

1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7年4月16日,青岛近海地区一年一度的“鲅鱼节”开幕。节日里望着大量新鲜的鲅鱼上市,渔民和市民的脸上乐开了花,共同分享来自海洋的恩赐。

材料二 2017年5月1日12时,青岛市全部渔船归港停靠,正式“封海”实行伏季休渔,给我们的海洋休养生息的机会。

(1)青岛近海鱼类资源丰富,请列举青岛近海适宜鱼类生长的有利条件。

(2)中国近海渔业资源日益减少,结合材料二,从利用海洋资源方面分析导致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应该采取的解决措施是 。

探究创新

16.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期间,我国诞生了一个新的大众流行语——“今天你低碳了吗?”同时,现实生活中也出现了“低碳一族”。 材料二 漫画《低碳并非高不可攀》。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球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

(2)参考漫画的提示,说出生活中两种“低碳”的良好行为。

(3)为引起人们对“低碳生活”的重视,小悦写了一些宣传标语:“倡导低碳,呵护地球”“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等,请你也来试一试!(请不要与小悦雷同)

答案:

1.D 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到可持续使用。 2.B

3.D 这是一道典型的漫画分析题,题干中的“筷子一次性,树木难安宁”告诉我们要保护森林资源,爱护人类家园。 4.C 5.C

6.A 据材料可知,可燃冰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清洁环保;“可燃冰仅海域储量就可供人类使用一千年”,可燃冰分布广,储量大。但可燃冰开采技术难度非常大,目前尚未进入商业化开采阶段。

7.C 中国是世界铅笔生产、出口大国,每年至少有7000公顷的树木为此倒下,用废旧报纸代替木材制成的环保铅笔可以大大减少木材的消耗量。

8.B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从总量看,我国有许多自然资源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大国。我国自然资源不仅总量大,而且种类多,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小,相对短缺;我国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利用也不尽合理。

9.D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在开采、使用中存在着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如在开采矿产资源过程中,有采大弃小、采富弃贫、乱挖滥采等现象。

10~11.10.D 11.C 第10题,读图可知,一次性物品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纸巾。第11题,“低碳生活”要求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以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环境恶化。 12.D

13.D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有关情况。我国虽然是一个资源大国,许多自然资源的总量排在世界前列,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少,所以在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不仅要看到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的一面,而且要看到人均资源不足的一面,要合理使用非可再生资源,并不断探索新资源。

14.解析 我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钢材来自铁矿,木材来自森林。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在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属于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只有得到合理开发,才能被人类永续利用,因此可再生资源的“可再生”是有条件的,即人类在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同时,必须给它们“可再生”的机会、时间,否则,就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从这一意义出发,无论是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我们都要珍惜、合理开发利用,如水资源利用不当,会出现水污染、水浪费、水资源不足等问题。

答案 (1)铁矿(矿产) 森林 (2)A D (3)水污染、水浪费、水资源不足等。(任答两项)

15.答案 (1)海水温度适宜;架宽广。 (2)过度捕捞 实行休渔期

16.解析 本题以贴近人们的“低碳生活”为载体,考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做的努力。由于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燃料,导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再加上人类乱砍滥伐森林、乱开垦草地,导致森林、草地减少,使得植物对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

答案 (1)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2)出门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使用节能电器,及时关闭电源;日常生活中尽量少用塑料购物袋,使用纸袋、竹篮或布袋购物;垃圾要分类回收、处理等。(答出两点,意思合理即可) (3)少一份碳,多一份氧;追求低碳,还我蓝天;少一个塑料袋,尽情享受大自然;少一个塑料袋,多一份健康。(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