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深圳 ■● 绿色建筑撬动城市低碳经济 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大庆之后,深圳未来发展引起 特约记者黄浩 - 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低碳城市”成为众议的焦点。建 设低碳型城市,是在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取得巨大经济 成就的基础上,深圳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其中, “绿色建筑”成为建设 低碳城市、营造绿色生活、推动新能源新兴产业发展的 “火车头”。 绿色建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 j 据2008年建筑普查,深圳市建筑物总量61.53万栋j 总建筑面积7.52亿米2。其中未办任何审批手续的建筑共 2.93亿米2,占39%,主要集中在二线关外;国家机关办 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面积为7 062万米2,相当一部分为 高能耗建筑;而建筑总面积以约2 000万米2每年的速度逐 年递增。深圳每平方米的建筑能耗是55瓦,相比之下 , 德国只有21瓦,日本为23瓦。 意识到建筑对资源的巨大消耗及其节能减排的潜力 之后,深圳双管齐下,从建筑低能耗设计及可再生能源 规模化利用着手,以绿色建筑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深圳 建立建筑节能“一票否决”的全过程监管机制,从立 项、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确立了建筑节能全 过程全方位监管的机制,凡是节能标准不落实的,一律 不予办理施工许可,不予通过竣工验收,不予投入使 用。 深圳市自2006年被列为国家建设部再生能源(太阳 能)建筑规模化应用示范城市以来,大力推广可再生能 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借助城市的节能改造为新能 源产业扩大市场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 近5年来,深圳市共确立了44个太阳能示范项目, 其中15个为国家级太阳能示范项目。截至2010年1月, 太阳能热水应用总集热面积近40万米2,并且以年均 6万一8万米2的速度增加,建筑面积约800万米2,建成太 阳能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约1.5兆瓦,正在建设或已计划 建设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约6.3兆瓦。预计全部 建成后,按深圳年平均日照时数1 933.8小时计算,每年 将节约1 500万千瓦时的电。 在绿色建筑建设的带动下,深圳太阳能产业已经初 具规模,涌现出拓日、创益、伽伟、嘉普通、鹏桑普等 一批产值超亿元的知名太阳能企业,全球500强企业美 ll - 。 0 0 国杜邦公司在深圳建立太阳能光伏电薄膜生产基地。 2008年深圳新能源产业总产值约3oo ̄L元,太阳能薄膜 电池生产规模全国领先。 j 为加大对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和推广 深圳 市出台《深圳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规划 (2009--2015)》,将实施新建居住建筑强制推广太阳 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装机容量不少 于20兆瓦,在不少于20o万米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中 采用可再生能源。 减量化再利用。建筑减排创造巨大经济效益 建筑减排不仅体现在能源节约上,绿色建筑另一个 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全国城市新 建、扩建拆迁或维修构筑物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成为 城市垃圾主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砖混结构、全现浇 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每1万米 建筑施工过程中将产 生500—600吨建筑废弃物,每拆除旧楼1万米 就产生近 万吨建筑废弃物。因此,对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 是城市发展需要破解的难题。 目前,深圳每年新建建筑面积2 000万米2,旧城改造 500万米2,每年将产生建筑废弃物近1 000万吨。按照每 填埋1万吨建筑废弃物占用约0.07公顷土地计算,单深 圳每年产生的建筑废弃物需占用近67公顷土地,处理 20年来的建筑废弃物需占用土地近400公顷。 直接填埋建筑废弃物耗用大量土地,阻断了土壤生 物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更加剧了城市土地、资源 的紧张局面,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 展。为此,2009年深圳出台了全国首部建筑节材法规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条例》,不仅为解 决深圳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还 推动了建筑废弃物处理形成产业。 地方风采 Local Charm 曰 圈 据介绍,回收的建筑垃圾经过拆解、粉碎工序后, 资回报期长,一次性投资比较 !葛加上资源分散、规 再加入特种材料熬制,生产线上出来的建筑砖料无论在 硬度、韧性、质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对建筑 模小、生产不连续等特点,在现行市场规则下缺乏竞争 力,需要扶持和激励。目前 支持体系还不够 完整,经济激励力度弱,相关之间缺乏协调, 的稳定性差,特别是在财政、税收钧优惠方面,还 需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 垃圾转化处理技术水平已可使转化率达到85%以上,其 主要成分混凝土块、砖渣、加气轻质砖块、废木屑都可 以100%进行转化,废玻璃、废纸品、废塑料编织袋及 金属材料可回收再利用,只有少部分混合泥土及其他杂 质暂时不能进行转化,如在拆迁、装修、运输时事先加 二是科技研发实力有待提高 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建筑节能环保技术要加大珊发力度,形成产业优 强分拣分类,转化率可达到95%以上。 深圳市大力推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目前已 势,除太阳能热利用外,其他节能科技的技术水平较 低。同时,应用技术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等体系不完 善,没有形成支撑建筑节能科技发餍的技术服务体系。 有4个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投入使用,年建筑垃圾 处理能力达350万吨,年再生利用率超过33%,节约土 地23公顷。此外,正在规划建设的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 三是市场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由于没 有形成连续稳定的市场需求,虽然逐步加大了对建筑节 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支持力 产业园,预计在2~3年内可全面实现建筑废弃物的综合 利用,使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Ngoe ̄,相当于每年 节约土地60公顷,基本解决全市建筑垃圾问题。 度,但由于没有建立起强制性的市场保障,无法形 成稳定的市场需求,建筑节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 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缺少持续的市场拉动,致使节能科技 发展缓慢 绿色升级:深圳低碳城市试点工作任重道远 目前,深圳的绿色建筑正呈现出由单体建筑向区域 延伸和由中高档商品住房向普通保障性住房延伸两大趋 势,所有保障性住房均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形 成惠及全市人民的绿色住区,实现绿色建筑进入寻常百 姓家。 深圳正在求解资源紧缺、环境脆弱的发展难题,而 破解的方式就是绿色节能。但是,深圳作为低碳试点城 市,离建立以低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还有一段距离, 需要和科研力量的持续努力。 一是节能激励的力度有待加强。在现有技术水 平和环境条件下,除了太阳能在建筑应用外,可再 生能源建筑应用、既有建筑等其他节能改造成本高,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