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灯与照明第41卷第2期
古建筑构件斗!照明概念灯具设计
杨春宇王燕尼,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
摘要:21世纪夜景照明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某种程度上,夜景照明甚至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古建筑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更应该在夜间彰显其独特的魅力,同时,越来越多的仿古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对(仿)古建筑照明案例进行了分析,发现斗栱这个精致而有代表性的古建构件。斗栱在当前灯光下立体感与层次感很弱,没有适合其复杂造型的灯具。文章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概念设计,以求斗栱在该概念灯具的配合下达到更好的照明效果,展现出斗栱应有的精美。关键词:斗栱;灯具;概念设计;立体感;层次感
TheConceptualDesignoftheLightinginAncientBuildingabouttheDouGong
WANGYanni,YANGChunyu
(CollegeofArchitectureandUrbanPlanning,KeyLaboratoryofNewTechologyforConstructionofCitiesinMountainArea,
ChongqingUniversity,Chongqing400045,P.R.China)
Abstract:Nightviewlightinginthe21stcenturygraduallyintopeople'shorizons,alongwiththeadvanceofscienceandtechnologyresearchintermsoflight,toacertainextent,nightviewlightingevenrepresentstheeconomiclevelofacity.AncientbuildingsasthetreasureofChineseculture,moreshouldhighlightitsuniquecharminthenight,atthesametime,agrowingnumberofantiquebuildingssprangup,theauthoranalyses(copy)ancientbuildinglightingcase,foundthatthisdelicate,veryrepresentativeDouGongartifacts,thusinthecurrentlightstereofeelingandadministrativelevelsfeelingisveryweak,thelampsandlanternsofmarketresearchandfoundtherootcauseisnotthemostsuitableforDouGongthiscomplexmodellingoflampsandlanterns.Aimingattheproblemsinconceptualdesign,inordertofightGongundertheconceptoflampsandlanternstocooperatetoachievebetterlightingeffect,showabucketGongshouldbefine.Keywords:DouGong;lampsandlanterns;theconceptualdesign;thirddimension;layering
对其愈加重视,仿古建筑、仿古街等在其影响下越来
(仿)古建筑的照越常见,在当前夜景照明的形势下,明设计不容忽视,由于多种复杂的构件使古建筑在照
明设计上的复杂程度远超出了现代建筑。笔者只讨论(仿)古建筑夜景照明关于斗栱的部分。斗栱,是古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构件,是古建筑的一个符号,是照明中需要突出的“亮”点,以体现其层次感与立体感。
0引言
在人们的夜景照明正处于一个急速发展的阶段,日常生活中越发普遍,建筑也不再是黑夜中一样模糊
的面孔。经过调查,发现中国由南到北、从东到西,即使较小的县城,夜间都是灯火辉煌。在这样日新月异的变化下,夜景照明的质量更应该受到重视,简单将建筑照亮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不同风格、不同年代的建筑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灯光外衣不“穿”仅是上,更要穿出韵味,高质量的夜景照明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在夜间的魅力。
关于中国古代建筑,人们逐渐意识到它的宝贵,
03收稿日期:2017-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060)
1
1.1
(仿)古建筑照明
照明现状
在当前古建筑热的影响古建筑的数量是一定的,
作者简介:王燕尼(1992-),女,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建筑技术科学(光学方向)研究。
·42·
2017年6月灯与照明第41卷第2期
下,全国各地为了展现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仿古建
筑逐渐增多,出现了各种“印象”。夜景照明为(仿)古建筑吸引更多人的目光,为美化城市、拉动经济做
出了一定的贡献。美中不足的是相关的规范与要求还未完善,还需要设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
根据实地调查,目前(仿)古建筑照明所用灯具类型主要有线条灯、投光灯、泛光灯、瓦楞灯等。在对古建筑屋顶进行照明时,可以选择投光灯、线条灯来进行大面积直接照明,但瓦楞灯的出现给屋顶照明提供了更多选择,瓦楞灯相较投光灯、线条灯可以为层层叠叠的瓦片营造更加丰富的光影关系,或两者相结合,使屋顶的光影虚实多变(图1)。
图1投光灯与瓦楞灯对比
1.2照明要求
1.2.1保护性
古建筑是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在选择灯具及确定安装方式时一定要保证建筑本身不被破坏。
1.2.2安全性
古建筑绝大部分为木构建筑,不能选择热辐射光源,要考虑到古建筑的防火要求。1.2.3文化性
每一栋古建筑都有自己的历史,仿古建筑也有被建造的缘由,对建筑的照明设计要因建筑而异,根据其所处的时代与地域特征,结合自身的文化特点,彰显建筑的独特风采。
1.2.4节能
在当前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及绿色节能生态要求,光源的选择与灯具数量要符合国家相应要求。
2斗栱照明设计
在绝大部分照明案例中,斗栱部分的照明并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一些方案中,斗栱被忽略在了整体立面照明设计的大背景中(图2),没有存在感。有些想做出强调却一片灯火通明,抹杀了斗栱的立体感与层次感(图3)。
图2隐于背景中
图3没有层次感、立体感
2.1
斗栱介绍
斗栱,起源于汉代崖墓、石室、石阙,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部件,在横梁和立柱之间挑出以承重,将屋檐的荷载经斗栱传递到立柱。封建社会时期只有宫殿、寺庙及高级建筑中才允许安装斗栱,是中国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重要体现。斗栱经过历代发展,是中国古典建筑显著特征之一,也是鉴别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斗栱的种类很多,形制复杂,在清代的名称为柱头科、平身科、角科(图4)。
·43·
2017年6月灯与照明第41卷第2期
图4依次为角科、平身科、柱头科
斗栱由栱、翘、昂、斗、升组成。简单归纳,
现代社会仿古建筑较多,斗栱的设计并没有完全遵循古代的规制,造型被简化。2.2照明设计理念
对斗栱的结构进行剖析后,考虑现代仿古建筑对斗栱的简化,笔者认为最适合安装灯具并不破坏构件完整的位置是升与栱、翘连接所形成的弧形处(图5)。
图5概念灯具安装位置
图7直接打亮
斗栱的立体感与层次感非常强,在斗另一方面,
栱内部进行点缀照明(图6),较传统的直接整体打亮(图7)方法所营造的光影关系更丰富,可以突出斗栱结构上的优势。
概念灯具的一个创新点是,在在该照明理念下,
灯具内部对灯珠排列进行适当调整(图8),使概念灯具灯光效果在空间上有明暗变化,有侧重,光线更加灵动。
图6内部点缀
图8灯珠排列示意
·44·
2017年6月
灯与照明
第41卷第2期
2.3
灯具设计要求
1)光源选择上不能是热辐射光源,要考虑到建筑的防火,将灯具置于斗栱内部比裸露在外面更需要散热,结合当前灯具市场实际情况,推荐使用LED光源。
2)注意防眩光。
3)节能方面要符合国家的规范要求,为了达到一定效果,概念灯具的数量会多于传统投光灯照明的数量,所以,单个概念灯具的功率、能耗要严格控制。
4)安装方式上不能对古建筑造成破坏,选择卡扣的方式卡在栱、翘的弧形处。
5)控制概念灯具的重量与体积,尽量轻薄,不破坏斗栱的整体造型,不影响光的传播范围。
6)概念灯具一定外控,具体色温及效果可根据不同场景进行调制、变化。
3概念灯具设计图纸及效果
概念灯具的基本造型为弧形,光源采用LED。
3.1灯具初始造型
概念灯具为设计阶段,
灯具造型为弧形,内部灯珠选用LED。考虑节能方面的要求,灯珠数量暂时确定为3个。
在安装方面,选择卡扣方式,使用螺栓进行固定,不需要打孔,不对斗栱本身造成破坏,安装简便易操作(图9)。
图9灯具初始造型
概念灯具的色温可自行选择。考虑到LED光源本
身特性及建筑特征,建议在3000~6000K(图10)。
图10
色温
3.2
概念灯具照明效果
在概念灯具设计方案中,
可以有满装(图6)、间隔安装(图11、图12),设计人员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图11隔层分布
图12间隔分布
4结论
将概念灯具照明效果与不安装概念灯具效果进行对比,左边为部分位置加装了概念灯具的效果,右边是没有安装的效果,概念灯具所营造的照明效果充分体现出斗栱的立体感层次感,增加了斗栱的美感(图13)。
图13概念灯具装与不装效果对比
参考文献:
1]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
1984.2](仿)古建筑照明案例.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