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常见心肌损伤标志物应用价值的比较和分析

常见心肌损伤标志物应用价值的比较和分析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840・ 山西医药杂志2008年9月第37卷第9期Shanxi Med J,September 2008,Vo1.37,No.9 及胸、腰椎、髋部、桡骨、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的骨折。 形成和矿化,并抑制骨吸收。老年人适宜选用骨化三醇(罗 2.2骨密度测定[ ]:以同种族同性别年轻入骨峰值为标 准,被测者各部位与之比较,计算测得的骨密度与骨峰值相 差的标准差(s)数。按WHO标准,骨量减少达到一1~一 盖全),每丸0.25 g,根据病情每日1~2丸。服药期间应 复查血钙,避免高钙血症的发生。 3.3.3抗骨吸收的药物:①双膦酸盐类:以阿化膦酸钠(福 善美)为代表,已临床应用10年,效果肯定且安全,为严重 骨质疏松的首选药物。每日早晨空腹服药10 nag,服后取 坐立位,30 min内禁食或禁用其他药物。②降钙索:目前 2.49 s为低骨量;低于一2.5 S为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程 度附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和多处骨折时为 严重骨质疏松。 2.3其他:排除其他引起骨质疏松的疾病。 3防治措施 3.1预防 用于临床的有鲑鱼降钙素(密盖息)和鳗鱼降钙素(益盖 宁),每日200 U密盖息鼻喷剂,能降低骨质疏松患者的椎 体骨折发生率。降钙索的另外优点是止痛,故多用于有骨 痛症状的患者。③激素替代疗法:此疗法适用于绝经后骨 质疏松的患者,应与雌、孕激素合用可使子宫内膜癌危险性 降低,一般提倡绝经早期开始应用,这样收益大、风险小,建 骨质疏松初级预防的对象是未发生过骨折,但有骨质 疏松的危险因素,或已有骨量减少者,应防止发展为骨质疏 松,预防的最终目的是避免发生第一次骨折。骨质疏松的 二级预防和治疗是针对已有骨质疏松或已发生过骨折的人 群,其最终目的是避免初次骨折和再次骨折。因此,骨质疏 松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当出现下列症状时,很可能是骨质疏松的征兆,应及时 议尼尔雌醇,每周1 mg,安宫黄体酮每天1 nag;对于50岁 以前,围绝经期患者有更年期综合征表现和(或)低骨量,剂 量可减半,是一种安全价廉的方法。激素治疗的方案、剂 量、制剂选择及治疗期限应根据患者情况做个体化调整,严 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每年进行利弊评估后,决定是否继 续用药。 3.3.4选择性的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主要作用是抑制破骨 细胞活性,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率。目前,应用的药物有雷洛 昔芬,每日60 mg口服,只用于女性患者,其特点是选择性 地作用于雌激素的靶器官,不增加乳癌和子宫内膜癌发生 率。 就诊。①开步走或身体移动时,腰部感到疼痛。②初期背 部或腰部感觉无力、疼痛,渐渐地成为慢性疼痛,偶尔会突 发剧痛。③驼背,背部渐渐弯曲。④身高变矮。 3.2一般治疗 ①调整膳食结构,多吃含有丰富的钙质、维生素D、磷、 铁、异黄铜的食物,如奶制品、黄豆、大豆、蔬菜、水果、黑木 耳、紫菜、虾皮、鸡蛋、鱼肝油等。②适当体育锻炼,可以提 高骨密度,增加骨储备。③戒烟限酒,烟酒是骨质疏松的两 大危险因素,长期大量嗜烟酗酒,会加速钙的流失,降低骨 骼合成作用。④多晒太阳,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可以促进 维生素D的吸收。 3.3药物治疗 3.4促进骨形成的药物:主要指甲状旁腺激素。小剂量有 促进骨形成的作用,能有效治疗绝经后严重骨质疏松。~ 般剂量是20 mg/d,肌肉注射。 参考文献 1刘超,狄福松,唐伟.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 略.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3.1钙剂:我国推荐成人每日的钙摄入量为800 mg元 素钙,绝经后的妇女和老年人为每日1 000 mg。由于国人 的饮食习惯,食物一般只能供给元素钙400~500 mg/d,故 尚需补充500~600 rng/d的元素钙,例如每天饮500mL牛 奶。 一2伍汉文.原发性骨质疏松的防治.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 23(3):195. (收稿日期:2008—04—23) 作者简介:胡丽萍,女,1962年5月生,主治医师,五台县第 人民医院.035500 3.3.2活性维生素D:适当剂量的活性维生素D能促进骨 常见心肌损伤标志物应用价值的比较和分析 长治市人民医院(046000)赵先进 心肌梗死患者存活率的关键是早期快速诊断,因为心 肌细胞在梗死6 h后通常不可逆转。临床上心电图检查是 心肌梗死的主要手段,但据统计仍有37%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发病后无典型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 ,故需结 合生化标志物方可正确诊断。现对常用的生化标志物肌红 蛋白(MB)、肌钙蛋白(cTn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4--8 h开始升高,在早期快速方面显然不足。CK—MB在 心肌损伤后4~6 h开始升高,也不是作为急诊检测的最佳 手段。 1.2诊断的窗口期:MB对心肌梗死相当敏感,在心肌损伤 1--2 h后开始升高,2~4 h内达正常上限10倍左右,5~l0 h达高峰,约30 h回到基线。MB在血液中的诊断窗口期较 短是致命的弱点;c]rnI在心肌梗死发病后4~8 h开始升 高、14-24 h达高峰,血中可持续5~7 d,诊断的窗口期较 应用价值作一简要的比较和分析。 l三种生化标志物的特点比较 1.1早期快速方面:MB在心肌梗死发生后l~2 h就可升 高,是AMI发生后最早的可测标志物;cTnl在心肌损伤后 长,有较好的跟踪性;CK—MB在发病后4~6 h开始升高, 16-24 h达高峰,2~3 d后恢复正常,诊断的窗口期较c]r一 山西医药杂志2008年9月第37卷第9期ShanxiMed J,September 2008,Vo1.37,No.9 ・841・ nI短,也不利于跟踪。 d,诊断的窗口期较长,故cTnI作为心肌损害的指标有较高 1.3特异性方面:MB不仅存在于心肌中,也大量地存在 的诊断价值,但同时也正是窗口期较长,对诊断近期的再梗 于骨骼肌之中,骨骼肌损伤时肌红蛋白也会增高。另外 死效果较差。cT_nI特异性不受骨骼肌损伤、剧烈运动和肾 MB是从肾脏排泄的,任何肾脏排泄功能异常的疾病都可 脏疾病的影响,因此测定血液cTnI是了解心肌有无损伤的 使 升高,造成假阳性。cTnI是心肌特有的调节蛋白 一个较特异的指标,优于CK—MB、MB。 质,仅存在于心房肌和心室肌中,所以是心肌细胞特有蛋白 CK—MB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 质,在心肌损伤时进入血液,有较好的特异性,是心肌损伤 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只有当心肌组织损伤严重时才 的确诊性标志物。CK—MB虽在心肌受损时增高,但在肌 释放入血,对较小的损伤缺乏敏感性,在心肌梗死发病后4 肉劳损、皮肌炎、肾脏供血不足或肾功能不全时也会升高, -6 h开始升高,16-24 h达高峰,3~4 d恢复正常,其增 也易造成假阳性。 高的程度能较准确地反映梗死的范围,其高峰出现时间是 2三种标志物的应用分析 否提前则有助于判断溶栓治疗是否成功。但CK—MB在 MB是一种氧结合蛋白质,其相对分子质量17 800,位于 骨骼肌疾病、损伤及肾脏疾患亦会升高,易于造成诊断的干 细胞质内,易于从坏死的心肌细胞中释放出来,在发病l-2 h 扰,也需要在应用时分析鉴别。 即可出现增高,因此测定血清中的MB以协助诊断。MB是最 在工作中,如只用某一种生化标志物来诊断心肌梗死, 早用于诊断心肌损伤的非酶类蛋白,也是一项敏感性高而 对临床和患者来讲,无疑是便捷和经济的,但却不是较为恰 非特异性的诊断指标,同时也是冠状动脉再通后再梗阻敏 当的检验方式,因为所有生化标志物的敏感度都与发病时 感且快速的标志物 2。与CK—MB比较,出现时间更早, 间有着重要的关系,患者由发病到就诊的时间也是医生不 而恢复则较慢,在AMI早期诊断中具有优越性。如果发病 能够掌控的,在时间上掌握不好完全有可能出现误诊,同时 后2~4 h检测MB为阴性,则可以排除AMI的可能。文献 也不能排除其他疾病所带来的假阳性干扰。只有3种生化 [3]指出,血清MB升高的幅度和持续时间与梗死面积及心 标志物联合应用才能既能保证足够的特异性,又能在最短 肌坏死程度呈正相关性,血清MB升高出现早、幅度高,持 的时间内检出标志物,既尽早确诊,又避免误诊,还可以进 续时间长者大多预后不良,连续测定血清MB不仅可以了 一步监测病情的发展。 解心肌梗死的程度和范围,也可判断预后。值得注意的是 参考文献 MB是经肾脏排泄的,肾脏排泄功能异常的疾病均可使MB 1周新,涂植光.临床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检验.3版.北京:人民 升高。另外骨骼肌损伤、过度的体育锻炼也可使MB升高, 卫生出版社,2004. 故对AMI的诊断应结合其他指标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 2张艳君,李明润,高向耘,等.血清MB和碳酸酐酶测定在急性心肌 析。 梗塞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3,9(2):169. rnI是心肌特有的调节蛋白,当心肌损伤后很快被释 3 Tucker JF,CollinsRA,AndersonAJ,eta1.Value of serialmyo- 放到血液中,它是临床用于诊断早期心肌损伤的理想生化 glob in levels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admitted for acute 指标[ .5 J。心肌肌钙蛋白复合体是由(T、C、I)3种亚 myocardila infarction.Ann Emerg Med,1994,24(4):704. 4 Wu AHB.Biochemical markers of cardiac dam ̄e from traditional 单位组成,分别称为cTnT、cTnC、cTnl。cTnl仅存在于 tO cardiac specific proteins.Scand J Clin Lab Inv ̄t,1999,59(2): 心房肌和心室肌中,胎儿、新生儿及成年人cTnI均相同, 74. 所以cThI是一种理想的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在心肌 5 Mair J,Gensel N,MinrandellD,eta1.CardiacT roponirLinthe 细胞膜完整时,cTnI不能透过细胞膜进入血循环;当心肌 diagnosis of myocardial injury and infraction.N Engl Med,2002, 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变性坏死时,cTnl可通过破损的细 346(26):2079. 胞膜弥散进入细胞间质,随之进入血液循环中。由于cTnI (收稿日期:2008一O5—05)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并持续从变性细胞内逸出,心肌损伤后 作者简介:赵先进,男,1961年l2月生,副主任技师,长治 cTnI 3--6 h开始升高,14--24 h达高峰,血中可持续5~7 市人民医院,046000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医院药师作用分析 山西总队医院(030006) 李荣英孙昌友康义 药物静脉治疗是临床治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据 台之一,是现代医院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也是现代医院药 不完全统计,我国住院患者静脉输注给药方式使用比例> 学工作的重要内容。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含医 70%,远高于国外的20%~30%。由于新药的不断出现, 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 药物之间的配伍越来越复杂,更增加了临床用药的困难。 有关的服务,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简称PI ),是指医院药剂科提供静 性,实现改善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目标,是药学服务的内 脉输注混合药物的配置服务,PIVAS是落实药学服务的平 涵。药学服务要求药师参与到临床用药的整个过程中,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