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技能考核项目
一、儿科病史询问和病史病历书写 二、儿科胸部查体和胸部病历书写 三、儿科腹部查体和腹部病历书写
四、儿科操作项目为腰椎穿刺术和骨髓穿刺术,标准参照内科学。
一、儿科病史询问和病史病历书写评分标准
项目 内 容 分值 5 5 5 准备质 1.仪表端庄,态度和蔼。 量标准 (10分) 2.做好解释、取得合作。 1.一般项目 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住址、病史陈述、家长姓名等﹝注:年龄计算实足年龄,如新生儿到天数(不足1天按小时计),婴儿到月数,年长儿到几岁几个月﹞。 2.主诉:就诊的主要症状及经过时间(重点突出、简明,时间准确,用词恰当). 3.现病史 (1)起病时间,诱因,症状出现时间及伴随症状准确; (2)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要清楚; (3)详细记录主要症状、病因、诱因; (4)鉴别诊断的阴性症状记录; (5)发病以来的一般情况及诊断过程. 4.既往史 了解出生至今患过何种疾病,特别是与现患疾病有密切关系者。对药物、食物过敏者要记录。询问传染性疾病接触史、手术外伤史。 5。个人史 询问时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疾病各有侧重。 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预防接种史
得分 备注 10 1.病史采集时间掌握在20至30分钟,病史病历书写时间在30至40分钟,超时扣1~8分。 2。病史采集占各分值的1/2,病史病历书写占各分值的1/2. 操 作 质 量 标 准 (80分) 40 5 10 6.家族史 父母是否近亲结婚,有无性病史,有无遗传病及传染病史,并了解家庭成员中的死亡情况及社会环境,家庭经济,居住环境,对小儿的教育情况等。 终末质 1.询问病史过程中提出相应的病史询问技巧的 1-2个问题,能够熟练正确回答。 10 5
量标准 (10分) 2。询问相关疾病的1-2个问题(侧重病史询问)。 5 二、儿科胸部查体和书写评分标准
项目 内 容 准备质 1.仪表端庄,态度和蔼. 量标准 (10分) 2.取得患儿的信任及合作(如可在母亲怀抱中检查,利用玩具哄逗小儿等进行检查),能依据小儿年龄特点掌握查体顺序。 3.动作轻柔,注意保温. 1。一般项目:全面观察,左右对比.描述胸廓的形态,有无异常、畸形,两侧是否对称. 2。肺脏 视诊:呼吸形式,呼吸频率、呼吸节律、深度及有无呼吸困难和三凹征。 触诊:双侧语颤是否一致,有无增强、减弱及摩擦音。 叩诊:是否为清音,有无浊音及实音;肺肝浊音界位置。 听诊:两肺呼吸音是否清晰,有无呼吸音增强或减弱,有无感、湿罗音及摩擦音。
分值 4 4 10 8 8 8 8 得分 备注 2 1。操作过程及病史书写时间掌握在20至30分钟。超时扣1~8分。 2.操作程序及操作程序的问题占各分值的1/2,查体书写占各分值的1/2。 操 作 质 量 标 3。心脏 视诊:心前区有无异常隆起,心尖搏动是否移位和弥散。 准 触诊:心尖搏动最强点的位置、有无心包摩擦感及震颤。 (74分) 叩诊:心脏左右界的位置(较小的患儿,因多种原因叩诊心脏大小可能不十分准确,只要操作及表述正确即可给分). 听诊:心音强弱,心率快慢,心律是否整齐,心脏有无杂音(有杂音时说明杂音的性质、响度、部位、传导方向)及有无心包摩擦音。 终末质 量标准 (10分) 2。询问相关疾病的1—2个问题(侧重病史询问). 8 8 8 8 1。操作程序回答正确、语言流利。 6 10
三、儿科腹部查体和书写评分标准
项目 准备质 量标准 (12分) 内 容 1。仪表端庄,态度和蔼。 2.取得患儿的信任及合作。 3。备好直尺、圆珠笔、纸等,放置有序。 分值 4 4 4 5 得分 备注 操 视诊: 1。操作过
作 质 量 标 准 1。腹部外形(膨隆、平坦、凹陷舟状腹等)有无腹壁静脉曲张. 2.新生儿应注意有无脐部炎症及分泌物,有无脐疝。 3。有无腹式呼吸(7岁以内小儿主要为腹式呼吸)。 4.有无肠型及胃肠蠕动波。 5 5 5 (72分) 触诊 1。腹壁是否柔软,有无腹肌紧张及压痛。 2。肝脏大小.肝脏肿大时描述质地,表面是否光滑,软硬及边缘情况。 3.脾脏大小。脾脏肿大时如何测量。描述脾脏质地、表面、边缘、有无压痛。 叩诊:腹部是否成均匀鼓音、有无移动性浊音。 8 10 10 12 12 程及病史书写时间掌握在20至30分钟。超时扣1~8分. 2。操作程序及操作程序的问题占各分值的1/2,查体书写占各分值的1/2。 听诊:肠鸣音是否正常存在,有无亢进及减弱。 提问 (16分) 2。询问相关疾病的1—2个问题.
8 1.肝脾肿大时如何测量及画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