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总第352期—■■■i盈圆■■ 论俄汉禁忌语语言交际功能异同 付春红 (吉林市第十八中学吉林吉林13200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加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在交 往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对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成为必然。 本文对比分析了俄汉禁忌语在语音、词汇、话题和文化方面的差异,阐述了俄汉禁忌语交际功能的共 同性原则,即:禁用亵渎性词语、禁用辱骂性词语、禁用疾病和死方面的词语和禁用性方面的词汇等 原则。 [关键词】俄汉禁忌语交际功能 【中图分类号】H¥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9-5349(201 5)02—0049一O2 在中国“禁忌”一词的历史可谓悠久,刘垣的《史讳例 举・序》记载: “以前,凡文字上不得直书当代君主或 所尊之名,必须以其他方法以避之,是谓之避讳。避讳为中 国之特有之风俗,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 垂二千年。” 俄汉语中禁忌语的交际功能上,既有相同之 处,也存在着差别。 一、俄汉语中禁忌语的交际功能的差异 (一)语音差异 由于俄语与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在语音方面两 种语言中的禁忌语是完全不同的。在汉语中在谐音方面的 禁忌突出表现在避国讳、家讳和名人讳上,例如:柳宗元的 《捕蛇者说》一文中有“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句, “人风”其实就是“民风”,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名 字里有个“民”字,所以这个字就不能说。另外在汉语中 还有一种谐音禁忌,就是语音相近。如:中国人忌讳数字 “四”,因为它和“死”谐音,“三”谐“散”,“十三” 谐“失散”, “梨”谐“离”, “煤”谐“没”,又谐 一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 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而在中国则不是很强烈,中国人初 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状况往往表示对别人的关心, 但是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发展,中国人对年龄和收入等方面 的话题不再随便交谈,特别是谈论到女人的年龄问题,也是 十分忌讳的。 (四)文化差异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世界上所有的禁忌多来源于人类 对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及对自身现象不理解所形成的。但是 由于在历史沿革、社会制度、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模 式、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使得俄汉两种语言 禁忌在文化方面存在着差异。不同民族的语言折射出不同的 文化环境、生活方式、思想观点、宗教礼仪、价值观念和思 维习惯等。俄罗斯人的不少禁忌与节日、宗教有关。例如: 6e3 c6opHrlqKa(FO.rIOBHOFO y6opa)Ⅱo且o6pa3a He CTaHOBHTCR “霉”。 (妇女不带头巾,不能站到圣像前)。而中国是一个多神信 仰的国家,禁忌语言的来源除了各民族的信仰外,还有很多 源自于民间传说。 在俄语中也存在着许多同音异意的词汇,例如:6a6a女 人(妇女)-6a6a锤(头)-6a6a圆柱形甜面包(甜点心), 再如:象IIOIl(地板)一lfOfl(性别)等,从中我们可以看 出,在俄语中谐音禁忌几乎是不存在的。 (二)词汇差异 词汇方面的禁忌是指有些词语在交际过程时是禁止使 用的,一旦在交谈过程中出现这些词汇就会使交谈进入尴尬 状态,或者使交谈无法进行。由于中俄两国间的文化传统不 同,在语言词汇禁忌上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着个别差异。 由于民族性格及习惯的差异性,在有些词汇方面的禁忌还是 不同的。 在俄语交流中要避免使用“你应该”一词,俄罗斯人向 来尊重个人意见,反感别人来发号施令。不能说你发福了之 类的话。朋友久别重逢,寒喧问候时,切不可论胖谈瘦。俄 罗斯人觉得这是在形容其臃肿、丑陋。这些都与汉语的习惯 相反。 (三)话题差异 中俄两国话题方面禁忌的差异相对很大,特别是在隐私 方面的话题。在俄罗斯文化中宗教信仰、收入、年龄、容貌 和外表的改变等是需要避讳的话题,如对此类话题进行称赞 会使谈话陷入尴尬境地,影响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如这样的 对话: “CKO ̄bKO BaM.rleT,AHHa?” “9TO ceKpCTapb.”为 二、俄汉禁忌语交际功能的共同性 语言的运用必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从说话者和 听话者的角度出发,人们使用语言的行为看做受各种社会制 约行为,研究特定语境中的特定话语,着重说明语境可能影 响话语解释的各个方面,从而建立一定的规则。并且语言的 使用主要是遵循言语行为理论规则。禁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 语言符号,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在俄语中,在特定的语言环 境下所遵循的语用原则是一致的。俄汉禁忌语语言使用原则 也存在着共同性。 (一)禁用亵渎性词语 亵渎是指行为或语言轻慢,冒犯,不恭敬。这里的“亵 渎”指的是亵读神圣。宗教和宗教信仰是禁忌语存在的一个 重要领域。在俄罗斯人们大多信仰东正教,他们对上帝非常 的虔诚,他们认为“神的真名同他的神力不可分解地联系在 起,并且差不多是深藏在他们的身体的胸腔之内的”。0 一什么AHHa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俄语国家人都希望自 责任编辑:武聪 在俄罗斯,上帝的名字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不说,不滥 用上帝的名字。这通常是因为人们的畏惧心理,怕它给自己 带来噩运。中华民族是个多宗教信仰,神灵崇拜多样的民 族,因此和神灵相关的禁忌语也很多。首先中国人对自己信 奉和崇拜的神仙不能在言语上有任何的轻慢和不敬,例如: 在中国 人对神和鬼是十分敬畏的,买佛像或神像是不能说 “买”,而是说“请”,表现出对神的尊敬。因此,中俄文 化中宗教上禁用亵渎性词语成为一种共识,人们言语上都尽 付春红(1973一),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市第十八中学教师,中教一级,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 。riii] -啊 隅 l囚霍圈 差 量避免使用这些带有亵渎神灵的词语。 行为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的词语,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俄罗 (二)禁用辱骂性词语 斯,都忌讳直接提到此类禁忌语。 人类从原始社会到跨入文明的新世纪,一些辱骂性、 中国是一个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的国家,这些思想 侮辱的词语,一般是被大众所禁忌的。因为这类词语通常会 仍然会使人们产生许多心理联想。一些被认为“猥亵”“粗 冒犯他人,令人不愉快和愤怒,造成名誉上的伤害,甚至会 俗”或者“下流”的词语,人们都会联想到不道德的行为, 引起双方的肢体冲突,此类词语常常利用动物的名称或侵 尽管这些词本身字面意义上并没有这些意思,而是源于人们 犯对方长辈来表示。汉语中的“狗东西、”等都是在 对词的心理联想和投射作用。例如,一个女人遭受到坏人的 语言交流中要禁用的,我们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使用的。在 强暴,后来她有勇气去报案,在询问她时就忌讳用直接 俄语语言中也是类似的语言,如:TBI nero ̄H no ̄neu!-ax 的方式问: “你是怎样被强奸的?”因为这是粗俗且极易刺 TbI,cyKa ̄6anas!(你是一个坏蛋和流氓!一哦,你 激被害人情绪的话。 婊子!)所有这些带有辱骂性词语在俄汉中一般是不用的, 综上所述,俄汉禁忌语的交际功能的原则是相同的, 被人们所禁忌的。在现代社会,禁止使用辱骂性词语已经成 即禁用亵渎性词语、禁用辱骂性词语、禁用关于病和死亡方 为各国、各民族的一种共识,都提倡文明而有礼貌的交流方 面的词语、禁用猥亵方面的词汇;同时,在语音、隐私、词 式,这也反映出在各种不同文化中,人类追求文明,提升道 汇、文化等方面有存在着差异。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俄汉语 德品质修养的共性。 中的语言禁忌既有相同点,又存在着差异。只有正确了解两 (三)禁用关于病和死亡方面的词语 种禁忌语言交际功能上的异同,彼此之间才能更顺畅地交流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是一种自然规律。但 与沟通。 对生老病死的恐惧导致了人们对这一话题的禁忌。中西方国 注释: 家都有这些禁忌,不愿或者不敢提及这类词汇,主要是心理 因素,因为人们对这些词语感到恐惧。比如人们忌说癌症, ①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金 说话人一方面担心自己会染上这种病,另一方面也顾及到听 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 998年,586页. 者的感受。而死在汉语中也是更加避讳的。人们害怕死亡, ②王新华.避讳研究.齐鲁出版社,2007年1月,第1页. 很不愿意提到和死亡有关的名物。现代汉语口语就有“过去 【参考文献】 了”“不在了”“离开了”等说法。死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 不愉快的事情。由于人们都害怕死亡,希望自己能够健康长 【1】B.C.EJIHCTpaTOB.PyccKoeaproB且3blKe,o6mecTBen 寿,所以在实际的交际中,尽量避免使用有关疾病、死亡的 KyabType[J】.PyccKn ̄fl3bIK 3apy6caCOM,N_ol,1995. 词语。这寄托了一种良好的愿望以及怀着对死者不舍的特殊 【2】王新华.避讳研究【M】.齐鲁出版社,2007年 感情。如:14MapTa 1883LMapicc THXO 3acayaHaBeKH B CBOeM 【5】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赵立玮(译).图腾与禁忌[M】. Kpecae.这句话表达了对马克思的怀念。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四)禁用猥亵方面的词汇 【4】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金 猥亵方面的禁忌语主要是指涉及到人体的某些部位、性 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 998年. (上接51页) 学生们既不会表达自己的思想,也不能达到口语训练的效 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选题时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心理, 果,渐渐地就会对机械的背诵感到厌烦。而在脱口秀形式的 要选学生们关心、愿意谈论的话题。 训练中,学生们不但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要进行思考, (三)台上学生的搭配 进行表演,面对台下的观众和他们的提问,要掌握局势,要 教师在选定台上的“主持”和“嘉宾”时,要特别注意 想办法避免出现尴尬的局面,这一系列的挑战都要求学生具 搭配,即口语表达较好的学生和口语表达相对较差学生的搭 有一定的自信。实践证明,经过一两次的锻炼,日语会话能 配,以好带差 好生差生的相互搭配,不但保证了人人都有 力、表演能力都有所提高,学生的自信大大增强。 锻炼的机会,而且还能够促进差生的上进。 二、日语“脱口秀”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脱口秀是一种谈话形式的电视节目。它的特点就是轻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日语脱口秀的教学形式在提 松、愉快,台上台下都没有过多的拘束。把它引入教学中, 高学生交际日语能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但在教学实践中应 实际上就是引入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学生们可以轮 注意以下几点,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流得到锻炼。面对自己的同学,他们可以无拘无束、轻松自 (一)不能完全忽视教师的作用 然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清楚在初期,学生们说的好坏 教师不能完全甩手做一个彻底的旁观者,教师在“旁 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按照自己的口语思 观”的同时,一定要掌握谈话的大方向,保证学生的谈话不 维形式及日语的表达习惯。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 离题。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并在课后与 生说日语时就不会再有障碍了。他们就像讲汉语一样,想说 学生探讨每次谈话的成功之处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从而不断 什么就能说什么,尽管可能没有讲汉语那么地道。事实上, 提高这种口语训练形式的质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的口语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二)选题 说日语变得更自然了。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无疑会 选题是日语脱口秀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一个好的题目 有很大的影响。 勰圈爨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