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教育:变革的力量

新教育:变革的力量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新教育:变革的力量 杨东平 杨东平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 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战略 发展研究会理事,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副 会长,“自然之友”会长,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 长,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曾任电视台《实话实说》、凤凰卫视《世纪 大讲堂》总策划。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现代化 理论、教育公平等。著有《通才教育论》、《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 精神》、《艰难的EI出~一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中国教育公平的 理想与现实》等,主编《大学精神》、《大学之道》、《中国教育蓝皮书》、《大 学二十讲》等。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因而,真正的问题是教育变革的力量 划纲要(2010 ̄2020)》的出台,面向未来的 何在?如何认识改革的动力机制?如何启 教育改革目标和任务逐渐清晰。但是,许 动一场实质性的教育改革?当我们的目光 多人心中仍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疑问:真的 超越,投向基层和民间时,教育的图景 能改吗?人们对于教育改革的信心不足, 就逐渐鲜活起来。在大致相同的制度环境 缘于对改革动力不足的深切认识。于是, 中,总有这么一些“不安分”的人、一些学 才有“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 校、一些地区,不甘平庸、另有所求,在实 实”,以及各种乱相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 验,在创新,在追求好的教育和理想的教 严峻现实。 育;而且,特别重要的是,他们确实已经在 008 教育研究与评论Research and Review on Education 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现实! 生,通过经典阅读和师生共读,学生养成终 朱永新教授所倡导推动的新教育实 身阅读的习惯,教师找到自信和价值。 验,是近年来民间教育改革中最为生动活 新教育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它在创办 跃、最为持久深入、最有影响和成效最著的 之初,就高度认识并充分发挥网络的力量。 成果。我目睹了它发生、成长的完整过程, 今天,浏览量巨大的“教育在线”已经成为 因而可以细心体味它的品质和价值。最吸 众多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平台,从而为教 引我的,当是它的平民教育价值,以及“行 师培训开辟了一个新天地。这一变革的意 胜于知”的探索精神。它是从解决中国教 义同样不可低估。什么叫终身教育、学习 育的实际问题出发的,而不是源自学术化 化社会和社会化学习?在“教育在线”可以 的教学实验,为满足学科建设或课题的需 初见端倪。它不仅指明了网络时代成人学 要;它是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大多数 习和培训的基本路径,关键在于它是有功 普通学校的,而不是面向少数重点学校、满 能、有构建的,从而形成基于网络的全新的 足它们锦上添花的需要;它是面向普通教 教师成长共同体。新教育还构建了基于网 师的,明确地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成长 络的教师培训系统,它是一个有明确的教 作为主轴,从而抓住了提升教育质量、改善 育目标、完整的教学设计、严格的评价和淘 教育品质的核心。不仅如此,应当说新教 汰标准、历时三年的教育过程。 育实验远远超越了提高教育质量这样略显 我们越来越接近一场真正意义的教育 功利主义的目标,而直抵教育的真谛:为了 变革的核心。放眼世界,古往今来,真正意 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给教师一种 义上的教育家和教育创新,从不是来自政 充实、美满、有尊严的生活,从而走向了崇 府规划或批准,而是来自薪火相传的教育 高的人道主义。 家的理想,来自实际的社会需求,来自生生 与一些西方化、“学术化”的理论相比, 不息的草根力量。今天,我们特别需要认 新教育不是深奥、复杂的,难以写成许多论 识“学在民间”的传统,相信“学在民间”的 文;然而,就改变教育现实、解决实际问题 伟大力量。对“学在民间”的信心,也是对 而言,新教育却是大为可观、魅力无限的。 成长中的公民社会的信心。 其实,教育的真理古今中外相通,大致是质 自然,一场整体性的教育变革,必然是 朴无华、晓畅明朗、直抵人心的。新教育的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这两个过程的互动, 诚实、朴实、感性、动人,也许正是一种好的 必然意味着转型、构建新型的政校关 教育理论所需的基本品质。反过来也可以 系,从而为教育家办学、教育家成长提供必 说,那些貌似精密复杂、抽象晦涩的新潮理 要的土壤和制度空间。令人欣慰的是,不仅 论,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种诚实,这种发 国家的教育规划中已经出现了这样的理念, 自内心的对人的关爱。 而且各地也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实践,例如在 新教育实验中最深入人心、收效最显 海门和焦作。它向我们展示了教育家的理 著、同时也最简便易行的变革,是营造书香 想、教育实验的探索,如何通过地方教 校园,是朱永新教授不遗余力推广的阅读 育制度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现实。这是新 活动。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无限 教育实验一个值得认真总结、推广的经验。 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 之一”,不仅成为朱永新教授的教育信仰, 本文系作者在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届研 也成为新教育的核心理念。阅读改变人 讨会上的发言。 教育研究与评论Research and Review on Education 0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