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
扎根于中国悠久茶文化,现制茶饮蓬勃发展焕发生机
1. 现制茶饮升级创新打造饮茶新方式,高端茶饮脱颖而出蓬勃发展 2.高端茶饮店强调品牌价值,壁垒明显竞争集中,聚焦一二线城市 3. 新式茶饮头部品牌受青睐,且资本开始兼顾腰部品牌
1
扎根于中国悠久茶文化,现制茶饮蓬勃发展焕发生机
1. 现制茶饮升级创新打造饮茶新方式,高端茶饮脱颖而出蓬勃发展
中国茶饮文化源远流长,茶饮行业市场规模较大。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和世界范围内的茶叶消费大国,中国已经拥有将近 5000 年悠久的饮茶历史,茶叶市场规模大,也拥有庞大的 目标顾客消费群体。这为新式茶饮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根基。按截至 2020 年的零售消费价值计,作为中国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茶饮占据了中国非酒精饮料市场超过 35%的规模。中国茶市场的总规模由 2015 年的约人民币 2569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的约人民币 4107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9.8%。预计中国茶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以 14.6%的复合年增长率进一步扩大至 2025 年的约人民币 8102 亿元。其中,2020 年现制茶饮行业规模达 到 1136 亿元,预计以 24.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 2025 年的 3400 亿元。
图 8:2010-2019 年中国茶叶消费量持续增长
图 9:按零售消费价值计中国茶市场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十亿元)
250 200 150 100 50 0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14% 12% 10% 8% 6% 4% 2% 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94.5 120.2 42.2 56.3 103.1 137.3 168.3 157.3 128.4 205.3 137.4 226.9 147 250.1 275.1 301.8 107.1 114.4 121.1 120 185.7 177.1 149.2 167.1 276.2 340 180.6 224.1 145.2 113.6 70 86.6 106.3
现制茶饮
茶叶、茶包及茶粉
即饮茶
消费量(万吨) 同比
现制茶饮在传统茶饮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创新,打造饮茶的生活新方式。通过对饮茶过程中
的工艺、流程、材料等环节进行重新组合与微创新,现制茶饮应运而生,并掀起中国茶饮界的又一番浪潮,在突破传统茶饮市场概念、为其发展带来全新可能的同时,更赋予了传统茶饮新的内涵。中国的现制茶饮行业发展总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粉末时代、街头时代与如今的新式茶饮时代。产品原料也从一开始的人工调味品演变到现在的天然高品质原料, 本土品牌市场份额逐渐扩大,使用场景也由一开始的实体店演变到如今的线上、线下同时运营。
图 10:中国现制茶饮行业历经三个时代
2
现制茶饮行业分档逐渐清晰,高端现制茶饮脱颖而出。按平均价格可以将现制茶饮店分为低端、中端、高端三挡。随着现制茶饮店的发展和升级历程,以及消费者对现制茶饮体验需求的不断增长,顾客愿意为之付出更多的费用,涌现出更多的高端现制茶饮店。中国顾客在高端现制茶饮店消费的意愿强烈。根据灼识咨询调查,60.5%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的一年,其在高端现制茶饮店的消费金额占其在现制茶饮店消费总额的百分比有所提高。高端现制茶饮店(界定为现制茶饮的平均售价不低于人民币 20 元的现制茶饮店)代表第三代新式现制茶饮店。其专注于使用高品质、新鲜配料生产现制茶饮以创造卓越的茶饮体验, 并通过场景布置为顾客提供社交空间,使之从传统茶饮店中脱颖而出。
图 11:新式茶饮品牌代际对比
中国高端现制茶饮店蓬勃发展,未来可期。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中国约有 34 万间现 制茶饮店,其现制茶饮的平均售价为人民币 13 元,其中约有 3200 间高端现制茶饮店,其 现制茶饮平均售价不低于 20 元。中国高端现制茶饮店现制茶饮产品产生的消费总值由 2015 年的约人民币 8 亿元增至 2020 年的约人民币 129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75.8%,发展迅速。
图 12:2015-2025 年(E)中国高端现制茶饮店由现制茶饮产生的零售消费总值(单位:人民币十亿元)
60 50 40 30 20 10 0
2015
52.2 42 33.6 26.4 20.2 4.8 2018 10.1 12.9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0.8 1.3 2016 2.2 2017 2019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同比
现制茶饮/人民币十亿元
3
图 13:2015-2025 年(E)中国高端现制茶饮店由交叉消费产品产生的零售消费价值(单位:人民币十亿元)
12 10 8 6 4 2 0
0 2015 0.1 2016 0.3 2017 0.7 2018 1.5 2019 2.2 3.7 4.9 8 6.3 10.1 250% 200% 150% 100% 50%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同比
0%
交叉消费产品/人民币十亿元
2. 高端茶饮店强调品牌价值,壁垒明显竞争集中,聚焦一二线城市
新式现制茶饮顺应消费升级需求,提升品牌价值,具备社交属性。新式茶饮强调采用优质茶叶、鲜奶、新鲜水果等天然、优质的食材,通过更加多样化的茶底和配料组合而成的中式饮品,已成为年轻人接触传统茶的窗口。相较于传统茶饮,新式茶饮更强调在原材料选择、研发制作、门店运营以及空间体验上的升级和创新,从而打造独特的品牌文化,提升品牌价值。尤其是高端现制茶饮店,致力于提供完整的茶饮体验,提供高品质的茶饮,树立强大的品牌形象并打造休闲社交空间。同时,社交媒体有力地推动了茶文化演化为一种新生活方式的发展进程,人们越来越愿意为购买自己青睐的品牌所提供的心仪产品而等候数小时。根据灼识咨询调查,60%以上的受访者较上一年消费了更多的新式茶饮,95%以上 的受访者表示日后会维持或增加在新式茶饮上的消费。饮茶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图 14:新式茶饮的组合
图 15:新式茶饮相较传统茶饮的升级创新
产品质量控制及标准化能力+品牌推广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打造高端现制茶饮核心壁垒。①品控和标准化能力:高端现制茶饮店需要制定严格的内部标准,以保证其包括食品安全及口感在内的产品品质。同时,领先的高端现制茶饮品牌通常具备独特的生产工艺、先进的生产方法与技术诀窍,凭借这些技术优势,其能够实现更高的产品质量及更好的产品口味,从而在与市场新进入者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此外,在庞大的茶饮店网络大规模实施相关内部质量标准及营运程序是高端现制茶饮店确保产品口味及质量统一从而保持品牌声誉的关键。②品牌推广能力:品牌知名度对客户接受度及产品销售至关重要。根据灼识咨询调查,76.7%的调查对象在选择高端现制茶饮店时表现出强烈的品牌偏好。具备
4
强大品牌推广能力的市场参与者通常能够刺激茶饮消费,从而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凭借已建立的品牌声誉,行业领先者能够更好地进一步发展及扩张业务。③供应链管理能力:高端现制茶饮店品牌通常会为其原材料设定高标准。其能够直接与知名供应商合作,相关供应商提供专门的供应链资源,以确保主要原料按照品牌标准定制。这需要更高水平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以及对供应商的高议价能力。
高端现制茶饮店业竞争相对集中,奈雪的茶渗透力领先。按 2020 年前三季度全部产品零售消费价值计算,前五大市场参与者合计共占据高端新式茶饮 50%以上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25.5%、17.7%、4.4%、3.8%、3.5%),其中仅喜茶和奈雪的茶两大头部品牌就占据了 43.2% 份额。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按覆盖的城市数目计,奈雪的茶在中国高端现制茶饮连锁 店中拥有覆盖中国最广泛的茶饮网络,已在中国 61 个城市开设 420 间门店,展现出 在不同等级城市强于其他高端现制茶饮连锁店的渗透力。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中国高 端现制茶饮连锁店覆盖的城市平均数目低于 10 个。而在平均销售价值方面,按 2020 年前 九个月的销售数据计算,奈雪的茶每单平均销售价值达到人民币 43.3 元,在中国高端现制 茶饮连锁店中最高;而行业内每单平均销售价值约为人民币 35.0 元。由于领先而强大的品牌知名度以及产品研发,预计未来几年中国高端现制茶饮店市场将继续集中在前几家领先参与者手中。
表 1:中国五大高端现制茶饮连锁店关键指标(按 2020 年前九个月该等茶饮店出售的全部产品零售消费总价值排序)
排名
品牌名称
按全部产品 零售消费价值计的大约市场份额 (2020 年前九个
门店大约数目 2020 年 9 月 30 日 600 420 194 58 170
直营门店 大约数目 (直营门店占比)
2020 年 600(100%) 420(100%) 194(100%) 58(100%) 85(50%)
覆盖城市数目 2020 年 9 月 30 日
54 61 21 12 54
现制茶饮产品 大约平均售价 (人民币元)
每单大约 平均销售价值 (人民币元)
2020 年前九月 2020 年前九月
25 27 20 22 21
40 43 35 40 29
1 2 3 4 5
喜茶 奈雪的茶 品牌 A 乐乐茶 品牌 B
25.5% 17.7% 4.4% 3.8% 3.5%
头部品牌门店主要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从城市和区域分布来看,喜茶和奈雪的茶均有 90% 以上的门店分布在一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的门店数量仍较少。喜茶与奈雪的茶门店主要分布在华南和华东地区,而乐乐茶门店数量较少,截至 2021 年 2 月 4 日共 59 家门店,其中 35 家分布在华东地区。
5
图 16:新式茶饮行业头部品牌城市分布(统计时间:2020 年 4 月,单位:家)
500
400
28 300
166 12 109 114 喜茶
一线城市
奈雪的茶
三线城市
其他
16 38 乐乐茶
100 200 0 255 二线城市
外卖产业渗透率的快速提高,助推新式茶饮的发展。据艾媒咨询,2019 年中国外卖交易额达到 7275 亿元,同比增长 57.7%,外卖产业渗透率达到 15.9%。而茶饮销售的外卖渠道也持续增长,随着移动互联网及手机支付的普及以及中国餐饮业的持续数字化进程,在所有终端(即第三方线上平台、微信及支付宝小程序以及自营应用程序)通过外卖服务的现制茶饮产品的零售消费总值由 2015 年的人民币 7 亿元增加至 2020 年的人民币 284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07.6%,约占中国截至 2020 年现制茶饮产品零售消费总值的 25.0%。迅速发展的外卖服务有助于餐饮服务提供商将其服务区域扩展到 2 至 5 公里以内的地区以触及更多消费者。外卖服务亦为向消费者带来更大的便利性和灵活性,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设备在指尖上订购饮料。
图 17:2015 年至 2015 年(估计)中国现制茶饮产品外卖的零售消费价值(单位:人民币十亿元)
120
112.9 400% 350%
100 80 60 40 20 0
0.7 2015 3.2 2016 11.1 17.1 38.4 28.4 6.6 50.6 66.4 86.7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中国现制茶饮产品外卖的零售消费价值 增长率
3. 新式茶饮头部品牌受青睐,且资本开始兼顾腰部品牌
新式茶饮作为极具创新力与发展力的赛道,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颇受投资方青睐。近年来新
式茶饮的市场消费不断增加,具有充分而蓬勃的发展潜力,行业前景明朗乐观。自 2018 年以来,多家新式茶饮企业获得千万甚至亿元以上水平融资,如 2019 年 4 月乐乐茶通过pre-A 轮从祥峰投资和汉能创投融得 2 亿元资金;2019 年 8 月茶颜悦色通过 A 轮融资从元生资本和源码资本获得数千万元发展资金;2020 年 10 月蜜雪冰城通过 pre-IPO 轮从高瓴资本和龙珠资本处取得高达 10-20 亿元资金;等。以下为各茶饮品牌最新融资情况披露表:
6
表 2:各茶饮品牌获资本支持情况
品牌 奈雪的茶
成立时间 主要品类
2015 茶饮+软欧包
产品单价 19-33 元
最新融资披露
2020 年 6 月,B 轮,近亿美元,深创 投;2020 年 12 月,C 轮,超 1 亿美元, 云锋基金和太盟投资集团(PAG)
单店面积(㎡) 商业模式 200-400
直营
喜茶 CoCo 都可 茶颜悦色 乐乐茶
2012 茶饮 2010 茶饮 2015 茶饮 2016 茶饮+软欧包
22-32 元 7-17 元 11-22 元 19-29 元
2020 年 3 月,D 轮,未披露,高瓴资 本与 Coatue(寇图资本) -
100-400
直营 直营+加 盟 直营+加 盟 直营
20 左右 15 以上
2019 年 8 月,A 轮,元生资本、源码 资本
2019 年 4 月,Pre-A 轮,2 亿元,祥峰 50-400 投资、致君水滴、如川投资、众海投资、汉能投资、普思资本
头部品牌吸引着巨额资本的同时,有资金已经开始向腰部品牌倾斜。从资本的流向看,各细分赛道头部品牌依旧是投资热点,其中奈雪的茶在 2020 年 6 月完成 B 轮融资获得近亿美元资金,喜茶在同年 3 月也通过 C 轮从高瓴资本与 Coatue(寇图资本)获得发展资金。此外,沪上阿姨、古茗茶饮等腰部品牌也均在 2020 年获得融资,大致有以下两个原因: 1)茶饮市场细分化,专注“小品类”的腰部品牌吃香。茶饮赛道竞争日渐白热化,头部品牌数量有限。对于资本方来说,投资往往是投赛道、投细分品类,相较于规模和发展速 度,品牌站稳一条细分赛道更重要。以沪上阿姨为例,开创了现制五谷茶,以现煮五谷茶 饮形成自己的核心产品特色。其现煮茶和独有的五谷锅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壁垒,再依托较大的体量和采购优势降低成本,形成了一套很难模仿的组合拳。
2)茶饮市场下沉,价格适中的腰部品牌迎来前景。2020 年,以蜜雪冰城为代表的“小镇奶茶店”的发展、地方性品牌茶颜悦色的出圈,以及喜茶的中端品牌喜小茶的加速布局, 均表明茶饮市场正在向低线城市下沉,性价比路线在小镇更受欢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