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管理学原理考点总结

管理学原理考点总结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一、管理学的概念:(14)

管理学是一门关于规划、组织、激励和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系统化知识的学问。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管理(management)就是人们确立组织目标,并有效地组织各种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从四个方面理解管理概念

管理与组织:(managementorganization

效能与效率:(衡量管理的两个重要指标efficiencyeffictiveness(效率:资源的利用程度效能: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高效率低效能:实现了目标且充分利用了资源。是管理活动追求的理想情况变革与创新:管理特点就是变革,即迅速的、不断地根本的变革抽象与具体:

二、管理者的基本技能:(9)

技术技能:专业技术;工作方法和程序;工作制度和(基层管理者人事技能:识人用人;处理人际关系;评价激励下级(中层管理者观念技能:未来预测;形势判定;概括事物本质(高级管理者

三、管理学的性质:(16)

综合性:指管理学有众多学科为其奠定基础,具有文理渗透的特点。综合性是由管理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决定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管理学的发展需不断地借鉴和吸收相关学科的新成果

工具性:指管理学为各类组织的管理实践提供一般性知识和方法,具有普遍适用的工具特点。其功能在于更有效地利用各类稀缺资源,使组织更有活力,更健康地向前发展。工具性特点决定了管理学的研究应该面向各类组织的管理实践,并加强学术研究的国际交流

四、管理学派:法(39)泰(36)韦(43)梅(46)管理学考试题型:填空:20‘判断:10‘名词解释:15‘简答题:40‘论述题:15‘泰: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的主要创始人泰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建立在在“经纪人”假设的

(一)、科学管理是一种精神(观念变革)(二)、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1、工作标准化原理2、激励性工资制度3、劳动人事管理

4、泰科学管理的内容还包括: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职能工长制、

管理控制的例外原则

1、组织能力和管理要素

法指出,无论(企业)组织大小,其全部活动可以分为六个方面或六个基本职能:技术职能、商业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

法给管理职能的定义:管理负责制定企业的总体经营计划,负责建立社会组织,协调和调和各方面的力量和行动。它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制

2、专门能力:每种专门的职能都要有一种专门的能力,即技术能力、商业能力、财务

能力、安全能力、会计能力、管理能力。每种专门的能力的基础:身体、智力、道德、一般文化、专业知识、经验

小型企业的领导人的主要能力是技术能力;大型企业的领导人的主要能力是

管理能力。企业越大,管理能力越起主要作用

3、十四条管理原则:

4、法的一般管理理论的重点在于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实现组

织效率的最大化法:一般管理理论“管理过程学派”的鼻祖

韦:理想行政组织理论“组织理论之父”

韦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权威类型行政组织文化与管理

1、权威类型:法理型权威

传统型权威

魅力型权威梅:人际关系学说

五、管理者的角色理论:(8)

决策制定方面:决策主导;排除干扰;资源分配;谈判人

信息传递方面:追踪信息;传播信息;发言人

人际关系方面: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人

六、组织的特定环境:(69)

是指对一个组织具有潜在影响力的竞争对手、服务对象、资源供应者、管理部门等因素构成的具体环境

竞争对手:指与组织争夺资源和顾客的其他组织

服务对象:指产品或服务实际或潜在的使用者或享受者

资源供应者:指组织所需要的人、财、物、信息情报等资源的提供者

管理部门:指与组织相关的代理机构和一些利益代表集团

七、组织目标的制定是一个政治过程:(97)

(1)组织是由许多参与者联盟的协作系统,目标是众多利益相关者各自价值观念的综合体现

(2)不同的参与者之间进行协调、磋商、适应,目标多样化是必然结果,各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讨价还价的结果形成了目标,因此说组织目标的制定是一个政治过程

(3)政治过程还体现在制定目标和环境制定的互动过程中

八、组织变革的主要内容:(200)

1、结构变革:即组织的构成要素、整体布局及运作方式作出的调整。涉及内容:权力分配结构调整工作设计绩效评估报酬制度控制系统设计

2、技术变革:(组织的技术水平标志着组织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与效率紧密相关)涉及内容:设备、工艺流程计算机化自动化管理方法

3、人事变革:即围绕人力资源进行的变革,包括组织变动和组织发展两部分内容。组织变动:涉及人员流动,人员选择和人员培训等

组织发展:改变组织成员的态度、行为、价值观、需求和人际关系的各种方法

九、目标管理(101)

就是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管理者,以及职工一起制定组织目标,使组织目标与每个人的责任和预期期望成果相互密切联系,明确规定每个人的主要职责范围,并用这些衡量尺度作为单位经营的指导方针和评定各个成员所做贡献的主要标准,主要通过个人的自我控制达到组织目标达到组织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的方法既适用于营利性组织,又适用于非营利性组织

十: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100)

在组织目标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真正的困难在于如何使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作出承诺,是每个人感到有责任去承担实现组织目标的义务。这个问题在本质上是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一致的问题。

虽然组织成员会不断调整个人目标以适应组织,当人目标有其最低期望值,如果组织目标的实现对个人目标最低期望值的达成没有帮助,那么个人目标就与组织目标处于一种高度分离状态,成员就不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甚至可能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形成障碍。

而组织目标是组织利益相关者相互讨价还价的结果,是一个平衡的产物,并不是个人目标的集合,二者之间存在落差,有时直接表现为冲突和矛盾。必须承认,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存在不一致是一种客观现象。

管理者的任务就在于减少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的落差,提高二者之间的和谐程度。不能一味的强调个人目标对组织目标的服从,而应该强调二者之间的互补性,即个人与组织间的互惠,由此形成组织与个人之间得中心里默契,以帮助实现各自的目标。

十一:决策的类型:(119)

1、按决策问题提供信息的完整程度: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2、按决策问题是否例行或重复出现: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

十二、上分析决策中的事实因素和价值因素:(121)

事实命题:是对可观察事物及其运动方式的陈述,有真伪之分,及人们可以

通过检验来确定事物,是否真像事实命题所陈述的那样

价值命题:是建立在价值观的基础上的,反映的是人们的偏好或厌恶,而价

值观是人们在经历的生命过程中逐渐地形成的,看不见,摸不到,是一种很微妙的且永远存在的,可能还随时间而变化的东西

十三、战略的概念:(79)

战略就是与组织环境和资源相匹配的、与组织价值观和期望相符合的,用于指导组织全局和确定组织远期发展方向的规划。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组织的概念:

1、战略与组织价值观和期望相符合

2、战略确立并影响着组织的远期发展方向

3、战略就是全局规划

4、战略有四个特征:1、整个行动过程由最高领导层控制

2、着重于总的、概括性的谋略

3、具有长远的时间概念,着眼于未来

4、战略突出了组织本身资源和技术与外界机会相结合,现在的

机会与潜在的冒险相结合

战略发展观点:渐进式战略发展和突变式战略发展

设计式战略发展和自发式战略发展

机会式战略发展和强加式战略发展

十四、战略的分析:(84)

就是深刻认识那些对组织生存和发展有关键影响的因素,由此对组织的战略

地位形成一个概括性的判断

包括:环境分析

资源分析

文化和价值观分析

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战略管理就是管理者对组织进行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的过程。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就构成了战略管理程序

十五、分体战略:(83)

指的是支持组织总体战略的二级战略,包括事业层战略和职能层战略事业层战略:主要涉及在每个事业领域内如何进行竞争的战略

职能层战略:考虑的是如何支持总体战略和事业层的分体战略

十六、部门化方法:(1)

部门化依据的标准通常有:职能、行业和产品、地区、顾客等,根据这些

标准对部门进行划分的方法即部门化方法。

1、职能部门化

2、行业和产品部门化

3、地区部门化(根据地区或处所划分部门

4、顾客(服务对象)部门化

十七:组织一体化:(165)

就是对组织的分化进行整合,要协调各个职能分离的活动和任务,创造一个有机的组织整体,最大限度的发挥组织的功能

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协作愿望共同目标信息沟通

一体化技术:按协调的的核心要素不同:目标协调规范协调信息沟通

按协调的形式不同:纵向协调横向协调

十八、服务设计步骤:(169)

1、工作分析

2、归并工作并设定职务

3、规范职务内容和运行模式

职务设计技术:(169)

1、职务专业化

2、职务轮换

3、职务扩大化

4、职务丰富化

5、作团队和工作时间选择

十九:人员配备:

是根据组织结构规定的职位数量和要求,对所需各类人员进行恰当有效的选择、使用、考评和培养,以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中的各个部位,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既定目标顺利实现的职能活动。

二十:有限理性准则:

1、决策人很难准确的获得与决策问题相关的完备信息

2、不知有多少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并且备择方案需要管理者自己去找

3、没有一套明确一贯的价值偏好作为准则

4、方案结果难以预测

变革过程的两种观点:一是渐进式变革;而是突变式变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