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物流装备及技术实训业务报告及作业

物流装备及技术实训业务报告及作业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一、实训目的

通过实训,同学们能对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的基础知识能够应用于实际操作、熟悉物流设备与技术等在实际业务的操作流程,以及流通领域的使用装备和技术的基本运行方式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二、实训内容

实训1物流技术装备应用配置的基本原则

通过实验室及物流公司了解现代物流技术装备情况,从调查了解、实验室的操作中掌握物流技术装备的配置原则。

实训2包装技术与装备

1.包装容器技术及其应用

2.包装的保护技术

实训3装卸搬运技术装备

1.装卸搬运作业的分类

2.集装箱及其物料搬运设备装备

3.托盘及其应用

4.散装货物的装卸搬运

三、实训作业

1.物流技术的概念及分类

答:物流技术是物流活中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

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称。

2.物流装备的概念及分类

答:物流装备:是企业在进行物流作业活动,实现物流功能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器具等物质资料的总称。分类,运输装备与技术,仓储技术与装备,集装单元技术与装备,装卸搬运技术与装备,且装装备与技术,流通加工装备与技术。

3.物流技术与物流装备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1)是物流系统的物质技术基础,(2)是提高物流系统效率的主要手段(3)是反映物流系统水平的主要手段,(4)是构筑物流系统的主要资产和成本

4.公路运输的技术装备有哪些

答:提高装卸效率,缩短运输时间,提高作业作用提高装卸效率节约劳动力缩短作业时间加速车辆周转提高装卸质量保证货物完整和运输的安全降低物料。

5.铁路运输的技术装备有哪些

答:(1)按用途分,客车,货车,特种用途车,通用货车,专用货车。

(2)按动力分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

(3)按运用分类,客车机车,货车机车,调车机车

6水路运输中常用的技术和装备主要有哪些

答:分为客船和货船。

(1)客船可分为旅游船,海洋客船,内河客船,车客渡船,小型高速客船。

(2)货船分为散货船,杂货船,冷藏船,油船,集装箱船,滚装船,液化汽船,泊船,载驳船。

1案例一WS煤化公司甲醇合成塔的运输方案

答:讨论题:评价该船运与公路联合运输方案的合理性

解析:起点站:葫芦岛终点站:WS煤化公司

如果全部采用公路运输,其运输成本很大,在行驶过程中有许多公路都有重量,但是只用海运业不行,因为不可能直接到终点站,因此采用联合运输方式。首先考虑铁路与公路联合运输,该合成塔形状对铁路宽度有,虽然可采用铁路平车进行运输,且装卸搬运成本很高。

分析重庆至WS的路况:(1)全程为高速公路,以WS下高速公路为起点,有效路面宽3.8米,红外线车轴检测仪高1.75米,宽5.14米,收费亭护栏距路边缘0.15米,右侧护栏高0.82米,大件车无法直接通过,需将右边护栏拆除,方可通过。

(2)4公里处为桃子立交桥全长584米

(3)6公里处有一桥梁,跨距5米,可以直接通过,必要时铺设桥板通过

(4)8公里处为轮子坡收费站,有效路面宽4.45米,大件车无法直接通过,需部分拆除收费亭,方可通过。

(5)过轮子坡收费站后须经4个回头弯到WS煤化公司。

此时需要采用不同车型的车辆进行运输,有沃尔沃FH12.奔驰Z3354AS牵引车,动力鹅颈+10轴线液压挂车+12米载货平台。在进行公路运输时,根据路况选择车辆,并安全驾驶,与海运采用联合运输,可降低运输成本,其装卸搬运业不复杂,并缩短了运输周期。

水上航道四通八达,通航能力几乎不受,而且节省投资;公路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可实现“门到门”之大运输,另外在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因此采用海路联运对于此项运输有利

2案例二大秦线—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

答:讨论题:1、结合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作业过程,说明重载铁路运输系统的主要特征

解析:(1)系统庞大复杂。系统涵盖了与重载铁路运输相关的集、运、疏三个子系统,涵盖了包括铁路、港口、货源区等在内多个生产环节和部门,系统的组织结构非常庞大,部门间关系错综复杂

(2)系统运转连续性、联动性强。系统以重载铁路为中心,24小时不间断连续运转,各部门各环节相互间紧密衔接、相互交织、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合作,一个部门或环节作业完成,即可进入下一个部门或环节的作业,每个部门和环节对系统的运输生产都会产生制约影响。

(3)系统协同性要求高。系统完成一个运输生产过程需要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的配合,一个部门的偏差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受到影响,要使这样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高效运转,高度协同性必不可少。

(4)系统现代化。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的货源为系统采用专业化、自动化运输设备提供了条件,为满足社会对运输数量和运输质量的要求,需要采用大容量的运输方式提供高效的运输服务,这也依赖于现代化、自动化手段对系统的支持

总之,重载运输系统是以充足的货源地为依托,以港口为支持,以重载运输铁路干线为核心,与其他铁路及公路线路相配套,为调整资源与经济发展不均衡服务,具有信息网络化、管理现代化、布局合理化、服务高效化的协作型运输系统。

2、如何理解现代先进运输方式的运作模式对现代运输生产系统的影响解析:(1)现代先进运输方式的运作模式会提高物流装备水平,增加

运量,促进现代运输产生系统的发展。大秦线运量的完成是多种运作模式、多条线路共同合作的结果,运量不断提高。

(2)现代先进运输方式的运作模式有利于现代运输产生系统的高效管理和严格组织,从而使现代运输产生系统更加完善。大秦运输组织运作模式机构的形成促进了大秦线运输效率的提高。

(3)现代先进运输方式的运作模式如联合运输、集装箱运输,可以在集、疏运中,各条运输路线、各种运输方式间为并联关系,相互补充、协作,共同为运输产生系统服务。

4案例三粮食储存设施与设备

答:讨论题:从维护的角度,讨论粮食存储的必要性以及确保粮食库存安全的措施和办法

解析:一、粮食储备的必要性

(一)是衔接产需、平衡供求的“蓄水池”

(二)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客观要求

所谓粮食安全,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与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

(三)是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必然需求

(四)是富民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保持社会XX的重要战略措施

(六)是中国国情的现实要求

(一)、粮食储备调节的局限性。

(二)粮食储备的吞吐机制不灵活,宏观效率低。

(三)粮食储备的基本目标不够明确或出现目标错位。

(四)粮食储备主体多元化,调节决策分散。

(五)粮食储备制度与收购制度存在性矛盾。

(六)粮食储备布局不尽合理,难以实现规模储存效益。

(七)轮换经营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储备粮的安全储存。一是承储企业无轮换经营权,不能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进行轮换,需轮换时要层层报批计划,实施时往往会丧失最佳的市场轮换机会;二是相关不配套,制约着承储企业

的轮换经营,

(八)粮食内外贸分离,制约了储备粮效率和经营效益。

(九)粮食储备吞吐时机不当,价格不合理。

(十)国家粮食储备规模过大。

三、健全粮食储备制度的对策

(一)改革储备粮吞吐调节运作方式

(二)改革国家粮食储备管理局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

(三)合理调整国家储备粮布局,建立现代化的储备粮物流体系总的原则是必须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高效灵活、便于的要求来进行,通过新建库装粮指标划转、购销或异地轮换的方式,抓紧将储备粮主要集中储存于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的直属粮库、地方大中型国家粮库,尽快全面实现国家储备粮垂直管理的目标,确保储备粮“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

(四)确定国家粮食的适度储备规模国家粮食储备规模,必须综合考虑国内粮食供求状况、的财政支付能力、国际粮食市场情况、储备需求和储备供给能力以及其它的粮食市场手段等因素来确定。

(五)建立健全全国粮情预报警系统并进行灵敏的市场监测,国家要根据粮食生产成本、主要农产品的比较效益、经营费用及合理利润等情况。

(六)合理设置粮食储备层次

(七)改善储备粮的品种结构

(八)合理确定粮食储备的目标

(九)建立新型的粮食储备组织系统的营运机制

(十)实行内外贸一体化,使粮食储备的轮换销售和补库与进出口有机结合起来

(十一)储备粮要以合理价格适时吞吐

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应适当地确定储备粮吞吐价格,抓住时机,灵活掌握。

(十二)建立灵活的国家储备粮轮换经营管理机制,提高轮换经济效益(十三)改善仓储能力

储备粮能否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仓储能力问题。国家在投资增加粮食仓库建设的同时,既要注重“量”的扩大,也要在提高储粮技术水平上增加投资,使粮食仓储设施和储粮技术在“质”的方面有个显著的提高。(十四)健全与完善粮食风险基金制度

(十五)改革粮食收购制度,建立健全粮食收购市场

国家粮食储备制度运行的基础是健全的粮食市场体系,而粮食的收购市场是整个粮食市场体系的基础,粮食收购价格的形成机制直接关系到后续价格的形成和运行。

(十六)健全粮食批发

市场和期货市场,进一步完善

粮食市场运行机制

完善粮食批发市场和

期货市场,使其成为国家专储

粮运作的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