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第十册总复习教案
单元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学 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总复习(一) 课时课题 课时 1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体积、容积单位,并能比较熟练地化聚和换算。 2、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立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以及解答相应的应用题。 重点、难点: 比较熟练地计算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以及解答相应的应用题。
一、整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 2、说说化聚的方法 3、填括号。 5.4立方米=( )立方分米 0.12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68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359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470厘米=( )分米=( )米 62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1.65升=( )毫升=( )立方厘米 7300毫升=( )升=( )立方分米 4、反馈。 二、复习长方体和立方体。 1、复习长方体和立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立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立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2、计算:填表 长(a) 宽(b) 高(h) 底面积 表面积 体积 (S) (V) 1.8米 0.6米 1.5米 长方体 42平方 10厘米 厘米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也能3、应用题 比较熟练地化聚(1)一个长方体油箱,长和宽都是0.5米,高是0.4米。它的容积是和换算。还复习多少升?要做这样一个油箱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 了长方体和立方(2)一个理发法庭铜块,棱长16厘米,每立方分米的铜重8.9千克。体体积计算公10个这样的铜块重多少千克? 式,以及解答相(3)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2厘米,宽是5厘米,体积是360立方厘米。应的应用题。从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学生的练习情况(4)一个长方体游泳池的长是50米,宽是20米,深是2.5米。 来看,单位的化 ①环绕游泳池的水面,在池壁上用红漆画一条界线,这条界线的 聚和换算掌握得长是多少? 比较好,长方体 ②如果用瓷砖贴池的四周和底面,贴瓷砖的面积是多少? 和立方体的具体③如果池内水深2米,这个游泳池注水多少吨?(1立方米水重1应用,有一部分吨) 学生由于理解、a、弄清题意,认真审题 分析能力比较b、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计算。 差,造成错误也C、反馈,说一说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 比较多,对这些三、课堂总结 学生要加强训 练。 四、课堂作业《作业本》 棱长 立方体 8分米
单元课题 总复习(二)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学 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课时课题 课时 2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数、约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熟练地分解质因数,以及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除数、约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备 注
一、揭题:复习数的整除的有关知识 二、引导再现,形成网络 1、提问再现有关概念。 (1)数的整除这一单元的特点是概念多,你们还记得吗?这些概念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2)在这些概念中,你认为什么概念最基本?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2、整理、疏通有关概念。 (1)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让学生分别写出表示整除的除法算式,然后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并完成课本第136页第7题。 把10÷3=3……1 1.2÷4=0.3 15÷5=3 4÷0.5=8 30÷5=6 按要求填入表中 整除 除尽 除不尽 (2)复习约数、倍数、公约数、公倍数。 联系30÷5=6即30能被5整除,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关系:30是5的倍数,5是30的约数。引导学生想一想,5的倍数还有吗?30 的约数还有哪几个?并举例说明。从约数、倍数还可知道什么?(公约数、公倍数) 3、除以上这些概念,你还知道哪些?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1)学生可以看书,可以小组讨论,整理成图表。 (2)大组汇报交流、辨析、说明。(图表可以多样化,关键在于反映它们之间的联系) 如下: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除数、约数、倍1 数、质数、合数质数 等概念的意义及合数——分解质因数 它们之间的联系整除 约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 和区别,对个别 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学生来说比较难 偶数 掌握,只能多分 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奇数 析讲解。而对分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 解质因数,以及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求几个数的最大三、综合应用 公约数和最小公1、填空。 倍,学生都掌握(1)1——20的各数中,( )是奇数,( )是偶数,( )得很好。 是质数,( )是合数。 (2)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偶数的数是( )。 (3)一个数既是16的倍数,又是16的约数,这个数是( )。 让学生先填写,后指名口答,说说想法,进行评点。 2、判断。 (1)、任何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2)一个数的倍数总比它的约数大。( ) (3)互质的两个数一定都是质数。( ) (4)18和23没有公约数。( ) (5)如果甲数和乙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丙数,那么,甲数和乙数必定都是丙数的约数。( ) 请学生用手势进行判断,并说说为什么? 四、复习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1、说一说,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 2、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19和38 28和42 9和11 让学生先做,后反馈、交流、讲评。(注意两个数的关系,互质关系、倍数关系和一般关系,并让学生了解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联系与区别) 3、试做求3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8、24和72 7、4和5 24、30和32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回顾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及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你有什么体会和想法? 六、作业 总复习第9、10题,第11题第③小题。
单元课题 总复习(三) 课时课题 课时 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正确地约分和通分,能正确地比较分数的大小,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3)能正确地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重点、难点: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学 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知识整理 1、分数的意义整理 (1)提问:什么是分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2)练习:说出下列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1/4 5/6 1/8千克 4/7米 A、学生回答并提问:在“1/8千克”和“4/7米”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 B、把“5/6”和“4/7米”改写成除法算式,怎么写?从除法的角度,如何来理解这两个分数的意义? 2、分数的基本性质整理。 (1)出示:1/2=( )/8 5/7=20/( ) 1又30/45=1又( )/( )( )/20=6。8=9/( ) A、学生回答。 B、这道题用到什么知识?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2)将“商不变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添入下面的表格中:(全体练P159第12题中(4)) 商不变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 [ ] [ ] 反馈后提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回答后接着问:那么。“商不变性质”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吗?为什么? (3)练习: ①( )/18=5/6=20/( )=( )÷12约等于( )(保留两位小数) ②填上大于、小于或等与: 4/7( )5/14 7/11( )29/44 21/35( )3/5 32/60( )2/3 问:你是怎么比较的?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二、基本练习 理解分数、分子、1、A、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3份数是( )。 分母、分数单位把4吨平均分成11份,表示这样的2份的数是( ),表示的意义,理解分这样的3份是( )吨。 数与除法的关B、2又5/6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系,理解和掌握单位,9个这样的单位组成的数是( ); 分数的基本性质C、把7/8的分数单位扩大2倍是( ),把它的分数单位缩小2中,如“1千米倍是( )。 的3/4和3千米2、比较分数的大小,课本P160第14题。 的1/4是相等(1)学生练习 的”有些学生理(2)反馈练习结果后讨论: 解不通;还有如11/22( )7/8 25/40( )20/32 1又3/20( )1 .15 看图用分数表示1 .75( )1又5/6分别用什么方法比较大小来得方便?为什么? 阴影中什么时候(3)方法小结: 用带分数,什么A、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一般用通分或约分的方法进行; 时候用假分数,B、分数与小数比较大小,一般化成小数比较方便些/ 也有些学生分不4、列式解答: 清。 甲数是40,乙数是32,丙数是48,求: (1)甲数是乙数的几倍? (2)乙数是丙数的几分之几? (3)甲数是乙、丙两数之和的几分之几? (4)丙数是甲、丙两数之和的几分之几? A、学生全体练习 B、反馈:师生讨论列式与结果。 C、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关键是什么?方法怎样?这两类题目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三、综合练习 1、课本P158第12题。 2、课本P159第13题。 学生练习后反馈说理。 3、作业:P160第15、16、17题。 四、课堂作业 《作业本》
单元课题 总复习(四)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学 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课时课题 课时 4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及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力求做到计算方法的灵活、合理。 重点、难点: 正确地进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及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备 注
一、知识整理 1、口算:课本P160第18题。 2、提问: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练习并讨论: 第一组:2又5/6-1又3/10 1.48+3又3/5 4又1/6-2.8+1又4/9 (1)学生练习。 (2)反馈后提问: A、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 B、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C、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怎样计算比较方便?为什么? (3)练习:课本P161第19题。(练习后互相批改) 第二组:8-4又3/7+2又4/7 1.45+3又1/8-9/20+5又7/8 8-4又3/7-2又4/7 6又4/5-1又1/3+4.2-2/3 (4)学生练习。 (5)反馈并方法比较:用简便方法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后明确: A、认真分析数字特征,不违反运算顺序和题目愿意: B、数据位置移动或改变运算顺序时,要特别注意减法的性质。 二、基本练习: 1、口算训练: 2/5+3/5 1又5/6-1/6 1/4+2/5 1.5+2又2/5 6-3又4/9 2又7/8-0.875 11/12+2/3 7.25+1又3/4 10又1/10+1/10 1/2-1/3 1又2/11-0 5又1/2+4.5 2、小组竞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15+9/10 1又5/6+2又23/8 3又5/16-1又9/20 10-4又3/5 20又1/6-8.25 5又1/8+1.357 6.25+5又7/10 3又1/8-1.2 教 学 过 程 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