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复习
一、知识点回顾
1、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
2、确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r表示圆的半径,d表示同一平面内点到圆心的距离,则有 点在圆外; 点在圆上; 点在圆内。
3、经过 确定一个圆。
4、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推论:平分弦( )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平分弦的直径平分弧所对的弦。
5、圆心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 相等,所对的 相等。
6、圆周角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周角的一半。
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 ;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 。
7、半径为R,n的圆心角所对弧长l的计算公式:l= 。
半径为R,圆心角为n0的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S扇形= = (l是扇形的弧长)
8、r为圆锥的底面半径,l为母线长,圆锥的侧面积:S侧= ; 圆锥的全面积:S全= 。
二、例题解析
例1: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有( )
(1)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2)相等的弧所对的弦相等;(3)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4)弦的垂直平分线必过圆心。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练一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1)直径是弦,但弦不一定是直径;(2)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直径;(3) 半径相等的两个半圆是等弧;(4)一条弦把圆分成两段弧中,至少有一段优弧。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有下列四个命题:(1)直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2)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3)圆中最大的弦是通过圆心的弦;(4)一条弦把圆分成两条弧,这两条弧不可能是等弧,其中真命题是( )
A. (1)(3) B. (1)(3)(4) C. (1)(4) D. (1)
例2:如图,△ABC中,BAC=90,AB=3cm,AC=4cm,AD是高线,AE是中线。 (1) 以点A为圆心,3cm为半径作A,则点B,D,E,C与A的位置关系怎
样?
(2) 以以点A为圆心作A,使点B,D,E,C四点中至少有一点在圆内,且
至少有一点在圆外,求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
练一练:
如图,在Rt△ABC中,ACB=90,A=30,BC=1,CDAB,DEBCD,E
1分别为垂足,F为AB的中点。若以D为圆心,CD的长为半径画O,试判定
2点B,E,F与O的位置关系。
例3:如图,P为O外一点,APC的两边分别交O于点A,B和点C,D。如果PA=PC。求证:AB=CD
例4:如图,A,B,C是O上三个点,连接AB和AC的中点的弦DE交弦AB,AC于点F,G。若BAC=70,求AFG的度数。
例5:如图,△ABC中,AB=AC=13cm,BC=10cm,求它的外接圆半径。
C,D,E的半径都是1,B,练一练:如图,A,顺次连结五边形ABCDE,
求图中五个扇形的面积之和(阴影部分)。
例6:如图,AB,CD是O的直径,O的半径为R,ABCD,以B为圆心,
,求证:CED与CAD围成的新月形ACED(阴影部分)的面以BC为半径作CED积等于△BCD的面积。
练一练:已知如图,AB为半圆O的直径,C为半圆的上一点。
(1) 请你只用直尺和圆规,分别以AC、BC为直径,向△ABC外侧作半圆。(不
必写作法,只需保留作图痕迹)
(2) 若AC=3,BC=4,求所作的两个半圆中不与O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和。
例7: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ACBC,D为⊙O弧AB上一点,延长DA至点E,使CECD. (1)求证:AEBD;
(2)若ACBC,求证:ADBD2CD
C E O A D B
课堂练习:
1、已知P为O内一点,且OP=2,如果O的半径是3cm,那么过点P的最短弦为 cm。
2、在半径为4的圆中,垂直平分半径的弦长为 。
的度数为70,BC为 3、如图,在O中,AB,CD是两条直径,弦CE//AB,CE 度。
(第3题) (第6题)
4、已知扇形的圆心角是150度,弧长为20cm,则扇形的面积为 cm。 5、在O中,圆心角AOB=90,点O到AB的距离为4,则O的直径为 。 6、如图,半径为3cm的O中,A,B,C是圆上三点,且ACB=45,则弦AB= cm。
CD=45,7、如图,A是O上一点,半径OC等于2,若A则弦AD的长是 。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8、如图,在两个同心圆中,三条直径把大圆分成相等的六部分,若大圆的面积为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9、如图,AB为O的直径,AB=AC,AC交O于点E,BAC=45,若AE=1,则
BC2= 。
10、如图,A是半径为5的O内的一点,且OA=3,过点A且长小于8的弦有( ) A. 0条 B. 1条 C. 2条 D. 无数条
(第10题) (第11题)
11、我们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在此基础上,人们定义了点与点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类似地,若点P是O外一点(如图),则P与O的距离应定义为( ) A. 线段PO的长度 B. 线段PA的长度 C. 线段PB的长度 D. 线段PC的长度
12、已知圆锥形模具的母线长、半径分别是12cm,4cm,求得这个模具的侧面积是( )
A. 100cm2 B. 80cm2 C. 60cm2 D. 48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