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通信接口EMC设计

通信接口EMC设计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文件 内部公开

港湾网络中试 机电设计部 

文 件 编 号

文件版本

QB-HN-0039-2003

A0

     

单 板 接 口 电 路 EMC 设 计 规 范 

 

   

          

此版权归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所有 翻录必究

共22页

第1页共22页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文件 内部公开

 

前    言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试机电设计部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程、蒋万良 本规范批准人:马庆

本规范修改记录:见电子流评审流程

此版权归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所有 翻录必究

第2页共22页

〔S000085〕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文件 内部公开

目 录

1 目的.................................................................................................................................4 2 范围.................................................................................................................................4 3 定义.................................................................................................................................4 4 引用标准和参考资料...........................................................................................................4 5 接口电路EMC设计基本原则............................................................................................4

5.1 基本原则..........................................................................................................4

5.2 基本滤波电路及器件........................................................................................5 5.3 基本防护电路及器件........................................................................................8

6 以太网通信接口电路EMC设计.........................................................................................9

6.1 概述.................................................................................................................9

6.2 以太网通信接口滤波设计.................................................................................9 6.3 RJ45接口连接器............................................................................................12

7 E1/T1接口电路EMC设计..............................................................................................13

7.1 滤波电路设计.................................................................................................13

7.2 E1/T1防护电路设计.......................................................................................14

8 串口电路EMC设计........................................................................................................16

8.1 滤波电路设计.................................................................................................16

8.2 防护电路设计.................................................................................................17

9 用户电路EMC设计........................................................................................................19

9.1 滤波设计........................................................................................................19

9.2 防护电路设计.................................................................................................20

此版权归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所有 翻录必究

第3页共22页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技术规范 保密文件 内部公开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技术规范 

 

常见通信接口电路EMC设计规范 

 

1 目的

本指导书旨在规范公司内接口电路EMC设计,保证接口电路EMC设计的统一性、正确性和可靠性,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公司产品的开发效率。 

2 范围

本指导书说明了公司产品相关接口电路的EMC设计考虑。

本指导书适用于产品相关接口电路EMC设计,由于滤波和防护器件的不断发展,有关电路会将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补充,本设计指导书将进行不定期的修订,以最新的设计指导书为准。同时由于不同产品的电路上的差异性,在滤波及保护电路的形式和参数上应根据具体电路进行修改。

3 4

定义

引用标准和参考资料 无

5 接口电路EMC设计基本原则

接口电路是否进行了有效的 EMC设计,直接关系到整机是否能通过EMC测试。接口电路的EMC设计包括接口电路的滤波电路设计和接口电路的防护设计。接口电路滤波设计的目的是减小系统通过接口及电缆对外产生的辐射,抑制外界辐射和传导噪声对整机系统的干扰;接口防护电路设计的目的是使电路可以承受一定的过电压、过电流的冲击。

5.1 基本原则

接口滤波电路和防护电路设计应遵循下面的基本设计原则: 1、滤波和防护电路对接口信号质量的影响满足要求。 2、滤波和防护电路应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不能简单拷贝。

3、需要同时进行滤波电路和防护电路时,应保证先防护后滤波的原则。 4、接口芯片 ,包括相应的滤波、防护、隔离器件等,应尽可能沿信号流方向成直线放置在接口连接器处。

此版权归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所有 翻录必究 第4页共22页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技术规范 保密文件 内部公开

5、接口信号的滤波、防护、隔离器件等尽可能靠近接口连接器处,相应的信号连接线必须尽可能短(符合工艺要求条件下的最短距离)。

6、接口变压器要就近放置在连接器附近,通常在对应接口连接器3cm以内。 7、模拟信号接口和数字信号接口、低速逻辑信号接口和高速逻辑信号接口等(以敏感和干扰发射程度来区分),它们之间要间隔一定距离放置。当连接器之间存在相互干扰的可能时,必须采取隔离、屏蔽等措施。

8、同一接口连接器里存在不同类型的信号时,必须用地针隔离这些信号,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信号。

9、接口信号线走线的线宽应始终一致。对于高速信号线,如果走线有需要弯曲的地方,则应采用圆弧平滑地弯曲走线。

10、禁止在差分线和信号回线之间走其他信号线,差分对线对应的部份应平行、就近、同层走线,且走线的长度尽可能一致。

11、当接口信号线较长(从驱动、接收器到接口连接器超过 2.5 cm ),应按传输线布线方法,使走线满足规定的特性阻抗。

12、所有的信号走线不能跨平面走线,除非已经过隔离滤波器。

13、接口信号连接器建议选用带屏蔽外壳的连接器,尤其是高频信号连接器。 14、连接器的金属外壳应与机壳保持良好的电连续性,对于能够360度环绕的连接器,则必须 360 度环绕连接,而且通常连接阻抗要小于1mΩ 。

15、对于不能进行360 度环绕连接的连接器,则建议采用外壳四周有向上簧片的连接器,而且簧片必须有足够的尺寸和性能(弹性),以保持与机壳间有良好的电连接。

16、滤波连接器对产品EMC性能往往有很大的帮助,但其成本比较高,通常在采用板内滤波、电缆屏蔽等方法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就不采用滤波连接器。滤波连接器通常用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严格的军标要求、恶劣工业环境的小批量应用以及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运用等(比如结构尺寸等)。

17、屏蔽线的屏蔽层要尽可能与接插件外壳保持360 度的连接。对于做不到这一点的接口,通常有其他对应的措施,来保证接口的EMC性能。

18、接口信号线和接口芯片 必须遵守供应厂商或标准的要求进行阻抗匹配、滤波、隔离、防护等。

5.2 基本滤波电路及器件

滤波电路是由电感、电容、电阻、铁氧体磁珠和共模线圈构成的频率选择性网络,

此版权归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所有 翻录必究 第5页共22页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技术规范 保密文件 内部公开

低通滤波器是电磁兼容抑制技术中普遍应用的滤波器,低频信号可以很小的衰减通过,而高频信号则被滤除。为了减小信号线缆对外辐射,接口电路(如网口、模拟用户口、E1等)接口电路必须进行滤波设计。由于专用EMI器件的价格逐渐降低,进行产品接口滤波电路设计时,主要采用专用EMI抑制器件构成滤波电路,这些器件包括三端电容、铁氧体磁珠、共模扼流圈等。

EMI器件的性能指标主要是插入损耗,插入损耗的定义如下图所示:

普通电容的插入损耗与三端电容插入损耗的对比如下,三端电容有较好的EMI抑

制作用。

此版权归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所有 翻录必究 第6页共22页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技术规范 保密文件 内部公开

MURATA提供的NMF51R系列EMI滤波器会提供更佳的滤波效果

铁氧体磁珠的插入损耗特性(以MURATA的BLM11A/P系列为例):

共模扼流圈的插入损耗特性(以TDK公司的ZJY51R5-2PB为例):

此版权归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所有 翻录必究 第7页共22页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技术规范 保密文件 内部公开

在进行接口滤波电路设计时主要考虑滤波电路(器件)的插入损耗特性。

5.3 基本防护电路及器件

防护电路包括差模防护设计和共模防护设计,在电路设计时要考虑保护器件的功率、启动电压、结电容等特性,保证有效防护和对信号质量的影响满足要求。 差模防护电路设计如下图所示:

共模防护电路设计如下图所示:

此版权归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所有 翻录必究 第8页共22页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技术规范 保密文件 内部公开

板级电路防护采用的器件主要包括TVS、TSS、压敏电阻。能提供上述保护器件的公司有PROTEK公司提供TVS器件,PI公司提供TSS器件,SIMENS和国内相关企业可以提供压敏电阻。

6 以太网通信接口电路EMC设计 6.1 概述

以太网接口作为一种宽带网的基本通信接口在公司的产品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主要包括10M和100M的以太网接口,10M物理层芯片公司优选LXT905PC,10M/100M物理层芯片公司优选LXT970AQC、LXT971、LXT974、LXT9781 、LXT9782 、S82559等,由于芯片本身的特点,在滤波和防护电路设计有所区别。 

    网口的滤波设计主要通过选择合适的具有EMI抑制作用的接口变压器来实现,同时优化PCB设计,不建议在网口设计上加保护电路设计。 

6.2 以太网通信接口滤波设计 

10M网口滤波设计采用两种设计方案,一是采用外加共模扼流圈的形式,另一种是采用PULSE公司提供的具有EMI抑制作用的接口变压器。采用外加共模扼流圈设计滤波电路时,不仅要考虑对干扰的共模抑制作用,还要考虑共模扼流圈的差模抑制作用,因此只建议在10M网口滤波设计时可采用外加共模扼流圈形式。而100M网口 滤波设计时不建议采用外加共模扼流圈,而采用具有EMI抑制作用的接口变压器。

此版权归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所有 翻录必究 第9页共22页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技术规范 保密文件 内部公开

共模扼流圈推荐使用:MURATA的PLM250S50,PULSE公司的PE68627、PE-67501等。PCB 设计时,将共模扼流圈尽量靠近RJ45连接器。

直接选用具有PULSE公司提供的EMI抑制作用的接口变压器可以有效的实现EMI抑制作用,如PE-68515、PE-68515L、H1012、PE-68517、PE-68517L、H10等。接口变压器应尽量靠近RJ45连接器。

此版权归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所有 翻录必究 第10页共22页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技术规范 保密文件 内部公开

100M网口设计时必须设计Bob smith 电路:可以产生10dB的共模EMI衰减,为了

更好的抑制共模信号通过线缆对外的辐射应注意下面几点:  

1 、不用的RJ45管脚4 、5、7、8按下图的方法处理。

2 、物理芯片侧的变压器中心抽头需通过0.01-0.1uf的电容接地。

3 、物理芯片侧的差模电阻(收端)应等分为二(100分为两个49.9),中心点  通过0.01uf电容接地。

以82559为例说明网口设计PCB注意点,布局如下:

此版权归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所有 翻录必究 第11页共22页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技术规范 保密文件 内部公开

A、B要求尽量短,A不得超过1英寸,B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放宽。接口变压器PCB设计如下:

6.3 RJ45接口连接器

以太网通信接口连接器必须采用屏蔽接口连接器,根据需要可以采用RJ45滤波连接器,PULSE可以提供此种连接器,其型号为:J0026D系列、J0011D系列,其内部结构如下:内部包括接口变压器、滤波电路。

此版权归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所有 翻录必究 第12页共22页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技术规范 保密文件 内部公开

7 E1/T1接口电路EMC设计 7.1 滤波电路设计

采用共模扼流圈滤波与保护电路的具体电路形式如下:

用三端EMI电容进行滤波设计时,应将防护电路置于滤波电路之前,电路形式

如下:

根据由于信号线引起的辐射频段选择共模扼流圈的参数,推荐使用MURATA的PLM250H/250S系列、PULSE公司的T8005、T8006、T8008,三端滤波器件推荐选用MURATA公司的NMF51R系列。PCB设计时,滤波器和保护电路应尽量靠近接口连接器。

目前PULSE公司已经可以提供接口变压器与共模扼流圈集成在一起的产品可以提供如下选择:

此版权归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所有 翻录必究 第13页共22页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技术规范 保密文件 内部公开

IC芯片

T7688 DS2154、DS21554 LXT384 PEB2254 PEB22554 接口变压器 T1214 T1213 T1207 T1215 T1219 7.2 E1/T1防护电路设计

1) DS2154、DS21554 基本防护电路

DS21554 基本防护电路

2)PEB2254和PEB22554基本防护电路 

DS21554 基本防护电路如上图所示,图中: U1、U2为ST公司的TPN3021(编码:11020016) D1--D4为PROTEK公司的PSOT05C(编码:11020015) R5、R6、为1/8W 8.2欧姆表贴电阻。 E1接口收发信号线屏蔽层接地。

此版权归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所有 翻录必究 第14页共22页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技术规范 保密文件 内部公开

图3.2 PEB2254和PEB22554 基本防护电路

PEB2254和PEB22554 基本防护电路如图3.2所示,图中: U1、U2为ST公司的TPN3021(编码:11020016)

D1--D4为PROTEK公司的PSOT05C (编码:11020015 )(如果结电容较大可选用PSOT05LC)

R5、R6为1/8W 10欧姆表贴电阻 E1接口收发信号线屏蔽层接地

3)DS21Q354和DS21Q554 基本防护电路

DS21Q354、DS21Q554的基本防护电路形式与DS21554相同,对于DS21Q354的

D1--D4选用PROTEK公司的PSOT03C(如果结电容较大可选用PSOT03LC),DS21Q554 的D1--D4选用PROTEK公司的PSOT05C(如果结电容较大可选用PSOT05LC)。E1接口收发信号线屏蔽层接地。 4) LXT384 基本防护电路

此版权归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所有 翻录必究 第15页共22页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技术规范 保密文件 内部公开

LXT384 基本防护电路如图上所示,图中: D1和D3选用PSOT05C (编码:11020015 ) 。 Txline和Rxline侧需接入TPN3021 (编码:11020016)。 TVS1需选用Vwm为5V(TVCC=5V)的双向TVS器件。 E1接口收发信号线屏蔽层接地。

对于LXT384可以采用PULSE公司提供的T9030实现滤波和防护设计,T9030提供4路E1/T1接口,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

8 串口电路EMC设计 8.1 滤波电路设计

V24、V35业务接口建议采用屏蔽电缆和屏蔽连接器,目前公司已经有编码,但 在

此版权归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所有 翻录必究 第16页共22页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技术规范 保密文件 内部公开

电路设计时也根据需要考虑滤波电路设计,由于V24、V35需要进行滤波处理的线数较多建议使用铁氧体磁珠和三端电容构成滤波电路,基本电路形式如下:

根据V24、V35对外辐射的频段进行器件参数选择,推荐使用MURATA公司BLM系列磁珠和NMF51R、NFA81R\\62R\\41R、NFA3216G系列三端EMI滤波器和 TDK公司的EMI器件。 PCB设计时EMI滤波器尽量靠近接口连接器。RS232、RS422、RS485接口滤波设计可以参照上述电路设计。

8.2 防护电路设计

1、RS232/V24/V35电路防护设计

V.24(V.28)接口与RS-232-D接口是一致的,V.24接口特性由ITU-T制定 的标准,RS-232-D接口特性由EIA制定标准。 根据EIA RS232标准,该接口 允许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为20Kbit/s。

根据邮电通讯网技术“数字数据网(DDN)技术”(暂行规定)中规定:当用户速率V.35接口。

根据ETSI 300 386和EN50082电磁兼容性标准要求,当信号线的长度大于10米时,需要进行SURGE测试,对于业务接口如V24、V35建议其电缆长度设计小于10米。

接口芯片应选用AMD208E这种满足一定EMC标准的接口芯片。需要设计防护电路时,参照下图。调试串口或不需要进行SURGE测试的串口采用ESD14V2L(编码:11020023),需要进行SURGE测试的串口采用SA15A9630。

20Kbit/s时,使用V.24接口。当用户速10Mbit/s时,使用X.21、G.703、

此版权归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所有 翻录必究 第17页共22页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技术规范 保密文件 内部公开

2、RS422防护电路设计

RS422标准只是一个电气特性的标准,它适用于 多个站之间长距离高速通讯。 主要特点如下: 

1)平衡差分接口; 

2)支持点对多点之间的通信; 3)可驱动10个负载; 4)最高速率可达10Mbps。 

RS422接口芯片采用26C31和26C32,可用于板间互相通信和对外通信, 框间通信时(小于10米)可根据需要确定是否加保护电路,对外通信必须加保护电路设计,电路设计形式如下: 

 

Z1、Z2、Z3和Z4为保护器件,可选用P6KE6.8A。 3、 RS485防护电路设计

RS485标准只是一个电气特性的标准,而没有定义机械特性 ,它适用于多个站之间长距离高速通讯。主要特点如下: 

1)平衡差分接口; 

2)支持多点对多点之间的相互通信; 3)忍受-7V到12V共模干扰; 4)可驱动32个负载; 5)最高速率可达10Mbps。

此版权归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所有 翻录必究 第18页共22页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技术规范 保密文件 内部公开

9 用户电路EMC设计

用户电路接口包括模拟用户电路、U接口电路、S接口电路。

9.1 滤波设计

1、 ISDN的S口、U口采用MOTOROLA的MC145574/2接口芯片,可以采用PULSE公司提供的PE-65854、PE-65855、PE-65857共模扼流圈,以S口为例电路形式如下:

上述共模扼流圈的插入损耗特性如下:

此版权归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所有 翻录必究 第19页共22页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技术规范 保密文件 内部公开

2、由于模拟用户口需要通过一定的过电压和过电流测试,在选择EMI滤波器件时主要采用铁氧体磁珠,选用的磁珠能够通过用户电路口的SURGE测试,目前推荐使用MURATA公司的BLM P系列3A(Rated Current)器件。 

有配线架保护时(用户板)电路如下:

PCB设计时,铁氧体磁珠尽量靠近接口连接器。

无配线架保护时(终端设备)首先要设计热敏和压敏保护电路,电路如下:

PCB设计时,热敏电阻、压敏电阻和铁氧体磁珠尽量靠近接口连接器。 

9.2 防护电路设计

1、模拟用户口

根据ETSI 300 386标准要求模拟用户口需要通过4000V(10/700)的SURGE测 

试,通过以1060、1511D和610为核心的保护电路实现,具体电路设计形式如下:

此版权归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所有 翻录必究 第20页共22页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技术规范 保密文件 内部公开

2、U口电路防护设计

U口的防护设计要求与模拟用户口相同,由于U口线上会有90V左右的远供电压,在保护设计上与模拟用户电路不同。同时ISDN终端设备的要求更严格。因此需要采用如下的电路保护形式(压敏和接口之间串上两个热敏电阻进行过流抑制)。

此版权归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所有 翻录必究 第21页共2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