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式选择题—直选法、逆推法和排除法 题型特点:
否定型选择题题干中一般有“不是、不属于、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具有、与史实不符”等提示语,要求从选项中把不合题意的选项选出来。肯定型选择题题干中一般有“正确、符合、有关、属于、包括”等提示语,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能力。 解题技巧:
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概念分析法、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例1:(2009年福建文综15题)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答案】C
【解析】此题为否定式选择题,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题干的时间是“1873—1910年”,故选C项。 例2:(2009年北京文综17题)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的思想的是
A.“自强直属,在于练兵”
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 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 【答案】B
【解析】本题为肯定式选择题。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早期维新派”、“商战”等有效信息限定词。“商战”,这里指利用本国的经济力量同外国资本主义在市场上进行竞争。A、C项为加强国防军事力量,排除。D项涉及的民生,排除。B项强调经济比军事的重要性,排除。正确选项为B。 选择题 1、(2009年安徽文综22题)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 A.《大卫·科波菲尔》 B.《老人与海》
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中的文学的主要成就中的不同时期的主要文学流派及代表作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现代主义作品《老人与海》、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的现代文学荒诞派的典型作品《等待戈多》都创作于20世纪。《法国作家雨果的浪漫主义作品《巴黎圣母院》创作于19世纪30年代之前。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大卫 科波菲尔》创作于19世纪30年代以后,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它关注社会问题,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2、(2009广东深圳第一次调研5题)据清代史载:“上自绅富,下自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对上述材料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产物 B.是重农抑商带来的后果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挣钱之后,纷纷用来购买土地,这一做法进一步固化了小农经济,而不是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3、(2009年重庆文综12题)下列关于秦朝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郡官均由皇帝任免 B.太尉负责管理全事 C.小篆以外出现了隶书 D.私学也可以教授律令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再现和迁移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秦朝加强集权的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秦朝实行文化,严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愚民。故错误的是D. 4、(2009年重庆文综22题)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集团形成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D、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 【答案】C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 5、(2009年江苏卷9题)根据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B.新民主主义属于资产阶级民主 C.新民主主义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新民主主义的概念。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包括中国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路线方针、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性质以及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故C项表述错误 6、
7、(2009年四川文综21题)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A 海外市场的形成 B 垄断组织的出现 C 圈地运动的推进 D 民主制度的确立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选B。 8、(2009年浙江文综13题)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 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 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答案C
解析:中国的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明清时期从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到1912年清朝灭亡结束,C项说法在时间上与史实不符合。 9、(2009年浙江文综16题)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答案B
解析:设置内阁制的是明成祖朱棣,A项错误。明后期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较大提高,B项说法正确。内阁始终没有成为明朝正式的行政机构,,C项错误。明代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而未取代之,D项错误。 10、(2008年广东文综) 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答案C
解析:爱因斯坦虽然生于19世纪,但其主要贡献相对论的提出是在20世纪,故答案为C项。 11、(2008重庆文综14题)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史实不符的是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 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两次工业的成果,汽船是第一次工业中的发明,与题意不符。 12、(2008年广东理基题)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基本胜利 B.遵义会议确立了为代表的党的正确领导 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 答案D
解析: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奋斗目标。故D项错误。 13、(2008年广东文基19题)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居住区隔开 ②有专门管理 ③又叫草市 ④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草市原来是乡村的定期集市,在宋代时由于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从而形成了草市、夜市、晓市,故③草市不符合汉代长安“市”的特征,答案为B项。 14、(2008年广东文基26题)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3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D.总结了中国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答案A
解析: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但很快就由于1958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和1966-1976年的文化大而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故A项不符合史实。
15、(2008年广东文基30题)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联 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 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答案D
解析: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理性高于信仰的人文主义宗教观逐渐兴起,A项不正确;由于宗教改革挑战教皇的权威,故应受到教会的压制,而非世俗贵族,B项排除;C项中两者均反对天主教会的统治,而非宗教愚昧。答案为D项,宗教改革家普遍认为“信仰得救”。
16、(2008年广东文基36题)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答案A
解析:经济全球化开始于1500年前后打破隔离走向融合的新航路的开辟,A项正确;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底子薄,技术水平低、生产设备落后、生产成本高等原因,经常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B项错误;两极格局结束后,由于扫除了发展的障碍,全球化的进程才加快,C项错误;D项中各国之间人口迁移到增多也是促进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的重要因素,D项错误。答案为A项。
17、(2008江苏单科16题)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色彩
4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答案A
解析:英德都实行君主立宪制,君主都是最高国家元首。BD两项只适于德国,C项只适于英国。 18、(2008年宁夏文综31题)《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C
解析:抓住关键词“卅年求富更求强”。“求富求强”是洋务运动的主张,“卅年”即三十年。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开始,三十年后即19世纪90年代,而且是“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反映的是甲午战争中威海卫战役的失败。 19、(2008年山东文综10题)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 B.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 C.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 D.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影响的结果 答案D
解析:A项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和海禁,中西方交流不畅,所以绘画风格不会相互交融;B项因两国这一时期社会环境和社会性质迥异,所以排除;C项中国古代山水画属于文人写意画,注重绘画的意境,在重农抑商的环境下,不可能反映商品经济;D项19世纪中期,在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画家以创新的姿态直接描绘阳谷下的物象,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表达微妙的色彩变化,这应该说是工业推动下的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故D项为正确答案。 20、(2008年山东文综14题)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答案A
解析:解题关键在于时间——20世纪70年代,此时冷战重心在亚洲;中苏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末破裂后,知道20世纪80年代末才实现正常化;欧盟成立于1993年。而在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冲击力美国的霸主地位,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故争取答案为A项。
21、 (2008上海8题) 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答案A
解析:选项中涉及的重大发明,司南的发明时间是战国时期,纸的发明时间是西汉,火药的发明时间是唐朝,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时间是北宋。 22、(2008年四川灾区文综14题)下列各项中,关于早期维新派的正确表述是
A.奠定了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B.反对“经世致用”的传统
5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C.主要从事民族工商业活动 D.经济思想与洋务派基本一致
23、(2008年天津文综21题)下表为1870~1900年世界铁路发展状况(单位:千米) 年份 1870 1880 10 1900 世界总里程 210 000 373 000 617 000 790 000 欧洲 105 000 169 000 224 000 284 000 美国 85 277 144 000 269 000 320 133 表中信息反映的情况不包括 A.30年间美国铁路发展超过欧洲总和 B.1870年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领先地位 C.铁路的发展扩大了欧美之间经济联系 D.欧洲地区内及美国国内贸易不断扩大 答案C 解析:因为铁路不能跨越大西洋,所以欧洲与美国的铁路业发展与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是否扩大无直接关联,因此C符合题意。 24、(2008年重庆文综14题)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史实不符的是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 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两次工业的成果,汽船是第一次工业中的发明,与题意不符。 25、(2008年广东单科13题)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时注意与“文化大”的时代背景和特点相结合。十年“”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严重恶果,故此时期的教育也与“阶级斗争”有关,答案为B项。
26、(2008年广东单科16题)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 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 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特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理环境和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是其形成直接民主的前提,A项正确。
27、(2008年广东单科24题)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A.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 B.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C.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D.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 答案D
解析: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于1944年,当时法西斯尚未完全投降,二战还未结束,故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D项正确。
6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28、(2008上海23题) 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街已成为无用之物。”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客观真实,可以采信 B.主观臆断,有待考证
C.背离史实,不足为信 D.小说家言,皆不可信 答案:A
解析: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大大增强了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的实力,因此,司汤达所说是正确的。 29、(2007年北京文综22题)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
A.哈格里夫斯 史蒂芬孙 卡尔·本茨 B.人工动力 蒸汽动力 燃油动力 C.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初 10世纪60年代 D.工业 工业 第二次工业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珍妮纺纱机是工业中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以人工为动力;早期机车是工业中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以蒸汽为动力;早期汽车是第二次工业中卡尔·本茨19世纪80年代制造,以燃油为动力。C项目中,19世纪60年代错误。因此,符合题意的答案为C 。 30、(2007年北京文综15题)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 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材料中的译本出现在1691年,是清朝前期,当时清实行闭关锁国,因此,A观点错误。从材料中欧洲多种译本的出现,可知B、D正确。中国的儒学在“西学东渐”时期有传教士介绍给西方,C正确。因此,符合题意的是A。
31、(2007广东单科18题)有学者指出:“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17世纪的新英格兰已是一个法制国家 B.17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势力的统治之下 C.美国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纪就开始孕育 D.欧洲在17世纪时并未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角度新,从人类文明传承与影响的角度入手,提供新材料,设计新情景,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事件和历史分析能力。 17、18世纪,欧洲开展了反对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在英、法等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但是,由于封建主义的强大,资产阶级的原则(自由、民主、平等)并没有随着资产阶级的胜利而完全确立。而“新英格兰”,即北美没有经历封建社会,在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而之后,为确保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美国联邦通过了《1787年》,以法律的形式把资产阶级
7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的原则确立下来。通过再认、再现并抓住时间词“17世纪”,可排除A、B、D。A“已是”、B“封建势力”、D“并未”显然与历史事实不符,是错误的选项。
32、(2006年广东卷21题)关于苏俄“战时主义”与“新经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战时主义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 B.实践证明,用战时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 C.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被逐渐取消
D.新经济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答案 D
解析:战时主义也叫军事主义,它是1918年苏维埃在战争条件下,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战胜敌人的一些临时性。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布尔什维克党试图由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但它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加剧了国内经济的恶化,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实践证明,它不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所以A、B正确。1925年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被逐渐取消,所以C也正确。新经济主要“新”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是列宁在小农占优势的找到了一条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所以D错误。 33、(2000年全国卷10题)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不断增长,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包括
A.扭转了中国外贸入超的局面
B.对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刺激作用 C.有利于农村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D.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19世纪60年代中国农副产品出口增长导致社会变化情况的理解能力。解题时应抓住中国社会在19世纪60年代这一阶段的经济特征进行分析、比较。19世纪60年中国农副产品出口虽有所增长,但中国外贸入超的局面并未改变。 34、(2007年广东文基25题)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答案C
解析:该题可用排除法解答。A项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确立,B项“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项新时期经济改革首先从农村取得突破。由此可判断答案为C项。 35、(2007年广东文基26题)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维护了中国的与主权 B.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许多欧洲国家建交 C.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D.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A
解析:B项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但与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并不多;C项1972
8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年中日签订《联合声明》,邦交正常化;D项中美建交之前中国已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项“另起炉灶”的方针是不继承与外国建立的不平等外交关系,维护了中国的和主权。可知A项为正确答案。 36、(2007年广东文基28题)下列有关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创了政党政治的先河 B.城邦公民享有民主权利
c.自由民和奴隶都享有公民权 D.公民通过代议制方式行使权利 答案C
解析:古代雅典享有民主政治的只有城邦公民,即祖籍本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妇女、奴隶及外邦移民被排除于公民范畴之外。可见,C项为正确答案。 37、(2001年上海5题)祖国医学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下列人物按他们所处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张仲景 扁鹊 孙思邈 李时珍 B孙思邈 扁鹊 张仲景 李时珍 C扁鹊 张仲景 孙思邈 李时珍 D扁鹊 李时珍 张仲景 孙思邈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古代医学家的掌握。扁鹊是战国时人,张仲景是东汉人,孙思邈是唐代人,李时珍是明代人,依此排列C项正确。
38、(2007年江苏20题)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 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属于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内容。
39、(2003年全国春季12题)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门第 B.削弱了皇权
C.有利于选拔人才 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为否定选择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大大加强了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据此分析,B项削弱皇权的提法是不正确的。
40、(2007年江苏16题)16.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运动,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 彼特拉克——以“人学”对抗“神学” B.拉伯雷——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C. 卢梭——倡导“人民主权”说 D. 狄德罗——宣扬科学与理性 答案B
解析:拉伯雷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代表,著作《巨人传》歌颂了人的力量。三权分立学说是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孟德斯鸠系统提出的。
9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