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32章 雷暴大风与下击暴流指数

第32章 雷暴大风与下击暴流指数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第32章 雷暴大风与下击暴流指数

§32.1 雷暴大风与下击暴流含义

顾名思义,雷暴大风系指雷暴相伴出现的大风天气现象。所谓大风,在《大气科学辞典》中指出有以下三种含义:

(1)蒲福风级8级风(平均风速为17.2~20.7m/s)的别称;

(2)我国气象观测业务中规定,瞬间风速达到或超过17m/s(或目测估计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的风);

(3)我国天气预报中规定:蒲福风级6级(平均风速为10.8~13.8m/s)及以上的风。

另外,当某一日有雷暴大风出现时,该日被称为雷暴大风日。

近年来,随着观测研究和数值模拟试验的进展,人们对雷暴大风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Johns与Doswell(下称JD92) McNulty(1995)等回顾、总结了与雷暴大风预报进展有关的一些认识。

JD92曾讨论了由美国原国家强风暴预报中心(NSSFC)下属的强局地风暴室(SELS)预报的强对流天气现象。它们是:(1)龙卷;(2)破坏性风或风速≥26m/s的阵风;(3)直径D≥1.9cm的降雹。由此看出,假若认为SELS所说的强对流天气现象包括雷暴大风的话(是我国一些预报员的习惯用语),它是指上面所说破坏性风或风速≥26m/s的阵风。JD92认为,这种大风一般与深厚对流有关。

1

与深厚对流相联系的雷暴大风,一般是由下曳气流底部外流产生的。Fujita和Byers1977年将特强下曳气流称为下击暴流(现在下击暴流有时已成为由下曳气流产生的雷暴大风的统称)。Fujita注意到有不同尺度的雷暴大风,他提出要特别注意微下击暴流。

§32.2 大风指数(WI)

WINDEX(简称为WI)是McCann(下称M94)于1994年为预报微下击暴流潜势引入的一个新指数,它也可称为风指数或大风指数。它虽属经验性指数,但却是用观测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为根据构成的。

将WINDEX简写为WI,其表达式为:

WI=

5[HmRQ(230QL2Qm)]0.5 (32.2.1)

其中HM:℃层距地高度(AGL),以km为单位;RQ=QL/12,但不能大于1,以g/kg为单位;Γ:地面与0℃层之间的直减率,以℃/km为单位;QL:近地面1km层厚度内的平均混合比,以g/kg为单位;QM:0℃层处混合比,以g/kg为单位。

式(32.2.1)是一个半经验半理式,当用其计算WINDEX时先要对表达式中各量按要求变为无量纲数。以HM例,化为以km为单位后,仅取数值即可。例如,若HM为4850m,则取为4.85;其余类推。式(32.2.1)式左端的WI,在公式中虽为无量纲数,但使用时应恢复其量纲,即认为其单位为海里/小时(knot;1 knot=1.853 km/h.),近似为m/s的2倍。先举个应用式(32.2.1)计算的实例。

已知 HM=4850 m,QM=1.8g/kg,QL=13.8g/kg,Г=7.79×10(℃/m),求由式

3 2

(32.2.1)算出的WI。

第一步:由所给条件直接得HM=4.85,QM=1.8,QL=13.8,Г=7.79;

第二步:由所给条件算出RQ=13.8/12;

第三步:将以上各数值代入WI表达式得WI=75.5,实际应为75.5knot或34.75m/s。

§32.3 微下击暴流日潜势指数(Microburst-Day Potential Index;MDPI)

不是所有的雷暴都伴有微下击暴流。湿微下击暴流日潜势指数基于测站的e廓线,用来确定某一天是否出现下击暴流。假定某一天出现了强降水,若MDPI≥1,则认为有微下击暴流。

MDPI=emaxeminCT

emax为无线电探空测风仪测得的低层150hPa中最大相当位温,emin为650hPa到

500hPa之间的最小相当位温,CT为临界值(有人取为20K)。

Mark M.wheeler,Willian P.Roeder,1996,18

th.Conf.On Severe Local Storms,

Forecasting Wet Microburst On the Central Florida Atlantic Coast in Support of the United States Space Program,p.654-658.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