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3)
填空题:15分,每题01分
1、 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为基础和_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2、 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现。 3、 资本主义工资的两种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生产商品所耗费的_____________和可变资本之和构成成本价格。 5、 利润在本质上是______________ 。
6、 金融资本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溶合而形成的。 7、 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现代企业制度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企业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被分解为三个基本部分:国家收入、企业收入、_____________。
11、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个人收入主要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配方式。 12、 我国现阶段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是实行______________和出口导向相结合。 13、 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从国外引进技术的基本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购买软件。
15、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选题:10分,每题01分 16、 资本总公式是( ) A: G-W-G B: G-W-G′ C: W-G-W D: W-G-W′
17、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A: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加大劳动强度的结果 C: 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18、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 ( ) A: 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B: 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C: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下降 D: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上升
19、 生产资料生产之所以优先增长是因为( ) A: 扩大再生产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资料 B: 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C: 生产资料生产比生活资料生产重要 D: 生产资料生产周期比生活资料生产周期长
20、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A: 剩余价值率<利润率 B: 剩余价值率≤利润率 C: 剩余价值率>利润率 D: 剩余价值率=利润率
21、 生产价格的变动最终取决于( ) A: 平均利润的变动 B: 成本价格的变动 C: 商品价格的变动 D: 商品价值的变动
22、 资本主义银行垄断的形成,使银行具有了新作用,这个新作用是( ) A: 银行由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万能的垄断者 B: 银行垄断资本可以去吞并和排挤小银行 C: 银行成了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中介人
D: 银行的存款增加从而使银行可能发放更多的贷款 23、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是( ) A: 公有制性质的经济成分
B: 全民所有制性质的经济成分
C: 代表个别垄断资本家利益的经济成分 D: 垄断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24、 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计划调节是( ) A: 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B: 资本积累规律的客观要求
C: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客观要求 D: 剩余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25、 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 A: 产品归谁所有
B: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C: 生产力
D: 生产资料所有制
多选题:10分,每题02分
26、 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有( ) A : 简单的价值形式 B : 扩大的价值形式 C : 等价形式
D : 一般价值形式 E : 货币形式
27、 相对剩余价值是( ) A : 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B :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 :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 : 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E : 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8、 目前我国集体经济的形式有( ) A : 外资企业经营 B : 合作社
C : 股份合作制 D : 股份制 E : 家庭承包经营
29、 在我国现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是( ) A : 两种公有制同时存在 B : 多种所有制并存 C : 生产要素的作用
D : 自然经济还占相当大的比重 E : 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30、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 ) A : 四个环节互起决定作用
B : 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具有反作用 C : 分配决定生产、交换、消费 D : 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 E : 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判断题:10分,每题01分
31、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
32、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资本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
33、 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要求消费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 34、 买方市场的主要特点是供大于求。( ) 35、 市场体系是由各种商品的比价和差价构成的。( )
36、 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民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 37、 投资买股票所获得的收入既有资本收益又包含了风险报酬。( )
38、 在与外资的竞争中,我国企业处于不利地位,所以不应该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 ) 3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计划手段可有可无。( ) 40、 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 ) 论述题:16分,每题16分
41、我国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
(1)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分) (2)市场经济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具体表现在:(4分) 第一,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第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第三,激励创新。
(3)西方国家利用市场经济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创造了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5分)
(4)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市场化改革每前进一步,都释放出推动经济发展的能量,给国民经济
带来生机和活力。(5分) (以上3、4两点需展开说明)
简答题:16分,每题08分
42、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参:
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1)社会的需求结构。(4分)
社会需求的结构提出对各类产品及其数量的要求,也就是提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要求,从一个方面决定社会总劳动如何分配于各个部门。 (2)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4分)
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主要从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长度、劳动强度三个方面决定生产各种一定数量的产品需要多少劳动量。它从另一方面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43、简要说明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
参:
(1)宏观经济是指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一定的目标。(2分) (2)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6分)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增加就业。 第三,稳定物价。
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综合题:08分,每题08分 44、 社会保障制度
参: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的管理之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为保障人民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制度。
名词解释:15分,每题03分 45、 经济
参:
经济是指按照一定的资源配置方式联系起来的经济组织、经济机构、经济管理和调节方式等构成的体系。 46、 汇率
参:
汇率是指两国货币折算的比率或比价。 47、 私营经济
参:
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和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经济成分。 48、 国内生产总值
参: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本国领土内所有生产活动的增加值。 49、 生产
参:
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