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技图书引进的国际化视野拓展

科技图书引进的国际化视野拓展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媒介经营管理

mEijiE jingying guanli

科技图书引进的国际化视野拓展

朱利锋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图书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较大突破,加快了我国向国际化迈进的步伐。近几年来,我国正奋发图强,努力提高图书质量,提高人们对科技图书的关注度和影响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引进科技图书已成为我国科技图书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图书情报机构将科技图书资源纳入互联网中,为图书与用户提供科技图书资源。这不仅拓宽了科技图书的情报网络,而且还使科技图书成为互联网情报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图书作为我国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依据,它的引进不仅促进了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还完善了世界文化格局,提高了我国科技质量水平。文章将通过阐述科技图书引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技图书引进的策略,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科技竞争力,加快我国的国际化进程。[关键词] 科技图书;国际化视野;引进[中图分类号] G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3X(2019)12-0123-03 科技图书的引进是一个文化交流的过程,它通过信息的发布达到传播的目的。科技图书不仅为人们科普了科学知识,而且还引领了学科发展,促进了学术界的思想交流。它是国家科技发展和创新水平的标志之一,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科技创新力的重要体现。因此,科技图书的引进能够拓宽我国的国际化视野,加速我国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的步伐。党和国家要求科技图书的引进工作必须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强化眼睛策略,打造图书精品,创新图书的引进,打造我国科技图书国际化出版与传播平台,实现科技图书的国际化战略目标,促进我国科技文化与软实力的结合,推动我国科技图书的繁荣发展。立了合作关系,而它们对高分子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所以,该出版社会引进这方面的书籍。但是,由于这类书籍的抽象性,在国内很难找到专业的翻译人员来翻译这类书籍,甚至很难找到这类书籍的评审人员。另一方面,在我国科技图书出版中,由于出版人员对德文、法文、日文不甚了解,因此在图书策划、编辑和出版过程中,没有选择性,这就造成了很多读者很难阅读。出版社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提高图书的销售量,在选择书目时,通常会放弃英文的科技书。这是科技图书引进普遍存在的现象。语言上的障碍导致无法引进很多优秀的科技图书,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科技图书的发展,对我国科技行业和产业行业的发展都是一种较大的损失。(二)国内读者对科技图书的需求与国外的差异国外出版社所出版的科技书主要分为几大类:学位论文、学术专著、工具书以及极少数的实用技术类图书。在这几类科技书当中,学术专著是国外出版社主要出版的科技书类型。但是纵观我国国内科技图书市场,近几年,图书爱好者都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使用技术和培训类的书籍上,因此这种类型的图书需求量大,进而增加了各个出版社的销量与盈利。但是从目前来看,在国内引进的科技图书中,学术专著是引进的主流。这类图书在我国的读者少之又少,需求量与销售量较低,这种图书市场的普遍现象加剧了各个出版社的经济风险。从一、制约我国科技图书引进的因素

研究数据表明,现如今,虽然我国科技图书引进贸易非常之多,但是仍然有诸多因素制约着科技图书的引进,阻碍着科技图书的国际化发展步伐。(一)语言障碍着科技图书的引进

近几年来,由于国际间的语言差异,所引进的科技图书多是英文版,不管是从法国、德国,还是日本等发达国家所引进的图书都是英文版的图书,非英文版的图书少之又少。一方面,这是由于在科技图书翻译的过程中,缺乏翻译资源。尽管我国很多读者对德文、法文和日文都有所了解,但科技图书的专业翻译人员只有极少数。比如,我国的机械工业出版社与德国科技出版社建[作者简介] 朱利锋(1975—),女,河南濮阳人,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策划编辑。- 123 -

传播与版权

chuanbo yu banQuan

2019年第12期 总第79期

数量到成本出版社都有可能存在无法收回的可能性,因为这一原因,很多图书出版社在引进科技图书时都谨小慎微。其次,由于我国技术与国外技术还存在一定差距,而国外的科技书,尤其是机械类的图书在引进过程中,势必会给读者造成使用不便的现象。虽然这类图书内容较好,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除此之外,国外的工具书所涵盖的知识面较小,内容不够深入,而相比于我国读者对于这类图书的需求而言,工具书的内容太过浅显,不够深入。(三)翻译工作对科技图书版权引进贸易的影响在国外科技图书的引进过程中,签订版权贸易合同市图书引进工作的第一步。而编辑加工、图书翻译、出版发行以及后续的营销推广都是科技图书引进工作的必然流程。而在翻译工作当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直接影响着科技图书的品质以及图书的销量。而科技图书专业词汇较多,翻译必须满足各个行业的文字使用习惯,翻译内容也必须符合大众要求。这些因素直接关系着科技图书的出版与发行。现如今,出版社在引进图书时,都会与国外出版社签订或多或少的版权合同,但是在图书翻译时,由于没有找到专业的翻译人员,致使图书出版遥遥无期,甚至很多出版社直接放弃图书出版,致使与国外出版社违约。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出版社在国际图书市场中的形象,为日后的图书引进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四)国内图书的低定价给科技图书的引进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为了实现薄利多销,我国很多出版社对科技类的图书采取低定价策略,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定价方式上,我国科技图书与国外图书有所不同,国外的图书定价都是以图书内容为依据的,而国内的图书定价是以印张作为定价依据的。其次,相比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GDP水平较低,读者在购买图书时无法接受高定价的科技图书。除此之外,目前来看,我国对知识产权还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国际图书对产业与行业发展的作用,图书中的很多技术内容都可以直接转化为企业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近几年来,出版社按照印章定价对引进的科技书目进行定价并支付给对方版税。由于科技书目的定价较低,因此所支付给国外出版社的图书版税也相对较低,这往往不能够满足国外出版社的版税要求,致使科技图书的引进存在较大的危机。二、科技图书引进的国际化视野拓展策略

(一)提升出版的社会效益,带动科技图书引进贸易虽然科技图书的引进为相关出版社带来了一定的经济风险,但是,出版社不应该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要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科技图书的引进贸易,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和文化软实力。虽然出版社所引进的科技图书都是以学术专著为主,但是出版社也应该重- 124 -

视其他图书类型的引进,例如工具书、实用性的科技书籍,让我国读者能够最大限度接触到国际上的科技图书类型和图书内容,广纳科技图书资源,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科技人才。(二)建立出版基金

在图书引进过程中,可以对高水平的著作设立出版基金,这样能够促进学术专著的出版和发行,推动我国科技图书的全面发展,加快科技图书的国际化步伐。(三)调整版权贸易人员结构,提高编辑专业素养在进行图书出版和发行当中,出版社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这样有利于国内出版社与国外出版社建立友好的联系。同时,还能够对我国的科技图书市场进行客观评估,进而选择更加合适的科技图书类型。出版社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可以邀请产业和行业的专家开展讲座,提高员工素质。(四)加强和国外出版机构的互通有无

出版社在对图书进行定价时,要克服版权工作带来的图书定价障碍,加强与国外出版社的沟通与交流,让其充分了解我国科技图书市场的现状,从而降低版权税收,并接受我们的定价。这样不仅能够有利于引进更优秀的科技书,而且还提高了我国科技水平。在出版与发行工作当中,相关人员要加强沟通,降低图书版税,在签订合同上能够考虑到我国科技市场的现状,从而为其他图书的引进奠定良好的基础。(五)完善版权引进的后续工作

在翻译引进的科技图书时,出版社必须注重提高翻译的质量,在选择翻译人员时必须十分谨慎,可以建立译者资源库,从而为图书翻译提供资源依据。出版社也可以培养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翻译队伍,把翻译基础和工作背景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比如留学人员、曾有访问学者经历的专业人员都可以纳入翻译队伍的行列当中。在翻译完成后,对翻译内容进行严格审核,从而提高翻译质量,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六)加大引进图书的宣传营销力度

所引进的学术专著的大部分受众都来源于高校和科研所的研究人员,这些人员很少在书店买书,出版社可以加强对科技图书的宣传,让这些终端用户都能够接触到科技类图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科技图书的影响力,而且还提高了出版社的经济效益。从目前来看,我国科技图书涉及较广,因此科技图书的引进越来越普遍。为了保证科技图书的质量,图书编辑者应该提高科学素养,充分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前沿,应用科学恰当的对策优化科技图书的引进工作,优化世界文化格局,促进国际学术界的文化与交流,从而拓宽我国国际化视野,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文化软实力。(下转第127页)(一)纸张生产厂家的实地调研

笔者近几年到多家著名纸张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调研,近距离了解合作厂家的生产规模、生产过程以及企业实力,对厂家的产品类型、产品标准和质量管理过程等方面有了直观的认知,为我社以后对纸张投标单位的资质的核实获得了第一手的真实资料。(二)积极参与行业相关活动

积极参加全国性、地方性纸张展览会以及行业协会的相关活动,获取行业最新资讯。在会上,了解纸张供应及价格波动的动态并分析其原因;与有合作意向的生产厂家、一级代理经销商面对面洽谈,与有实力、有信誉的厂家建立合作共赢的供需关系。(三)利用行业网络平台

信息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各行各业的门户网站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和数据支撑。出版社纸张材料管理人员,可利用诸如中国市场信息研究网、中国纸业网等行业平台,搜取、遴选其中认为有参考价值的(上接第124页)[参考文献]

[1]王然,袁越伦,杨平.2005年引进版图书综述[J].中国图书评论,2005(9).[2]中国人民大学产业管理处.近年引进版图书宏观形势统计与分析[R/OL].[3]谢苏.高等旅游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回顾与发展策略[J].武媒介经营管理

mEijiE jingying guanli

信息,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准确把握市场动向、预测价格波动区间,准确出击,在最佳时机为出版社集中招标采购批量纸张提供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国家层面的导向的影响,新技术、新材料在印刷纸张行业也会有新的发展。打铁还得自身硬,作为出版社的纸张材料管理人员,紧跟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业务素养,以便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在出版社的整个出版流程中,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做出贡献。[参考文献]

[1]严卫京.论出版社纸张材料管理的重要性[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09(5):36-38.[2]李超.纸张印刷适性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J].印刷技术,2009(11):53-54.[3]中国纸业网.纸张存放的几点注意事项[DB/OL].(2018-08-29)https://zgcb.chinaxwcb.com/info/25548.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6]中国新闻网.中国科技图书“引进来”的十大挑战与战略对策[J].2016(8):18.[5]甘饴.基于外语素质培养的高职国际合作办学项目英语课程内涵建设研究与实践[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姜大源.科技图书引进的国际化视野拓展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13(6):65.[7]王虹.在国际化视野当中科技图书引进来的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8):27.- 12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