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以首发消化道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3例误诊分析

以首发消化道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3例误诊分析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华 夏 医 学 第2O卷 在生理状态下,心脏的节律受窦房结自律性控制,窦房结受交 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双重支配,且迷走神经占优势。心率变异性 用,反映自主神经系统的HRV必会在高血压患者中有所表 现,本组资料显示,超过半数高血压患者有不同程度HRV降 低。与孙芸芸等[5]的研究一致,HRV异常程度与患者舒张压 降低提示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或交感神经张力增高。①冠心病 在劳力负荷下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安静状态下冠脉痉挛诱发心 肌缺血,这两种缺血理论上均与自主神经张力有关。由于心肌 缺血直接影响自主神经过敏功能,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心交 感神经脊髓反射增强,迷走神经活动减弱。本组冠心病HRV 水平密切相关,应用B受体阻滞剂治疗,在血压降低的同时, HRV也恢复正常。因此,HRV检测可指导高血压用药。⑧晕 厥的发生大多数是由于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表现为外周血 管阻力的心率调节异常,由迷走张力增加和交感神经张力降 降低发生率为4o.48 ,作为提示心肌缺血存在。②急性心肌 梗死发生后迷走神经张力下降或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病 理损伤机制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1)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 低所致。⑨心律失常HRV降低率为42.86 ,有助于探明心律 失常发生的机制,HRV降低时提示迷走神经张力降低,对心 律失常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表明,心率波动信号蕴含着有关心血管调节的大量 信息,对这些信息的提取与分析可定量评估心脏交感神经、迷 走神经活动的紧张性及均衡性。HRV是无创评价自主神经活 动的新手段和评价指标。本组资料分析结果显示HRV下 后直接损伤神经纤维。(2)心肌坏死改变了心肌收缩的几何平 衡,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交感神经张力增高。(3)心脏交感 神经抑制感受器受累。(4)应激反映及有关血管调节中枢参与 的反射活动引起交感肾上腺活动增强,导致迷走神经兴奋性 降低。以上多种原因使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心率变异性 降低。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用HRV对心肌梗死后病 死率及室性心律失常有着较好的预测性[1 ]。③慢性阻塞性肺 降对急性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 尿病、晕厥、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诊断和对疾病病因分 析、指导用药及预测预后有一定参考意义,可作为常规自主神 经检测手段之一。 部疾病的患者一般呼气量降低,必然导致体内CO。分压增高, 氧分压降低,通过刺激颈动脉窦化学感受器和肺牵张感受器, 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迷走神经张力降低,反映为心率变异 性各项指标明显降低。据报道,心率变异性降低能反映慢性阻 塞性肺部疾病的严重程度。④安装起搏器患者,心率为固有频 参考文献: [1]CRIPPS T R,MALLIY M,FARRELL,et a1.Prognostic value of reduce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fter myocardical infarction clinical 率,不受植物神经调节,R—R间期相等,其HRV降低,因此无 特殊意义。⑤扩张型心肌病病理生理特征为心脏电不稳定,易 并发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心脏机械收缩不稳定,导致心力衰 竭,此两者均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密切相关。本组资料扩张型 evaluation of a new analysis method[J].Br Heart 1991,65:14. [2]MAREK MALIK,A JOHN CAMM.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clinical cardiology[J].Br Heart J,1994,33:174. [3]陈柯萍,王崇慧,路黎明.心率变异预测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价值 [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7,l1(4);191. [43董鲁燕,张梅.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与预后及临床关系[J].临床 心电学杂志,2003,12(4):232—234. 心肌病患者SDNN较正常人明显降低,提示自主神经功能受 损。⑥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 发生率占糖尿病总数的6O 以上。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糖尿病 患者在被诊断患有糖尿病时可能伴有迷走神经的损害。本组 [5]孙芸芸,胡锦生.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临床分析[J].中华心血管 病杂志,1997,25(5):356. 资料显示,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HRV降低,因而 HRV检测具有早期诊断和预测是否伴有神经损害的价值。⑦ 心血管自主神经系统对维持和调节正常血压起着决定性作 (收稿日期;2006—12—15) [责任编辑邓德灵王慧瑾] 以首发消化道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 3例误诊分析 黄祖春,班显明,黄稳胜 (巴马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巴马 547500)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胃炎;胆囊炎;胰腺炎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2—0310—02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冠心病、心肌 梗死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严 重类型,发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症状亦趋于多样化,易造 成误诊。我院急诊科1998年7月至2005年5月共收治(AMI) 诊原因。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4例,年龄40 ̄82岁,其中6O岁以上9例, 42例,而误诊为消化道症状13例,笔者就此进行分析,探讨误 ・3】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黄祖春等:以首发消化道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3例误诊分析 第20卷 发病到就诊时间3h至8d,平均42h。既往并发高血压6例,心肌 虑诊断,同时患者对腹痛性质描述不清,以致对腹部进行了很 缺血3例,胃病史5例,胆囊炎2例,胰腺炎2例。本组病例均以 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其中6例以阵发性痛而就诊。本次发病入 院首诊时,13例均未做血清心肌酶学检查,后经治疗病情无好 转或加重,才考虑AMI的可能,而进行心电监护或多次做心 多检查与治疗,而一旦找到有解释诊断的体征或医技检查依 据,便不再进一步鉴别。本组病例均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而就 诊,缺乏典型心前区疼痛,而以放射部位疼痛为主诉,无规律 性。其原因为:①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感受器几乎都位于心脏后 下壁表面,当下壁AMI时,心肌缺血缺氧反射性兴奋迷走神 电图检查发现AMI演进性心电图改变或异常Q波而确诊为 AMI。 经,使胃肠道、胆道平滑肌收缩,可加重原有胃肠道、胆道疾患 症状或产生迷走神经介导的牵涉痛[1]。②AMI所致的血液循 1.2典型病例 1.2.1例1男,4o岁,因上腹不适、恶心、纳差伴出汗2d,经休 息及对症治疗无效后来医院。查体:血压165/96mmHg,心率6o 环障碍亦可直接或间接影响消化功能,这也是下壁AMI时发 生上腹痛、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Ez,3]。一般没有相应体征,可 次/min,体温37.8℃,上腹部可触及压痛,腹部B超检查未见 异常。周围血象白细胞稍高,血尿淀粉酶轻度升高考虑为轻症 胰腺炎,给予留院观察,行抗炎、对症治疗。2h后上腹部仍有明 显压痛,监测血压仍为165/96mmHg,心率没有增快。请上级医 生会诊,听诊发现患者心音减弱,查心电图结果显示为急性下 壁、右心室心肌梗死伴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1.2.2例2男,52岁,既往有胃炎病史,长期服胃痛药,因剑 突下疼痛加重2d入院。查体:体温37.4℃,血压135/90mmHg, 心率8o次/min,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按胃炎给予抗炎、解 痉、制酸治疗1d好转,又出现恶心、呕吐、心悸、气促、多汗等症 状,心电图提示下壁AMI,按AMI给予治疗3d,症状消失。 1.2.3例3男,66岁,因右上腹疼痛2d伴低热入院,既往有 慢性胆囊炎病史。查体:体温38.2℃,心率儿。次/min,血压 150/96mmHg,血白细胞18×10。/L,两肺底可闻湿性罗音,X 线胸片示两肺有小片状阴影,右上腹压痛,墨菲氏征阳性,B 超提示胆囊炎,心电图示Ⅱ、Ⅲ、avF、S.T段抬高、T波倒置。 左室肥厚劳损,下壁AMI。 1.2.4例4男,73岁,因腹痛、腹胀、恶心伴有多汗,面色苍白 而入院。既往有慢性胰腺炎病史8年。查体:体温36.2℃,心率 124次/min,呼吸2O次/min,血压89/30mmHg,精神差,面色 苍白,皮肤冷。左肺底可闻及细小水泡音。心界向左侧扩大,心 尖部有病理性第三音,各瓣膜未闻及杂音。左上腹肌紧、压痛、 反跳痛明显。肠鸣音减弱,血淀粉酶4ou。血常规WBC10.3× 1O。/L,GRA0.76,LYM0.24,电解质未见异常,B超示胰腺假 性囊肿,诊断为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给予保守治疗。30min后 患者出现休克,立即行心电监护,ECG动态变化、窦性心律,心 率54~150次/min。分别有I度、Ⅱ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I、 aVI V s、V 6 ST段抬高>0.3mV呈弓背向上型,T波V,、 V z、V s开始由直立转向双向,最后变为倒置。诊断急性前间 壁心肌梗死,心原性休克。 2讨论 2.1误诊原因 患者以其他部位疼痛首诊时可误导接诊者以疼痛部位考 资鉴别。③心肌缺血、缺氧,酸性代谢产物刺激交感神经节传 至大脑中枢,产生痛觉可向颈2~胸6脊神经支配部位放射,弓f 起下颌部、牙齿、颈部、咽喉部等部位的疼痛[4]。老年人植物神 经退行性变,敏感性及反应性差,常因异位疼痛而误诊为局部 疾病。另外,很多门诊、急诊医生对于腹痛、发热患者往往未做 到真正的心、肺听诊,病历上简单标注“心、肺(~)”不仅是真 正的漏查漏诊,而且往往导致患者误诊。 2.2诊断体会 当临床医生如发现以下情况,应高度警惕AMI的可能:① 4o岁以上,有高血压或冠心病,无明显诱因出现突发性心力衰 竭、心律失常,或突然发生周围循环衰竭者。②无明显原因出 现上腹部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给予对症治疗效果不 佳者。③4o岁左右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眼裂至脐水平之间任 何部位的不典型疼痛。④突然心前区不适伴有晕厥、抽搐,一 过性意识障碍者。腹痛的诊断在急诊内科的确诊过程复杂,医 生需要养成对上腹痛患者一律做心电图检查的良好习惯,要 充分认识AMI发病率增高的现状和临床表现多样化的特点, 特别是中老年患者以明显疲乏及急性胃肠炎、脑血管意外、心 力衰竭等首发表现时,诊断思路要有整体观念,防止以局部症 状先入为主,被表象所迷惑。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 和再评估,动态观察心电图及心肌酶学的变化,严防对AMI的 误诊误治。 参考文献: [1]黄富军,刘华盛.1l缶床表现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17例误诊、漏诊 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5,18(1):8-9. [2]顾裕民.急性心梗420例误诊分析[J].实用内科杂志,1992,12 (2):1O1. [3]姜以振.腹痛型急性心梗34例临床分析[J].实用内科杂志,1991, 11(2):110. [4]陈建忠.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分析[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 17(1):68—69. (收稿日期:2OO6一O6—20) [责任编辑邓德灵王慧瑾] ・3l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