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总结
12年金秋九月,我怀着对大学的美好憧憬来到了北大,还记得当时我加的第一个组织就是光华管理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当时青协对我们这帮充满热血的大一新生说,加入青协,便意味着一种契约,一种不能违背的心灵契约。当时对这句话没有太多体会,直到真正用心参加了很多志愿活动,自己才真正感受到了那张薄薄的报名表所承载的那份责任,那份期待,那份收获。
10月14日,我参加了来大学后的第一个志愿活动——光华青协未名项目部天阶游览项目,天阶项目既带领一些农民工叔叔阿姨及他们的子女参观北大,叔叔阿姨们很年轻,孩子们也不大,大都是三到十二岁。早上,我们志愿者们分成不同的组带领大家沿不同的游览路线参观了北大里的一些著名的景点,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在光华楼里,孩子们甚至无忧无虑地玩起了气球。下午,我们在静园组织了一些游戏活动,包括分组“坐气球”比赛,“你做我猜”,学手语歌等等。很快,一天的志愿活动就过去了,我觉得有点累,但很快乐,因为那些孩子们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有着这个年龄段所应该有的所有的特质,他们善良、勇敢、无忧无虑,男孩子喜欢到处乱跑,在游览北大时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女孩子则喜欢粘着我们问好多问题。他们总是快乐的,在光华楼里休息时,一旁玩气球的孩子与教室里正在上自习的大学生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边是欢声笑语,一边是做不出题时的愁眉苦脸。快二十岁的我看到这些天真的小朋友们,感到自己有点“老”了,至少我已经失去了一颗敢于想象、无忧无虑的纯真的心。另一个给我有很深印象的是孩子们的纯善,虽然他们不是狭义上定义的有礼貌的孩子,比如说当我帮了他们一个忙时,他们不一定会对我说“谢谢”,但他们一定会给我一个甜美的微笑。他们中的许多不能享受到其他同龄城里孩子正在享受到的优质教育资源,他们不懂得所谓的“礼貌”,但他们懂得感激帮助过他们的人。孩子们总会把喜怒哀乐大方地写在脸上,他们会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们的心对我及其他志愿者是敞开的,他们愿意和我们分享他们的快乐,哪怕
只是很小的快乐,比如说在草丛里捉到了一只漂亮的昆虫。在下午道别、客车启动的那一瞬间,一个个趴在车窗上的笑脸和挥动告别的双手足以证明,我们一天的志愿服务是有意义的,我们为这些家长孩子们塑造了我们眼中的北大,我们彼此真心交流,我们互相为对方根植了某种梦想。
12月2日,我参加了光华青协讲座“当灾难来临,你如何拯救TA”,讲座非常精彩。虽然主讲老师没有告诉我们一些具体的急救方法,但他让我们培养了一种意识。给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例子是,当看到地上躺着一个人,千万不要急着过去试探他的鼻息、或是扶他起来,正确的做法是先观察周围的环境是否安全,然后绕着地上的人走一圈,一是仔细观察他的情况,分析他倒地的原因,二是在绕圈的过程中平静自己的呼吸,冷静自己的头脑。尤其是在排除触电的可能性后才能触碰地上的那个人。老师培养了我们许多诸如此类的意识,比如进大楼后首先观察紧急出口位置,在枕头下放一个金属手电等等。总之,在这次讲座中,我学到了许多之前应该注意到、但被我忽略掉的细节,有些习惯虽小,但在灾难发生时,却着实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12月5日,我参加了国际志愿者日的宣誓活动。活动很短,只是中午短短的15分钟,我的工作是为大家拍照。这也是我遗憾的地方,因为自己并没有参加到宣誓活动中去,而是在相机的取景框里看着其他志愿者宣誓。但没关系,随后大家参观了一些有关国际志愿服务的展板,了解了许多有关国际志愿服务的知识,收获颇多。
12月15日,我参加了赛扶社团组织的去“寸草春晖养老院”的志愿活动。那一天,我们接触到了许多老人,当时不经意间就想起了10月份所带的那群孩子们,我看到了人生的两个端点,也有很多感慨。其实我原本以为养老院里的老人们会不大愿意与志愿者们交流,但我错了,老人们都很大方地像主人一样招待我们。他们开朗外向,愿意与我们分享他们自己的故事,他们会像小孩子一样问我们许多问题,有时又不厌其烦地告诫我们一
些做人的道理,我们在养老院里反倒显得有点腼腆似的。我们为老人唱了我们129时的歌曲,为老人读报,和老人们谈心,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后来,我们到二楼参观了老年合唱团,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这些老人会唱很多流行歌曲,他们还是很潮的,我们有很多共同话题可以谈,在一起交流甚至感觉不到代沟的存在。当得知我们是北京大学学生时,老人们都对我们投来了羡慕的眼光,有个老人说她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上过大学,她说我们都是好样的,考上了大学,而且是北京大学,让我们有点受宠若惊。结束要离开时,老人们为我们鼓掌道谢,让我们真的有种依依不舍之情。
在我看来,志愿服务不应抱着功利的态度去完成,否则就失去了志愿服务的初衷。参加一个志愿服务,我所获得的,远非只是社会能力的提高,更多的应该是心灵的洗涤与塑造。没有绝对的帮助与被帮助之分,每个人都需要帮助。我们可能恰恰就是心灵上的弱者,我们需要志愿服务,需要这样一个帮助别人的机会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所以说,作为志愿者的我们一定也是志愿服务的收益者。我有理由相信,那些孩子与老人带给我的帮助与我带给他们的帮助一样多,甚至更多。虽然有些帮助不是显而易见的,但它们却是让我终身受益的。感谢志愿服务,感谢我自己!
我志愿,我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