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做好课题研究 促进专业发展

做好课题研究 促进专业发展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做好课题研究 促进专业发展

——撰写开题报告的体会 徐学军

一.课题研究,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指出:“在当今,从教师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看,教师与科研人员的职责趋向一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师职业的学术性决定了科研素质是当代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只有不断地进修和研究,以终生学习为基本理念,才能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以确保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符合时代的需求。在教育教学中,要求教师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运用教育科学原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科学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来工作室之前前,我也参与过一些课题研究,自己也做过几个课题研究,由于在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所欠缺,而平时又忙于教学和抓学生的知识落实,因此,课题研究形式化比较多,研究的不够深入,也没有什么有用的收获,特别是自己研究的课题,最后都不了了之了。有幸参加工作室的活动,听了安校的《中学数学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研究》,刘欣杰老师的《课题研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王尚志教授等的讲座,使我对课题的设计与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增强了研究的信心,重新燃起兴趣。恰好工作室安排了课题研究的题目,在11位年轻同伴的带动下,在安校及刘老师、王教授的指导下,借这个难得的机会,使自己在这个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收获。 二.选题的过程

说实话,课题研究一直是我的一个痛处。2012年初,由于参加高研班的培训其中一项活动就是搞课题研究,当时我选择的课题是《高三复习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策略研究》,贴合我的实际教学(连着几年都在高三教学),没成想却遭到了当时某个专家的不屑一顾,包括我自己那个大学指导教师,认为没有什么研究的价值,无外乎就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让我自己也对此产生了怀疑,在研究过程中也就没有多么的用心,最后也没有一个成文的成果留下来。2013年我们学校的培训也要求我们做课题研究,这次结合实际,我选择了做《四套教材关于函数及平面向量的内容比较》这个课题,应该说这次研究还是比较有成效的,在指导教师北大附中王鹏远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1、内容体系编排比较,主要从教材结构、内容、呈现形式、特色(如:可读性 可接受性,数学味道等)等方面进行

1

比较。2.从知识要素、能力要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素进行比较。3.例习题比较,从数量、梯度、类型和难度方面进行。 4.在完成比较工作后,给出函数与平面向量使用的教学策略,并提供示范课例。但这次也没有形成论文性质的成果,也不是一个合格的课题研究。结合这两次的课题研究,总结失败的教训,还是没有找好适合自己能力的选题。所以关于这次选题,最开始真的比较迷茫的,都知道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当问题多多时就不知应该如何抉择的。好在这时有安校、王尚志教授、刘欣杰主任及时指导,还有众位学员之间的交流,为自己确定选题指明了方向。回顾自己10多年的高中教学,特别是在高三教学时遇到的一个问题:高三复习课例题及习题的选取与编制困扰了我很长时间,所以决定以此为研究题目。

有了题目后,安校和王教授对我又作了进一步的指导和点评,他们指出:选题要有针对性,要有一个问题意识, 要研究课题,你自己一定要清楚想要解决什么问题,题目不能太大。因此修改题目为:高三数学数列复习例习题选取与编制的实践研究。 三.研究内容的确定

那么,到底要如何选取与编制,关于此项研究国内进行到什么程度,还有什么需要研究的?按照课题研究要求,我开始查阅资料,从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有关的期刊文章进行阅读,发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课标要求及高考要求进行例习题选取及编制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因此确定研究内容:是以《数列》复习为事例。将学生应当掌握的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通过课前基础问题组、课堂范例题组、课后作业和测试等方式进行实践及评价。它是以信息反馈为特征来诊断、检查、了解和评价学生学习质量和水平,并以此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 四.开题报告的撰写和修改

我的课题名称是:高考数学《数列》复习习题的选取编制的实践研究 按照: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国内外现状,研究内容,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理论依据,研究时间,研究阶段,研究成果等各方面撰写了开题报告。听取了安校及几位专家的建议进行修改。

专家们在肯定了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对开题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刻的剖析,同时听了专家对各个课题的精彩点评,使我对选题和怎样写开题报告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按照专家的的建议我对开题报告再一次进行

2

了相应的修改。这次撰写和修改开题报告得到的指导和经验,无疑对我后段时间的课题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研究也会变得有效得多,让我受益匪浅。

以上是我这次参加课题开题报告的心得与收获,可以说,能有再做课题的机会我觉得十分难得,更体会到安校对我们工作室成员的殷切期望,为我们的发展不断创造好的条件,将我们往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引领。虽然我能力有限,理论知识也比较匮乏,但在安校和其他学员的引领督促下,会更加努力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去,多向年轻一辈的学员学习取经,加强理论学习,及时总结,及时完善,希望能够研究出一些成果,不辜负《安校工作室成员》这一称号。

徐学军 2015、1、15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