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护理应急预案

护理应急预案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护理应急预案

淮北人民医院护理部

•一、 患者坠床/摔倒时的应急程序 •二、、患者外出或外出不归时的应急程序 •三、、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程序 •四、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程序 •五、患者发生静脉空气栓塞的应急程序 •六、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的应急程序 •七.患者发生化疗药液外渗时的应急程序

•八、突然停水的应急程序 •九、泛水的应急程序

•十、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程序 •十一、火灾的应急程序

•十二、消防紧急疏散患者应急预案 •十三、重大意外伤害事故护理急救工作规定 •十四报告制度:

•(二)院内急救程序 •1.院外救援程序

•2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遇断电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3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摔伤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4住院患者发生坠床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5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上报处理流程 •十五.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的应急程序 •十六、患者自杀后的应急程序

一、患者坠床/摔倒时的应急程序

•1.患者不慎坠床/摔倒,立即奔赴现场,同时马上通知医生。

•2.对患者的情况做初步判断,如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判断患者意识等。

•3.医生到场后,协助医生进行检查,为医生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正确处理。 •如病情允许,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患者床上。 •4.遵医嘱开始必要的检查及治疗。

•5.向上级领导汇报(夜间通知院总值班)。 •6.协助医生通知患者家属。 •住院患者

•7.认真记录患者坠床/摔倒的经过及抢救过程。

•1.发现患者外出或不归应马上通知值班医生及病房护士长。 •2.通知护士长,夜间通知总值班。

•3.查找患者联系电话,立即与家属联系。

•4.尽可能查找患者去向,必要时通知保卫科协助寻找患者。

•5.若确属外出不归,需两人共同清理患者用物,贵重物品、钱款应登记并上交领导妥善保存。 •6.认真记录外出555。

      

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2.报告医生及护士长,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验。

3.病情紧急的患者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并给予氧气吸入。 4.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 5.按要求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6.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7.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做好抢救记录。

 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 2.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 3.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 4.建立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 5.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报告医院护理部和药剂科。 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并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

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1.发现输液器内出现气体或患者出现空气栓塞症状时,立即停止空气输入体内,更换输液器或排空输液器内残余空气。 •2.通知主管医生及护士长。

•3.将患者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脚高位。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及药物治疗。 •5.病情危重时,配合医生积极抢救。

•6.认真记录护理病情变化及抢救经过 。

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的应急程序

»1.发现患者出现肺水肿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或将输液速度降至最低。

•2.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紧急处理。

•3.将患者安置为端坐位,双下肢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4.加压给氧,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同时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酒精,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缓解缺氧症状。

•5.遵医嘱给予镇静、扩血管和强心药物。

•6.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

•7.认真记录患者抢救过程。

•8.患者病情平稳后,加强巡视,重点交。

•1.立即停止化疗药液的注入,可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回抽漏于皮下的药液,然后拔除针头。

• 2.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后要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及护士长。

• 3.用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100mg局部封闭。既可以稀释外漏的药液和阻止药液的扩散,又可以起到止疼的作用。封闭液的量可根据需要配制。 • 4.外渗24小时内可用冰袋局部冷敷或热敷,冷敷期间应加强观察,防止冻伤。 • 5.避免患处局部受压,外涂喜疗妥,外渗局部肿胀严重的可用50%硫酸镁湿敷。

•6.加强、密切观察局部变化。

•1.接到停水通知后,做好停水准备包括: •(1)告诉患者停水时间。

•(2)给患者备好使用水和饮用水;

• (3)病房热水炉烧好热水备用,同时尽可能多备使用水。 • 2.突然停水时,与水工班联系,查询原因,及时维修。 •3.加强巡视患者,随时解决患者饮水及用水需求

•1.立即寻找泛水的原因,如能自行解决应立即解决。 •2.如不能自行解决,立即与水工班联系。 •

3.白天可通知病室清洁人员及时清扫泛水;夜间主动清理污水。

•4.告诫患者,切不可涉足泛水区或潮湿处,防止跌倒,保证患者安全 。

•l.接到停电通知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手电筒等,如有抢救患者使用电动力机器时,需找替代的方法。

•2.突然停电后,立即寻找抢救患者机器运转的动力方法,维持抢救工作,开启应急灯照明等。

• 3.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平时应在机旁备有简易呼吸器以备突然停电,立即将呼吸机脱开,使用简易呼吸器维持呼吸。 •4.与电工组联系,查询停电原因。 •

5.加强巡视病房,安抚患者,同时注意防火、防盗。

• • •

发现火情后立即呼叫周围人员分别组织灭火,同时报告保卫科及护士长。 根据火势,使用现有的灭火器材和组织人员积极扑救。

发现火情无法扑救,马上拨打“119”报警,并告知准确方位。

• • • • •

将患者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稳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尽可.能切断电源,撤出易燃易爆物品并抢救贵重仪器设备及重要科技资料。 关好邻近房间的门窗,以减慢火势扩散速度。 夜间电话通知院总值班 组织患者撤离时,不要乘坐电梯,可走安全通道。叮嘱患者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可能以最低的姿势或匍匐快速前进。

•(一)做好病房安全管理工作,经常检查仓库、电源及线路,发现隐患及时通知有关科室,消除隐患。 •(二)住院患者不允许私用电器。

•(三)当病区内发生火灾时,所有工作人员应遵循“高层先撤、患者先撤、重患者和老人先撤、医务人员最后撤离”的原则, “避开火源,就近疏散,统一组织,有条不紊”,紧急疏散患者。

•(四)当班护士和主管医生要立即组织好患者,不得在楼道内拥挤、围观,并立即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紧急报警。

•(五)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和人员积极扑救,尽量消灭或控制火势扩大。 • (六)所有人员立即用湿毛巾、湿口罩或湿纱布罩住口鼻,防止窒息。

• (七)在保证人员安全撤离的条件下,应尽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积极抢救贵重物品、设备和科技资料。 • (八)发现某一房间发生火灾,室内有易燃易爆物品,要立即搬出,如已不可能搬出,要以最快速度疏散邻近人员。

• (九)如室内无人,也无易燃易爆物品,不要急于开门,以免火势扩大、蔓延;要迅速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做好充分准备,打开房门,积极灭火。

• (十)关闭邻近房间的门窗,断开燃火部位的电闸(由消防中心或电工室人员操作). • (十一)发现火情无法扑救,要立即拨打“119”报警,并告知准确方位。

– 报告制度: – 凡遇到重大、复杂、批量、紧急抢救的突发事件,当班护士应及时向护士长、

科护士长及护理部报告;夜间及节假日向总值班报告。护理部在接到重大急救报告后,除积极组织人力实施救护工作外,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逐级上报卫生局。

– 对重大急救工作,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处理。 – 启动护理急救小分队。

• 重大意外伤害事故急救程序

• • • •

伤病员来院后,首先由急诊科护士做好应急处理。 严格执行报告制度。

急诊科护士人力不足时,由护理部或总值班调集相关科室护士参加急救。 护理部参与组织、协调患者的急救、转科等工作。

门诊患者、住院患者突发意外情况时,所在科室或就近科室应就地进行抢救,并迅速通知急诊科医护人员前往参加急救或将患者转至急诊科进—步急救,同时报告护理部协助组织抢救。

•(1)护理部接到医院相关部门通知的院外救援任务,立即组织协调。需要护士时,呼叫护理应急人员到急诊科待命。 • (2)严格执行报告制度。

• (3)护理部根据上级指示组建急救小分队。

•一.应急预案

• (一)值班护士应熟知本病房、本班次使用呼吸机患者的病情。

• {二)住院患者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如果突然遇到意外停电、跳闸等紧急情况时,医护人员应采取补救措施,以保护患者使用呼吸机的安全。

• (三)部分呼吸机本身带有蓄电池,在平时应定期充电,使蓄电池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以保证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正常运行。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呼吸机蓄电池充电情况、呼吸机能否正常工作以及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变化。

• (四)呼吸机不能正常工作时,护士应立即停止应用呼吸机,迅速将简易呼吸器与患者呼吸道相连,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调整患者呼吸;如果患者自主呼吸良好,应给予鼻导管吸氧;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面色、意识等情况。 •。

• (五)突然断电时,护土应携带简易呼吸器到患者床前,同时通知值班医生,观察患者面色、呼吸、意识及呼吸机工作情况。

• (六)立即与有关部门联系:总务科、医院办公室、医务处、护理部、医院总值班等,迅速采取各种措施,尽快恢复通电。

• (七)停电期间,本病区医生、护士不得离开患者,以便随时处理紧急情况。 • (八)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

• (九)遵医嘱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来电后,重新将呼吸机与患者呼吸道连接。

•(十)护理人员将停电经过及患者生命体征准确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中。

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摔伤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 (—)检查病房设施,不断改进完善,杜绝不安全隐患。

• (二)当患者突然摔倒时,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检查患者摔伤情况:通知医生判断患者的神志、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全身状况等,并初步判断摔伤原因或病因。 • (三)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摔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患者方法,将患者抬至病床;请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必要时遵医嘱行x光片检查及其它治疗。

• (四)对于摔伤头部,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将患者轻抬至病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神志、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通知医生,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五)受伤程度较轻者,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床,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六)对于皮肤出现瘀斑者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渗血者用碘伏或0.1%新洁尔灭清洗伤口后,以无菌敷料包扎;出血较多或有伤口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生酌情进行伤口清创缝合。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 •(七)加强巡视,及时观察采取措施后的效果,直到病情稳定。 • (八)准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认真。

•(九)向患者了解当时摔倒的情景,帮助患者分析摔倒的原因,向患者做宣教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尽可能避免再次摔伤。

住院患者发生坠床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应急预案

• (一)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挡,并有家属陪伴。 • (二)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 (三)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 (四)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宣教,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 (五)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六)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检查患者坠床时的着力点,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 (七)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 (八)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九)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

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的应急程序

•1.发现患者有自杀念头时,应立即向护士长汇报。 •2.通知主管医生。

•3.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包括没收锐利的物品,锁好门窗,防止意外。

•4.通知患者家属,要求24小时陪护,家属如需要离开患者时应通知值班的护理人员。 •发现患者情绪或行为异常

•5.详细交,同时多关心患者,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

患者自杀后的应急程序

• • • • • • • •

发现患者自杀,应立即通知医生,携带必要的抢救物品及药品与医生一同奔赴现场。

判断患者是否有抢救的可能,如有可能应立即开始抢救工作。 如抢救无效,应保护现场(病房内及病房外现场)。 通知护理部或总值班,服从领导安排处理。 协助主管医生通知家属。

配合院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 做好各种记录。

保证病室常规工作的进行,及其他患者的治疗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