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卷第3期 潍坊学院学报 2015年6月 V0l_15 NO.3 Journal ofWeifang University lun.2015 从“国培计划”看我国今后的师资培训 王智玲 (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摘要:“国培计划”自2010年实施以来,对我国的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本文试图 从对“国培计划”的解读来探讨我国今后在师资培训方面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国培计划;师资;培训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卜4288(2015)o3—0096—02 一、引言 改革。“国培计划”主要有以下特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进入21世 1.领导重视,全国一盘棋 纪以来,世界各国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国培计划”是国家最高层设计、自上而下进行的一项 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主力军,各个国家都拿出不同招数, 惠民工程,得到了党和教育部、财政部以及社会各界 加大其培训的频率和力度。全球都强烈地意识到,教育落 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10年7月,教育部袁贵仁 后是“最危险的落后”,教育危机所带来的影响,远比能源危 在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暨“国培计划”启动实施工作会议 机、生态危机、生产危机大而深远。而要化解或扭转社会危 上指出:“国培计划”是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 机的关键,在于深化教改,提高民族素质,培养适应新形势 纲要启动的第一个教育发展重大项目,是进一步加强中小 所需要的各种人才。以**为总的新一届党的 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 领导集体远瞩,看到了我国师资队伍建设中的薄弱环 先强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将加强教师队伍 节,投入巨资,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国培计划”这项利国 建设作为重要的保障措施,提出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利民的大工程,为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队伍的战略任务。 纲要》目标开了一个好头。本文试图从对“国培计划”的解 2014年9月,**总亲自到北师大听取“国培 读来探讨我国在今后的师资培训方面需注意的问题。 计划”汇报。他希望来自中西部农村地区的老师们借助“国 二、“国培计划”解读 培计划”搭建的学习平台,把学到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 国培计划(National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全 教学方法带回去,为推进当地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 称“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0年1O月 育再立新功。教育部会同财政部自2009年开始筹备“国培 (教师厅函[2010110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财政 计划”,2010年正式启动。截止到今天,教育部仅就“国培 部联合组织实施。培训范围主要是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 计划”就下发了近8O个通知,安排经费、进行工作部署、发 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2013年增加部分专业高校教师示 布招标指南、成立专家库、遴选机构、成立资源库、开通网 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它的任务是以农村教师为重点,通过 站、公布评审方案等。通过以上措施,保证项目的成功实 大规模专项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深化基础教 施。 育课程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学前教育 2.培训规模大,覆盖范围广 普及提供有力师资保障。 “国培计划”自2010年开始实施,已经有4年的时间 “国培计划”培训类型分为四大类,分别是:中小学示 了,它的培训范围覆盖了全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所 范性培训项目(其中包括综合改革项目、紧缺领域教师培 培训的人数之多是以往的培训中从未超越过的。据国培计 训、教师网络研修、提升能力培训项目)、中西部农村骨干 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统计,全国共 教师培训项目(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农村中小 培训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493万人次,到2014年底完成 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幼儿园 了对640多万中西部农村教师的新一轮培训。今后这项培 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幼儿园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幼儿园 训还将继续加大力度。 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中小学校长国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 家级培训项目(中小学校长示范性培训项目、中西部农村 全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将每五年轮训一次,投入经费多、专 校长培训项目)。 款能专用。据“国培计划”网统计:财政部自2010年~2014 “国培计划”的目标宗旨是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 年向“国培计划”逐年分别投入5.5亿元、7.5亿元、13亿 收稿日期:2014—11—11 作者简介:王智玲(1963一),女,山东潍坊人,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教育学。 ・96・ 第3期 元、16.5亿元和21.5亿元。如此巨大的专项资金投入到一 项教育培训,这在中国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 3.培训项目多,类型多样化 在“国培”四大类项目中,每个子项目根据计划和需求 逐年增加新项目。据“国培计划”2014官网报道:2010年, 国培示范性培训项目共有6个,其中包括:骨干教师集中 培训、骨干班主任教师培训、农村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 培训、教师培训者研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 高中课程改革教师远程培训;2011年,培训项目6个,类 型做了调整,有: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幼儿园骨干教 师培训项目、中小学骨干班主任教师研修项目、义务教育 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 目、培训团队研修项目;2012年,培训项目增加到8个,包 括:培训团队研修、免费毕业师范生培训、幼儿园骨干教师 培训、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 训项目、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 训项目、中小学骨干班主任教师研修;2013年,培训项目8 个,但是类型又有所不同,有: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 研修、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紧缺 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培训团队研修、网络研修与校本 研修整合培训、骨干班主任教师研修、优质培训课程资源 建设;2014年,培训项目增加到了12项,内容更加丰富, 类型更加多样化,包括: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高端研修、优秀 青年教师成长助力研修、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教师培 训、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体育美育骨干教师培训、幼儿 园骨干教师培训、骨干班主任教师研修、网络研修与校本 研修整合培训、教师工作坊高端研究、一线优秀教师培训 技能提升研修、培训团队研修、信息技术骨干培训者专项 培训。以上培训顺应了广大教师的不同需求,受到老师们 的普遍好评。 4.社会反响大,群众满意度高 据“国培计划”2014网站报道:2014年3月,教育部随 机抽查了l6万名学员,对2013国培绩效进行网络匿名评 估,总体满意率高达90.46%。许多边远地区的教师第一次 走出大山,接受“国培计划”培训。培训学员深深地感受到: “国培计划”让他们亲耳聆听了国内著名专家们的精彩授 课,结识了全国各地的同行教师,有机会同他们共同探讨 教学中的疑惑和体会,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学 到了最先进的教学理念。 毋庸置疑,任何一项培训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国培计 划”也不例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 决的问题:一是重中标、轻管理。少数承办学校为了得到这 个项目的承办权,下大力气把功夫花在中标上。虽然中标 书中的每个细节、每句话都经过了仔细推敲,保证了中标 的成功率,但一旦中标,在实际的管理中就不那么精细和 周全;有的培训项目由于授课教师的不确定,课程表三番 五次地进行调整,让学员感到准备工作不够充分。二是重 理论、轻实践。有的培训项目课程设计不尽合理,理论课 王智玲:从“国培计划”看我国今后的师资培训 多,实践课少;有的甚至全是专家讲座,部分专家讲课满堂 灌,学员天天疲于听课,没有相互交流和实地考察的机会。 三是一些名专家疲于应付全国各地的讲学,他们飞来飞 去,大量的精力耗在了路上,影响了上课的质量。四是个别 地方在选派学员时,怕影响他们的教学质量,把真正需要 培训的优秀教师留下上课,而把一些他们认为无关紧要的 人员派出培训,导致出现了个别“培训专业户”。以上现象 虽然不是主流,属个别学校个别现象,但作为各级主管部 门和承办学校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今后的师资培训需注意的问题 1.倾听,搞好调研 “国培计划”是新生事物,没有先例和经验可循。学员 来自全国各地,他们能把自己手头上的工作放下,专门抽 出时间来参加培训,机会难得,分分秒秒都倍加珍惜。他们 带着希望而来,也期待带着收获而归。因此作为承办单位, 在学员培训前首先应该好好做调查研究,倾听,了解 各个学校和培训学员的真正需求,根据需求提前制定好切 实有效的培训方案。培训方案要有反馈,最终方案的确定 要得到大多数学员的认可。 2.统筹兼顾,形式多样 培训学员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他们的培训需求不尽 相同。作为承办学校,应该统筹兼顾,照顾到方方面面。在 培训的课程安排上,应该尽量的形式多样化。培训学员来 的目的不仅仅是听听专家就自己感兴趣学科的学术讲座, 更需要的是把最先进的教学理念、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 方法以及最新的教育发展动向了解清楚,把自己在教学科 研中的困惑通过咨询专家和与学员交流加以解决。 3.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全国性培训虽然培训的项目相同,但各地的资源差距 很大,特别是在师资的配备上。为了使各地的培训质量差 距尽量缩小,建议主管部门统筹协调,把各地学员反映最 好专家的讲座,培训办得最有特色的学校的经验和做法, 实地考察中最优秀的中小学及幼儿园介绍,以及国外教育 发展现状与趋势等等的视频资料,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给 学员,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 4.德能兼备,教学相长 授课的老师来自专家库,能进入到专家库的老师应该 都是各个承办学校推荐的且在学术方面有一定造诣的好 教师,而选派的学员也应是是经过各地层层选拔上来的优 秀骨干教师。希望今后的培训,能使这样一批德能兼备的 优秀人才相聚在一起,增进交流,教学相长,为中国的教育 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 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靠承办方的努力是远远不 够的。只有大家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教师学员共 同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培训只是起点,而学习没有终 点,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毕生的精力去完善,它永远在路 匕。 责任编辑:孙延波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