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二〇一二年初中学业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卷
C.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药品进行实验
D.在用氯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17.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水未结冰)。过一段时间后杯底出现了部分晶体。
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析出晶体前后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不变
B.析出晶体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析出晶体后小 C.析出晶体后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D.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1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挤压滴管胶头使液体流入瓶中后,可观察到气球胀大现象。
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中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铵和水
B.装置中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C.装置中的固体可能是盐,也有可能是金属 D.装置中的液体可能是酸
题号 答案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化学部分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页,其中第Ⅰ卷第1页,第Ⅱ卷第2至第4页。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第l卷(选择题共24分)
注意事项:①在答第Ⅰ卷前,请你把答题卡上的姓名、考试科目、准考证号涂写清楚;
②每小题答案选出后,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③物理题:1-10,化学题:11-18。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不选、错
选、多选均不得分)
11.下列有关碳单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石墨作铅笔芯 B.冬天用木炭生火取暖
C.用金刚石裁玻璃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12.由于化学物质使用不当,给人印象不佳的化学名词越来越多:苏丹红、吊白块、三聚氰胺„„ 下列做法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A.用地沟油烹饪食物 B.用甲醛水溶液浸泡鲜竹笋 C.用小苏打作发酵粉焙制糕点 D.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 13.氢氟酸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雕刻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4HF + SiO2 SiF4↓ + 2H2O。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4.图5是一些物质粒子的示意图,“○”、“●”、“”分别代表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其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6分)
五、(本题共6个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35.(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氧化铝:_________;②镁: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温下焦炭与四氧化三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该 +x 2 8 1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
15.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高效能和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
理念的是
A.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等方式出行
B.购物时尽量使用无纺布袋,少用一次性塑料袋
C.油菜、小麦收割后,用粉碎机将秸秆粉碎并填埋在田间 D.油菜、小麦收割后将秸秆就地焚烧
16.初中化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先”与“后”的问题,如果“先”与“后”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
或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 B.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浓硫酸,后缓缓加水搅拌
37.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发生8级地震,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人们大量使用了过氧乙酸、“84消毒液”、漂白精、漂白粉和生石灰等对环境和饮用水进行消毒。 (1)过氧乙酸(CH3COOOH)是(选填“无机”、“有机”)化合物,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其中碳、氧元素的质
量比是。
(2)“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3)漂白粉的消毒原理是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Ca(ClO)2]溶于水后,和空气中的CO2作用生成次氯酸(HClO):
Ca(ClO)2 + CO2 + H2O X + 2HClO,HClO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消毒杀菌。其中X的化学式是。
(4)生石灰的化学式是。使用时,将生石灰用水调成20%左右的石灰乳进行消毒。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38.请从图16中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序号填空,并回答有关问题:
2012年广元市中考第1页 (共4页) 2012年广元市中考 第2页 (共4页)
(2)为探究X可能是哪种物质及其有关性质,同学们进行如下分析和实验
①有同学猜想X可能是酸、碱或盐中的一种。通过对物质组成的分析,大家一致认为X肯定不是酸和碱,理由是。
②同学们通过讨论和实验证明了X是Na2CO3。以下是他们设计的有关Na2CO3性质的探究实验,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装置还用于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的气体,一氧化氮不稳定,常温下就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红棕色、有毒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
39.(1) 菜农老张家种的蔬菜生长迟缓、夜色偏黄、抗旱能力差。农技员诊断后认为是缺某些元素所致。
为改变现状,农技员建议他家施用复合肥料。根据所学的知识,你认为应选用的是(填字母序号)。 A.NH4Cl B.Ca(H2PO4)2 C.(NH4)2HPO4 D.KCl
(2)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毒性降低。因此蔬菜在食用前最好用稀碱性溶液浸泡一段时间,浸泡蔬菜时可加入少量的(填字母序号)。 A.食盐
六、(本题共1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40.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Na2O2能跟CO2反应生成O2和另一
种固体化合(用X表示);它也能跟H2O反应生成O2,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H2O 4NaOH + O2↑。以下是某兴趣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
B.食醋
C.白糖
D.纯碱
(3)在用清水浸泡蔬菜前,如果发现水中有难溶性固体杂质,可用的方法将其除去。
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一:取少量固体样品,向其中滴加,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二:取少量固体样品,加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溶液。 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白色沉淀产生 CO2 + Ca(OH)2 = CaCO3↓+ H2O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3.9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若反应后得到了40g氢氧化钠溶液,则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利用如图17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C装置的作用是。
②根据O2的性质可采用D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2012年广元市中考第3页 (共4页) 2012年广元市中考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