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高校教学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浅析高校教学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第32卷第7期 2 0 1 2年7月 成宁学院学报 Vo1.32,No.7 Journal of Xianning University Ju1.2012 文章编号:1006—5342(2012)07—0166—02 浅析高校教学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孔养涛 (陕西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710061)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教学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包括:申报环节缺乏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项目的指标分 配不舍理;管理环节缺乏有效的动态监督体系,普遍存在重申报轻管理;研究项目的开展缺乏统筹安排策略,锦上 添花现象过于严重。文章进一步提出了高校教学研究工作的改进对策,包括:加强申报环节的监管,加强各个步 骤的公开透明;构建动态监督的体系,加强项目管理工作的投入;统筹安排资金的使用,兼顾年龄、职称与学科。 关键词:高校教学研究工作;问题;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729.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 接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同时也影响着高校自 身未来的发展,以及全社会未来的发展走向。因此,推进高 新兴的弱势学科,这些学科之间的教学水平根本就无法同 日而语,放在一起评比,根本就是对于新兴弱势学科的不公 平,显然这不利于整个学校长远的发展。因为学校的发展 校教学工作改革,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全社会需要 共同面对的问题。但在我国很多高校,目前都不同程度的 存在着重科研而轻教学的现状,最终是教学工作的重视仅 仅成了一种口号、一种宣传,但实际上无论是在对于教师的 管理还是考核中,都是科研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1]。比如 说,目前各高校的职称考核,基本上都是要看参加了哪些科 研项目,有多少篇学术论文,而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则根本 也需要各学科齐头并进,其发展的模式也是一个“木桶效 应”,哪一个学科发展的慢,最终都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发 展。 2.管理环节缺乏有效的动态监督体系,普遍存在重申 报轻管理 目前,各高校的教研项目,有的是校内分配的项目,这 就没有量化的去评比,教师讲课讲的好,或者讲的不好,根 本也不会再工作考评中体现出来,或者很少能体现出来。 但实际上,教学工作作为高校办学的中心环节,没有高质量 部分主要是校内的教研经费分配到各中层单位开展教学 研究的;还有一部分是学校作为法人单位向其更高一层主 一管机构或者国家直接申请的教研项目。但不管哪类项目, 旦项目下来了,经费到了学校或者中层单位了,那么具体 怎么对这个项目进行管理,项目的正常运行、经费的使用效 一的教学工作作为保障,科研也就失去的基础,因此,强化认 识,加强对高校教学研究工作的重视,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拟针对高校教学研究工 作存在的问题开展分析,旨在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教学研 率最大化等问题就被轻视了。往往是专家来检查了,科研 管理部门就抓的紧,检查过了就没事了。甚至出现过部分 高校帮助教研项目申报者刻意隐瞒项目经费挪用的问题。 这种情况直接造成套取科研经费、经费挪用、甚至假等 一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化,为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新的思 路。 一系列问题非常突出。使得国家科研经费流失严重,投入 、高校教学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 1.申报环节缺乏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项目的指标分 配不合理 产出比非常低,这种现象在一些地方高校或者一部分经费 短缺的高校尤其严重 J。山东省2006年审计报告指出,某 些科学项目中直接用于课题研究的开支仅占4成,其他花 费都是预算中未列出,经费管理规定中不允许的 。究其 目前,在各高校教研项目的申报中,一般都是由中层单 位进行初筛,然后学校进行二次复筛,最终确定立项的是哪 些项目。显然,在各个环节中,都有权利的影响在不同程度 的发挥着作用,因为掌握话语权的往往是各单位的领导,普 原因,仍然是高校对于教研项目的管理缺乏动态的监管体 系,每年只是形式上的审核一下,根本就没有实质性的监 督,看看项目到底进展到什么程度了,没有按时完成应该如 何惩罚,按时甚至超额完成的有什么奖励,这些都没有任何 规定。 3.研究项目的开展缺乏统筹安排策略,锦上添花现象 过于严重 通教师,尤其是那些资历尚浅的年轻教师,只能是等着“被 选择”。其结果就是每个单位的教研项目大部分都是各单 位的领导,或者知名的专家教授,或者是领导、专家所在的 课题组,其他人基本上很少有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缺乏 有效的权力监督和制衡机制,是造成项目分配不均的最主 要原因;另外一个问题,还有的学校存在全校排队打分申报 教研项目的情况。显然,每个学校都有传统的强势学科与 众所周知,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知识水 平,而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是不断从事科学研 究,在科研实践中不断地充实提高 。但目前各高校所开 收稿日期:2012一o4-01 第7期 孔养涛 浅析高校教学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惩罚。 167 展的教研项目,目前仍处在看写作水平和前期基础的程度 上,因此,申报教研项目不同程度的要依赖于前期的工作基 础。而这就造成一种现象,越是基础雄厚的研究团队,或者 个人,越是容易上项目;而那些年轻教师,前期没有更多的 基础,更需要获得一部分项目资助开展教学研究来提高自 己的教学水平的教师,则基本上就没有入围的机会了。这 种教研项目的分配策略造成了一种典型的高效教研项目是 一3.统筹安排资金的使用,兼顾年龄、职称与学科 教研项目的资助经费,是为了让高校教学质量得到提 高,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而单独设立的。因此,作 为每一名参与项目的教师,我们有义务同时也有责任,使这 笔经费利用的更加合理、高效,达到更高的投入与产出比, 使其真正可以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师资队伍的培养中 起到效果。因此,各高校在使用教研经费的时候,应该统筹 安排学校中不同学科之间的平衡发展,不同职称梯队之间 的相互协助,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合理安排。一般原则应该 种“锦上添花”而并非“雪中送炭”。我们现在不是讨论 “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谁对谁错的问题,但最终的结果 就是年轻教师始终没有获得教研项目的资助,这对于年轻 教师的成长来讲是非常不利的。另外,很多学校还存在谁 报项目,看项目申报书定批不批的问题。而实际上,一所学 校的教学发展应该是一个整体,不是围绕某一个学科或者 某几个专家教授开展的,各学校应该有统筹兼顾的思想,但 现在大部分高校在这方面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二、高校教学研究工作的改进对策 1.加强申报环节的监管,加强各个步骤的公开透明 高校教研项目的申报,整个环节需要更加公开透明,目 的在于让高校中的每位教师都能获得平等的从事教学研究 的机会,不单是为了让这些人的能力得到展现,更重要的是 彰显科学研究的尊严与对学术的尊重。因此,各高校应建 立公开、公正、透明的项目申报原则,所有项目一律网上公 示 。评审项目的具体指标,如何量化测评都要有非常明 确的规定,让所有人一目了然,对于所有项目的排序要经得 起推敲,坚决抵制“开小会定大事,开大会定小事”的惯例。 在这方面,为了避免权力约束的隐性问题,应建立“评审回 避”制度,谁的项目谁自动退出评委身份;也可以尝试匿名 评审,或者校外交换评审。匿名评审目前对于部分高校仍 然有很多弊端,因为同一所学校,彼此之间所从事的研究都 非常熟悉,看到申报内容基本上就能确定是谁的项目,因 此,匿名评审应该配合更为完善的监管措施。总之,如何约 束教研项目中权力的影响,让科学研究在更加公开、公 正、透明的环境下开展申报,才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2.构建动态监督的体系,加强项目管理工作的投入 目前各高校都在以不同的评比细则在对教研项目实施 进行考核与监控,包括中期汇报、经费审计、现场检查等很 多方式,但中间的检察环节往往是流于形式,真正有作用的 还是量化后的指标 。所以下一步要突出非量化指标考 核方式方法的制定。比如教师开展的教研项目到底在教学 工作中有哪些应用,效果如何?在这方面除了学校要有严 格的监督体系外,还应该建立学生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学 生为教师打分,看看教师到底通过研究,到底有没有提高教 学水平。如果教学水平根本就没有任何改善,只是片面的 了几篇文章的撰写,那这个教研项目的实施,仍然算不上成 功。而且各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动态监督与动态的奖惩措施 相配套的教研项目监管体系,对于那些能够积极完成项目, 并且在原定基础上还取得超额的任务,以及能够利用更少 的资金完成更多任务的教师,学校就应该在职称评聘以及 下一次教研项目立项时给与适当倾斜;相反,对于那部分根 本没有真正把精力全部用在教研项目的开展中,甚至还不 能对项El合同书中约定的任务保质保量完成的,学校就应 该适当的给予惩罚,甚至要终止其研究,并对于下一次申报 周期做出明确的约束,在职称考评中也要体现出来对其的 是对于弱势学科、年轻教师、职称低的教师要适当的给与倾 斜,这有利于全校整体教学水平的优化发展。当然,各高校 应该结合情况综合的考虑。另外,高校教研项目的设立,应 该有一套长远的发展规划,这种规划应该是基于学校长期 发展而设立的,绝非某位教师的项目写的好就得审批,写的 不好就退回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可以根据教学发 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提出几个重点研究方向,各相关教师 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学校学科发展的需要,组织项目的撰 写和申报。而且项目的申报,应该是重视团队申报,即项目 既有利于某个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要有利于该学 科教师队伍的培养,尤其是对年轻教师的培养。 三、结语 总之,教学研究作为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必 须得到切实的加强,否则,一旦教学研究工作滞后,影响的 将不仅仅是教学工作的进展,更深层次的影响的将是整个 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影响的将是为社会输送人才质量的 高低问题。而教学研究工作因为涉及的方面众多,包括科 研、教学、财务等各部门,而且还有高校中传统学科与新兴 学科、高职称与低职称、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等等不同问题之 间的相互协调和兼顾问题,因此,强化教学研究工作绝对 朝夕之事。这还需要各高校从长计议,站在更高的层次,兼 顾学校中不同群体、不同学科发展特点、不同年龄段教师的 需求来合理安排,把有限的资金最大化的利用到教学研究 工作中,而且要把教学研究成果真真切切的应用到学校教 学质量的提高之中,这才能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真 正使教学研究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管雁.大学教师发展中教学与科研的协调状况调查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 (7). [2]袁坤.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若干思考[J].人力资 源管理,2010,(4). [3]常宏建,张体勤.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4). [4]骆红梅.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及 对策分析[J].云南科技管理,2011,(5). [5]尹刚.高校科技项目立项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成功(教育),2008,(12). [6]邓云莉.浅谈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工作[J].中小企业 管理与科技,2011,(12). [7]童小玲,江俐.浅议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 [J].经济师,20o9,(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