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教学案——用描写让文章生动起来
目标引学:
1、学会把概括性的词语,换成具体形象的描绘或叙述。 2、抓住特征举些例子,把握角度,妙用修辞细描绘。
3、学习设置情境,分解过程,捕捉细节,描写言、行、心、貌、神等。 学习重点:
1、抓住特征举些例子,把握角度,妙用修辞细描绘。
2、学习设置情境,分解过程,捕捉细节,描写言、行、心、貌、神等。 学习难点:学会把概括性的词语,换成具体形象的描绘或叙述。 学习方法:学习模仿、练习训练 达标导学: 1、比较体会
比较下列各项a、b两组句子,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a、风真大。
b、突然,一阵狂风刮起,飞沙走石,尘土飞扬。树干“呜呜”的响,电线“呜呜”叫,可怜的小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有的还被拦腰折断了。墙角的垃圾、纸屑被风卷到空中,像断了线的风筝,飘飘摇摇、上下翻飞。整个天空就像长时间没有换水的鱼缸被搅动了一番,杂物飘忽不定,一片浑浊 。( ) 2、a、油菜花开了,阳光下,真美。
b、初春明丽的阳光洒在身上,我们散步在一垄一垄的油菜花边,一眼望去,就如同画家刻意将浓浓的颜色泼洒在田园里,朵朵黄花依着翠茎,那么奔放、热烈地盛开着,那么不顾一切、旁若无人地盛开着……当微风吹过,花朵轻摇,田野里一望无际的金色花海便仿若一层层的波浪,高低起伏,百里飘香。( ) 3、a、考得很差,我十分伤心。
b、这个雨季,我名落孙山,老天爷陪我一同哭泣……
我像是被人狠狠地打了一拳,立刻呆在空气里,凝望着他远去,内心如针刺一般,胸口一阵剧痛。这种痛像是从生命深处伸出来,又像是从无尽的黑暗里伸出来,一把卡住我的脖子,张皇,失望,茫然……
“咯噔”、“咯噔”,老师脚步声闪闪烁烁的消失了。那清脆而刺耳的脚步,却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底。“你怎么搞的?”反复的审问自己,留下的却是那可怕的余音。试卷零丁地飘落到地下,静静的,悄悄的。目光无法逃窜,最后定格在那张被蹂躏的纸上。突然,一个惊雷震惊了天地,刹那间,脸上布满豆大的水滴,是雨?是泪?还是那哭泣的青春?( )
4、 a、母亲对我很好,她什么都愿意为我做,她每天都会将我送到上学的路口。我发现,母亲其实已经不年轻了,我很感动。
b、早晨,母亲替我拎着书包,送我到楼下。书包交给我时,她似乎想起什么,叮嘱我等在原地,转身跑着上楼,一步一步,她散乱的头发飘了起来,有些枯黄,她矮小的身影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枯黄?小时候我最爱抚摸母亲的秀发,那么黑,那么亮,怎么忽然变得枯黄了?只是一夜之间的变化?还是我已许久不曾用心看一眼母亲的头发,忘了关心不再年轻的母亲?她急匆匆地跑了过来,手中拿着一个保温瓶———里面盛着冲好的牛奶。“瞧我,竟忘了,多喝点儿,对身体有好处。”妈妈伸手理了理我的头发。
我不禁泪光潸然,“嗯,妈,对不起,我这么大了还要你帮我冲牛奶。” “说什么呀,孩子,我是你妈妈,我乐意。”妈妈轻轻点点我的头,“上学去吧,路上小心。”
走不多远,回过头,习惯地望望我家阳台,看见母亲一如往常目送着我。她向我挥了挥手,我也向她挥了挥手。她微微笑着,如一朵历经风霜的菊灿烂地开放在我的心里。( )
感悟方法:怎样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 1、把概括性的词语,换成具体形象的描绘或叙述。 2、抓住特征举些例子,把握角度,妙用修辞细描绘。 3、设置情境,分解过程,捕捉细节,描写言、行、心、貌、神等。
1
2、特别关注:
1、抓住特征举出例子
“他的刀很锋利”,这样写,就不具体,锋利到什么程度呢?
只见他拿刀去砍碗口粗的大树,大树应声而下;他又拿刀去斩筷子粗的铁丝,顿时铁丝一分为二。再看看刀刃,完好无损。
“我的妹妹是个很顽皮的孩子”,小作者就举出了这样一个例子:
“我的橡皮泥用完了,叫妹妹帮我拿一下。小妹,帮我把楼下的橡皮泥拿上来。却传来妹妹的回答:„啊,什么呀?‟„帮我把楼下的橡皮泥拿来?‟„啊,你说什么呀?我还没听清楚。‟„帮我——把橡皮泥——拿来——‟„啊。什么呀?你再说一遍——‟我知道妹妹不给我拿了,只好自己去拿了”。
一位小作者表现自己的调皮和淘气就举了如下的例子:“牛禹丹,看你干的好事!我昨天让你给我可爱的金百合浇水,你看看你看看,你把我的金百合浇得都„仙逝‟了!你怎么干得呀?”我一看,那可怜的花儿花瓣都掉了,就还有一两片挂在上面唉声叹气,摇摇欲坠,怎么回事呢?对了,昨天妈妈让我浇花,我把喷壶当水玩了。我对准花瓣,足足喷了三壶水,我……“啊,牛禹丹,你气死我了,人家说七岁八岁讨人嫌,你都七乘以二了,怎么还这么淘啊?”“哦!又生气了?难道你不爱我了吗?难道你真的不爱我了吗?亲爱的妈妈呀!”“天啊!”妈妈哭笑不得,无奈地走进了屋子,边走还边摇头。嘻嘻,我在后边偷偷地乐了。
2、分解过程,描写细节
我们往往觉得生活中的行为过程是很快完成的,因而一句或三两句话就带过去了,比如“插队”:他真讨厌,仗着自己个大,一来就插在了那个小同学前面。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个行为是可以分解,写出层次的。
请看这段文字——
你看,那边来了一个大个子,一入餐厅,他的眼睛迅速扫视了一下四周,便径直跨到队伍前面,侧着身子,做好了标准而又充分的插队准备工作,他虎视眈眈,等待着时机。他那时髦的服装和看似潇洒的外表再也遮掩不住那颗丑陋的心灵了——因为我们都已经用自己明亮的双眼清楚地看到了他的不轨行径。 迫不及待的他终于发动了猛烈的进攻——瞧,他左腿向上一跨,右腿一蹬,便将一个小个子学生挤到了后面,紧接着左手将饭卡往插卡器上一插,右手将饭盒往上一递,一张馋老鼠似的嘴巴大声喊道:“师傅,我要一份……”那似乎很有礼貌的语气,不禁让我悻悻做呕,再看后边的同学,早已有几个对他指指点点怒目而瞪了……看看表,他的整个过程竟然不到5秒。
其实这种写法类似于电影中的“慢镜头”,我们把这个过程分成一些小动作,按一二三时间先后写下来,使这个行为过程完整地展示于读者面前,我们的文章自然就具体生动了。
3、存在问题——走如急马,意犹未足
妈妈递过一杯牛奶。我喝了一口,继续做作业。
妈妈递过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我赶忙喝了一口,一股暖流立刻从嘴中传到了胃里,接着又传遍了全身,我的精神为之一振,信心百倍地继续投入“战斗”。
4、名家示范: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肮脏的毛茸茸的褐色的口罩上方,眼神儿疲竭的我熟悉的一双眼睛吃惊的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毛票,用指尖龟裂的手指点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吃,供他穿 ,供他上学,还供他看闲书啊!……”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我的母亲原来那么瘦小,竟快是一个老女人了!那时刻我努力要回忆一个年轻母亲的形象,竟回忆不起母亲她何时年轻过。(陈建功《在山岗上的母亲》)
2
依标检学:小试身手 1、添加修饰
“傍晚,我打着伞走在路上,突然一位同学跑来说,„咱俩挤挤吧。 ”__(只有赤身裸身的主干,不具体,你能如何加以扩句,使语句生动起来?)
2、尽你最大的努力,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方法:运用你的想象,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 恰当:合符情景(合符当时的心情、人物性格)
(1)添加“语言描写” (2)添加“动作描写” (3)添加“肖像描写” (4)添加“心理描写” (5)添加“场景描写” 依标检学:运用所学,选择下列两组中其中一组概括表达的句子改为具体的描写,力求使其生动有表现力。
1、就要上台发言了,我十分紧张。
2、妈妈和老师都鼓励我要勇敢面对失败,不要放弃。我的精神振作起来,继续努力学习。 3
补标拓学:1、把概括性的词语,换成具体形象的描绘或叙述:我很惭愧 。 2、运用所学,将下列概括表达的句子改为具体的描写,力求使其生动有表现力。 我拿试卷给爸爸(妈妈)签字。
4